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航空发动机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探索与实践——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为例 |
黄帅
徐惊雷
葛建辉
潘睿丰
俞凯凯
|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
2024 |
0 |
|
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卓越工程师培养探索与实践 |
龚慧林(文/图)
|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
2024 |
0 |
|
3
|
航空发动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为例 |
徐惊雷
俞凯凯
吕郑
葛建辉
周骏飞
|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
2021 |
4
|
|
4
|
产教融合、范式转型:自主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探索与研究——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
龚慧林
赵万忠
李媛
|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
2024 |
0 |
|
5
|
能源与动力类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天动力试验与测试技术》课程为例 |
葛建辉
徐惊雷
俞凯凯
周骏飞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
2023 |
0 |
|
6
|
大学生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再探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培优班”建设的思考 |
张光磊
王亚彤
李舜酩
陈韬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7
|
面向全校理工科专业的热工基础课程探索与实践——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
王春华
梁凤丽
杨理理
贺振中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7 |
9
|
|
8
|
论虚拟仿真实验在航空发动机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原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为例 |
俞凯凯
徐惊雷
葛建辉
|
《高教学刊》
|
2021 |
3
|
|
9
|
研究生科技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及培养模式探讨——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
李舜酩
夏品奇
钱巍巍
|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
2019 |
0 |
|
10
|
基于学赛互融、产教互通的卓越人才培养探索——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为例 |
周健豪
赵万忠
王春燕
|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
2023 |
1
|
|
11
|
航空发动机工程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工程设计》课程为例 |
周骏飞
徐惊雷
俞凯凯
葛建辉
吕郑
黄帅
|
《中国高新科技》
|
2023 |
0 |
|
12
|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
黄亿洲
王志瑾
刘格菲
|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
2021 |
28
|
|
13
|
航空发动机整机动力学建模及模型确认 |
梁昊天
高东武
尉询楷
王鑫
王浩
臧朝平
|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航空用SOFC与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优化设计 |
张业鹏
梁凤丽
毛军逵
蒋新勇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航空发动机高速柔性转子动力特性计算 |
邓旺群
郭飞跃
高德平
|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0
|
|
16
|
航空发动机动力涡轮单元体高速动平衡试验研究 |
邓旺群
高德平
郭飞跃
|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17
|
大学生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培优班”建设 |
李舜酩
吴铁鹰
王亚彤
张桂玉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3
|
|
18
|
航空小型动力装置试验台测试系统 |
张天宏
黄向华
|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7
|
|
19
|
航空动力装置任务可靠度模糊预计与分配的综合 |
赵德孜
温卫东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20
|
面向21世纪航空动力控制展望 |
孙健国
|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