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RI完全型盘状半月板矢状位的形态分析
1
作者 戴祝 陈宇浠 +4 位作者 邬赫 廖瑛 吴彪 黄文 明誉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7期617-620,共4页
目的基于MRI观察完全型外侧盘状半月板(complete discoid lateral meniscus,CDLM)与正常外侧半月板矢状位的形态学差异,探索CDLM破裂的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膝关节镜半月板手术的患者资料,选取... 目的基于MRI观察完全型外侧盘状半月板(complete discoid lateral meniscus,CDLM)与正常外侧半月板矢状位的形态学差异,探索CDLM破裂的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膝关节镜半月板手术的患者资料,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95例99膝,其中男36例38膝,女59例61膝;年龄18~55岁,平均(45.63±6.81)岁。其中29例30膝CDLM破裂(A组),16例16膝CDLM未破裂(B组),51例53膝正常外侧半月板(C组)。分别测量半月板前后径(anteroposterior diameter,APD)以及外侧胫骨近端前后径(tibial diameter,TD),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分析测量者之间的一致性,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计算APD/TD比值,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APD和TD测量的ICC值分别为0.782和0.972。A组和B组AP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小于C组(P<0.05)。A组和B组T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明显小于C组(P<0.05)。A组APD/TD比值大于B组(P<0.05),但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APD/TD比值小于C组(P<0.05)。结论CDLM的APD及TD均较正常半月板小,CDLM破裂后APD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盘状半月板 核磁共振 矢状位
下载PDF
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中骨挫伤磁共振成像特征及意义
2
作者 刘超 尹科 +2 位作者 阳志军 刘岸松 戴祝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40-546,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ment,ACL)损伤中骨挫伤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影像特征及意义。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ACL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膝关节MRI... 目的:探讨急性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ment,ACL)损伤中骨挫伤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影像特征及意义。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ACL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膝关节MRI中ACL损伤部位,分为四组:A组,股骨端断裂,29例;B组,体部断裂,32例;C组,胫骨端断裂,3例;D组,胫骨髁间棘止点撕脱性骨折,20例。分别在MRI矢状面、冠状面T2WI脂肪抑制序列中选取股骨、胫骨骨挫伤面积最大的层面,测量骨挫伤的前后缘距离及中心点距离股骨、胫骨前缘的距离,左右缘距离及其中心点距离股骨、胫骨平台内缘的距离。结果:矢状面,D组较A组及B组胫骨挫伤范围明显增大(P<0.05);D组较A组及B组胫骨挫伤位置明显偏前(P<0.05)。矢状面D组较A组股骨挫伤范围明显增大(P<0.05);D组较A组股骨挫伤位置明显偏后(P<0.05)。冠状位,D组较A组及B组胫骨挫伤范围明显增大(P<0.05);D组较A组胫骨挫伤位置明显偏内(P<0.05)。冠状位上4组患者股骨挫伤范围差异无显著性(P>0.05),挫伤位置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相比急性ACL实质部断裂,急性ACL胫骨髁间棘止点撕脱骨折挫伤范围更大,胫骨端挫伤位置更偏前、偏内,股骨端挫伤位置更偏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骨挫伤 MRI 影像特征
下载PDF
腘肌腱裂孔前区缝合在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并腘肌腱区不稳治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邬赫 戴祝 +5 位作者 陈宇浠 范伟杰 廖瑛 刘超 刘江华 明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2-277,共6页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腘肌腱裂孔(popliteal hiatus,PH)前区缝合在外侧盘状半月板(discoid lateral meniscus,DLM)损伤并腘肌腱区不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22年11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53例(56膝)DLM损伤患者临床资...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腘肌腱裂孔(popliteal hiatus,PH)前区缝合在外侧盘状半月板(discoid lateral meniscus,DLM)损伤并腘肌腱区不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22年11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53例(56膝)DLM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男15例,女38例;年龄8~55岁,平均36.5岁。14例有外伤史,余39例无明确外伤史。病程1 d~6年,平均15.6个月。根据Watanabe分型:完全型40膝,不完全型16膝。术前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评分为(51.2±8.3)分,Lysholm评分为(59.6±11.2)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4.7±1.3)分。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用探钩牵拉检查腘肌腱区半月板均存在不稳,进而采用Out-inside技术或Out-inside技术联合All-inside技术缝合PH前区,检查缝合后半月板稳定性,必要时再采用All-inside技术缝合PH后区、半月板后角和Out-inside技术缝合半月板前角。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手术前后IKDC评分、Lysholm评分和VA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术后膝关节疼痛、关节弹响及交锁症状消失,McMurray试验及研磨试验转为阴性。5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93个月,平均57.5个月。无腓总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感染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IKDC膝关节评分为(76.7±5.5)分,Lysholm评分为(94.0±4.1)分,VAS评分为(1.1±0.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090,P<0.001;t=-23.704,P<0.001;t=19.767,P<0.001)。结论 PH前区缝合是DLM损伤并腘肌腱区不稳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外侧盘状半月板 腘肌腱裂孔 半月板成形术 半月板缝合术
原文传递
带线锚钉结合缝线多点固定治疗累及外侧半月板前根的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4
作者 戴祝 刘超 +4 位作者 陈丹 刘江华 黄文 吴彪 范伟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42-1346,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结合缝线多点固定治疗累及外侧半月板(lateral meniscus,LM)前根的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0月—2023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结合缝线...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结合缝线多点固定治疗累及外侧半月板(lateral meniscus,LM)前根的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0月—2023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结合缝线多点固定治疗的28例累及LM前根的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13~57岁,平均26岁。运动损伤20例,交通事故伤8例。陈旧性骨折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分别为45、90 d;新鲜骨折2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20 d,平均6.7 d。骨折根据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4例,Ⅲ型11例,Ⅳ型13例。术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42.1±9.0)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为(40.0±7.3)分、Tegner评分为(0.7±0.7)分。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60个月,平均20.4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生感染、血管及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术后X线片检查示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骨折均达临床愈合,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0.3周。末次随访时Lachma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均呈阴性。末次随访时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2.4±5.5)分、IKDC评分为(91.6±4.4)分、Tegner评分为(5.2±1.1)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t=-22.899,P<0.001;t=-29.870,P<0.001;t=-19.979,P<0.001)。结论带线锚钉结合缝线多点固定治疗累及LM前根的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既固定了LM,又可有效复位及固定撕脱骨折,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线锚钉 缝线 多点固定 外侧半月板前根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原文传递
猪膝关节外侧半月板腘肌腱区Ⅱc型损伤修复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邬赫 戴祝 +4 位作者 陈宇浠 范伟杰 廖瑛 刘超 刘江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56-861,共6页
目的 基于猪膝关节标本,探讨外侧半月板腘肌腱区Ⅱc型损伤修复方法。方法 取18个市售猪新鲜膝关节,随机分为3组(n=6),制备外侧半月板腘肌腱区Ⅱc型损伤模型后,分别采用垂直褥式法缝合腘肌腱裂孔(popliteal hiatus,PH)前区(A组)、后区(B... 目的 基于猪膝关节标本,探讨外侧半月板腘肌腱区Ⅱc型损伤修复方法。方法 取18个市售猪新鲜膝关节,随机分为3组(n=6),制备外侧半月板腘肌腱区Ⅱc型损伤模型后,分别采用垂直褥式法缝合腘肌腱裂孔(popliteal hiatus,PH)前区(A组)、后区(B组)以及前、后区(C组)。采用拉力计沿胫骨平台水平分别施加2、4、6、8、10 N拉力,牵拉外侧半月板腘肌腱区中点,记录造模前、造模后及缝合后位移值,计算各组缝合后位移减小值以及减小率。结果 同一拉力下,3组间造模前、造模后以及缝合后外侧半月板位移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拉力下,A、C组缝合后位移减小值及位移减小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均低于A、C组,其中与A组2 N拉力时位移减少值以及2、4、6 N时位移减小率比较,以及与C组2、4、6、10 N时位移减小值及位移减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前区缝合是外侧半月板腘肌腱区Ⅱc型损伤修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外侧半月板 腘肌腱裂孔 腘半月板纤维束 修复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联合喙突成形治疗肩袖撕裂合并喙突下囊肿
6
作者 龙珂 戴祝 刘全辉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198-203,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联合喙突成形治疗肩袖撕裂合并喙突下囊肿的临床特征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中心运动医学专科接受治疗肩袖撕裂合并喙突下囊肿的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下肩袖...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联合喙突成形治疗肩袖撕裂合并喙突下囊肿的临床特征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中心运动医学专科接受治疗肩袖撕裂合并喙突下囊肿的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联合喙突成形术。于术前MRI测量喙肱间距,收集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肩关节被动外展、上举、外旋、摸背;术前及术后12个月肩关节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shoulder rating scale,UCLA)、上肢功能评定表(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结果术前喙肱间距为(6.5±1.0)mm。术后喙肱间距为(8.8±0.6)mm,喙突下囊肿消失。VAS评分及被动外展、上举、外旋、摸背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时间点之间比较,术后3个月,VAS评分及被动前屈活动度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VAS评分及被动活动度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VAS评分、被动外展及外旋活动度较术后3个月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12个月,VAS评分与被动活动度较术后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VAS评分及被动活动度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12个月UCLA评分、DASH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喙突下囊肿可作为喙突成形术的参考指征,关节镜下肩袖修补联合喙突成形治疗合并喙突下囊肿的肩袖撕裂临床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喙突下囊肿 肩袖撕裂 撞击 核磁共振 关节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