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联体模式下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袁杰林 梁艺 +3 位作者 张景昌 黄学成 韦炜 潘波 《内科》 2023年第6期513-517,共5页
目的观察医联体模式下胸痛中心(CPC)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共纳入181例接受PPCI治疗的A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非120急救中心转运的患者为... 目的观察医联体模式下胸痛中心(CPC)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共纳入181例接受PPCI治疗的A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非120急救中心转运的患者为对照组(n=139),医联体单位和120急救中心转运的患者为观察组(n=42)。比较两组患者CPC质控指标和近期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发病至首份心电图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发病至(本院)医院大门时间、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医院大门至球囊扩张(D2B)时间和治疗后3个月内心力衰竭发生率均短/低于对照组,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D2B达标率均长/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住院死亡率、院内心力衰竭发生率、治疗后3个月内死亡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联体模式下CPC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建立,可强化院前急救,缩短D2B时间,提升D2B达标率,提高对ASTEMI患者的救治能力和救治效率,降低治疗后3个月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区域协同救治 医联体
下载PDF
胸痛中心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景昌 韦炜 +3 位作者 梁艺 黄学成 袁杰林 潘波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8期983-985,共3页
目的观察胸痛中心(CP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PCI)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纳入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于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并接受PPCI治疗的STEMI患者179例为研究对象。按时间顺序将胸痛... 目的观察胸痛中心(CP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PCI)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纳入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于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并接受PPCI治疗的STEMI患者179例为研究对象。按时间顺序将胸痛中心成立前接诊的患者定义为非胸痛中心组(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82例,将胸痛中心成立后接诊的患者定义为胸痛中心组(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97例。研究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CPC质控指标首次医疗接触(FMC)、门-球时间(D-to-B),近期预后及医疗费用等情况。结果胸痛中心组与非胸痛中心组相比,FMC时间[(126.23±56.72)min vs.(180.72±77.56)min,P=0.042]、D-to-B时间[(120.63±81.42)min vs.(161.90±109.54)min,P=0.004]下降明显,D-to-B达标率[51.22%vs.21.56%,P=0.01]明显提高。两组住院死亡率、院内心力衰竭发生率及人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C建设能明显减少FMC及D-to-B时间,提高D-to-B达标率,提高对急性STEMI患者救治能力及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