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病的外科治疗(附34例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常义 黄兰绮 +10 位作者 赵铁成 刘建农 黄坚 翟书涛 郭沈昌 王伟勇 刘素兰 王巍 刘玉成 吴洁华 杨绍海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1990年第2期30-32,共3页
我院采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对精神病患者进行了某些靶点射频温控毁损术,现将1987~1988年间收治的34例初步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8例,女6例。年龄17~45岁(平均28.3岁)。病期除1例7个月外,均在2年以上,最长23年(平均9.4年)。其中... 我院采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对精神病患者进行了某些靶点射频温控毁损术,现将1987~1988年间收治的34例初步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8例,女6例。年龄17~45岁(平均28.3岁)。病期除1例7个月外,均在2年以上,最长23年(平均9.4年)。其中诊断不同类型精神分裂症27例,癲痫伴精神障碍3例,混合性神经症、强迫症、躁郁症和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各1例。术前均经过4种以上抗精神病药物或电休克、胰岛素休克等正规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本组均进行了脑电图、头颅CT扫描和诱发电位检查,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手术前后进行了记忆、智能等医学心理检查和神经生理测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休克 精神病患者 脑立体定向技术 器质性病 精神发育迟滞 强迫症 抗精神病药 医学心理 精神障碍 电休克
下载PDF
内囊前肢破坏术在精神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常义 黄兰绮 +13 位作者 肖安平 房茂峰 赵铁成 钱忠心 刘建农 黄坚 陈成雨 翟书涛 张心保 郭沈昌 刘玉成 杨绍海 陈玉敏 康仲涵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1990年第4期20-22,61,共4页
本文报告内囊前肢破坏术治疗精神病患者14例。手术近期有效率79%,无严重并发症。
关键词 内囊前肢 精神病 立体定向
下载PDF
CT在精神病脑立体定向术后靶点研究上的应用
3
作者 蔡宗尧 许金虎 +2 位作者 王志军 常义 黄兰绮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1990年第2期16-18,共3页
本文报告39例精神病患者脑立体定向手术前后靶点位置、大小、形态、CT值、定位精度等并进行了分析;对毁损区(灶)呈现低密度的病理机制作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影响定位不精确的可能因素,并对某些术后罕见的CT表现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CT 脑立体定向术 靶点
下载PDF
仅表现为癲痫发作的大脑凸面结节病1例
4
作者 肖安平 常义 周柏建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1年第3期185-185,共1页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系统肉芽肿性疾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者很少见。我院收治1例大脑凸面结节病,仪表现为癲痫发作,并经手术病理证实,报告如下。 患者,男,36岁。因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障碍1年于1990年1月入院。1989年1月无明显诱...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系统肉芽肿性疾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者很少见。我院收治1例大脑凸面结节病,仪表现为癲痫发作,并经手术病理证实,报告如下。 患者,男,36岁。因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障碍1年于1990年1月入院。1989年1月无明显诱因患者突然出现右上肢抽搐,随之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约5分钟后自行缓解。11个月后上述症状再次发作。发作间期无明显头痛、呕吐等症状。否认肝、肾、肺及皮肤疾病史。查体:智能尚可,皮肤无结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凸面 结节病 发作间期 皮肤疾病 四肢抽搐 中枢神经系统 肉芽肿性疾病 癫痛 意识障碍 左侧脑室
下载PDF
杏仁核定向毁损时生命体征的观察
5
作者 黄兰奇 赵铁成 +7 位作者 常义 刘建农 黄坚 吴淑真 朱杏珍 吴碧玉 张俊 顾宝桥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1990年第2期48-48,共1页
杏仁核的生理功能极为复杂,它与机体行为的变化、内脏、躯体和内分泌功能等有着密切关系。我院自1987年以来,对35例精神病患者施行了杏仁核定向毁损手术,对其生命体征进行了观察。本组双侧杏仁核毁损31例,单侧4例。手术采用DNX—A型脑... 杏仁核的生理功能极为复杂,它与机体行为的变化、内脏、躯体和内分泌功能等有着密切关系。我院自1987年以来,对35例精神病患者施行了杏仁核定向毁损手术,对其生命体征进行了观察。本组双侧杏仁核毁损31例,单侧4例。手术采用DNX—A型脑立体定向仪和DSZ—I型多功能射频治疗仪。将电极针缓慢导入目标点,经阻抗测定后,缓慢升温进行毁损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核 生命体征 脑立体定向仪 电极针 精神病患者 目标点 植物神经 心律不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