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齐墩果酸协同环孢素A延长大鼠移植肾的存活时间 被引量:3
1
作者 钱坤 廖雯婷 +5 位作者 李建军 蒋鸿涛 周浩 龙建华 秦国庆 王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3-846,共4页
目的观察齐墩果酸(OA)协同环孢素A(CsA)对大鼠移植肾存活的影响,探讨将齐墩果酸应用于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以BN大鼠为供体,LEW大鼠为受体,建立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将40只受体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OA组、CsA组... 目的观察齐墩果酸(OA)协同环孢素A(CsA)对大鼠移植肾存活的影响,探讨将齐墩果酸应用于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以BN大鼠为供体,LEW大鼠为受体,建立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将40只受体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OA组、CsA组、OA+CsA组,术前1 d开始进行干预。记录肾移植大鼠存活时间,并监测其血清肌酐浓度。术后第5天,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肾CD4+和CD8+T细胞的浸润;多功能流式点阵仪(Luminex)检测以下因子的血清浓度: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7(IL-17)和抗炎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以及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干扰素诱导的蛋白-10(IP-10)、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和IFN-γ诱导的单核细胞因子(Mig);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表达IFN-γ、IL-10、IL-4和IL-17的T细胞频率。结果与其它各组比较,OA+CsA组的移植肾存活时间显著延长,浸润移植肾的CD4+和CD8+T细胞数量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处理组的IL-1β、IP-10、MCP-1、Mig、MIP和IFN-γ、IL-17、IL-4的T细胞频率显著降低,但IL-10和IL-10的T细胞频率则显著升高。其中OA+CsA组较其他2个处理组的差异更为明显。结论 OA能协同CsA减轻肾移植大鼠排斥反应和炎症反应,延缓大鼠移植肾功能衰竭,延长大鼠移植肾存活时间。在临床肾移植领域,OA具有协同CsA促进移植肾存活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 环孢素A 肾移植 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
下载PDF
青藤碱对肾移植模型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穿孔素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秦国庆 王毅 +2 位作者 姜黎明 罗志刚 李建军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11期1746-1749,共4页
目的研究青藤碱(alkaloidsinomenine,SIN)对大鼠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84只实验动物模型分为7组:NS组,SIN组,CsA组,SIN+CsA组,同基因移植组,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观察大鼠存活时间、泌尿持续时间、肾功能指标(s... 目的研究青藤碱(alkaloidsinomenine,SIN)对大鼠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84只实验动物模型分为7组:NS组,SIN组,CsA组,SIN+CsA组,同基因移植组,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观察大鼠存活时间、泌尿持续时间、肾功能指标(sBUN,sCr),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PFP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长期存活,NS组均在术后9d内死亡,SIN组存活时间平均为(9.39±0.73)d,延长了受体鼠存活时间;SIN组/CsA组与NS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SIN+CsA组,明显延长受体鼠的存活时间至16d以上;SIN+CsA组与NS组、SIN组、Cs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肾功能指标(sBUN,sCr):SIN、CsA均抑制受体鼠的血BUN、Cr增高,SIN+CsA组与NS组、SIN组、CsA组的血C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外周血淋巴细胞PFP的水平:实验组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且各实验组与各对照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SIN能下调肾移植模型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PFP的表达水平,从而干预参与急性排斥反应的淋巴细胞发挥作用,对大鼠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起到免疫抑制作用,并与CsA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淋巴细胞/血液 大鼠 青风藤
下载PDF
两剂量赛尼哌在预防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王中华 王毅 +2 位作者 杨伟峰 秦国庆 李建军 《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6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赛尼哌在预防同种肾异体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R)的作用,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44例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赛尼哌治疗组22例与对照组22例,冶疗组在术前及术后14d分别静滴赛尼哌一个剂量,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为安慰剂,观察期为6... 目的探讨赛尼哌在预防同种肾异体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R)的作用,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44例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赛尼哌治疗组22例与对照组22例,冶疗组在术前及术后14d分别静滴赛尼哌一个剂量,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为安慰剂,观察期为6个月。结果赛尼哌组在3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感染及副作用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随访期内,人肾均存活。结论赛尼哌是一种强效安全的免疫抑制剂,可显著降低移植肾AR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赛尼哌 急性排斥反应 预防 剂量
下载PDF
成年男性肾移植患者性激素水平与移植肾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贾波 罗志刚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3年第2期84-90,共7页
目的了解成年男性肾移植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与移植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至2011年间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移植中心随访的男性肾移植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2例应用环孢素(CsA)+吗替麦考酚酯(MMF)+泼尼松免疫抑制方案的患... 目的了解成年男性肾移植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与移植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至2011年间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移植中心随访的男性肾移植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2例应用环孢素(CsA)+吗替麦考酚酯(MMF)+泼尼松免疫抑制方案的患者列为CsA组,另34例应用他克莫司(FK506)+MMF+泼尼松的患者列为FK506组。另选取同期门诊健康者或无泌尿系结石、感染、肿瘤,前列腺增生症等相关疾病的23例成年男性患者作为普通对照组,选取12例同期门诊诊断为尿毒症患者作为尿毒症对照组。检测与比较4组研究对象的平均收缩压水平、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血清甘油三酯水平、血清睾酮水平、血清雌二醇水平、血清睾酮/雌二醇比值、血清肌酐(Scr)水平、血清胱抑素C水平;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研究CsA组和FK506组患者的肾移植术后时长、平均收缩压、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血清雌二醇、血清睾酮水平、血清睾酮/雌二醇比值共7个变量分别与血清Scr和血清胱抑素C的关系;以睾酮/雌二醇比值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两个变量,CsA组和FK506组分别绘制散点图,并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CsA组、FK506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水平、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血清甘油三酯水平、血清睾酮水平、血清雌二醇水平、血清睾酮/雌二醇比值、血清胱抑素C水平、Scr水平与普通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sA组、FK506组与尿毒症对照组比较:除血清胆固醇水平、雌二醇水平外,其余指标与尿毒症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sA组和FK506组的血清睾酮、睾酮/雌二醇比值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成年男性肾移植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与移植肾功能有关,尤其是血中睾酮/雌二醇的比值与血清胱抑素C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性激素 睾酮 雌二醇 胱抑素C
下载PDF
供、受者ABO血型不相容保留受者脾脏的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一例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毅 罗志刚 +6 位作者 桂培根 秦国庆 谭湘芳 钱坤 李建军 邢增术 周浩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94-695,共2页
器官移植中,一般遵循供、受者ABO血型相同或相容的原则,然而,为了充分利用供者资源,以缓解日趋紧张的供需矛盾,有人尝试在ABO血型不相容者间进行器官移植,且已有成功的报道^[1-3]。我们于2006年12月为1例肾功能衰竭患者施行供、受... 器官移植中,一般遵循供、受者ABO血型相同或相容的原则,然而,为了充分利用供者资源,以缓解日趋紧张的供需矛盾,有人尝试在ABO血型不相容者间进行器官移植,且已有成功的报道^[1-3]。我们于2006年12月为1例肾功能衰竭患者施行供、受者ABO血型不相容的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目前受者存活,能从事一般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属活体供肾移植 ABO血型 受者 相容 肾功能衰竭患者 脾脏 器官移植 血型相同
原文传递
青藤碱对肾移植大鼠移植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和CD80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毅 宋珺 +4 位作者 姜黎明 刘红军 李建军 王中华 罗志刚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55-1556,共2页
目的探讨青藤碱(SIN)对大鼠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免疫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SIN组、环孢素A(CsA)组、SIN+CsA组、对照组(V-Ⅶ),从每组中随机抽取半数,观察其存活时间,每日尿量及泌尿持续时间... 目的探讨青藤碱(SIN)对大鼠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免疫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SIN组、环孢素A(CsA)组、SIN+CsA组、对照组(V-Ⅶ),从每组中随机抽取半数,观察其存活时间,每日尿量及泌尿持续时间,另一半于术后第7天处死,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以及移植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CD80 分子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N.S组术后9 d内死;SIN+CsA组与NS、SIN、CsA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Scr、BUN:N.S组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N+CsA组存在交互效应。外周血TNF-α表达水平、移植肾组织CD80表达: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N+CsA组存在交互效应。结论 SIN可能通过下调移植肾组织TNF-α及细胞表面标记CD80分子的表达水平而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并与CsA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肾移植 免疫抑制 TNF-α CD80 大鼠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周浩 王毅 +1 位作者 王芳 秦国庆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2期391-394,共4页
肾移植术后长期大量的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使患者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均受损,特别是细胞免疫受损更为严重,因而增加了各种感染的机会。感染时间以术后2~4月多见。感染病原菌有细菌、病毒、真菌及卡氏肺囊虫等,常常为混合感染。其中病毒... 肾移植术后长期大量的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使患者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均受损,特别是细胞免疫受损更为严重,因而增加了各种感染的机会。感染时间以术后2~4月多见。感染病原菌有细菌、病毒、真菌及卡氏肺囊虫等,常常为混合感染。其中病毒感染以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多见,且CMV感染是降低受者和移植肾存活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就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巨细胞病毒 感染 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Notch信号通路在诱导免疫耐受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骆志清 王毅 罗志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年第1期139-141,共3页
关键词 NOTCH 调节性T细胞 树突状细胞 免疫耐受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检测对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谭湘芳 罗志刚 +3 位作者 王毅 李建军 周俊 张俊芳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8-141,共4页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PBL)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检测对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AR)的早期诊断价值。采用RT-PCR方法动态检测67例肾移植AR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所有患者肌...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PBL)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检测对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AR)的早期诊断价值。采用RT-PCR方法动态检测67例肾移植AR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所有患者肌酐(Cr)表达水平情况,比较各时间点穿孔素、颗粒酶B mRNA及Cr表达水平,并探讨穿孔素、颗粒酶B与AR的关系。移植后1d与移植前1d比较,PBL穿孔素、颗粒酶B mRNA表达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Cr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AR前3d较之前各时间点比较,PBL穿孔素、颗粒酶B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而Cr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AR后1d时PBL穿孔素、颗粒酶B mRNA表达水平达到最高峰,随后逐渐下降(P<0.05),而AR后5d时Cr表达水平达到最高峰,随后逐渐下降(P<0.05);PBL穿孔素、颗粒酶B mRNA表达水平升高时间比Cr早4d,AR患者经MP/OKT3冲击治疗后,PBL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表达水平逐渐降低至原有基础水平。PBL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在AR早期诊断和抗排斥反应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穿孔素 颗粒酶B 外周血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环孢素致慢性肾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尹智峰 王毅 +2 位作者 秦国庆 李建军 蒋宏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22期4368-4370,4332,共4页
环孢霉素A一种真菌代谢产物,由11个氨基酸组成,能够有效减轻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物半衰期,是临床应用的主要免疫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及一些免疫性疾病,明显改善了器官和骨髓移植者的生存率,然而也伴随着严重的副作用,慢性肾毒性... 环孢霉素A一种真菌代谢产物,由11个氨基酸组成,能够有效减轻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物半衰期,是临床应用的主要免疫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及一些免疫性疾病,明显改善了器官和骨髓移植者的生存率,然而也伴随着严重的副作用,慢性肾毒性尤为突出,发生率高(30%~74%),对肾脏而言,将损害移植肾脏本身。慢性肾毒性的最终表现为肾小管萎缩,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等,但其分子机制目前仍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霉素A 慢性肾毒性 器官移植
原文传递
青藤碱对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内Ca^(2+)浓度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毅 钱坤 +2 位作者 罗志刚 秦国庆 李建军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2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青藤碱(SIN)对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内Ca2+浓度的体外影响及其效应机制。方法建立体外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模型,分别作以下处理:(1)空白对照组;(2)环孢素(CsA)组(50ng/ml);(3)低浓度SIN组(10μmol/L);(4)中浓度SIN... 目的探讨青藤碱(SIN)对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内Ca2+浓度的体外影响及其效应机制。方法建立体外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模型,分别作以下处理:(1)空白对照组;(2)环孢素(CsA)组(50ng/ml);(3)低浓度SIN组(10μmol/L);(4)中浓度SIN组(200μmol/l);(5)高浓度SIN组(1000umol/l)。分别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4+细胞增殖和细胞内Ca2+荧光强度,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 (1)高浓度SIN组、中浓度SIN组与其它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存在差异(F=1444.228,P=0.000);(2)FCM检测细胞内Ca2+浓度结果:中浓度SIN组、高浓度SIN组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9.055,P=0.000);(3)经SIN处理后,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内Ca2+浓度之间存在负相关(r=-0.836,P=0.005)。结论 SIN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内Ca2+浓度升高,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内Ca2+浓度之间存在显著性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CD4+T淋巴细胞 胞内钙离子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膀胱镜检对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PSA、FPSA的影响
12
作者 彭小龙 王毅 +1 位作者 秦国庆 蒋鸿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7期3297-3298,共2页
目的:探讨膀胱镜检对BPH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PSA(FPSA)的影响。方法:32例BPH患者,均行膀胱镜检,研究其对患者血清PSA、FPSA的影响程度及时间。结果:膀胱镜检前患者平均血清PSA值为2.28±1.86ng/ml,FPSA值0.48±... 目的:探讨膀胱镜检对BPH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PSA(FPSA)的影响。方法:32例BPH患者,均行膀胱镜检,研究其对患者血清PSA、FPSA的影响程度及时间。结果:膀胱镜检前患者平均血清PSA值为2.28±1.86ng/ml,FPSA值0.48±0.31ng/ml;镜检后24h内PSA值4.89±3.72ng/ml,FPSA值1.07±0.65ng/ml;镜检后第3天患者平均血清PSA值2.42±1.92ng/ml,FPSA值0.51±0.28ng/ml。镜检后24h内患者血清PSA、FPSA值较镜检前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镜检后第3天患者血清PSA、FPSA值较镜检前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各组F/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镜检可引起BPH患者血清PSA和FPSA值显著改变,但对F/T值改变无影响,重复血清PSA和FPSA的测定可在膀胱镜检后72h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膀胱镜检 前列腺特异抗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