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准护理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护理中对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生活质量的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乃娟 李红 何凌珊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 探究精准护理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护理中对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期间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3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分别接受常规... 目的 探究精准护理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护理中对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期间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3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精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生活质量。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DMQL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精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水平 老年 精准护理干预 2型糖尿病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实行个体化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和健康恢复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黄春艳 李红 胡晓黎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对血糖控制和健康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2021年1—12月于南平市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糖尿病老年患者中随机抽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 目的研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对血糖控制和健康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2021年1—12月于南平市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糖尿病老年患者中随机抽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和健康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为(5.92±0.46)mmol/L,餐后2 h血糖(2 hPG)(8.22±0.85)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6.13±0.64)%,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64、5.338、5.246,P<0.05)。观察组依从率(100.00%)较对照组(78.13%)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6,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35.14±3.13)分,抑郁自评量表(SDS)(32.71±2.8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62、8.243,P<0.05)。观察组自护能力(86.22±4.78)分,满意度(90.64±5.70)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10、4.692,P<0.05)。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利于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有效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提高其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老年患者 个体化健康教育和护理 血糖控制 依从性 自护能力
下载PDF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依从性以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何凌珊 李红 张乃娟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究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依从性以及血糖水平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4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 目的探究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依从性以及血糖水平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4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个案管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效能、依从性、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自我管理效能比对照组高,依从性比对照组好,血糖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的护理效果明显,可有效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依从性,降低血糖水平,有临床护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管理护理 老年糖尿病 自我管理效能 依从性 血糖水平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黄敏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538-541,共4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中活动能力、机体运动能力、认知功能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NIHS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Fugl-Meyer评测法(FMA)和卒中患者运动评分标准(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M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简易智力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改善神经功能、肌体功能以及认知功能恢复,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脑梗死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