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盛桂琴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84-86,共3页
《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是国家标准局于1982年颁布的一项国家标准,但20年来,这一标准并没有被认真地贯彻执行。通过调查,对《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问题的原因所在,希望能引... 《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是国家标准局于1982年颁布的一项国家标准,但20年来,这一标准并没有被认真地贯彻执行。通过调查,对《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问题的原因所在,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书刊 汉语拼音拼写法 问题 原因
下载PDF
论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空间概念 被引量:9
2
作者 乔以钢 洪武奇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9-116,共8页
女性主义理论隐含了空间方面的诉求。这一点也反映在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话语实践中。本文在提出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空间概念的基础上,揭示其生存性内涵,辨析女性文学批评的空间和时间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女性空间生产的相关内容。本文认为... 女性主义理论隐含了空间方面的诉求。这一点也反映在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话语实践中。本文在提出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空间概念的基础上,揭示其生存性内涵,辨析女性文学批评的空间和时间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女性空间生产的相关内容。本文认为,由于对女性空间位置的认知不同,批评话语的方式随之各异。当代女性主义批评"空间"概念的内涵从根本上说是生存性的。其中一以贯之的线索是女性存在的历史规定性和社会现实性。因此,女性空间问题和时间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女性存在的时间、空间互相转换,使得女性空间的变动成为除时间之外规定女性空间状况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而这正是女性空间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空间 生存性 时间 空间生产
下载PDF
亡灵忆往:唐宋传奇的一种历史观照方式(上)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剑国 韩瑞亚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1,共11页
亡灵忆往是唐宋传奇作家采取的一种独特的观照历史的叙事模式。真实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以鬼神的面貌出现,充当着历史当事人和讲述人的角色。通过生人和亡灵的对话,用零距离叙事切入历史,对历史作出评价和批判,探寻治乱之道,并展开历史抒... 亡灵忆往是唐宋传奇作家采取的一种独特的观照历史的叙事模式。真实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以鬼神的面貌出现,充当着历史当事人和讲述人的角色。通过生人和亡灵的对话,用零距离叙事切入历史,对历史作出评价和批判,探寻治乱之道,并展开历史抒情,表达伤时怀古的兴亡盛衰之感、身世家国之感。作家的历史目光主要投向乱世,投向妇女,尤其是后妃宫人等,表达了对她们的和王朝命运紧密相连的个人悲剧命运的深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传奇 亡灵 历史当事人和讲述人 观照历史
下载PDF
亡灵忆往:唐宋传奇的一种历史观照方式(下)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剑国 韩瑞亚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7-105,共9页
亡灵忆往是唐宋传奇作家采取的一种独特的观照历史的叙事模式。真实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以鬼神的面貌出现,充当着历史当事人和讲述人的角色。通过生人和亡灵的对话,用零距离叙事切入历史,对历史作出评价和批判,探寻治乱之道,并展开历史抒... 亡灵忆往是唐宋传奇作家采取的一种独特的观照历史的叙事模式。真实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以鬼神的面貌出现,充当着历史当事人和讲述人的角色。通过生人和亡灵的对话,用零距离叙事切入历史,对历史作出评价和批判,探寻治乱之道,并展开历史抒情,表达伤时怀古的兴亡盛衰之感、身世家国之感。作家的历史目光主要投向乱世,投向妇女,尤其是后妃宫人等,表达了对她们的和王朝命运紧密相连的个人悲剧命运的深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传奇 亡灵 历史当事人和讲述人 观照历史
下载PDF
互文性新论 被引量:97
5
作者 李玉平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117,共7页
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都有互文性现象存在。文学艺术中的互文性是产生新意、形成对话的积极互文性。互文性对于文学艺术至关重要;科学中的互文性是精确转述他人原意、独白式的消极互文性,科学对自己的过去采取与文学艺术截然不同的态度,... 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都有互文性现象存在。文学艺术中的互文性是产生新意、形成对话的积极互文性。互文性对于文学艺术至关重要;科学中的互文性是精确转述他人原意、独白式的消极互文性,科学对自己的过去采取与文学艺术截然不同的态度,互文性对于科学来说无足轻重。互文性是一种意义于其中转换生成的函数关系(功能而非本体)。构成互文性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文本A、文本B和它们之间的互文性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积极互文性 消极互文性 科学
下载PDF
论中国女性文学的思想内涵 被引量:65
6
作者 乔以钢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33,共6页
中国女性文学作为 2 0世纪文学传统的一部分 ,直接而富于创造性地参与了中国文学现代精神的熔铸和锤炼。这种精神指向在女性文学的社会性主题、女性主题以及富于哲学意味的创作中有着鲜明体现 ,其思想内涵突出标示了对传统妇女文学的批... 中国女性文学作为 2 0世纪文学传统的一部分 ,直接而富于创造性地参与了中国文学现代精神的熔铸和锤炼。这种精神指向在女性文学的社会性主题、女性主题以及富于哲学意味的创作中有着鲜明体现 ,其思想内涵突出标示了对传统妇女文学的批判与超越。其间 ,女性意识对作品的内在意蕴产生了多样影响 ,那些因女性意识侧重点不同而形态各异的成功之作无不具有自身的价值。它们殊途而同归 ,表现了现代女性争取自身解放、实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文学 女性意识 思想内涵 中国
下载PDF
主题学与中国叙事文化学的构建 被引量:20
7
作者 宁稼雨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4-216,共3页
汉代王充在《论衡》中说:“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如何充分利用中国古典文学的丰富资源,在全球化语境中,勇于开拓而不失去自己精神的家园,成为一个知古知今、知中知外的学者,已经不再局限于古典文学研究与国际汉... 汉代王充在《论衡》中说:“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如何充分利用中国古典文学的丰富资源,在全球化语境中,勇于开拓而不失去自己精神的家园,成为一个知古知今、知中知外的学者,已经不再局限于古典文学研究与国际汉学研究,而成为当代学术研究的共同课题。有感于此,本刊邀集活跃于相关领域的当代学人,以“中国古典文学资源的当代益用”为题发表笔谈。本期推出的一组文章中,美国哈佛大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张隆溪先生的《文学理论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意在结合自己的《道与逻各斯》一书,就当前国际汉学与西方理论成果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提出自己的看法,其重点在于如何正确运用中国与西方阐释学理论与方法。苏州大学教授方汉文先生将视域集中于当前讨论的焦点之一,即如何建立中国文学史新模式的目标上。南开大学教授宁稼雨先生则就当今古代文学研究中跨文化的主题学提出自己的看法。主题学方法近年来在中国古典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均相当流行,如何看待其得失,并使其本土化,如何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文化学,是本文所提出的重要问题。北京大学葛晓音教授从广义的国学研究角度进行的反思,会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这也是意料之中的。本组文章与一般流行的笔谈不同之处在于:作者以各自的实际研究成果来展示自己的观念,并不停留于空泛地谈论应当如何,或是就某一个观点展开激烈争论。这未必不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文学研究界相当重要的一种理论话语模式。归根结底,并不在于提倡“问题”还是“主义”,而是研究的实绩能说明一切。当然,我们仍继续推出多种形式、多种看法的文章,其中也可能包括有争议的观点,目的在于促进古典文学研究的跨学科与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主题学 文化学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 叙事 民间文学研究 学术研究方法
下载PDF
论海子诗中潜流的民族血脉 被引量:14
8
作者 罗宗强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6-47,共12页
海子作为一位必将传世的诗人,除了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他的诗歌中也潜流着民族文化的血脉。首先是他浓厚的乡土情怀,海子的乡土情怀与古代诗歌所体现出来的乡土情怀之间的有联系也有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海子的乡土情怀泛化了;把思乡的我... 海子作为一位必将传世的诗人,除了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他的诗歌中也潜流着民族文化的血脉。首先是他浓厚的乡土情怀,海子的乡土情怀与古代诗歌所体现出来的乡土情怀之间的有联系也有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海子的乡土情怀泛化了;把思乡的我与故土都心象化了。同时海子诗中的故土情结还给向往的故土蒙上了一层梦幻中的远古色彩。海子诗中潜流的民族血脉之二,是他的诗中反映的历史观念,有着我国古代诗文和古代思想观念的明显影响。最后,在海子的创世说中,水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不仅把水看作万物生长的来源,而且,把水看作一种精神的象征,这又与汉民族农耕社会水生万物的古老观念有着相连的血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诗歌 民族性 《麦地》 《哭泣》 古代思想 文学影响 海子 乡土情怀 历史观念 《泪水》 水意象
下载PDF
与“V得起”和“V不起”相关的问题 被引量:10
9
作者 彭湃 彭爽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74-77,共4页
以语义变化为基础,以形式和功能的变化为例证,讨论了"V得起3"与"V不起3"的语法化问题,并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与此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V得起” “V不起” 语法化 固化
下载PDF
英语傣语定中结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刀洁 倪旸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306-309,共4页
通过英语和傣语定中结构的对比 ,揭示了这两种语言各自的语法特点 :英语主要是以词形变化为主 ,同时借助词序和虚词表示词的语法意义 ,其语法手段多样化 ;傣语则是以词序和虚词表示词的语法意义 ,由量词充当结构助词 。
关键词 定语 结构助词 语法 代词 中心词 英语 傣语 名词性短语 词序 定中结构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论前人对庄子“逍遥”的不同阐释 被引量:9
11
作者 贾宗普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43,共10页
在《庄子》内七篇中 ,《逍遥游》是极为重要的一篇。但前人对庄子《逍遥游》意旨的理解 ,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用玄学“各适其性”之思想解释 ;二是用佛、老的“空无”思想理解 ;其三是用儒家思想解释 ,认为体现了“... 在《庄子》内七篇中 ,《逍遥游》是极为重要的一篇。但前人对庄子《逍遥游》意旨的理解 ,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用玄学“各适其性”之思想解释 ;二是用佛、老的“空无”思想理解 ;其三是用儒家思想解释 ,认为体现了“自在快适”的人生境界。这些解释表现了前人对庄子“逍遥”的理解以及与庄子本意的差别。这种差别的产生 ,一是由庄子独特的表达思想的方式和在庄子思想中存在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矛盾造成的 ;二是因为解释主体所处时代及主体因素的不同 ,导致了前人对庄子“逍遥”理解的差异。所以 ,比较前人对庄子“逍遥”的不同理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家思想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庄子 '逍遥'思想 适性 空无 自在快适 思想发展 郭象 哲学解释 《逍遥游》
下载PDF
“小说”考辩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孟昭连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4-83,共10页
“小说”一词在《庄子》中首先出现 ,后为《汉书·艺文志》借用而成为诸子十家之一。“小说”一词的原始含义本来鲁迅先生早有定论 ,然而近些年又有学者提出异议。《庄子》与《汉志》中“小说”的含义有同有不同 ,均非指虚构性故事... “小说”一词在《庄子》中首先出现 ,后为《汉书·艺文志》借用而成为诸子十家之一。“小说”一词的原始含义本来鲁迅先生早有定论 ,然而近些年又有学者提出异议。《庄子》与《汉志》中“小说”的含义有同有不同 ,均非指虚构性故事。但《汉志》“小说”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文体特征 ,为后世虚构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稗官 街谈巷语 短书
下载PDF
后时连接成分辨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金晓艳 彭爽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36,共5页
后时连接成分是一个语义小类,它由3组共9个语义比较接近的时间连接成分构成。从时量上看,后时连接成分虽然均表示短时,但内部成员也有时间长短之分,时量特征相对模糊。通过对时量的考察以及对语义特征的分析,总结出后时连接成分内部成... 后时连接成分是一个语义小类,它由3组共9个语义比较接近的时间连接成分构成。从时量上看,后时连接成分虽然均表示短时,但内部成员也有时间长短之分,时量特征相对模糊。通过对时量的考察以及对语义特征的分析,总结出后时连接成分内部成员相互替换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时连接成分 时量 替换
下载PDF
早期小说观与小说概念的科学界定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剑国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598-605,共8页
中国小说史上战国至六朝时期的早期小说观念 ,并不是一个文学性文体概念 ,甚至也不是一个纯粹的文体概念 ,只能说是一个准文体概念。它只是一般地揭示了“小说”、“道听途说”、“丛残小语”的特性 ,而缺乏对文体要素的明确规定。早期... 中国小说史上战国至六朝时期的早期小说观念 ,并不是一个文学性文体概念 ,甚至也不是一个纯粹的文体概念 ,只能说是一个准文体概念。它只是一般地揭示了“小说”、“道听途说”、“丛残小语”的特性 ,而缺乏对文体要素的明确规定。早期小说的功能观表现为伦理功能、政治功能、知识功能和娱乐审美功能四个方面。科学界定小说概念 ,应遵循四个原则 ,即叙事原则、虚构原则、形象原则和体制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 伦理功能 政治功能 知识功能 审美功能 早期小说观 小说 概念界定 中国 小说史
下载PDF
论女性文学的学科建设 被引量:17
15
作者 乔以钢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4-111,共8页
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从学科意识的萌发到学科理念的形成 ,经历了近 2 0年的实践过程。现阶段积极推进学科化进程 ,不仅有利于学科自身的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争取在尽可能高的程度上实现女性文学研究的人文价值。当前学科建设的途径和标志包... 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从学科意识的萌发到学科理念的形成 ,经历了近 2 0年的实践过程。现阶段积极推进学科化进程 ,不仅有利于学科自身的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争取在尽可能高的程度上实现女性文学研究的人文价值。当前学科建设的途径和标志包括 :明确本学科研究的基本范畴 ,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文学理论 ;确立基本的学术规范和学术运作方式 ;具有比较充分的学术积累和学术影响 ;拥有一批从事本学科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获得承认 ;不断扩大学科内外部的学术联系等。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需要长期脚踏实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文学 学科化 学科建设
下载PDF
清代女性弹词中女扮男装现象论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盛志梅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28,共8页
女扮男装是一个文学现象,更是一个文化的综合产物。清代女性弹词里易装佳人的形象,映照了女作家们不同的写作心态,寄托了她们对女性社会角色的复杂情绪。作为一种写作题材,女扮男装有着深远的文学叙事传统,同时又与具体时空范围内的社... 女扮男装是一个文学现象,更是一个文化的综合产物。清代女性弹词里易装佳人的形象,映照了女作家们不同的写作心态,寄托了她们对女性社会角色的复杂情绪。作为一种写作题材,女扮男装有着深远的文学叙事传统,同时又与具体时空范围内的社会文化、文学思潮、审美风尚等因素的影响分不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女性弹词 女扮男装 文学现象 文化产物
下载PDF
李渔家庭戏班综论 被引量:9
17
作者 黄果泉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4-29,,36,,共7页
李渔的戏曲创作与其家庭戏班的表演活动关联甚微,不仅在时间上有先后之差,而且性质上 也不相同:前者纯粹出于卖文糊口,有明显的商业倾向;后者的原因则颇为复杂。李渔家班的性质也不同 于民间艺人的戏曲表演,更接近于豪门女乐,主... 李渔的戏曲创作与其家庭戏班的表演活动关联甚微,不仅在时间上有先后之差,而且性质上 也不相同:前者纯粹出于卖文糊口,有明显的商业倾向;后者的原因则颇为复杂。李渔家班的性质也不同 于民间艺人的戏曲表演,更接近于豪门女乐,主要用于娱乐而非艺术经营,体现了李渔注重人生快乐的 文化品格。作为戏班成员的家姬在李渔的家庭生活、艺术实践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但李渔戏曲理论的 提出主要得之积久形成的艺术感悟和理性思考,与家姬的演剧活动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李渔 家庭戏班 活动时间 歌姬 戏班性质
下载PDF
秋胡故事解析——兼论中国古代女性在婚姻中的自主地位 被引量:3
18
作者 宁稼雨 梁晓萍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秋胡故事是中国古老的传说之一 ,叙述负心男子秋胡离家多年之后返乡 ,调戏桑间美女 ,而此女恰是他相见不相识的妻子 ,妻子不齿其行投河而死。这一戏妻的基本故事面貌随着时代的演进逐渐发生了变化 ,从秋胡戏妻变为秋胡试妻 ,采用有意试... 秋胡故事是中国古老的传说之一 ,叙述负心男子秋胡离家多年之后返乡 ,调戏桑间美女 ,而此女恰是他相见不相识的妻子 ,妻子不齿其行投河而死。这一戏妻的基本故事面貌随着时代的演进逐渐发生了变化 ,从秋胡戏妻变为秋胡试妻 ,采用有意试妻结构的同时 ,也意味着误会消除之后夫妻和好的大团圆结局。而这一变化与中国古代女性在婚姻中受贞节观念束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胡 贞节观 自主地位 中国 古代女性 婚姻 民间传说
下载PDF
六朝杂传与传奇体制 被引量:9
19
作者 熊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627-631,共5页
唐人传奇体制承继六朝杂传而来 ,这体现在唐人传奇对六朝杂传外在形式的沿袭、对实录的有意标榜、对六朝杂传行文模式的承继等几个方面 ,而且 ,历来被认为是唐人传奇重要特征的“文备众体”,实际上也源于六朝杂传的实践。
关键词 传奇体制 六朝 杂传 中国 古典小说 唐代 传奇 小说史
下载PDF
关于文论“失语”和“话语重建”的再思考 被引量:6
20
作者 沈立岩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2-87,96,共7页
所谓“失语”并不是对当前文论状况的一个准确的概括 ,而“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也很难成为“话语重建”的理想途径 ,单纯的民族特色亦非理论建构的第一要旨 ,问题的关键是对当代的社会文化和文学现实的深刻研究 ;文学理论话语的建构并... 所谓“失语”并不是对当前文论状况的一个准确的概括 ,而“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也很难成为“话语重建”的理想途径 ,单纯的民族特色亦非理论建构的第一要旨 ,问题的关键是对当代的社会文化和文学现实的深刻研究 ;文学理论话语的建构并非文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而只是认识文学实在的概念工具和手段 ,它必须从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实证性研究中自然地生发出来 ,而且具有历史的特定性和暂时性特征 ,是有待于不断的调整和变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重建 文化差异 文化变迁 文学批评 文学史 文学理论 实证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