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认知语境与语义理解 |
石小娟
|
《外语研究》
|
2002 |
58
|
|
2
|
身份的变迁:“中心”与“边缘”、“对立”与“互动”——从美国犹太文学人物文化身份特征说起 |
胡碧媛
|
《外语研究》
|
2004 |
10
|
|
3
|
《傲慢与偏见》语言特色的语用学研究 |
宋振芹
|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22
|
|
4
|
加拿大英语文学:从无属性意识走向民族性重铸 |
赵文薇
|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4 |
7
|
|
5
|
论视听说动态认知模式 |
石小娟
|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2 |
4
|
|
6
|
颂扬真善美 鞭笞假恶丑——《红字》主题道德意义探析 |
周建平
|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4
|
|
7
|
反观意象派诗歌意象的塑造 |
王松年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2 |
5
|
|
8
|
反义词分类的语义学研究 |
宋振芹
|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3
|
|
9
|
语用原则理论的衍变:综述与反思 |
方宗祥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4 |
3
|
|
10
|
有根的探寻与无根的追问——评英美文学中的场景描写 |
赵文薇
|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1
|
|
11
|
诗之道乃喻之道,生命本体之道 |
赵文薇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4 |
1
|
|
12
|
论诗的译语言说策略——唐诗英译对比研究 |
王松年
|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13
|
劳伦斯审美乌托邦的本体论研究 |
赵文薇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1 |
0 |
|
14
|
英语发展过程中印欧诸语言对它的影响 |
王蕊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1
|
|
15
|
利用与变用——析《法国中尉的女人》与维多利亚小说的互文性 |
黄莹
|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4
|
|
16
|
水边的名字 |
张岚
康文凯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