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由“悲凉”看建安风骨的北方文化审美属性 |
刘畅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5
|
|
2
|
论宋代文学思想的社会文化背景 |
刘畅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4
|
|
3
|
魏晋南北朝抄书人对传播典籍与文化的贡献 |
陈德弟
|
《文史杂志》
|
2008 |
1
|
|
4
|
悲凉·速老·忧患意识——试论建安风骨的北方文化审美属性 |
刘畅
|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99 |
1
|
|
5
|
康有为中西文化观初探 |
唐明贵
|
《阴山学刊》
|
2002 |
0 |
|
6
|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图书分类法的选择──孙星衍十二分法的文化透视 |
郑天一
|
《江苏图书馆学报》
|
2002 |
0 |
|
7
|
卢木斋与南开大学木斋图书馆 |
吴振清
李世锐
|
《天津档案》
|
2015 |
0 |
|
8
|
由《程器》观《风骨》——刘勰文学思想的社会文化背景考析 |
刘畅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0 |
0 |
|
9
|
论事大主义与朝鲜王朝对明关系 |
孙卫国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4
|
|
10
|
应公鼎铭与周代宗法 |
陈絜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8
|
|
11
|
论“六艺”与“六经” |
邓安生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6
|
|
12
|
试论殷墟聚落居民的族系问题 |
陈絜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4
|
|
13
|
《荀子》引《诗》考论 |
赵伯雄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3
|
|
14
|
先秦文献中的“以数为纪” |
赵伯雄
|
《文献》
CSSCI
|
1999 |
15
|
|
15
|
魏晋南北朝兴旺的佣书业及其作用 |
陈德弟
|
《历史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6
|
清华简《金縢》与《尚书》郑注文本考——兼论《史记》述《金縢》的今古文问题 |
李晶
|
《古代文明》
CSSCI
|
2016 |
3
|
|
17
|
《公羊》《左传》记事异同考 |
赵伯雄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2
|
|
18
|
御门听政与康熙之治 |
王薇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9
|
思想力问题与述而不作传统 |
刘畅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20
|
从自撰年谱看中国年谱在明代的大发展 |
王薇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