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思政课”: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与方法
1
作者 唐虹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8期10-13,共4页
“大思政课”是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与方法。理解“大思政课”不能脱离思政课作为育人载体的语境。“大思政课”根植于思政课之“大”,不是机械化地扩容课堂,而是基于思政课身处大时代、肩负... “大思政课”是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与方法。理解“大思政课”不能脱离思政课作为育人载体的语境。“大思政课”根植于思政课之“大”,不是机械化地扩容课堂,而是基于思政课身处大时代、肩负大使命、怀揣大目标课程定位的内涵式发展。面对“大思政课”提出思政课应接地气、有温度、有厚度的新要求,高校应从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出发,推动“大思政课”落地生根,发挥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高质量发展 课程定位 建设思路
下载PDF
立德树人在独立学院中的践行及其价值归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莎莎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第9期73-75,共3页
独立学院是中国整个高校群体中比较特殊的存在,所以其在立德树人的教育中也应有着其自身的特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为例,从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况现状出发,采用线上问卷... 独立学院是中国整个高校群体中比较特殊的存在,所以其在立德树人的教育中也应有着其自身的特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为例,从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况现状出发,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深度分析目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提出独立学院践行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独立学院 思政课 践行途径
下载PDF
新时代立德树人背景下独立学院资助工作探析
3
作者 刘莎莎 《成才》 2021年第10期13-14,共2页
独立学院中的资助工作已经开展了许多年,在新时代全面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独立学院的资助模式也应该有切实自身情况的改变。独立学院的资助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在资助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类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应... 独立学院中的资助工作已经开展了许多年,在新时代全面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独立学院的资助模式也应该有切实自身情况的改变。独立学院的资助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在资助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类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应该积极面对,开拓创新,寻找和探索出最合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立德树人 资助
下载PDF
基于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探析
4
作者 唐虹 《高校辅导员》 2022年第5期43-47,共5页
大学生政治认同是大学生对现行政治体系的认可,经由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参与形成自身的政治价值观。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关于特定价值观理论体系的输出,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大学生政治认同相互关联。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需要遵... 大学生政治认同是大学生对现行政治体系的认可,经由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参与形成自身的政治价值观。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关于特定价值观理论体系的输出,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大学生政治认同相互关联。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需要遵循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逻辑,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效能、创设特定的教育环境、研究青年群体亚文化和健全政治参与机制入手,切实提高教育成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政治认同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 关联
下载PDF
“人民主体”思想在大学生历史观教育中的实现论析
5
作者 唐虹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42-145,共4页
"人民主体"思想经过理性思辨的积淀、科学实践的廓清、价值方向的回归得以生成,将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和历史过程相结合的过程,既是对人们思想的成功祛魅,又为唯物史观确立社会关系本体论的内核。"人民主体"思想是... "人民主体"思想经过理性思辨的积淀、科学实践的廓清、价值方向的回归得以生成,将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和历史过程相结合的过程,既是对人们思想的成功祛魅,又为唯物史观确立社会关系本体论的内核。"人民主体"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线索与内容,从理论层面厘清大学生历史观教育为何存在、为谁存在、如何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历史观教育以唯物史观为主要内容和方法论指导,在教育实践过程凸显"人民主体"思想。在二者现实互构的过程中,要把准从历史主义思维到历史意识培育的方向,把握"主体"的律动性与系统性,用问题导向黏合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主体”思想 大学生 历史观 教育
下载PDF
新时代好青年的历史主动精神及其涵育路径
6
作者 唐虹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7-102,共6页
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始终重视以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人才培养工作,在识别和顺应历史大势中更新“培养什么人”的理念,在着眼问题和投身实践中找到“如何培养人”的方法,在挺膺担当和探索真理中回答“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新时代好青年历史... 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始终重视以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人才培养工作,在识别和顺应历史大势中更新“培养什么人”的理念,在着眼问题和投身实践中找到“如何培养人”的方法,在挺膺担当和探索真理中回答“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新时代好青年历史主动精神的核心要义在于青年立足新时代,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保持高度清醒的历史自觉、明确坚定的主体意识和勇于探索的实践能力。以历史主动精神涵育新时代好青年,需要强化理论武装,引导青年树立历史思维;坚定主体自信,引导青年融入历史发展;激励实践锻炼,引导青年把握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动精神 新时代好青年 涵育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论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唐虹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期25-28,共4页
内涵式发展是对新时代思政课建设价值观和本质观的深层关照,其关键是改进和优化教学体系,增强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优化教学观点生产,实现教学内容的精准对接。新时代思政课内涵式发展首先需要构建... 内涵式发展是对新时代思政课建设价值观和本质观的深层关照,其关键是改进和优化教学体系,增强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优化教学观点生产,实现教学内容的精准对接。新时代思政课内涵式发展首先需要构建时代化教学体系,要结合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并发挥“关键”作用,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建设 内涵式发展 教学体系
下载PDF
“意识形态性”的内在意涵与当代建设探析
8
作者 唐虹 孙露露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76-80,共5页
“意识形态性”即意识形态的本质规定性。从唯物史观视角切入,深入解读“意识形态性”,可以发现其本真是基于普遍利益的理性建构。全面、真实地呈现“意识形态性”是厘清基本理论和推进建设实践的关键环节。由此,在与现实对话的过程中... “意识形态性”即意识形态的本质规定性。从唯物史观视角切入,深入解读“意识形态性”,可以发现其本真是基于普遍利益的理性建构。全面、真实地呈现“意识形态性”是厘清基本理论和推进建设实践的关键环节。由此,在与现实对话的过程中要基于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空间中所处的“观念上层建筑”位置,借助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协调特殊利益与真实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从利益规定性澄清“虚假意识”内容指涉,基于社会基本矛盾把握“阶级意识”核心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性 内在意涵 当代建设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探微 被引量:1
9
作者 唐虹 《教育探索》 2022年第11期55-59,共5页
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不同程度地涉及意识形态问题。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倒逼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创新,高校已成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高校在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面临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进场”迟滞导致引领乏力,网络生... 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不同程度地涉及意识形态问题。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倒逼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创新,高校已成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高校在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面临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进场”迟滞导致引领乏力,网络生活“圈层化”趋向引发思想舆论领域“地带拉锯”,网状传播频触、聚合、深化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等困境。因此,只有“深耕内容,筑牢主流意识形态地位”“技术赋能,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依法治理,构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保障”,才能“内外兼修”,实现思想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 高校 建设理路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价值追求与实践选择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璇 《郑州师范教育》 2021年第5期1-5,共5页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是我们党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所在。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始终秉持这一理念,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到"我将无我,不负人...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是我们党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所在。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始终秉持这一理念,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庄严承诺,从"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深刻认识,到"让人民成为改革的主体"的朴素情怀,"人民至上"的理念庄重而执着,并且在这一理念的践行路径上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评判标准,不断扩宽人民利益范畴、逐步完善人民利益实现路径,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努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至上” 执政理念 价值追求 实践路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