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正常携带状况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胡四海 唐湘云 +1 位作者 杨胜辉 余敏君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28-229,共2页
目的 探讨解脲脲原体 (Uu)和人型支原体 (Mh)在大学生中的正常携带状况。方法 采用培养法对314名未婚统招大学生和 2 32名已婚成教大学生进行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检测。结果 未婚大学生和已婚大学生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出率分别... 目的 探讨解脲脲原体 (Uu)和人型支原体 (Mh)在大学生中的正常携带状况。方法 采用培养法对314名未婚统招大学生和 2 32名已婚成教大学生进行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检测。结果 未婚大学生和已婚大学生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出率分别为 12 10 %和 2 2 4 1% ,后者明显高于前者 (χ2 =10 31,P <0 0 0 5 ) ;已婚男、女大学生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出率 (分别为 17 4 4 %和 2 7 78% )明显高于未婚男、女大学生检出率 (分别为 8 33%和 16 4 4 % ,χ2 =5 84、4 77P <0 0 5 )。未婚男、女大学生之间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 (χ2 =4 82 ,P <0 0 5 ) ,而已婚男、女大学生之间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 (χ2 =3 34,P >0 0 5 )。已婚和未婚大学生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出者中均以同时携带Uu和Mh较为常见。结论 在校大学生中也有一部分人正常携带Uu和 /或Mh ,从他 (她 )们体内检出Uu和 /或Mh一般不代表疾病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 已婚 体检 正常 人型支原体 检出率 解脲脲原体 内检 携带状况 显著性
下载PDF
沙眼衣原体质粒蛋白pORF5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鉴定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忠玉 汪世平 +2 位作者 吴移谋 朱翠明 何卓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7-520,共4页
目的构建沙眼衣原体(CT)pORF5蛋白基因重组质粒pGEX-6p/pORF5,表达并纯化质粒蛋白pORF5,并鉴定其免疫原性。方法用PCR法扩增pORF5基因,定向插入pGEX-6p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原核表达重组体pGEX-6p/pORF5,重组体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后,经I... 目的构建沙眼衣原体(CT)pORF5蛋白基因重组质粒pGEX-6p/pORF5,表达并纯化质粒蛋白pORF5,并鉴定其免疫原性。方法用PCR法扩增pORF5基因,定向插入pGEX-6p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原核表达重组体pGEX-6p/pORF5,重组体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后,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表达pORF5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纯化后免疫BALB/c鼠,ELISA及Western-blot分析pORF5质粒蛋白免疫原性及免疫反应性。结果PCR扩增出795 bp基因片段,序列测定证实重组质粒插入片段与GenBank登陆的D型Ct一致;pORF5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ELISA检测免疫小鼠的血清效价为1∶25 600。结论pORF5蛋白在原核细胞中可有效表达并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结构功能、阐明Ct的致病机制、研制基因工程疫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pORF5基因 免疫原性 原核表达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P1C-IL-2融合基因疫苗鼻饲对小鼠免疫效果的检测 被引量:4
3
作者 朱翠明 余敏君 +3 位作者 高顺利 曾焱华 游晓星 吴移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5-588,592,共5页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Mp)P1C-IL-2融合基因疫苗经鼻饲免疫小鼠后的免疫应答水平和免疫保护作用,了解IL-2对P1C核酸疫苗的免疫佐剂效应。方法将构建的P1C-IL-2核酸疫苗鼻饲免疫BALB/c鼠,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IgG滴度、IgG亚类和支气管肺...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Mp)P1C-IL-2融合基因疫苗经鼻饲免疫小鼠后的免疫应答水平和免疫保护作用,了解IL-2对P1C核酸疫苗的免疫佐剂效应。方法将构建的P1C-IL-2核酸疫苗鼻饲免疫BALB/c鼠,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IgG滴度、IgG亚类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gA及IFN-γ、IL-4的水平;建立小鼠Mp感染模型,观察Mp攻击后小鼠肺组织炎症情况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Mp菌落数的变化。结果 P1C-IL-2双基因疫苗组小鼠血清中的总IgG、IgG1、IgG2a亚类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FN-γ和IL-4水平均较P1C疫苗组小鼠显著增高(P<0.05),但两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gA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Mp滴鼻感染免疫小鼠,第1、3、6天P1C-IL-2双基因融合疫苗组小鼠肺组织炎症病理评分显著高于P1C单基因疫苗免疫组小鼠,两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Mp菌落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IL-2能显著增强P1C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但在感染早期也激发了较强的肺组织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P1基因 基因疫苗 IL-2
下载PDF
教学、科研互动,加速学科建设 被引量:2
4
作者 赵飞骏 谭立志 +3 位作者 吴移谋 杨胜辉 刘安元 余敏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5年第6期659-661,共3页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各学科的两项重要任务,只有同时重视两者并将其有机结合和合理安排,方能带动学科各项工作,促进学科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教学 科研 学科建设
下载PDF
血培养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34
5
作者 任林 陈超群 +2 位作者 吴移谋 杨祚升 陈韬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07-411,共5页
目的了解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7年1月~2004年6月年血培养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近2年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方法4686份血标本经BACTEC 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检测,分离出的致病菌用Sceptor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目的了解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7年1月~2004年6月年血培养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近2年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方法4686份血标本经BACTEC 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检测,分离出的致病菌用Sceptor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799株病原菌,血培养阳性率17.1%,检出病原菌分布于20个属,47个种.革兰阳性菌构成比明显高于革兰阴性菌,最常见的血培养菌属是葡萄球菌,占61.7%,其次是沙门菌、肠球菌、链球菌、埃希菌、假单胞菌及不动杆菌.各主要致病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敏感,对环丙沙星较敏感,各主要致病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及阿米卡星敏感或较敏感.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严重,对青霉索耐药率高达90%以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情况较金葡菌更严重.肠球菌对多数常用抗生素耐药,对红霉素耐药率高达85.9%.链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明显耐药.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替坦、阿米卡星敏感,对头孢吡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较敏感,对其他多种抗生素耐药.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及头孢他啶较敏感,对其他多种抗生素均耐药.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头孢噻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及头孢他啶较敏感,对其他多种抗生素均耐药.沙门菌则对多种抗生素敏感.结论血培养病原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检出菌中除沙门菌外,均存在严重耐药问题,及时监测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病原菌 败血症 耐药性
下载PDF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临床分离株对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胡四海 陈超群 +2 位作者 吴移谋 杨胜辉 谭立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48-551,共4页
目的 比较 7种抗生素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临床分离株的抗菌作用 ,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直接肉汤药盘法测定了临床标本中 14 6株解脲脲原体 (Uu)和 92株人型支原体 (Mh)对 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14 6株 Uu对四环素、多西环素... 目的 比较 7种抗生素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临床分离株的抗菌作用 ,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直接肉汤药盘法测定了临床标本中 14 6株解脲脲原体 (Uu)和 92株人型支原体 (Mh)对 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14 6株 Uu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交沙霉素、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 34.2 %、2 4 .7%、2 8.1%、8.9%、4 .8%、11.0 %、和 2 8.8%。92株 Mh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交沙霉素、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 5 5 .5 %、2 5 .0 %、4 5 .7%、97.8%、10 0 %、8.7%、和16 .3%。耐四环素的 Uu和 Mh株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交沙霉素以及氧氟沙星存在交叉耐药性。 85 0例 Uu和 Mh混合感染者对交沙霉素的耐药率最低 (8.1% )。结论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索 耐药性 泌尿生殖道感染 解脲脲原体 人型支原体
下载PDF
3类抗菌药物体外抗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胡四海 吴移谋 +1 位作者 杨胜辉 余敏君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68-369,共2页
目的比较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3类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株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抗菌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直接肉汤药盘法测定了临床标本中,195株Uu和1218株Mh对3类抗菌药物中的8种抗生素的敏感... 目的比较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3类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株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抗菌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直接肉汤药盘法测定了临床标本中,195株Uu和1218株Mh对3类抗菌药物中的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195株Uu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交沙霉素、氧氟沙星和司帕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210%、482%、395%、790%、887%、749%、282%和646%。118株Mh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交沙霉素、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51%、339%、263%、00%、00%、898%、703%和644%。960例混合感染的Uu+Mh,对交沙霉素最敏感(792%)。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药敏监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人型支原体 药敏试验 女性 泌尿生殖道感染 抗菌药物 直接肉汤药盘法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荚膜多糖与DC-SIGN结合并促进IL-10的分泌 被引量:8
8
作者 刘紫玲 游晓星 +5 位作者 彭志平 张慧丽 高顺利 曾焱华 余敏君 朱翠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Mp)荚膜多糖(CPS)与树突状细胞(DC)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分子(DC-SIGN,CD209)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未成熟DC(iDC)分泌IL-10和IL-12的影响。方法提取并纯化Mp的CPS和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用间接免疫荧...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Mp)荚膜多糖(CPS)与树突状细胞(DC)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分子(DC-SIGN,CD209)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未成熟DC(iDC)分泌IL-10和IL-12的影响。方法提取并纯化Mp的CPS和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CPS与DC-SIGN受体的作用;ELISA法检测CPS和LAMPs作用后iDC所分泌的IL-10,IL-12水平。结果间接免疫荧光可见Mp CPS可结合到DC表面,且DC-SIGN的特异性封闭抗体可阻断CPS与DC的结合;ELISA检测发现CPS与LAMPs共孵育可促进DC分泌IL-10(P<0.05),而IL-12的表达水平刺激前后无统计学的差异。结论 Mp的CPS可识别并结合DC的DC-SIGN受体,并促进未成熟DC分泌IL-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荚膜多糖 树突状细胞 DC—SIGN IL-10
下载PDF
甲壳低聚糖对抗生素脱污染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任林 李邦良 +2 位作者 高仕瑛 陈超群 薛金花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1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 观察甲壳低聚糖对抗生素脱污染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为进一步开发壳聚糖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用盐酸林可霉素复制肠道脱污染小鼠动物模型 ,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灌服甲壳低聚糖 6 0 0mg· kg- 1·d... 目的 观察甲壳低聚糖对抗生素脱污染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为进一步开发壳聚糖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用盐酸林可霉素复制肠道脱污染小鼠动物模型 ,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灌服甲壳低聚糖 6 0 0mg· kg- 1·d- 1 ,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 7天后分析肠道菌群。 结果 模型小鼠治疗组肠道菌群基本恢复正常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 结论 甲壳低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具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低聚糖 抗生素 脱污染 肠道菌群
下载PDF
CT358蛋白在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中的定位及特性分析(英文)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忠玉 吴移谋 +2 位作者 黄秋林 汪世平 钟光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9-555,共7页
确定沙眼衣原体CT358蛋白在衣原体感染细胞中的位置并初步鉴定其生物学功能.采用PCR方法从D型沙眼衣原体的基因组中扩增CT358基因,并克隆入pGEX和pDSRedC1表达载体中.将重组质粒pGEX-CT358转化到XL1-blue宿主菌,并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ST-C... 确定沙眼衣原体CT358蛋白在衣原体感染细胞中的位置并初步鉴定其生物学功能.采用PCR方法从D型沙眼衣原体的基因组中扩增CT358基因,并克隆入pGEX和pDSRedC1表达载体中.将重组质粒pGEX-CT358转化到XL1-blue宿主菌,并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ST-CT358.纯化后的CT358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抗体,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CT358蛋白在衣原体感染细胞内的定位及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同时,pDSRedC1-CT358重组质粒瞬时转染HeLa细胞,观察CT358蛋白对衣原体感染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CT358蛋白为沙眼衣原体包涵体膜蛋白.该蛋白质在衣原体感染12h后就表达定位于包涵体膜上,直至持续到整个感染周期,转基因在胞浆表达的CT358融合蛋白不影响其后的衣原体感染.该研究为深入研究衣原体与宿主细胞间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线索,并可为衣原体性的治疗、预防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CT358 包涵体膜蛋白
下载PDF
沙眼衣原体pORF8质粒蛋白克隆表达与定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忠玉 吴移谋 +4 位作者 黄秋林 粟盛梅 周洲 陈超群 钟光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30-1834,共5页
目的克隆表达沙眼衣原体pORF8质粒蛋白,并在衣原体感染细胞中对其进行定位分析。方法 PCR法扩增pORF8基因,并将其定向插入pGEX-6p载体构建原核表达重组体pGEX-6p/pORF8,重组体转化E.coli XL1Blue后经IPTG诱导表达pORF8融合蛋白,融合蛋白... 目的克隆表达沙眼衣原体pORF8质粒蛋白,并在衣原体感染细胞中对其进行定位分析。方法 PCR法扩增pORF8基因,并将其定向插入pGEX-6p载体构建原核表达重组体pGEX-6p/pORF8,重组体转化E.coli XL1Blue后经IPTG诱导表达pORF8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经Glutathione Sepharose亲和层析纯化后免疫Balb/C鼠,制备pORF8多克隆抗体;应用免疫荧光试验对pORF8质粒蛋白进行定位。结果 pORF8基因全长为744 bp,编码247个氨基酸残基,pGEX-6p/pORF8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4 000的GST-pORF8融合蛋白,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pORF8在感染细胞中的表达模式与主要外膜蛋白基本一致,而与衣原体蛋白酶样活性因子分布模式不同。结论 pORF8质粒蛋白定位于衣原体菌体上,为衣原体菌体蛋白。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结构功能、阐明Ct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pORF8质粒蛋白 基因克隆 定位
下载PDF
性高危人群感染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四海 闵自强 +2 位作者 段明 杨胜辉 余敏君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4年第6期455-457,共3页
目的 探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在性高危人群中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培养法对 4 6 8例按摩妇女、95例性乱者、2 12例性病伴侣进行解脲脲原体 (Uu)和人型支原体 (Mh)的检测。结果 按摩妇女、性乱者、性病伴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分别... 目的 探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在性高危人群中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培养法对 4 6 8例按摩妇女、95例性乱者、2 12例性病伴侣进行解脲脲原体 (Uu)和人型支原体 (Mh)的检测。结果 按摩妇女、性乱者、性病伴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分别为 6 6 .7%、35 .8%、39.2 % ,与健康人群 (13.5 % )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 =174 .5 6、2 0 .91、37.98,P均 <0 .0 0 5 )。按摩妇女支原体感染率与性乱者、性病伴侣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 =31 78、4 5 .37,P均 <0 .0 0 5 ) ,性乱者与性病伴侣比较 ,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 =0 .31,P>0 .0 5 )。Uu感染率 (2 1.0 % )与Mh(8.0 % )比较 ,前者非常明显地高于后者 (χ2 =33.16 7,P <0 .0 0 5 )。女性支原体感染率 (6 3.0 % )非常明显地高于男性 (2 4 .5 % ) (χ2 =74 .5 5 ,P <0 .0 0 5 )。男性Uu感染率 (9.0 % )与女性(2 0 .0 % )比较 ,女性非常明显地高于男性 (χ2 =10 .19,P <0 .0 0 5 )。Uu和Mh混合感染率 (2 9.6 % )非常明显地高于Uu(17.8% )或Mh(8.0 % )的感染率 (χ2 =2 9.5 6、117.99,P均 <0 .0 0 5 )。结论 Uu、Mh在按摩妇女、性乱者、性病伴侣中流行广、感染率高 ,在性病的防治和监测工作中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高危人群 解脲脲原体 人型支原体 感染
下载PDF
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家法 何跃平 +3 位作者 申海荣 田梦秋 梁贵玲 张艳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26-429,共4页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25例鼻咽癌组织及对应的对侧鼻咽部黏膜、10例正常人的鼻咽部黏膜组织中SurvivinmR-NA和蛋白的表...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25例鼻咽癌组织及对应的对侧鼻咽部黏膜、10例正常人的鼻咽部黏膜组织中Survivin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Survivin在正常鼻咽部黏膜组织中不表达。80·0%(20/25)的鼻咽癌组织和40·0%(10/25)的对应对侧相对正常鼻咽部黏膜中均可检测到Survivin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Survivin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对应的对侧鼻咽部黏膜组织高,其吸光度(A)比值分别为0·83±0·22和0·29±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Survivin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同样高于对侧鼻咽部黏膜组织,其A值分别为33680±1466和17925±19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Ⅲ+Ⅳ期的鼻咽癌患者中Survivin表达强度明显高于Ⅰ+Ⅱ期的鼻咽癌患者,P<0·05。鼻咽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强度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的过度表达可能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检测Survivin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对鼻咽癌的诊断、临床分期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病理学 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某院葡萄球菌分离率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林 陈超群 +1 位作者 张秋桂 刘双全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92-993,共2页
[目的]了解本院近1年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用API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2005年分离出10种葡萄球菌,共163株,分离率居前5位的葡萄球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 [目的]了解本院近1年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用API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2005年分离出10种葡萄球菌,共163株,分离率居前5位的葡萄球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葡萄球菌以血液中分离率最高,占73.6%。耐苯唑西啉的金黄色葡萄球菌(ORSA)及耐苯唑西啉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ORCNS)分离率分别为87.1%和88.1%。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呋喃妥因、米诺四环素、呋西地酸、替考拉宁及利福平敏感,而对青霉素耐药率高达90%以上。耐苯唑西啉的葡萄球菌(ORS)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均高于对苯唑西啉敏感的葡萄球菌(OSS)。[结论]该院应加强及时监测葡萄球菌变化及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耐苯唑西啉葡萄球菌 耐药性
下载PDF
衡阳地区淋球菌流行株对抗生素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胜辉 吴移谋 +4 位作者 余敏君 胡四海 谭立志 赵飞骏 黄澍杰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238-241,共4页
目的 了解衡阳地区淋球菌流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 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改良碘法检测β-内酰胺酶。 结果 10 1株淋球菌共检出PPNG 3 ... 目的 了解衡阳地区淋球菌流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 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改良碘法检测β-内酰胺酶。 结果 10 1株淋球菌共检出PPNG 3 2株(3 1.7% )、TRNG 2 0株(19.8% ) ,对四环素、环丙沙星、青霉素及大观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4.1%、91.1%、89.1%和2 .0 % ,未发现耐头孢曲松钠的菌株。淋球菌交叉耐药情况较为严重,79.2 %菌株对青霉素和环丙沙星呈现交叉耐药,84.2 %菌株对四环素和环丙沙星呈现交叉耐药。 结论 头孢曲松钠和大观霉素仍可作为衡阳地区淋病治疗的首选药物,但大观霉素已出现耐药株,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奈瑟菌 琼脂稀释法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最小抑菌浓度(MIC)
下载PDF
浅析师资队伍和优秀教师团队建设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忠玉 吴移谋 +1 位作者 朱翠明 张艳 《医学教育探索》 2009年第8期951-953,共3页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师资建设 教师团队
下载PDF
IL-15 cDNA转染人喉癌细胞系的建立及其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家法 何跃平 +3 位作者 张艳 申海荣 田梦秋 梁贵玲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552-554,共3页
目的建立转人白细胞介素-15(hIL-15)基因的喉癌细胞株,并研究hIL-15的表达情况。方法将携带人白细胞介素-15的质粒pcDNA3.1(+)-hIL-15转导入人喉表皮样癌细胞Hep-2中,G418筛选阳性克隆,RT-PCR、Westernblot和ELISA法对hIL-15的表达进行... 目的建立转人白细胞介素-15(hIL-15)基因的喉癌细胞株,并研究hIL-15的表达情况。方法将携带人白细胞介素-15的质粒pcDNA3.1(+)-hIL-15转导入人喉表皮样癌细胞Hep-2中,G418筛选阳性克隆,RT-PCR、Westernblot和ELISA法对hIL-15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IL-15基因成功地转导入Hep-2细胞中并能高效表达。RT-PCR电泳结果显示hIL-15基因在mRNA水平有表达;ELISA法测得106个转染阳性细胞24h内培养上清液中hIL-15的含量为(185.0±12.2)pg/ml,空载体转染及未转染的细胞未检测到hIL-15。结论hIL-15基因成功转染人喉癌细胞系Hep-2细胞且能持续大量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介素-15 转染 喉癌细胞 表达
下载PDF
穿透支原体P35蛋白细胞粘附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翠明 余敏君 +2 位作者 曾焱华 游晓星 吴移谋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研究穿透支原体(Mpe)P35蛋白的细胞粘附活性。方法 IPTG诱导pQE31/p35原核表达载体在E.coli中表达,用Ni-NTA Spin亲和纯化,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竞争抑制试验研究rP35对HeLa细胞的粘附活性。结果 ... 目的研究穿透支原体(Mpe)P35蛋白的细胞粘附活性。方法 IPTG诱导pQE31/p35原核表达载体在E.coli中表达,用Ni-NTA Spin亲和纯化,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竞争抑制试验研究rP35对HeLa细胞的粘附活性。结果 pQE31/p35在E.coli中表达出分子量约35 kDa的蛋白质,Western blot鉴定其为特异性rP35蛋白。IFA发现rP35对HeLa细胞无明显的粘附活性;竞争抑制试验表明rP35不能抑制Mpe粘附HeLa细胞。结论 P35可能不是Mpe的主要粘附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支原体 P35蛋白 细胞粘附
下载PDF
肺炎嗜衣原体CPAF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洲 吴移谋 +2 位作者 陈丽丽 李忠玉 陈超群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615-618,共4页
目的对肺炎嗜衣原体蛋白酶样活性因子(CPAF)基因进行原核表达,为肺炎嗜衣原体的诊断及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技术从肺炎嗜衣原体标准株AR-39中扩增CPAF基因,将其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6p-2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用双酶切、... 目的对肺炎嗜衣原体蛋白酶样活性因子(CPAF)基因进行原核表达,为肺炎嗜衣原体的诊断及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技术从肺炎嗜衣原体标准株AR-39中扩增CPAF基因,将其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6p-2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用双酶切、PCR及序列测定等方法进行鉴定后,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GST融合蛋白。结果重组质粒中CPAF基因序列与肺炎嗜衣原体AR-39的同源性达到100%,CPAF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高效的GST融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肺炎嗜衣原体CPAF基因的原核表达系统,并成功表达重组蛋白,为肺炎嗜衣原体疫苗的研究和临床检测试剂盒的研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嗜衣原体 CPAF基因 原核表达
下载PDF
细菌耐药性消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谭田平 朱翠明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3年第1期88-90,共3页
由于广谱抗菌药的滥用以及耐药基因在细菌之间的传递,耐药菌株逐年增多。如何消除细菌的耐药性,使其回复为敏感菌株,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将以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为基础,从合理选择抗生素、细菌耐药性质粒的消除、细菌的适合度代价、促... 由于广谱抗菌药的滥用以及耐药基因在细菌之间的传递,耐药菌株逐年增多。如何消除细菌的耐药性,使其回复为敏感菌株,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将以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为基础,从合理选择抗生素、细菌耐药性质粒的消除、细菌的适合度代价、促进药物进入菌体、细菌药物排出泵的抑制以及抑制灭活酶的产生六个方面来阐述细菌耐药性消除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 质粒 适合度 排出泵 抑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