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历耋 傅万海 +3 位作者 游楚明 覃晓菲 赵有为 陈丹霞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11-613,共3页
目的 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NICU共收治患儿1577例,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且痰、导管末端和血液标... 目的 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NICU共收治患儿1577例,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且痰、导管末端和血液标本细菌学检查阳性的患儿共47例.回顾性分析这些患儿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性.结果 47例患儿中早产儿37例,低出生体重儿39例;胎龄中位数为35周(27+3~38+4周),体重中位数为2280 g(890~4020 g),感染日龄中位数为11 d(4~31 d).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0%(47/1577),住院日相关发生率为8.1例次/1000住院日.47例患儿分离出病原菌60株,以革兰阴性菌(38株,63.3%00)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15株,25.0%)和真菌(7株,11.7%).革兰阴性菌中以克雷伯菌属占首位(22株,36.7%).革兰阴性菌对氨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阿莫西林/棒酸、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44.7%~100.0%),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2.6%~8.8%).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克雷伯菌及大肠杆菌对氨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头孢吡肟、阿莫西林/棒酸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高(11/19~19/19),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0/19~2/19).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15/15,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不耐药.检出的真菌菌株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酮康唑及氟康唑均不耐药.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NICU医院感染的首要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交叉感染 革兰氏阴性菌 抗药性 细菌
原文传递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43
2
作者 陈历耋 傅万海 +2 位作者 游楚明 覃晓菲 赵有为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80-84,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抗生素使用状况,以对早产儿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我院NICU收治的早产儿临床资料,对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抗生素使用状况,以对早产儿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我院NICU收治的早产儿临床资料,对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 699例早产儿中,144例发生198次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20.6%,住院日相关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7.5例次/1000住院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74.3例次/1000机械通气日,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败血症(CRBSI)发生率2.2例次/1000导管日。发生感染日龄(16.5±12.8)天,发生医院感染的早产儿比未感染者使用抗生素级别更高,住院时间更长,肺部感染占首位,共9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男婴、胎龄<32周、体重<1500g、胃肠外营养、机械通气及中心静脉置管时间长(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胎龄<32周(OR=4.21,95%CI1.924~10.915)、胃肠外营养(OR=6.18,95%CI3.187~13.734)、机械通气时间长(OR=6.72,95%CI4.057~11.134)是NICU早产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群体,胎龄<32周、胃肠外营养及机械通气是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婴儿 早产
原文传递
动态观察降钙素原在90例新生儿感染鉴别及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聂韵 傅万海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5期138-139,共2页
目的了解动态检测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对以新生儿感染为诊断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住院治疗的90例新生儿进行降钙素原的测定,并与未感染者进行比较,将治疗前后的降钙素原进... 目的了解动态检测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对以新生儿感染为诊断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住院治疗的90例新生儿进行降钙素原的测定,并与未感染者进行比较,将治疗前后的降钙素原进行比较,对照组与确诊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治疗后的患儿进行比较。结论细菌感染时患儿血清中的降钙素原(PCT)水平会升高,特别是患有新生儿败血症等严重细菌感染症时升高尤为明显,可作为早期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测量指标,并且动态观察血清降钙素原可判断感染程度严重与否及抗生素疗效,从而提高新生儿早期感染疾病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新生儿感染
下载PDF
新生儿气胸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覃晓菲 傅万海 游楚明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气胸 临床分析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发病原因 危重急症 及时处理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5
作者 赵有为 傅万海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00-601,615,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本院患ROP早产儿为观察组,32周以下的早产儿为对照组,对2组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方式、性别、多胎、使用呼吸机时间、休克、呼吸暂停、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肺透明膜病(Ⅲ级以...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本院患ROP早产儿为观察组,32周以下的早产儿为对照组,对2组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方式、性别、多胎、使用呼吸机时间、休克、呼吸暂停、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肺透明膜病(Ⅲ级以上)、严重感染、肺出血及并发症合计数等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本资料共有早产儿358例,胎龄均小于32周。ROP 34例,其中Ⅰ期13例,Ⅱ期18例,Ⅲ期3例。二组患儿窒息、呼吸暂停、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肺透明膜病、严重感染、肺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并发症合计数(OR=2.152,P=0.048)、使用呼吸机时间(OR=1.514,P=0.009)是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ROP的发生率和发生并发症的多少及使用呼吸机的时间长短有关。在临床工作中要更多关注并发症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 并发症 吸氧时间 使用呼吸机时间
原文传递
新生儿左心室巨大横纹肌瘤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覃晓菲 傅万海 +1 位作者 游楚明 陈艳宇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25-1026,共2页
关键词 横纹肌瘤 左心室 新生儿 Apgar评分 结节性硬化症 呼吸急促 足月顺产 脐带绕颈
原文传递
新生儿肺出血4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赵有为 游楚明 傅万海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新生儿科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新生儿肺出血患儿的临床特点,总结新生儿肺出血患儿的胎龄、体重、原发病、血浆和呼吸机使用情况以及治疗和转归。结果共49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胎龄...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新生儿科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新生儿肺出血患儿的临床特点,总结新生儿肺出血患儿的胎龄、体重、原发病、血浆和呼吸机使用情况以及治疗和转归。结果共49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胎龄〈30周19例(39%),30-36周17例(35%);体重〈1000 g 12例(25%),1000-1499 g 22例(45%)。肺出血发生率较高的原发因素主要有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窒息、肺部感染。共死亡11例,输血浆患儿31例,死亡5例;未输血浆患儿18例,死亡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频机械通气35例,死亡7例;高频振荡通气14例,死亡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出血的发生与早产、低出生体重、肺透明膜病等缺氧性疾病及肺部感染性疾病有关,发生肺出血后应予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出血 临床分析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康艳红 傅万海 +2 位作者 王玉 梁振宇 李洪海 《社区医学杂志》 2014年第19期12-15,共4页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引起小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医学的高速发展,早产儿机械通气理念逐渐完善,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早产儿的病死率逐渐下...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引起小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医学的高速发展,早产儿机械通气理念逐渐完善,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早产儿的病死率逐渐下降,但BPD发生率却有所增多且日渐受到重视。BPD发病机制主要是在肺发育不成熟的基础上,长期暴露于高氧环境下可引起肺损伤,再加上产前、产后的感染可引起促炎、抗炎因子的释放,以及损伤后血管化失调和肺组织异常修复。在治疗上无固定、完美的策略,目前常规治疗方法包括保护婴儿避免感染、适当的通气策略、液体控制、早期足够的营养;药物治疗主要为利尿剂、支气管扩张剂、皮质激素、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等,但效果仍值得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小早产儿 感染 重症监护医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