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PBL教学法在麻醉科规培医师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彭旭桦 魏海翔 詹丽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4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以临床病例为依托的CPBL教学法在麻醉科规培学员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级在本院麻醉专业规培学员64人,按教学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32人)和对照组(32人),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规培带教,试验组依托CPBL教学法规培带教,规... 目的探讨以临床病例为依托的CPBL教学法在麻醉科规培学员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级在本院麻醉专业规培学员64人,按教学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32人)和对照组(32人),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规培带教,试验组依托CPBL教学法规培带教,规培结束后,两组学员均进行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临床综合分析能力考试,并对两组学员考试成绩及教学质量反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学员基础理论、实践操作能力、临床综合分析能力三项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员对麻醉教学质量反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临床病例为依托的CPBL教学法,能充分调动了规培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自学能力及临床综合分析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CPBL教学 教学法 规培学员 教学质量 考试成绩 临床综合分析
下载PDF
麻醉护理人员为基础麻醉医师与专科医师共同指导的急性疼痛服务模式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麻醉恢复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0期2388-2391,共4页
临床将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carcinoma,NSCLC)2种类型,其中NSCLC发病率较高,约占肺癌患者总数的80%,其癌细胞分裂生长速度慢,扩散转移晚,早期实施手术治疗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NSCLC手术患... 临床将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carcinoma,NSCLC)2种类型,其中NSCLC发病率较高,约占肺癌患者总数的80%,其癌细胞分裂生长速度慢,扩散转移晚,早期实施手术治疗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NSCLC手术患者通常需采用全身麻醉,麻醉恢复期时患者疼痛会逐渐加重,且可产生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恢复,因此需在麻醉恢复期为患者实施疼痛管理。麻醉护理人员为基础、麻醉医师与专科医师共同指导的急性疼痛服务(nurse-based anesthesiologist-supervised acute pain service,NBAS-APS)是近几年临床关注度较高的一种疼痛护理模式,参与人员主要为麻醉护士、麻醉医师、专科医师3个岗位人员,其职业属性不同,在疼痛管理中可发挥各自专业能力,优势互补,共同提升护理效果[2,3]。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NBAS-APS模式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NSCLC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多有效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恢复期 专科医师 麻醉护理 疼痛管理 麻醉医师 NURSE 小细胞肺癌 扩散转移
下载PDF
乳腺肿块切除术麻醉中使用右美托咪定、艾司氯胺酮和利多卡因复合用药的效果
3
作者 曹剑 《北方药学》 2024年第3期107-109,共3页
目的:分析乳腺肿块切除术患者,麻醉中采用无阿片类药物右美托咪定、艾司氯胺酮和利多卡因复合用药的效果,探究更为安全、科学的麻醉药物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4例乳腺肿块切除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麻醉方式不同分组,... 目的:分析乳腺肿块切除术患者,麻醉中采用无阿片类药物右美托咪定、艾司氯胺酮和利多卡因复合用药的效果,探究更为安全、科学的麻醉药物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4例乳腺肿块切除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麻醉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采用阿片类药物麻醉方案)、观察组(无阿片类药物麻醉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麻醉情况、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谵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清醒时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即时、麻醉诱导1min后、麻醉诱导3min后、术中20min、术毕即时MAP、SpO2、H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完善时间、切皮即刻疼痛(VAS)评分、术毕VAS评分、术后4hVAS评分、术后12h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肿块切除术患者麻醉中可以采用无阿片类药物右美托咪定、艾司氯胺酮和利多卡因复合用药,麻醉效果较为理想,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较小,麻醉情况较为理想,一定程度上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预防谵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切除术 右美托咪定 艾司氯胺酮 利多卡因 谵妄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胡敬锋 吴先熙 +2 位作者 林庆婷 罗年丰 陈小杰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1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2组,各55例。研究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对照组给予腰硬联合阻滞,比较...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1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2组,各55例。研究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对照组给予腰硬联合阻滞,比较2组麻醉效果、麻醉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苏醒情况及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结果研究组麻醉优良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运动、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研究组心率低于对照组,而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Ramsay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好、维持时间长,有助于促进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超声检查 介入性 麻醉 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 腰丛神经阻滞
下载PDF
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余根远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3期112-115,共4页
目的对胸科手术使用支气管封堵器进行单肺通气,观察其与双腔气管气管插管插管的差别。方法方便收集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0岁术前访视患者对气道进行综合评估分为Ⅰ~Ⅲ级(Mallampati分级)需单肺通... 目的对胸科手术使用支气管封堵器进行单肺通气,观察其与双腔气管气管插管插管的差别。方法方便收集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0岁术前访视患者对气道进行综合评估分为Ⅰ~Ⅲ级(Mallampati分级)需单肺通气胸科手术的患者全按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双腔气管导管组和支气管封堵器组,每组40例。两组均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定位完成插管。观察其与双腔气管气管插管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以及术中气道压(cm H_2O)变化,两组插管时间(min)及成功率(%)。结果两组插管后MAP、HR均较插管前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插管后双腔气管导管的MAP(99.3±11.6)mmHg,HR(90.4±12.1)次均较封堵器组(81.4±11.1)mmHg,(76.5±10.2)次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前后气道峰压封堵器组(24±4.0)cm H_2O双腔气管导管组(25±3.0)cm H_2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气道分级Ⅰ~Ⅲ级插管成功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Ⅳ级气道封堵器组(3/4)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双腔气管导管组(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24 h咽喉痛、声音嘶哑的发生率双腔气管导管组90.0%(36/40),封堵器组35.0%(14/40)双腔气管导管组明显增高。两组中双腔气管导管组2例,封堵器组3例在术中移位。结论支气管封堵器其操作简单,插管及拔管时对循环功能的干扰小,咽喉痛、声音嘶哑的发生率低,调整套囊位置容易,对分泌物少,手术时间短的开胸手术是一种简单、实用、行单肺通气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 封堵器 双腔气管导管 单肺通气
下载PDF
七氟烷复合骶管麻醉用于小儿下腹手术20例报告 被引量:3
6
作者 罗年丰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6月我院择期行斜疝或隐睾、鞘膜积液手术的2~5岁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组(观察组)与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组(对照组),每组20例。观...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6月我院择期行斜疝或隐睾、鞘膜积液手术的2~5岁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组(观察组)与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组(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两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术中生命体征、苏醒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等。结果两组麻醉维持期间呼吸、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消失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可缩短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氯胺酮 小儿 骶管麻醉
下载PDF
选择性肺叶封堵在肺功能障碍患者胸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余根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4期79-83,共5页
目的对肺功能障碍患者胸科手术进行选择性肺叶封堵观察对氧合指数及气道压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2月对患有肺大泡等疾病需行左下或左上肺以及右中或右下肺楔形切除的患者30例。术前肺功能状况通气储备百分比(MVV%)<60%,FEV... 目的对肺功能障碍患者胸科手术进行选择性肺叶封堵观察对氧合指数及气道压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2月对患有肺大泡等疾病需行左下或左上肺以及右中或右下肺楔形切除的患者30例。术前肺功能状况通气储备百分比(MVV%)<60%,FEV1> 50%排除湿肺,有严重肝肾心以及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双腔导管插管(对照组)与支气管封堵器(观察组),每组15例。支气管封堵器进行选择性肺叶封堵左下肺或右下肺。双肺通气(T0),单肺通气(T1)30 min、单肺通气1 h(T2)、术后1 h(T3)、术后2 h(T4)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并据此计算氧合指数(OI)。结果氧合指数在T1-T3时刻OI双腔导管组低于选择性肺叶封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各时点气道压变化情况高于选择性肺叶封堵组(P <0.05)。结论在对肺功能障碍患者行胸手术中,采用支气管封堵器进行选择性肺叶隔离方式,减少了肺内分流。它可以较好地减轻肺损伤提高氧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功能障碍 封堵器 胸科 肺叶 气道压 氧合指数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彭旭桦 《医疗装备》 2018年第24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诊治的56例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穿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和试验组(高频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诊治的56例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穿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和试验组(高频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各28例,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麻醉阻滞效果优良率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注射完局部麻醉药30 min后运动阻滞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频超声应用于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提高麻醉质量,减轻患者痛苦,降低穿刺引起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肌间沟 腋路 臂丛神经阻滞
下载PDF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36例麻醉体会
9
作者 彭旭桦 姜闽英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74-174,共1页
关键词 气管异物取出术 小儿 麻醉 气管内误吸 耳鼻咽喉科 2009年 咪达唑仑 支气管镜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125例麻醉分析
10
作者 章丽华 《海峡药学》 2007年第9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麻醉的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125例,于气腹前、术中、术后各项指标观察分析。结果与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选择气管插管静脉麻醉是最适宜的麻醉方法,术中严密监护和管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气腹 体位 气管插管
下载PDF
喉罩在50例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11
作者 姜闽英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喉罩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使用情况,为小儿喉罩在本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50例在我科进行的短小手术患儿(预计手术时间≤2小时),术中采用喉罩(LMA)通气,七氟烷诱导及维持。记录喉罩置入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 目的观察喉罩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使用情况,为小儿喉罩在本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50例在我科进行的短小手术患儿(预计手术时间≤2小时),术中采用喉罩(LMA)通气,七氟烷诱导及维持。记录喉罩置入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及术中发生屏气、呛咳、喉痉挛和术后呕吐发生次数及躁动情况。结果喉罩置入后的PETCO2显著低于麻醉诱导后的PETCO2(P<0.05)。麻醉后的MAP、HR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与麻醉诱导后比较,LMA通气道插入前及拔出后MAP、HR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患儿屏气、呛咳及躁动等情况,与报道基本一致[1]。结论在小儿短小手术中使用LMA通气,与面罩通气相比,其对BP、HR影响较小,不良反应较少,尤其在维持呼吸道通畅、减少二氧化碳(CO2)蓄积、解放麻醉医生双手、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小儿短小手术 麻醉
下载PDF
小儿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9
12
作者 巫瑞珠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期181-182,共2页
目的基于现今临床领域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相关研究成果与当前医疗水平,对主要影响小儿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及其护理措施展开探讨,以期作为依据供后期儿科医疗实践所用。方法通过随机方式选取60例于2017年1至2018年1月在本院... 目的基于现今临床领域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相关研究成果与当前医疗水平,对主要影响小儿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及其护理措施展开探讨,以期作为依据供后期儿科医疗实践所用。方法通过随机方式选取60例于2017年1至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全身麻醉治疗的患儿,观察并分析这些研究对象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表现。结果所有研究对象中,有10例于苏醒期出现躁动,在总研究对象中占16.67%。同时发现,导致小儿出现苏醒期躁动的主要因素为留置导尿管、手术类型(口腔手术、腹部手术、泌尿系统手术)、手术时间等。结论诸多因素均会导致全麻后苏醒时躁动,对这些致病因素及其危害性加以了解,并科学解决,有助于患儿病情尽快缓解,避免意外状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原因 护理
下载PDF
老年髋关节骨折术中低剂量丙泊酚复合局部浸润麻醉的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叶建鸿 詹丽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9期123-126,共4页
目的 观察低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医院80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0例)实施全身麻醉,观... 目的 观察低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医院80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0例)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n=40)采取低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对两组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心率、并发症发生状况、麻醉效果和术后不同时间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5.00%)更低,与对照组(2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药物总剂量、麻醉操作时间及苏醒时间方面,观察组更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2 h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4 h、术后8 h及术后12 h,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TⅡ及Cor方面,两组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手术期间,采用低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方法,不仅能够取得显著镇痛效果,而且能够平稳动脉压、心率等,安全性高,镇痛效果明显,其有助于患者术后及早苏醒,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关节骨折 局部浸润麻醉 低剂量丙泊酚 静脉麻醉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电切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章丽华 《社区医学杂志》 2007年第10S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麻醉管理 前列腺电切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汽化术 前列腺增生症 老年患者 联合麻醉术 外科疾病
下载PDF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联合舒芬太尼麻醉于无痛胃肠镜检查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詹丽花 《海峡药学》 2020年第4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联合舒芬太尼作用于无痛胃肠镜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 200例门诊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实验组A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舒芬太尼联合;对照组B组单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结果记录操作过程麻醉时间(麻醉诱导... 目的探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联合舒芬太尼作用于无痛胃肠镜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 200例门诊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实验组A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舒芬太尼联合;对照组B组单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结果记录操作过程麻醉时间(麻醉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用药情况、麻醉期间麻醉意外的发生率(包括呼吸抑制、喉痉挛、肢体搐动)、操作结束后患者记忆情况等,且两组操作时间术后患者记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联合舒芬太尼作用于无痛胃肠镜,麻醉效果明显,大大降低麻醉过程中用药剂量,降低麻醉意外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 舒芬太尼 无痛胃肠镜
下载PDF
浅探血液稀释对麻醉药物作用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建鸿 《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 2011年第7期49-50,共2页
就其病者手术来说,手术和麻醉等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机体内环境和某些器官的正常功能,而术中麻醉用药种类趋多,由此对于此状态下麻醉药的群体药代、药效学变化势必变得更加复杂。
关键词 血液 麻醉药物
下载PDF
预见性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香洪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0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究腹部手术患者应用预见性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出110例样本,均是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全身麻醉状态下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实施不同的护... 目的探究腹部手术患者应用预见性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出110例样本,均是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全身麻醉状态下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分别是预见性麻醉苏醒护理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患者苏醒期躁动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试验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HR、DBP、SBP、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应用预见性麻醉苏醒护理能明显地减轻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同时还有助于减少其他不良事件、稳定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预见性麻醉苏醒护理 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下载PDF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200例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建鸿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35期95-96,共2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与单独使用丙泊酚行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进行比较。方法:收治Ⅰ~Ⅱ级早期妊娠需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例,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2.5mg/k...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与单独使用丙泊酚行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进行比较。方法:收治Ⅰ~Ⅱ级早期妊娠需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例,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2.5mg/kg持续静滴60秒,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5~1.0mg/kg;瑞芬太尼+丙泊酚组(RP组):静注瑞芬太尼1.0μg/kg、丙泊酚1mg/kg持续静注60秒,随后静脉泵入瑞芬太尼0.1μg/(kg·分)。结果:两组患者对镇痛效果满意,RP组苏醒时间短于P组,RP组体动反应、术中低血压发生少于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无痛人工流产
下载PDF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0例手术治疗的麻醉体会
19
作者 姜闽英 魏海翔 +1 位作者 彭旭桦 余根远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麻醉处理 体会 手术治疗 回顾分析 病人 切除术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术中不同模式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DVT的效果
20
作者 徐继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2期2115-211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术中不同模式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2年8月128例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4例,术中给予常规干预,观察Ⅰ组42例,术中给予...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术中不同模式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2年8月128例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4例,术中给予常规干预,观察Ⅰ组42例,术中给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双小腿模式,观察Ⅱ组42例,术中给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双足模式,比较三组术前和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凝血功能及术后静脉血栓情况。结果:术前,三组股总静脉、腘静脉的管径、血流峰速、血流均速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d,观察Ⅰ组、观察Ⅱ组股总静脉、腘静脉的管径、血流峰速、血流均速均大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三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d,观察Ⅰ组、观察Ⅱ组APTT、PT高于对照组,Fib、DD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d、3d、7d,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术中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双小腿模式和双足模式均能有效改善下肢静脉流速,预防术后DVT,为术中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模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腹腔镜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