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瓣膜置换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5
1
作者 罗又桥 方海宁 +3 位作者 谭伟 李树松 曹辉庆 赖纪昌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11期853-856,共4页
目的分析瓣膜置换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PVE)的临床特点、外科手术方法和疗效,总结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再次手术治疗PVE患者1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和预后情况。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11.7... 目的分析瓣膜置换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PVE)的临床特点、外科手术方法和疗效,总结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再次手术治疗PVE患者1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和预后情况。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11.76%),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2例,肾功能不全2例,呼吸功能不全2例,均经治愈后出院。随访14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9年,生存良好,无复发。结论PVE的外科治疗风险大,死亡率高,正确掌握手术指征、术中彻底清除感染灶和围术期正确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瓣膜置换术 感染性心内膜炎 外科治疗
下载PDF
持续低温心肌灌注体外循环不降温在心脏外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方海宁 谭伟 +4 位作者 陆健君 李树松 罗又桥 文健乾 曹辉庆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10期724-726,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持续低温灌注体外循环(CPB)不降温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心脏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常温组和低温组各30例,对比研究两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体温、多巴胺使用情况、血尿、心... 目的探讨心脏持续低温灌注体外循环(CPB)不降温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心脏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常温组和低温组各30例,对比研究两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体温、多巴胺使用情况、血尿、心包纵隔总引流量、血细胞水平等检测指标间的差别。结果常温组CPB时间较低温组短(P〈0.05),术后总引流量、使用多巴胺的量和时间以及血尿的发生较低温组低(P〈0.05),手术时间较低温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心脏持续低温自体氧合血灌注体外循环不降温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心肌保护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 心肌保护
下载PDF
心脏黏液瘤的外科诊治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又桥 方海宁 +3 位作者 谭伟 李树松 曹辉庆 张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9期678-680,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脏黏液瘤的外科治疗的临床要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心脏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997年至2012年收治经手术治疗和病理证实的心脏黏液瘤患者92例,男性38例,女性54例,年龄4~67岁,病史1个月至5年;其中... 目的 探讨心脏黏液瘤的外科治疗的临床要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心脏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997年至2012年收治经手术治疗和病理证实的心脏黏液瘤患者92例,男性38例,女性54例,年龄4~67岁,病史1个月至5年;其中左房黏液瘤80例,右房黏液瘤6例,双心房黏液瘤2例,右心室黏液瘤3例,左心室黏液瘤1例。术前均由超声心动图确诊,在全麻体外循环下手术摘除黏液瘤。同期行二尖瓣成形、二尖瓣置换术各3例,三尖瓣成形6例。术前诊断率100%。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87例经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5年2个月,复发1例。结论心脏黏液瘤是最常见的心脏肿瘤,手术治疗效果确切。把握手术时机、避免肿瘤脱落引起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及随访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黏液瘤 外科 手术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在心脏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树松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8期195-198,共4页
微创心脏外科是近些年涌现的一个很大的新领域,因其具有有痛苦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整体得到快速发展。临床中电视胸腔镜被越来越多,且因其微创、安全得到患者与临床的认可。电视胸腔镜辅助的外科手术是构成微创心脏外科很重要的一个方... 微创心脏外科是近些年涌现的一个很大的新领域,因其具有有痛苦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整体得到快速发展。临床中电视胸腔镜被越来越多,且因其微创、安全得到患者与临床的认可。电视胸腔镜辅助的外科手术是构成微创心脏外科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随着微创胸外科的迅速发展和推广,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接受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际上有关相关报道不乏其话题,国内也有多家单位对这项技术进行研究后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心脏外科收治患者疾病危重,临床需要保证手术治疗效果同时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将电视胸腔镜技术应用于心脏外科疾病患者中,成功治疗心脏外科疾病。该文通过综述分析电视胸腔镜技术在心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情况,具体从电视胸腔镜在心脏外科中手术基本条件及电视胸腔镜在心脏外科中的应用展开具体论述,其中电视胸腔镜在心脏外科中的应用包括胸腔镜在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冠心病、心脏肿瘤及其他疾病中的应用,最终分析存在问题并作出展望,以指导后期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心脏外科 微创
下载PDF
中低温诱导室颤性停搏对心内直视手术心肌保护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陆健君 方海宁 +6 位作者 谭伟 吴锋耀 李树松 杨焱焰 文建乾 罗又桥 李中云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0年第4期211-214,共4页
目的探讨中低温室颤性停搏对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选择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Ⅱ~Ⅳ级,随机分为中低温室颤性停搏组(A组)和浅低温不停跳组(B组)各30例。各组分别于麻醉后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后60 min、120... 目的探讨中低温室颤性停搏对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选择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Ⅱ~Ⅳ级,随机分为中低温室颤性停搏组(A组)和浅低温不停跳组(B组)各30例。各组分别于麻醉后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后60 min、120 min和停机时、手术后6 h、手术后24 h抽取动脉血检测肌酸磷酸肌酶(CK)、心肌型肌酸磷酸肌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乳酸(Lac)、心肌肌钙蛋白T(cTnT)指标,并取左室心肌标本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在麻醉后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后60 min、120 min和停机时、手术后6 h、24 h各时点A组和B组的CK、CKMB、LDH、Lac、cTnT指标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心肌电镜扫描发现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仅在体外循环120 min后心肌细胞轻度受损。结论中低温诱导室颤性停搏对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 室颤 停搏 心内直视手术 心肌保护
下载PDF
中低温诱导室颤性停搏对瓣膜置换手术心肌保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陆健君 方海宁 +6 位作者 谭伟 吴锋耀 李树松 杨焱焰 文建乾 罗又桥 李中云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12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中低温室颤性停搏对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Ⅱ~Ⅳ级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60例,随机分为中低温室颤性停搏组即实验组(A组)和浅低温不停跳组即对照组(B组)各30例。各组分别于麻醉后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 目的探讨中低温室颤性停搏对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Ⅱ~Ⅳ级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60例,随机分为中低温室颤性停搏组即实验组(A组)和浅低温不停跳组即对照组(B组)各30例。各组分别于麻醉后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后60min、120min和停机时、手术后6h、手术后24h抽取动脉血检测CK、CK—MB、LDH、LAC、cTnT指标,并取左心室心肌标本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在麻醉后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后60min、120min和停机时、手术后6h、手术后24h各时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CK、CK—MB、LDH、LAC、cTnT指标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心肌电镜扫描发现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仅在体外循环120min后心肌细胞轻度受损。结论中低温诱导室颤性停搏对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 室颤性停搏 心内直视手术 心肌保护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谭伟 李树松 +2 位作者 樊志勇 罗又桥 曹辉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68-1369,共2页
围手术期实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脏氧耗,对帮助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渡过围手术期低心排血量阶段起着积极的作用。我院自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术期应用IABP 15例... 围手术期实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脏氧耗,对帮助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渡过围手术期低心排血量阶段起着积极的作用。我院自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术期应用IABP 15例,以防治低心排综合征,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病 低心排综合征 低心排血量 围手术期 冠状动脉血流 心肌供血 二尖瓣置换术 三尖瓣成形术 氧耗 心肌顿抑
下载PDF
心脏不停跳下心内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5
8
作者 方海宁 谭伟 +4 位作者 陆健君 李树松 罗又桥 文建乾 曹辉庆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11期808-810,共3页
目的 评价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下行瓣膜置换术加射频消融迷宫手术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射频消融方式,对113例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慢性心房颤动患者于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瓣膜置换术的同时实施改良迷宫术.结果 全组无院内死亡,术... 目的 评价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下行瓣膜置换术加射频消融迷宫手术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射频消融方式,对113例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慢性心房颤动患者于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瓣膜置换术的同时实施改良迷宫术.结果 全组无院内死亡,术后心房颤动全部消失;实施改良迷宫术过程耗时21~32 min,平均24 min.随访12~46个月,其中105例维持窦性心律,心房颤动复发8例,转复率为92.77%;心脏超声心动图复查提示左心房、左心室较术前明显缩小(P〈0.01).无房室传导阻滞、出血及血栓复发.结论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下应用射频消融迷宫术操作简单易行,远期疗效确实,无远期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迷宫术 射频消融 心脏不停跳
下载PDF
应用自体心包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小儿二尖瓣关闭不全 被引量:6
9
作者 罗又桥 方海宁 +3 位作者 谭伟 李树松 曹辉庆 张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93-295,30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心包的改良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小儿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手术经验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我们收治的3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临床资料,年龄1~17岁,平均年龄(8.12±7.05)岁;单纯二尖瓣关...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心包的改良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小儿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手术经验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我们收治的3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临床资料,年龄1~17岁,平均年龄(8.12±7.05)岁;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14例,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18例。其中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15例,重度17例。二尖瓣脱垂2例,瓣叶裂24例,二尖瓣环扩大32例。患儿均在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采用自体心包行改良二尖瓣成形术,同时矫正合并心血管畸形;术中均采用经左心室注水试验、心脏复跳后再次检查及停体外循环后测左房压等一系列方法评价成形效果。结果全组无一例手术死亡;术后早期死亡1例,于术后第2天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31例痊愈出院,完整随访28例,时间6~72个月,平均(42.10±9.50)个月。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复查提示二尖瓣中度反流2例,心功能Ⅱ级,于术后1年再次行二尖瓣成形术。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除2例再次手术患儿外,其余获访患儿NYHA心功能评级均保持在I级,5年生存率96.8%,再手术率6.25%。结论应用自体心包的改良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小儿尖瓣关闭不全具有预防后瓣环扩张和保留前瓣叶及其瓣环部分生长潜力的优点,同时能够保证二尖瓣开口的柔软性,再手术率相对较低,可获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 治疗 二尖瓣闭锁不全 儿童
下载PDF
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1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树松 方海宁 +3 位作者 谭伟 罗又桥 曹辉庆 赖纪昌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934-935,共2页
重症心脏瓣膜病病人由于瓣膜功能损害,导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长期的心功能衰竭,生命器官继发损害明显,手术病死率较高。2002年8月至2008年12月对我院15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由于重视围手术期各个环节的处理,采取... 重症心脏瓣膜病病人由于瓣膜功能损害,导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长期的心功能衰竭,生命器官继发损害明显,手术病死率较高。2002年8月至2008年12月对我院15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由于重视围手术期各个环节的处理,采取综合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心脏瓣膜病 手术
下载PDF
老年人心脏瓣膜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树松 方海宁 +3 位作者 谭伟 罗又桥 曹辉庆 赖纪昌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2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总结高龄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提高患者治愈率。方法对2001年6月至2009年8月的125例65岁以上的高龄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要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早期生存117例(93.6%),死亡8例(6.40%)。出院后随访时间6个月... 目的总结高龄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提高患者治愈率。方法对2001年6月至2009年8月的125例65岁以上的高龄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要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早期生存117例(93.6%),死亡8例(6.40%)。出院后随访时间6个月~3年,临床症状改善。结论对高龄心脏瓣膜病患者只要注意围手术期处理、制定合理手术方案。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心脏瓣膜病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心脏不停跳下改良迷宫术加左房折叠治疗房颤瓣膜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又桥 方海宁 +3 位作者 谭伟 李树松 曹辉庆 赖纪昌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9期688-690,共3页
目的 评价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下行二尖瓣置换术与改良迷宫术同时行左房折叠术(LAP)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33例二尖瓣病变合并巨大左心房与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同时,采用射频消融方式实施改良迷... 目的 评价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下行二尖瓣置换术与改良迷宫术同时行左房折叠术(LAP)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33例二尖瓣病变合并巨大左心房与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同时,采用射频消融方式实施改良迷宫术,加行左房折叠术.结果 全组无院内死亡,术后心房颤动全部消失,无房室传导阻滞、出血.随访12~36个月,其中30例维持窦性心律,心房颤动复发3例,转复率为90.9%.复查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房、左心室较术前明显缩小,心功能明显改善.无血栓复发.结论 应用心脏不停跳下改良迷宫术加左房折叠在二尖瓣病变合并巨大左心房瓣膜置换术中治疗慢性房颤,能有效消除房颤并长期维持窦律,改善左心房、室主动收缩功能,并发症少,安全简便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迷宫手术 左房折叠术 心脏不停跳
下载PDF
改良连续缝合法在心脏不停跳下二尖瓣置换中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树松 方海宁 +3 位作者 谭伟 罗又桥 曹辉庆 赖纪昌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827-828,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下二尖瓣置换术中改良连续缝合法的应用。方法:2003年1月至2011年10月行二尖瓣置换手术418例,206例采用改良连续缝合方法,其中机械瓣151枚,生物瓣55枚。212例采用间断缝合方法,其中机械瓣152枚,生物瓣60枚。结果:20...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下二尖瓣置换术中改良连续缝合法的应用。方法:2003年1月至2011年10月行二尖瓣置换手术418例,206例采用改良连续缝合方法,其中机械瓣151枚,生物瓣55枚。212例采用间断缝合方法,其中机械瓣152枚,生物瓣60枚。结果:206例改良连续缝合组换瓣时间(16.5±4.5)min,体外循环时间(78.5±10.8),使用多巴胺时间(12±1.0)h,出现恶性心律失常3例,术后胸液引流量(260±28.4)mL,瓣周漏2例、无断线或乱线病例。212例间断缝合组换瓣时间(35.5±5.6)min,体外循环时间(115.2±32.5),使用多巴胺时间(25±1.6)h,出现恶性心律失常12例,术后胸液引流量(350±35.6)mL,瓣周漏2例,断线或乱线5例,除瓣周漏外,其余各项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结论:心脏不停跳下二尖瓣置换术改良连续缝合法可显著缩短换瓣时间及体外循环时间,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不停跳 二尖瓣置换术 改良连续缝合
下载PDF
房水平单向活瓣式补片在先天性心脏病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树松 方海宁 +3 位作者 谭伟 罗又桥 曹辉庆 赖纪昌 《心脏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636-638,共3页
目的:探讨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外科手术方式。方法:采用房水平单向活瓣补片对48例本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室间隔缺损30例,房间隔缺损3例,室间隔缺损并发房间隔缺损8例,室间隔缺损伴动脉导管未闭7例。结果:术后1... 目的:探讨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外科手术方式。方法:采用房水平单向活瓣补片对48例本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室间隔缺损30例,房间隔缺损3例,室间隔缺损并发房间隔缺损8例,室间隔缺损伴动脉导管未闭7例。结果:术后1例(2%)死于低心排综合征。术后早期均有明显低氧血症。术后1周仍出现跨单向活瓣补片分流40例,术后3个月活瓣仍开放10例,术后26个月提示活瓣均关闭,分流消失,经皮血氧均为95%以上,肺动脉压均明显下降。结论:房水平单向活瓣式补片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动脉高压,使患者度过术后危险期,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先天性 肺动脉高压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持续心肌逆行灌注下双瓣膜置换加改良迷宫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又桥 方海宁 +3 位作者 谭伟 李树松 曹辉庆 赖纪昌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2年第10期938-940,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中低温体外循环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自体氧合机血的方法,进行双瓣膜置换术加改良迷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全组27例均在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施行手术。鼻咽温度降至中低温(26~27℃)维持,术中阻断升主动脉并经冠状静... 目的探讨采用中低温体外循环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自体氧合机血的方法,进行双瓣膜置换术加改良迷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全组27例均在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施行手术。鼻咽温度降至中低温(26~27℃)维持,术中阻断升主动脉并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通过压力和容量控制的冠状静脉窦灌注氧合机血,不使用心脏停搏液;完成心内主要操作后复温,心脏手术完毕即可停机。结果 27例全部存活,术中出血量少,未发生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及脑栓塞。随访4~26个月,其中22例维持窦性心律,心房颤动复发3例,偶发房扑2例,经服用乙胺碘呋酮后恢复窦性心律。结论中低温体外循环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下的双瓣膜置换加改良迷宫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历时缩短,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保护 双瓣膜置换术 慢性心房颤动 迷宫手术
下载PDF
温阳通脉针法治疗改良迷宫术后窦性心动过缓3则
16
作者 赵伟东 谭伟 +1 位作者 易光强 卢敏 《江西中医药》 2013年第6期62-63,共2页
Cox的迷宫手术到现在已有20年多,改良迷宫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远期效果。但改良迷宫术后早期房颤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转复窦性心律后常会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这对患者术后心功能的恢复影响较大,延长了康复时间,加重患... Cox的迷宫手术到现在已有20年多,改良迷宫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远期效果。但改良迷宫术后早期房颤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转复窦性心律后常会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这对患者术后心功能的恢复影响较大,延长了康复时间,加重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笔者自2009年采用温阳通脉法针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能使患者心率,体质快速提高,缩短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通脉针法 改良迷宫术 窦性心动过缓 验案
下载PDF
运用温阳通脉针法治疗改良迷宫术后窦性心动过缓的疗效分析
17
作者 赵伟东 谭伟 +1 位作者 易光强 卢敏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4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运用温阳通脉针法治疗改良迷宫术后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改良迷宫术治疗后发生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2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温阳通脉针法为... 目的:探讨分析运用温阳通脉针法治疗改良迷宫术后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改良迷宫术治疗后发生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2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温阳通脉针法为其进行针灸治疗,观察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心脏大小和心室功能,并将对比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治疗,在这29例患者中,维持窦性心律的患者有26例,复发心房颤动的患者有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66%。心脏超声心动图复查结果显示,治疗前,这29例患者的LAD为(56.67±9.51)mm,LVESD为(30.50±8.63)mm,LVEDD为(52.86±9.97)mm,LVEF为(0.54±0.05);治疗后,这29例患者的LAD为(47.29±7.73)mm,LVESD为(27.0±5.93)mm,LVEDD为(48.52±6.80)mm,LVEF为(0.65±0.06)。治疗后,这29例患者的心脏大小和心室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温阳通脉针法治疗改良迷宫术后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通脉针法 改良迷宫术后窦性心动过缓 临床疗效
下载PDF
14岁以下法乐四联症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18
作者 李树松 方海宁 +3 位作者 谭伟 罗又桥 曹辉庆 赖纪昌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797-798,共2页
目的总结14岁以下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98例14岁以下的法乐四联症患者行根治术。58例单纯补片加宽流出道,15例行跨环补片,1例术前接受体一肺侧支栓塞术。结果本组早期死亡2例(2.04%)。术后主要并发症有低心排血... 目的总结14岁以下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98例14岁以下的法乐四联症患者行根治术。58例单纯补片加宽流出道,15例行跨环补片,1例术前接受体一肺侧支栓塞术。结果本组早期死亡2例(2.04%)。术后主要并发症有低心排血量综合征8例(8.16%),心律失常3例(3.06%),术后残余漏2例(2.04%),渗漏综合征2例(2.04%),胸液过多需剖胸止血1例(1.02%),余治愈出院后随访时间8个月~3年,临床症状改善。结论转流技术、手术方法改进及重视术后重症监护技术可提高小儿法乐四联症矫治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法乐四联症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返流的再手术治疗 被引量:7
19
作者 罗又桥 方海宁 +3 位作者 谭伟 李树松 曹辉庆 赖纪昌 《中国综合临床》 2014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再发三尖瓣返流(TR)患者的临床特点、外科手术方法和疗效,总结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17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再发三尖瓣返流的患者在我院接受单纯再次三尖瓣手...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再发三尖瓣返流(TR)患者的临床特点、外科手术方法和疗效,总结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17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再发三尖瓣返流的患者在我院接受单纯再次三尖瓣手术,行三尖瓣成形术10例,包括单纯DeVega成形术1例、瓣叶成形+人工瓣环成形9例;行三尖瓣置换术7例,其中置换生物瓣4例,双叶机械瓣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和预后情况。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5.88%,1/17),死于术后左心功能衰竭。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肾功能不全2例,呼吸功能不全2例,均成功救治。随访14例,随访时间3~9年,心功能I级2例,Ⅱ级8例,Ⅲ级4例。失访2例。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返流患者再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合理掌握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和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心瓣膜置换术后 三尖瓣返流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二尖瓣替换术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赖纪昌 《广西医学》 CAS 1999年第6期1128-1129,共2页
本文回顾性观察 176例二尖瓣替换术 (MVR)病人 ,其中 74例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为观察组 (A组 ) ,10 2例常规手术方法 (B组 )。旨在观察对比术后心功能的康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 1~ 9年 ,A组 63例。心功能 级 34例 (62 % ) , 级 2 9例 (... 本文回顾性观察 176例二尖瓣替换术 (MVR)病人 ,其中 74例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为观察组 (A组 ) ,10 2例常规手术方法 (B组 )。旨在观察对比术后心功能的康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 1~ 9年 ,A组 63例。心功能 级 34例 (62 % ) , 级 2 9例 (38% ) ,B组 87例 ,心功能 级 33例 (38% ) , 级 41例 (47.1% ) , 级13例 (14.9% ) ,经统计学处理 P〈0 .0 1。作者认为 ,只要掌握好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适应症 ,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对患者的康复优于切除后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替换术 保留后瓣 瓣下结构 心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