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2022年天津市南开区梅毒报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
作者 郑雅静 柳光斌 +3 位作者 王楠 张亭 侯莹 孙健华 《职业与健康》 CAS 2024年第12期1632-1635,共4页
目的分析天津市南开区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性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为基础,使用描述统计学方法计算报告发病率、构成比,用χ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和趋势χ^(2)检验分析其变化趋势,分析2008—2022年天津... 目的分析天津市南开区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性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为基础,使用描述统计学方法计算报告发病率、构成比,用χ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和趋势χ^(2)检验分析其变化趋势,分析2008—2022年天津市南开区梅毒病例报告情况。结果2008—2022年天津市南开区累计报告梅毒病例484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9.83/10万。梅毒报告病例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08年的40.54/10万降至2022年的23.45/10万(χ^(2)_(趋势)=69.858,P<0.01),其中一期、二期梅毒逐年下降,分别年均下降12.01%和17.07%,但隐性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由10.94/10万增至20.27/10万(χ^(2)_(趋势)=212.834,P<0.01),年均增长3.84%。南开区全年各月均有梅毒病例报告,其中2月份病例最少,3月份出现发病小高峰,病例主要集中在7—9月,共1386例,占28.61%。梅毒报告病例中,男性2642例(54.54%),发病率为32.15/10万,女性2202例(45.46%),发病率为27.46/10万。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20岁人群,其中20~<30岁病例数最多,为1273例(26.28%),<50岁各年龄组发病率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60岁年龄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2008年的28.49/10万上升至2022年的35.04/10万(χ^(2)_(趋势)=15.399,P<0.01)。梅毒报告病例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商业服务人员为主,报告科室分布以皮肤(性病)科病例最多,为331例(32.77%)。结论天津市南开区梅毒发病情况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梅毒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建议将梅毒防治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相结合,开展综合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报告病例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2011-2020年天津市南开区报告HIV/AIDS病例晚发现情况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郑雅静 《预防医学论坛》 2022年第4期274-276,280,共4页
目的了解天津市南开区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晚发现情况,为制定有效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为基础,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2011-2020年报告的HIV/AIDS病例晚发现... 目的了解天津市南开区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晚发现情况,为制定有效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为基础,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2011-2020年报告的HIV/AIDS病例晚发现情况。结果2011-2020年,天津市南开区共报告HIV/AIDS病例482例,其中晚发现70例、占14.52%,各年度晚发现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男性、文化程度较低、异性传播、医疗机构检测发现的病例晚发现率较高,分别为15.03%、25.00%、25.00%和28.13%,各年度病例晚发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津市南开区近10年艾滋病晚发现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男性、文化程度较低、异性传播、医疗机构检测发现的病例是晚发现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晚发现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探讨艾滋病检测对MSM人群感染HIV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于磊 郑雅静 +1 位作者 李凤娟 李莉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8年第3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检测对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知识、行为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象来自于天津市2011-2013年、居住在天津市>3个月MSM人群,年龄>18岁,共计200例。其中接受艾滋病检测的MSM人群100例为... 目的探讨艾滋病检测对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知识、行为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象来自于天津市2011-2013年、居住在天津市>3个月MSM人群,年龄>18岁,共计200例。其中接受艾滋病检测的MSM人群100例为观察组;未接受过艾滋病检测的MSM人群100例为对照组。采用滚雪球的方法招募,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筛选,填写知情同意书,并且采集血样。结果观察组HIV感染率、近半年与男性发生无保护肛交行为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检测有利于加强MSM人群知识掌握力度,提高对HIV知识的知晓率,同时可明显降低HIV风险感染率,但是需要加强普及安全套使用等防治行为的防控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男男性接触者 知识 行为 感染风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