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13—2017年南宁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
被引量:
7
1
作者
吕忠其
刘海燕
李德富
《职业与健康》
CAS
2019年第6期757-760,共4页
目的了解南宁市食品安全的基本情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和危害因素,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政府监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3—2017年连续5年根据南宁市食品产销特点、饮食习惯,结合历年污染物水平进行随机抽样,按国家标准或专项标准开...
目的了解南宁市食品安全的基本情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和危害因素,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政府监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3—2017年连续5年根据南宁市食品产销特点、饮食习惯,结合历年污染物水平进行随机抽样,按国家标准或专项标准开展理化因素及微生物因素污染监测与评价。结果连续5年共采集15 188份样品,总检出率为9.13%(1 387/15 188),其中理化样品检出率11.69%(1 116/9 549),微生物样品检出率4.81%(271/5 639)。理化样品中检出率最高的为禁用物质14.15%(175/1 237),其余分别为食品添加剂12.49%(323/2 587)、加工贮藏污染10.88%(73/671)、重金属9.73%(345/3 546)、真菌毒素7.92%(98/1 238)、非食用物质3.56%(36/1 010)、农药残留1.47%(17/1 153)和其他6.22%(49/788)。微生物污染以霉菌、菌落总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为主,总检出率分别为8.04%(25/311)、7.86%(114/1 451)和5.76%(35/608)。结论南宁市食品安全总体状况良好,但仍存一定安全隐患,超标食品应予以重点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风险监测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2013—2022年南宁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创善
王诗琼
+3 位作者
施向东
卓福团
韦阳
卢雨宁
《职业与健康》
CAS
2024年第14期1915-1918,1924,共5页
目的分析2013—2022年南宁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南宁市防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2013—2022年南宁市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报告事件169起,累计发病1251例,住院540例...
目的分析2013—2022年南宁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南宁市防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2013—2022年南宁市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报告事件169起,累计发病1251例,住院540例,死亡8例,年均报告16.9起,平均每起事件报告发病人数为7例。秋季是发病和住院人数最多的季节,县域患者的住院比例较城区高,发生场所以家庭为主,毒蘑菇引起的事件数最多,肉与肉制品引起的发病人数最多,桐油/桐油果引起的住院人数最多,断肠草导致的死亡人数最多。误食误用导致有毒植物及其毒素和毒蘑菇中毒、储存和加工不当引起的致病微生物相关事件是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两个主要致病途径。结论建议加强以农村地区家庭为重点的有毒植物及其毒素、毒蘑菇以及各类致病微生物的辨识教育和食物储存加工等为主的食品安全教育,加强和完善食源性疾病报告机制,加强餐馆和集体食堂等重点场所食品安全教育和监管,在食源性疾病暴发高发季节及时发布预警和健康宣传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
流行病学特征
食品安全
原文传递
题名
2013—2017年南宁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
被引量:
7
1
作者
吕忠其
刘海燕
李德富
机构
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科
出处
《职业与健康》
CAS
2019年第6期757-760,共4页
文摘
目的了解南宁市食品安全的基本情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和危害因素,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政府监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3—2017年连续5年根据南宁市食品产销特点、饮食习惯,结合历年污染物水平进行随机抽样,按国家标准或专项标准开展理化因素及微生物因素污染监测与评价。结果连续5年共采集15 188份样品,总检出率为9.13%(1 387/15 188),其中理化样品检出率11.69%(1 116/9 549),微生物样品检出率4.81%(271/5 639)。理化样品中检出率最高的为禁用物质14.15%(175/1 237),其余分别为食品添加剂12.49%(323/2 587)、加工贮藏污染10.88%(73/671)、重金属9.73%(345/3 546)、真菌毒素7.92%(98/1 238)、非食用物质3.56%(36/1 010)、农药残留1.47%(17/1 153)和其他6.22%(49/788)。微生物污染以霉菌、菌落总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为主,总检出率分别为8.04%(25/311)、7.86%(114/1 451)和5.76%(35/608)。结论南宁市食品安全总体状况良好,但仍存一定安全隐患,超标食品应予以重点监管。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风险监测
风险评估
Keywords
Food safety
Risk monitoring
Risk assessment
分类号
R155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原文传递
题名
2013—2022年南宁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创善
王诗琼
施向东
卓福团
韦阳
卢雨宁
机构
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科
广西博世
科
环保
科
技有限公司
出处
《职业与健康》
CAS
2024年第14期1915-1918,1924,共5页
基金
广西卫生应急技能培训中心2022年度开放课题项目(HESTCG20225)
广西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Z-A20231267)。
文摘
目的分析2013—2022年南宁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南宁市防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2013—2022年南宁市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报告事件169起,累计发病1251例,住院540例,死亡8例,年均报告16.9起,平均每起事件报告发病人数为7例。秋季是发病和住院人数最多的季节,县域患者的住院比例较城区高,发生场所以家庭为主,毒蘑菇引起的事件数最多,肉与肉制品引起的发病人数最多,桐油/桐油果引起的住院人数最多,断肠草导致的死亡人数最多。误食误用导致有毒植物及其毒素和毒蘑菇中毒、储存和加工不当引起的致病微生物相关事件是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两个主要致病途径。结论建议加强以农村地区家庭为重点的有毒植物及其毒素、毒蘑菇以及各类致病微生物的辨识教育和食物储存加工等为主的食品安全教育,加强和完善食源性疾病报告机制,加强餐馆和集体食堂等重点场所食品安全教育和监管,在食源性疾病暴发高发季节及时发布预警和健康宣传等工作。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
流行病学特征
食品安全
Keywords
Foodborne disease
Outbreak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Food safety
分类号
R135.34 [医药卫生—劳动卫生]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13—2017年南宁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
吕忠其
刘海燕
李德富
《职业与健康》
CAS
2019
7
原文传递
2
2013—2022年南宁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刘创善
王诗琼
施向东
卓福团
韦阳
卢雨宁
《职业与健康》
CAS
2024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