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秋华 李云祥 +5 位作者 胡蓉 袁凌玉 蔡运林 郑阳杨 陈红 文焰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133-136,共4页
目的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HOLR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HOLRBT组42例和TURBT组51例。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 目的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HOLR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HOLRBT组42例和TURBT组51例。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肿瘤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和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率、无瘤生存率。结果与TURBT组比较,HOLRBT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费用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HOLRBT组VEGF、IGF-Ⅰ水平低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HOLRBT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依次为4.76%、11.90%,分别低于TURBT组的19.61%、33.33%,HOLRBT组无瘤生存率为54.76%,高于TURBT组的3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TURBT,HOLRBT治疗NMIBC可以改善围术期指标,抑制致癌因子表达,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和复发率,提高无瘤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围术期 并发症
下载PDF
术前γ-谷氨酰转肽酶对非转移性肾细胞癌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孙静 龙琼先 +4 位作者 夏中友 谭小军 王浩 吕宸 伍季 《西部医学》 2024年第5期749-754,共6页
目的评价术前γ-谷氨酰转肽酶(GGT)对非转移性肾细胞癌(nmRCC)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或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118例nmRC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GGT最佳临... 目的评价术前γ-谷氨酰转肽酶(GGT)对非转移性肾细胞癌(nmRCC)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或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118例nmRC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GGT最佳临界值并分为高GGT组和低GGT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等临床资料,运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法比较各组生存曲线的差异,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nmR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根据ROC曲线最大约登指数得出GGT最佳截断值为48.5。本研究结果显示,高GGT组的T3-T4分期所占百分比高于低GGT组(38.9%vs 13.0%,P<0.05)和高GGT组的G3-G4分级所占百分比高于低GGT组(33.3%vs 3.0%,P<0.05)。高GGT组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均低于低GGT组(Log-rank=33.743,P<0.001;Log-rank=30.854,P<0.001)。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大小≥4 cm、更高的肿瘤T分期、术前GGT≥48.5和更高的G分级是影响nmRCC患者术后OS和R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mRCC患者术前高GGT是肿瘤高T分期和高G分级的重要预测指标,同时也是患者术后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能预测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Γ-谷氨酰转肽酶 预后 独立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肾结石伴无功能肾合并肾盂癌的漏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韦堂墙 李云祥 +3 位作者 郭晓光 张宗平 伍季 王安果 《西部医学》 2021年第8期1207-1211,共5页
目的探讨肾结石伴无功能肾合并肾盂癌的漏诊原因。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4例肾结石伴无功能肾合并肾盂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70~78岁;肾结石病史11~16年。4例患者均出现腰痛、血尿及合并泌尿道感染... 目的探讨肾结石伴无功能肾合并肾盂癌的漏诊原因。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4例肾结石伴无功能肾合并肾盂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70~78岁;肾结石病史11~16年。4例患者均出现腰痛、血尿及合并泌尿道感染,其中2例合并发热,静脉尿路造影、彩超及CT等检查均未发现肾盂癌。1例患者因合并输尿管下段结石及膀胱结石,遂行肾输尿管切除及膀胱切开取石术,其余3例行单纯肾切除。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原发肾盂腺癌1例,肾盂尿路上皮细胞癌2例,肾盂鳞状细胞癌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1例半年后死于肿瘤复发转移,1例半年后失访,1例随访4.5年肿瘤无复发,1例随访1.5年肿瘤无复发。结论肾结石伴无功能肾合并肾盂癌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容易漏诊,年龄较大、长期肾结石合并重度肾积水伴感染的患者应考虑合并肾盂癌可能,需进一步检查,术中应常规仔细检查切除的肾脏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肾积水 无功能肾 肾盂癌
下载PDF
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膀胱颈重建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徐雨来 夏中友 +1 位作者 王浩(综述) 伍季(审校) 《西部医学》 2023年第6期932-936,共5页
前列腺癌根治术是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不可避免带来患者尿控功能损伤。因膀胱颈作为参与尿控功能的重要结构,近年来术中针对膀胱颈的保留或重建技术持续发展,出现多种不同的改良术式并均取得良好... 前列腺癌根治术是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不可避免带来患者尿控功能损伤。因膀胱颈作为参与尿控功能的重要结构,近年来术中针对膀胱颈的保留或重建技术持续发展,出现多种不同的改良术式并均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就膀胱颈在尿控功能中的作用及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膀胱颈的重建技术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根治术 膀胱颈 膀胱颈重建 尿失禁
下载PDF
前列腺癌中PCDH9与CyclinD1 C-myc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龙琼先 伍季 +2 位作者 彭勇 张旭乾 刘欣雅 《西部医学》 2022年第2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原钙黏蛋白9(PCDH9)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yclinD1和C-myc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前列腺癌中PCDH9在调节肿瘤细胞周期及促进肿瘤进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南充市中心医院2018~2020年间存档的92例前列腺癌及36例良性前...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原钙黏蛋白9(PCDH9)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yclinD1和C-myc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前列腺癌中PCDH9在调节肿瘤细胞周期及促进肿瘤进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南充市中心医院2018~2020年间存档的92例前列腺癌及36例良性前列腺的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组织中PCDH9和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yclinD1和C-myc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CDH9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低于良性前列腺组织(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CyclinD1及C-myc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组织(P<0.05)。不同WHO/ISUP分级分组、PSA水平、临床分期的前列腺癌患者间PCDH9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WHO/ISUP分级分组、PSA>20ng/mL及Ⅲ+Ⅳ期前列腺癌患者PCDH9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PCDH9表达与患者年龄、脉管神经侵犯无关(P>0.05)。前列腺癌患者CyclinD1和C-myc表达与WHO/ISUP分级分组、脉管侵犯、PSA水平及临床分期等相关(P<0.05),但不同年龄组及有无神经侵犯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CyclinD1或C-myc表达的前列腺癌组织中存在PCDH9表达的缺失,PCDH9的表达与CyclinD1、C-myc的表达呈负相关(r=0.414~0.457,P<0.01)。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PCDH9呈低表达,且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yclinD1和C-myc的表达呈负相关,PCDH9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蛋白,进而促进肿瘤的进展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PCDH9 CYCLIND1 C-MYC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