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教绵绵传嗣响——中华诗教当代传承的几点思考
1
作者 张静 《小学语文》 2023年第11期4-7,共4页
中华诗教如何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学生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普及传承,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时代之问。中华诗教贵在激发学生活泼感发的心灵,教师可以尝试运用新技术、新元素,不断探索新的形式多样... 中华诗教如何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学生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普及传承,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时代之问。中华诗教贵在激发学生活泼感发的心灵,教师可以尝试运用新技术、新元素,不断探索新的形式多样的诗教课堂,让古诗词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终生相伴他们的诗意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教 传承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下载PDF
诗藻锐初学--从《唐诗三百首》看语文教科书中的古诗
2
作者 张静 《小学语文》 2023年第5期4-8,共5页
《唐诗三百首》是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古代诗歌选本,语文教科书中编选的古诗也具有启蒙、树人的深远影响,二者作为接引孩童学诗的起点,在选诗体裁的考量以及选篇的难易程度等方面既有传承也有发展,都体现出诗教育人的关怀。
关键词 《唐诗三百首》 语文教科书 古诗
下载PDF
诗心何以传——诗教与教诗
3
作者 张静 《小学语文》 2023年第8期4-8,共5页
自孔子提出“诗教”,中华诗教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只有厘清了“诗教”何为,才能真正解答今天我们如何“教诗”的问题。音声之美的带入、意境之美的熏陶、品格之美的塑造是教诗的三个主要层次,而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还有更多层次的... 自孔子提出“诗教”,中华诗教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只有厘清了“诗教”何为,才能真正解答今天我们如何“教诗”的问题。音声之美的带入、意境之美的熏陶、品格之美的塑造是教诗的三个主要层次,而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还有更多层次的教学内容可供发掘。语文教师应始终牢记:“诗教”绝非“说教”,而应更注重“兴发感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教 教诗 兴发感动
下载PDF
穷源须要识初心——古诗教学初心三问
4
作者 张静 《小学语文》 2023年第2期4-9,共6页
中国的古典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被喻为中华文化的“芯片”。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选编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词篇目,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不小的比重。教师想要充分发挥古诗教学的培根铸魂作... 中国的古典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被喻为中华文化的“芯片”。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选编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词篇目,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不小的比重。教师想要充分发挥古诗教学的培根铸魂作用,需要回望三个初心:教诗初心、作诗初心、学诗初心。通过古诗这个“芯片”,帮助学生积累、传导、生成生活智慧。古诗教学,不能停留在能背会写上,更重要的是涵养身心、敦励品行,让学生从思想上体认古人的品格,从行动上践行古人的智慧,葆有一颗活泼的心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 阅读教学 古诗
下载PDF
以诗词之“兴发感动”沟通中西文化
5
作者 叶嘉莹(口述) 韦承金(整理) 《世纪》 2023年第2期1-1,共1页
我与诗词相伴近百年,有一个体会是,中华古典诗词在本质上自有其永恒不变的某种质素。固然,中国语言文字的独体单音和平仄四声之特征,使诗词具备了独一无二的声韵美感,然而这只是诗词之特质的一个方面。我以为,诗词中所体现出来的诗人、... 我与诗词相伴近百年,有一个体会是,中华古典诗词在本质上自有其永恒不变的某种质素。固然,中国语言文字的独体单音和平仄四声之特征,使诗词具备了独一无二的声韵美感,然而这只是诗词之特质的一个方面。我以为,诗词中所体现出来的诗人、词人内心的感情和生命之境界,才是诗词最具根本性的质素。我在经过了多年的诗词写作和批评实践并与古人之诗说相印证之后,才为这种质素提出一个较为明确的说法,那就是诗词中“兴发感动”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发感动 批评实践 中国语言文字 中西文化 质素 平仄 声韵美 诗词
原文传递
叶嘉莹著作版本目录
6
作者 闫晓铮 可延涛 《文学与文化》 2023年第3期21-28,共8页
下载PDF
兴于微言——从几首小词谈士人修养
7
作者 叶嘉莹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9,共11页
词这种文学体式自产生之初,便是配合当时的流行音乐演唱的歌词,既没有言志价值也没有载道理想,却因“双重性别”与“双重语境”的作用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美感特质,能够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随着词体本身的演进,词的观念也在不断演进,通... 词这种文学体式自产生之初,便是配合当时的流行音乐演唱的歌词,既没有言志价值也没有载道理想,却因“双重性别”与“双重语境”的作用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美感特质,能够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随着词体本身的演进,词的观念也在不断演进,通过苏轼、辛弃疾、张惠言、陈曾寿、吕碧城、沈祖棻等人的几首词,可以读出小词中体现的士人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性别 双重语境 士人修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