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向自然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芳 张治英 贾德江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65-68,共4页
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英语为获取专业信息的工具”的教学目的必将为“以英语为交流各项信息的技能”的观念所取代。这要求我们从以往单纯重输入的灌输式教学法中摆脱出来,而发展为输入、输出并... 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英语为获取专业信息的工具”的教学目的必将为“以英语为交流各项信息的技能”的观念所取代。这要求我们从以往单纯重输入的灌输式教学法中摆脱出来,而发展为输入、输出并重,在各种真实或模拟的自然语境下采用自然多变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自然教学法 大学英语 英语教学 考核标准
下载PDF
大学英语相互作用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明东 贾德江 彭良林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48-51,共4页
为适应新形势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文章探讨了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内容、理论依据及其实施方法,同时还对这一模式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教师 教学模式 学生 新形势 实施方法 理论依据 适应 大学英语教学 文章 要求
全文增补中
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探讨
3
作者 周邵玲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69-71,共3页
英语口语水平是衡量英语整体水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中国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普遍不低,但从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角度讲,中国的大学生对于英语并不是都能做到“能说会道”。换言之,中国大学生的口语能力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如... 英语口语水平是衡量英语整体水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中国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普遍不低,但从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角度讲,中国的大学生对于英语并不是都能做到“能说会道”。换言之,中国大学生的口语能力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颇值得教育教学者去探讨、去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英语口语 口语能力 心理准备 英语学习
全文增补中
英汉动物类习语比较及其翻译 被引量:16
4
作者 欧忆 贾德江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53,20,共4页
动物习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出现频率都很高。英汉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不同 ,同一动物所承载的喻义也就会出现差异。一方面 ,指称意义相同的动物形象 ,其喻义 ,即它在原语和译语中的语用含义可能相去甚远 ,甚至完全相悖。另一方面 ,... 动物习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出现频率都很高。英汉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不同 ,同一动物所承载的喻义也就会出现差异。一方面 ,指称意义相同的动物形象 ,其喻义 ,即它在原语和译语中的语用含义可能相去甚远 ,甚至完全相悖。另一方面 ,有些动物形象 ,在原语中含有丰富的语用意义 ,而在译语中却丢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习语 英语 汉语 翻译 思维方式 指称意义
下载PDF
语境与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定 被引量:35
5
作者 刘明东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57,共4页
本文探讨了语用学中语境这一重要理论 ,并根据 Richards(1992 )的观点将其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 ,同时指出翻译过程中正确的解码和编码都依赖于语境。在英汉翻译中确立词义应考虑文本语境中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情景知识或相互知... 本文探讨了语用学中语境这一重要理论 ,并根据 Richards(1992 )的观点将其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 ,同时指出翻译过程中正确的解码和编码都依赖于语境。在英汉翻译中确立词义应考虑文本语境中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情景知识或相互知识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 英汉翻译 选词
下载PDF
广告英语中的“一语双关”及功能 被引量:11
6
作者 欧忆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62-64,共3页
广告语言具有语言鲜明独特的文体风格,运用双关修辞手段,可达到生动有趣的增色效果。文章从分类、理论依据及其修辞效果方面对广告英语中的”一语双关”作一浅述。
关键词 广告英语 双关 修辞效果 修辞手段 文体风格 广告语言 文章 生动 理论依据 分类
下载PDF
例析英语阅读理解中语意暗含
7
作者 易明华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55-57,共3页
如何探索阅读中语意暗含,是读者亟需掌握的较复杂的高层次阅读技能。文章通过一些实例阐析了如何挖掘阅读理解中语意暗含。这对于读者如何以最快速度、较准确地理解原文,将大有帮助。
关键词 英语阅读 阅读理解 语意 英语词汇
下载PDF
英语语言习得中的文化习得和文化障碍 被引量:5
8
作者 孟岫岩 何景安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52-54,64,共4页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文章从语言学认知法的角度探讨语言与文化、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第二外语/外语习得与文化习得的关系和英汉文化差异对英语语言习得的影响。
关键词 英语语言 文化习得 语言与文化 第二外语 英汉文化差异 语言习得 文化障碍 外语习得 文章 角度
下载PDF
简析认知隐喻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惠芳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77-78,共2页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从认知角度对作为认知方式的隐喻及其认知功能进行分析、探讨,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传统的修辞现象,而且有助于隐喻学的深层次研究。
关键词 隐喻 语言修辞 认知方式 英语学习
下载PDF
语篇层面汉译英的衔接性标准 被引量:41
10
作者 刘明东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35,共3页
衔接是产生语篇的必要(尽管不足)的条件,因而在语篇层面上进行翻译便必须遵循衔接性标准以便使得译文语篇连贯。缘此,本文对衔接的概念、汉译英中衔接性标准的重要性以及汉译英中衔接性标准的实现手段进行探讨。
关键词 语篇层面 汉译英 衔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