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GFP标记的Lewis肺癌细胞构建裸鼠恶性胸腔积液模型 被引量:7
1
作者 马兴群 孙宇 +2 位作者 王守巨 杨志坚 宋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17-323,共7页
背景与目的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肺癌预后差的因素之一。本研究拟用Lewis肺癌细胞构建裸鼠恶性胸腔积液模型,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动物实验研究平台。方法经胸膜腔接种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Lewis肺癌细胞,建立裸鼠恶性胸腔积液模型。定... 背景与目的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肺癌预后差的因素之一。本研究拟用Lewis肺癌细胞构建裸鼠恶性胸腔积液模型,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动物实验研究平台。方法经胸膜腔接种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Lewis肺癌细胞,建立裸鼠恶性胸腔积液模型。定期解剖小鼠,经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观察肿瘤的生长。剩余小鼠定期行胸部CT检查,计算各时间点的成胸水率,并观察建模后裸鼠的生存期和肿瘤转移情况。所有小鼠在解剖时发现有胸水,抽取并计量,同一时间点内获得多份胸水标本,计算其平均体积。利用相关性检验分析胸水体积与肿瘤积分光密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接种后第4天,荧光体视镜下可发现胸膜上有绿色荧光,成瘤率100%。随接种时间延长,肿瘤体积逐渐增加,肿瘤侵及纵隔和肺门淋巴结、对侧胸膜、心包,转移率分别为87%、73%和20%。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成胸水率分别为13%、46%和53%。小鼠平均生存时间为28.8天,所有胸水均为血性,胸水平均体积在第10天以后逐渐增加,第16天达到峰值(0.5mL)。胸水体积与积分光密度之间具有相关性(r=0.91,P<0.000,1)。结论本研究将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肺癌细胞在显微镜下经胸膜腔接种成功建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模型,有助于动态观察肿瘤细胞在胸腔内的生物学行为,该模型可应用于肺癌的基础研究及抗肿瘤药物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裸鼠模型 积分光密度
下载PDF
EGFP标记的人肺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1
2
作者 魏淑珍 孙宇 +1 位作者 杨志坚 宋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670-675,共6页
背景与目的小鼠活体分子成像模型可以连续实时监测活体肿瘤的变化。本研究拟通过外科原位移植法建立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肺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并探讨其肿瘤生物学特性,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肺癌动物实验研究平台。方法利用逆转录病毒转染... 背景与目的小鼠活体分子成像模型可以连续实时监测活体肿瘤的变化。本研究拟通过外科原位移植法建立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肺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并探讨其肿瘤生物学特性,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肺癌动物实验研究平台。方法利用逆转录病毒转染法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导入人肺癌大细胞系NCI-H460,采用外科原位移植法建立肺癌原位移植模型。定期通过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观察肿瘤生长,利用相关性检验分析荧光面积和肿瘤体积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观察原位移植术后裸鼠的生存期和肿瘤转移情况。结果模型建立后1周通过皮瓣在荧光体视镜下可观察到肺部肿瘤的绿色荧光,成瘤率为100%。荷瘤裸小鼠平均生存期为34.2天。解剖裸鼠观察到肿瘤侵及对侧肺、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胸膜和膈肌,转移率分别为87.5%、75%、25%和12.5%。肿瘤体积和荧光面积具有相关性(r=0.873,P=0.001)。结论外科原位移植法建立的表达EGFP的裸鼠肺癌原位模型是肺癌临床前研究的理想的实验工具。应用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能够定量客观评价肿瘤在动物体内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该模型可应用于肺癌的基础研究和新药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外科原位移植 模型
下载PDF
携VEGFR2靶向超声微泡在肾癌裸鼠模型中的显像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魏淑萍 杨斌 +3 位作者 傅宁华 杨志坚 雷丽 黄鹏飞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第6期361-364,共4页
目的评价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抗体的靶向超声微泡在原位移植裸鼠肾癌模型中的显像效果。方法建立人肾透明细胞癌原位移植裸鼠模型,制备携VEGFR2抗体的靶向微泡(MBV)及携同型抗体IgG的对照微泡(MBC),每只裸鼠分别注射MBV及M... 目的评价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抗体的靶向超声微泡在原位移植裸鼠肾癌模型中的显像效果。方法建立人肾透明细胞癌原位移植裸鼠模型,制备携VEGFR2抗体的靶向微泡(MBV)及携同型抗体IgG的对照微泡(MBC),每只裸鼠分别注射MBV及MBC(顺序随机,注射时间间隔30min)后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注射两种微泡后10min内肿瘤的增强强度,并对肿瘤组织行VEGFR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超声造影示注射微泡后10s时两种微泡增强强度上升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射微泡后1,2,4,6,8,10min时MBV增强强度上升百分比明显高于MBC(P<0.05)。免疫组化显示肾肿瘤血管内皮VEGFR2高表达。结论应用携VEGFR2抗体的靶向微泡与肾癌新生血管内皮靶点特异性结合,能持续增强显像,可作为评价肿瘤新生血管及监测抗血管治疗疗效的重要分子成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微泡 靶向 肾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裸鼠
下载PDF
胰腺癌裸鼠原位模型3.0TMRI表现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珍娟 王中秋 +3 位作者 杨志坚 安晓静 李林 童明敏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7期3354-3357,共4页
目的探讨人胰腺癌裸鼠原位模型种植方法,研究其MRI表现及病理基础,为活体研究胰腺癌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人胰腺癌BXPC-3细胞对裸鼠进行原位种植,并使用3.0TMRI成像,包括T,WI、T2WI及增强扫描,结合病理,分析人胰腺癌裸鼠原位模型... 目的探讨人胰腺癌裸鼠原位模型种植方法,研究其MRI表现及病理基础,为活体研究胰腺癌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人胰腺癌BXPC-3细胞对裸鼠进行原位种植,并使用3.0TMRI成像,包括T,WI、T2WI及增强扫描,结合病理,分析人胰腺癌裸鼠原位模型的MRI表现。结果18只裸鼠有15只接种成功,接种成功率为83.3%(15/18)。病理学检查符合胰腺高分化实体癌。对15只裸鼠行磁共振成像,肿瘤MRI表现为10只T1WI呈均匀稍低信号(66.7%),5只(33.3%)信号不均,以稍低信号为主;T2WI呈均匀(26.7%,4/15)或不均匀(73.3%,11/15)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瘤灶边缘强化较明显,瘤灶轻度强化,坏死部分不强化。结论3.0TMRI能够检测出直径≥2mm的胰腺肿瘤,并能够清晰显示裸鼠原位模型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及其内部结构,能为胰腺癌进一步活体研究提供可视化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小鼠 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抑素微泡联合聚焦超声抗结肠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秀峰 杨关根 +8 位作者 张莹 黄品同 裘建明 孙宇 沈忠 廖秀军 夏宏生 邵书先 王东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208-1214,共7页
目的评估靶向载血管内皮抑素微泡联合改良聚焦超声定向辐照抑制结肠皮下易位原位结肠癌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5只结肠皮下易位原位结肠癌肿瘤的Balb/c裸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13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裸鼠肿瘤未行任何治... 目的评估靶向载血管内皮抑素微泡联合改良聚焦超声定向辐照抑制结肠皮下易位原位结肠癌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5只结肠皮下易位原位结肠癌肿瘤的Balb/c裸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13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裸鼠肿瘤未行任何治疗组;B组为单纯超声辐照组,仅行超声辐照,未使用任何造影剂;C组为超声辐照联合SonoVue裸微泡治疗组;D组为超声辐照联合Targestar.SA裸微泡治疗组;E组为超声辐照联合包载血管内皮抑素的微泡治疗组。分别于辐照前、辐照后1、14和28d测量肿瘤体积,绘制肿瘤体积生长曲线。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脱机分析峰值强度(PI)、局部血容量(RBV)和局部血流量(RBF)等造影参数。实验结束后切除肿瘤组织行光镜及电镜病理学检查,并通过CD3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评估肿瘤坏死面积(NA)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辐照前各组肿瘤体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辐照后28d,C组、D组和E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A组和B组,且E组明显小于c组和D组(均P〈0.01)。辐照前各组PI、RBV和RBF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辐照后28d,C组、D组和E组PI、RBF和RBV较辐照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A组和B组(均P〈0.05),E组明显低于C组和D组(均P〈0.05)。电镜观察显示,C、D、E组肿瘤细胞核膜消失,核染色质溶聚,呈簇状不规则排列,线粒体空泡化和微血管内皮损伤出血,以E组最为明显,而A和B组鲜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治疗后28d,E组肿瘤组织NA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而MVD则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均P〈0.01)。结论靶向载血管内皮抑素微泡联合改良聚焦超声定向辐照可以破坏结肠皮下易位原位结肠癌肿瘤微血管,并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增强结肠癌的治疗效果.将来可能是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结肠癌治疗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血管生成 超声空化 血管内皮抑素
原文传递
靶向超声造影评价裸鼠肾癌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魏淑萍 杨斌 +3 位作者 傅宁华 杨志坚 姚春晓 雷丽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7-620,共4页
目的 探讨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VEGFR2)为靶点的靶向超声造影评价裸鼠肾癌新生血管的应用价值.方法 建立人肾透明细胞癌皮下移植瘤裸鼠模型,制备携VEGFR2抗体的靶向造影剂(MBV),每只裸鼠分别随机注射普通造影剂(MBC)和MBV并... 目的 探讨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VEGFR2)为靶点的靶向超声造影评价裸鼠肾癌新生血管的应用价值.方法 建立人肾透明细胞癌皮下移植瘤裸鼠模型,制备携VEGFR2抗体的靶向造影剂(MBV),每只裸鼠分别随机注射普通造影剂(MBC)和MBV并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种造影剂的视频强度,并对肿瘤组织行VEGFR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超声造影示MBV组视频强度(6.50±1.43)Db,MBC组视频强度(2.59±0.99)Db,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MBV组持续强化时间较MBC组长,免疫组化结果证实肿瘤血管内皮VEGFR2高表达.结论 以VEGFR2为靶点的靶向造影剂可特异性增强肾癌显影,对评估肿瘤新生血管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微气泡 肾肿瘤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