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优811在建阳区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1
作者 温良英 《福建稻麦科技》 2023年第3期44-46,共3页
两优811系武夷山科力兴种业有限公司用两系不育系君S与自选强优恢复系兴恢811配组选育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稻新品种,202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1—2022年在南平市建阳区试验、试种,表现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熟期适中... 两优811系武夷山科力兴种业有限公司用两系不育系君S与自选强优恢复系兴恢811配组选育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稻新品种,202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1—2022年在南平市建阳区试验、试种,表现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熟期适中,穗大粒多,抗性强,米质优,高产、稳产性好等特点,适宜在建阳区作中稻推广种植。总结了两优811在建阳区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优811 中稻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南平市建阳区杂交水稻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游靖 《福建稻麦科技》 2019年第2期56-59,共4页
通过调查南平市建阳区杂交水稻推广应用情况,分析杂交水稻生产现状,探讨影响南平市建阳区杂交水稻推广应用关键因素和存在问题,提出适应南平市建阳区杂交稻品种合理利用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今后杂交水稻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生产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
下载PDF
马铃薯新品种闽薯1号在建阳区种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小华 陈秀琴 顾彬彬 《福建稻麦科技》 2020年第3期62-64,共3页
闽薯1号系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共同选育的马铃薯品种。2018—2019年引进“闽薯1号”在南平市建阳区进行示范栽培种植,结果闽薯1号表现出高产、稳产、质优等特点。根据闽薯1号示范种植的特征特性及... 闽薯1号系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共同选育的马铃薯品种。2018—2019年引进“闽薯1号”在南平市建阳区进行示范栽培种植,结果闽薯1号表现出高产、稳产、质优等特点。根据闽薯1号示范种植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总结其丰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闽薯1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优质稻甬优5526在建阳区种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廖海林 温良英 +2 位作者 黄信恩 邵乃金 蔡斌 《福建稻麦科技》 2020年第3期36-38,共3页
甬优5526系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用甬粳55A×F4926配组选育而成的三系籼粳杂交稻新品种,201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米质达部颁二等优质食用稻品种标准。2017—2019年南平市建阳区引进作中稻种植,表现生育期适中、产量高、抗性... 甬优5526系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用甬粳55A×F4926配组选育而成的三系籼粳杂交稻新品种,201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米质达部颁二等优质食用稻品种标准。2017—2019年南平市建阳区引进作中稻种植,表现生育期适中、产量高、抗性较强、适应性较广等优势,适宜建阳区作中稻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甬优5526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优质稻野香优676在建阳种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温良英 《福建稻麦科技》 2017年第2期47-49,共3页
优质稻野香优676是由福建兴禾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福建禾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用野香A与福恢676配组选育而成的中籼三系杂交稻品种,具有米质优、适应性广、丰产稳产等特点,2017年... 优质稻野香优676是由福建兴禾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福建禾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用野香A与福恢676配组选育而成的中籼三系杂交稻品种,具有米质优、适应性广、丰产稳产等特点,2017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在建阳作中稻种植表现突出,通过3 a多点的示范种植,总结出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野香优676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中浙优10号在建阳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蔡金龙 《福建稻麦科技》 2016年第2期53-54,共2页
中浙优10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杂交稻新品种。2014年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引进试种,表现丰产性好、米质优、中抗稻瘟病,适宜在建阳区作单季中稻种植。总结了中浙优10号在建阳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中浙优10号 种植表现 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PDF
优质稻野香优航148在建阳种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温良英 《福建稻麦科技》 2018年第4期55-57,共3页
野香优航148是用野香A与航148配组选育而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品种,201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6年起引进建阳区莒口镇作晚稻种植,表现米质优、产量稳、抗性强等优势,适宜在建阳大面积推广种植。总结野香优航148在建阳作晚稻种... 野香优航148是用野香A与航148配组选育而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品种,201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6年起引进建阳区莒口镇作晚稻种植,表现米质优、产量稳、抗性强等优势,适宜在建阳大面积推广种植。总结野香优航148在建阳作晚稻种植的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野香优航148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优质稻两优H108在建阳种植表现及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廖海林 黄信恩 +2 位作者 温良英 熊顺贵 颜舜扬 《福建稻麦科技》 2020年第1期40-41,共2页
两优H108系用K12S×H108选育而成的中籼两系杂交稻品种,201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表现生育期适中,产量高,抗稻瘟病,米质达部颁二等优质食用稻品种标准,适宜建阳区作中稻种植。总结了2016—2018年两优H108在建阳的种植表现及... 两优H108系用K12S×H108选育而成的中籼两系杂交稻品种,201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表现生育期适中,产量高,抗稻瘟病,米质达部颁二等优质食用稻品种标准,适宜建阳区作中稻种植。总结了2016—2018年两优H108在建阳的种植表现及高效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两优H108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建阳区杂交中稻新品种筛选比较试验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正美 颜有明 +2 位作者 陈桂荣 陈木兰 游靖 《福建稻麦科技》 2018年第2期58-60,共3页
为筛选出适宜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栽培的杂交中稻优良品种,引进6个杂交水稻新品种(含对照)在建阳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540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综合表现最好,适宜在建阳区作为中稻主导品种大力推广;甬优9号综合表现较优... 为筛选出适宜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栽培的杂交中稻优良品种,引进6个杂交水稻新品种(含对照)在建阳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540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综合表现最好,适宜在建阳区作为中稻主导品种大力推广;甬优9号综合表现较优,适宜在建阳区作中稻推广种植;广两优676综合表现较优,但植株偏高,在栽培上应注意控制氮肥施用量,较适宜在建阳区作中稻推广种植;深两优5814、中浙优10号产量比对照Ⅱ优3301减产不显著,其他性状表现较优,可以在建阳区作中稻适当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产量 对比试验 福建建阳
下载PDF
优质稻绿色防控集成技术
10
作者 张仁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第11期74-76,共3页
从品种选用、培育壮秧、水肥调控、病虫害生态防控等生产环节摸索和总结出一套符合当地生产条件的优质稻绿色防控集成技术。
关键词 优质稻 绿色防控 集成技术
下载PDF
“凤池”有机物料腐熟剂对稻草还田腐熟效果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1
作者 全祖和 《福建稻麦科技》 2016年第2期28-29,共2页
水稻稻草使用"凤池"有机物料腐熟剂,可加速稻草软化,比未加腐熟剂的提早4~7 d腐熟,同时增加了水稻分蘖数、单株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增加水稻产量。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秸秆腐熟剂的处理比无稻草还田的增产5.61%,稻草直接还田的比... 水稻稻草使用"凤池"有机物料腐熟剂,可加速稻草软化,比未加腐熟剂的提早4~7 d腐熟,同时增加了水稻分蘖数、单株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增加水稻产量。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秸秆腐熟剂的处理比无稻草还田的增产5.61%,稻草直接还田的比无稻草还田的增产3.59%,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腐熟剂 稻草还田 相关性
下载PDF
武夷山市优质稻新品种对比试验分析
12
作者 杨娟 陈桂荣 +2 位作者 陈燕萍 游靖 李顺和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35期180-182,188,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武夷山市种植的产量高、特征特性显著的优质稻新品种,2020年武夷山市引进金农3优3号、野香优莉丝、野香优699、桃湘优莉晶、中浙2优12等5个优质杂交稻新品种,以Ⅱ优3301为对照种(CK)进行优质稻新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从... 为筛选出适宜武夷山市种植的产量高、特征特性显著的优质稻新品种,2020年武夷山市引进金农3优3号、野香优莉丝、野香优699、桃湘优莉晶、中浙2优12等5个优质杂交稻新品种,以Ⅱ优3301为对照种(CK)进行优质稻新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从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产量等方面综合分析,金农3优3号、野香优莉丝、野香优699、中浙2优12等4个品种都表现较好,适宜在武夷山市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 杂交稻 产量 对比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