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羧甲基纤维素为载体的标本管道造影术 被引量:18
1
作者 周小兵 范立新 +4 位作者 周坤 蒋穗斌 谢魏 石小田 任家武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3-284,共2页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造影术 管道 标本 载体 灌注技术 血管造影剂 血管解剖学
下载PDF
全身保留骨骼血管铸型标本明胶加固自然腐蚀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周小兵 任家武 +4 位作者 周坤 蒋穗斌 王泽军 石小田 姚婕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4-375,共2页
关键词 血管铸型标本 自然腐蚀法 全身骨骼 解剖学标本制作 加固 明胶 解剖学技术 特殊技术 铸型技术 技术难度
下载PDF
低温条件下大体标本生物塑化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肖建忠 杨成杰 +3 位作者 谭建国 谭双香 任家武 陈胜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5-215,179,共2页
关键词 低温条件 生物塑化技术 大体标本 解剖学
下载PDF
手部皮支皮瓣造影及三维可视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郭东铭 曹宇辉 +4 位作者 周小兵 谢巍 谭建国 蒋穗斌 姚婕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9-452,共4页
目的:利用放射造影术,实现手部皮瓣血管的三维可视化,探讨手部动脉皮支供血分布。方法:应用以乳胶-羧甲基纤维素混合填充剂为氧化铅造影剂的载体,配制成乳胶、羧甲基纤维素-氧化铅填充剂,选择上肢新鲜标本进行尺动脉灌注,然后经普通X线... 目的:利用放射造影术,实现手部皮瓣血管的三维可视化,探讨手部动脉皮支供血分布。方法:应用以乳胶-羧甲基纤维素混合填充剂为氧化铅造影剂的载体,配制成乳胶、羧甲基纤维素-氧化铅填充剂,选择上肢新鲜标本进行尺动脉灌注,然后经普通X线摄片和CT扫描。结果:标本造影扫描可得到清晰的动脉成像。以0.5 mm层距行CT连续扫描显示动脉及细小分支显影均匀,最小显示血管达0.1 mm左右,利用Mimics 17.0获得非常清晰的手部皮瓣血管三维重建图像,边缘光滑、层次分明。结论:以乳胶、羧甲基纤维素-氧化铅作填充剂的灌注技术可使X线摄影和CT扫描在标本上获得高质量的手部皮瓣血管影像,并以此构建出清晰的手部皮瓣血管的三维图像,该技术可为临床外科手部皮瓣移植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动脉 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皮瓣
下载PDF
腕背血管网多层构筑标本的设计与制作 被引量:1
5
作者 肖建忠 任家武 +4 位作者 谭双香 王兴海 彭珍山 陈胜华 李素云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0-482,F0003,共4页
临床显微外科组织瓣是依据细微血管的走行、分布、吻合情况,寻找有效的区域性血供保障,以定点供区和受区,而相关解剖学科研和教学的实物模型的建设却相对滞后,为配合显微外科的研究,我们通过探索,采用新鲜材料红色乳胶灌注、X线放射摄像... 临床显微外科组织瓣是依据细微血管的走行、分布、吻合情况,寻找有效的区域性血供保障,以定点供区和受区,而相关解剖学科研和教学的实物模型的建设却相对滞后,为配合显微外科的研究,我们通过探索,采用新鲜材料红色乳胶灌注、X线放射摄像、Photoshop的层处理技术并结合透明、拼接、剪裁等功能,局部防腐、分层解剖、印模复位等技术,成功制作出腕背血管网多层构筑标本,现简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背血管网 设计方法 制作方法 多层构筑标本 解剖学 细微血管
下载PDF
肘关节周围血管网多层构筑标本的设计与制作 被引量:1
6
作者 肖建忠 王兴海 +4 位作者 彭珍山 任家武 谭双香 刘畅 洪辉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9-450,共2页
临床显微外科组织瓣研究的重点是依据血管的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寻找有效的区域性血供保障的供区,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对细微血管走行分支的形态有明确的认识.近年来,为配合显微外科的研究,我们通过探索,采用新鲜材料乳胶灌注、局部... 临床显微外科组织瓣研究的重点是依据血管的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寻找有效的区域性血供保障的供区,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对细微血管走行分支的形态有明确的认识.近年来,为配合显微外科的研究,我们通过探索,采用新鲜材料乳胶灌注、局部防腐、分层解剖、印模复位等技术,成功制作出肘关节周围血管网多层构筑标本,为研究提供了直观的标本.现简介如下,供临床肘关节与显微外科组织瓣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周围血管网多层构筑标本 设计 制作 显微外科 解剖学
下载PDF
面神经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爱平 李严斌 《解剖与临床》 2007年第3期216-216,F0003,共2页
关键词 面神经核 应用解剖学 面神经颅外段 腮腺丛 运动纤维 分支分布 毗邻关系 表情肌
下载PDF
上颈椎咽后间隙入路安全显露区域的测量
8
作者 唐国军 万炜 曹奇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67-571,共5页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上动脉、喉上神经、舌动脉、舌下神经与舌骨大角尖部进行解剖学测量,为经咽后间隙入路行上颈椎显露寻找相对安全显露区域。方法 17具(33侧)10%福尔马林固定的灌注红色乳胶成人头颈部标本,以舌骨大角尖部(THB)为解剖学...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上动脉、喉上神经、舌动脉、舌下神经与舌骨大角尖部进行解剖学测量,为经咽后间隙入路行上颈椎显露寻找相对安全显露区域。方法 17具(33侧)10%福尔马林固定的灌注红色乳胶成人头颈部标本,以舌骨大角尖部(THB)为解剖学参照标志,观察并测量甲状腺上动脉、喉上神经、舌动脉、舌下神经与舌骨大角尖部的距离及相对关系。结果距舌骨大角尖部后下方0.907±0.131 cm以内,舌骨大角尖部下方1.196±0.283 cm以上,特别是上述两点连线的内上方区域,是避免甲状腺上动脉、喉上动脉损伤的相对安全范围;距舌骨大角尖部后下方0.627±0.283 cm处的内上方区域,是避免喉上神经损伤的相对安全范围;舌骨大角尖部内上方0.864±0.268 cm处后下方的区域是避免舌动脉损伤的相对安全显露范围;舌骨大角尖部内上方1.426±0.263 cm处后下方区域是避免舌下神经损伤的相对安全范围。结论舌骨大角尖部(THB)后下方0.627±0.283 cm处内上方向,THB前内上方0.864±0.268 cm后下方之间的区域是咽后间隙入路行上颈椎显露的相对安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骨 咽后间隙 上颈椎 应用解剖学
下载PDF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培养解剖学研究生探讨
9
作者 郭东铭 蒋穗斌 +3 位作者 曹宇辉 周小兵 姚婕 刘德龙 《高教学刊》 2017年第7期28-29,共2页
人体解剖学是临床医学生必修的基础医学课程,人体解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直接影响到临床医生对疾病的判断和治疗。人体解剖学毕业的研究生部分会从事临床外科以及医学教育的职业,因此对解剖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要着重培养其岗位胜任的能力... 人体解剖学是临床医学生必修的基础医学课程,人体解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直接影响到临床医生对疾病的判断和治疗。人体解剖学毕业的研究生部分会从事临床外科以及医学教育的职业,因此对解剖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要着重培养其岗位胜任的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外语能力,实践技能能力,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为临床医学和教育事业输送高质量高素质的全面发展型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研究生教育 岗位胜任力 外科学
下载PDF
国人下颌骨及颧弓的测量和相关分析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10
作者 谭建国 曾效恒 +5 位作者 欧阳四新 陈胜华 李严斌 彭珍山 万炜 肖建忠 《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为临床下颌骨人工植入体的制作及积累国人体质人类学资料。方法采用经福尔马林固定、颜面骨正常的成人尸体60具(男30,女30),常规解剖操作,按《人体测量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下颌角间宽、颧弓深度、颧弓长度、下颌联合深和下颌联... 目的为临床下颌骨人工植入体的制作及积累国人体质人类学资料。方法采用经福尔马林固定、颜面骨正常的成人尸体60具(男30,女30),常规解剖操作,按《人体测量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下颌角间宽、颧弓深度、颧弓长度、下颌联合深和下颌联合高。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下颌角间宽、下颌联合深及下颌联合高男女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颧弓深及颧弓长男女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下颌角间宽为98.78±9.60mm,下颌联合深为77.40±10.33mm,下颌联合高为35.20±3.37mm;男女下颌角间宽、下颌联合深、下颌联合高与颧弓深度两两间均存在相关关系(P<0.05),对方程检验(P<0.01),并建立回归方程。结论可期望从颧弓深度和颧弓长度来进行性别判别分析;为国人体质人类学提供资料及临床下颌骨替代物个体化制造提供相关数据,以供临床参考使用;但在CT获得数据不全的情况下,虽然通过回归方程可由颧弓深度推算下颌角间宽、下颌联合深及下颌联合高,但决定系数不高,推算的实际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弓 下颌角间宽 联合 下颌骨 临床 应用解剖学 人体 显著性 性别判别 尸体
下载PDF
尺侧浅动脉一例
11
作者 李振 王泽军 +2 位作者 周小兵 姚婕 李万强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3-773,共1页
制作教学标本时,发现右侧尺侧浅动脉一例,此种变异较少见。女性标本,14岁左右,身高156cm,体形略胖,四肢无畸形。左侧尺、桡动脉及骨间总动脉未见异常。变异的尺浅动脉,在右侧髁间线上,离桡骨颈约4.0cm处,从肱动脉发出。尺浅... 制作教学标本时,发现右侧尺侧浅动脉一例,此种变异较少见。女性标本,14岁左右,身高156cm,体形略胖,四肢无畸形。左侧尺、桡动脉及骨间总动脉未见异常。变异的尺浅动脉,在右侧髁间线上,离桡骨颈约4.0cm处,从肱动脉发出。尺浅动脉外径2.3mm,穿肱二头肌腱膜,于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浅面与深筋膜下之间下行,沿尺侧腕屈肌的桡侧,伴尺神经至腕部,沿途发出数支皮支,肱动脉下段外径2.8mm,于肱桡肌与旋前圆肌和桡侧腕屈肌之间下行,在桡骨颈分为桡、尺侧两支和桡侧返动脉。桡侧支延续为桡动脉,尺侧支在发出尺侧返支后延续为骨间总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侧腕屈肌 尺浅动脉 骨间总动脉 桡侧腕屈肌 旋前圆肌 桡侧返动脉 教学标本 女性标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