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初汉军八旗都统考 被引量:6
1
作者 杜家骥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史馆 记述 清初 史籍 史官 国史 史事 成立 矛盾 错误
下载PDF
论明代洪熙宣德时期的蒙古政策 被引量:3
2
作者 杨艳秋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1期123-127,共5页
论明代洪熙宣德时期的蒙古政策杨艳秋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大将徐达的军队攻陷大都,元顺帝宵遁,标志着元朝在中原统治的结束。但北元仍然保存了强大的力量,“整复故都”,不忘中兴,对明王朝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太祖朱元璋... 论明代洪熙宣德时期的蒙古政策杨艳秋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大将徐达的军队攻陷大都,元顺帝宵遁,标志着元朝在中原统治的结束。但北元仍然保存了强大的力量,“整复故都”,不忘中兴,对明王朝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太祖朱元璋屡次派将征伐,对北元势力加以摧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 阿鲁台 宣德 兀良哈 《明通鉴》 皇明史概 宣宗 瓦剌 土木之变 朱元璋
下载PDF
三K党与美国南部重建 被引量:2
3
作者 谢国荣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3-97,共5页
本文探讨了重建时期三K党兴起的背景和社会基础,论述了三K党在重建时期的活动及其影响,分析了黑人及联邦政府对三K党的反应与对策,认为三K党的兴起主要是南部白人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现念的产物,而其活动则深深地影响了南部种族关系... 本文探讨了重建时期三K党兴起的背景和社会基础,论述了三K党在重建时期的活动及其影响,分析了黑人及联邦政府对三K党的反应与对策,认为三K党的兴起主要是南部白人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现念的产物,而其活动则深深地影响了南部种族关系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K党 黑人 南部重建 种族主义
下载PDF
明代春季主要节令
4
作者 何孝荣 《紫禁城》 1992年第1期47-48,40,共3页
歲時令節是風俗文化的一部分,我國古代的歲時令節很多,學者們對此作了不少研究。本文以明代方誌和一些史料為依據,對明代的主要歲時令節(限於漢族地區)作一考察。按照中國古代的历法,農历一、二、三月为春季。春季的節日主要有元旦、立春。
关键词 俗文化 放鞭炮 立春日 沈德符 彩亭 火城 松棚 元夕 芒神 新汲水
下载PDF
20世纪初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周恩来
5
作者 李启成 程新华 卞树勇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24-29,共6页
19、20世纪之交,中西文化交流空前广泛和深入。周恩来置身于这汹涌澎湃的时代潮流之中,在南开学校形成了以进化论为核心,以西学补中学的文化观,具体为教育救国论、军国主义、贤人政治。到日本后,发现军国主义、贤人政治不可能... 19、20世纪之交,中西文化交流空前广泛和深入。周恩来置身于这汹涌澎湃的时代潮流之中,在南开学校形成了以进化论为核心,以西学补中学的文化观,具体为教育救国论、军国主义、贤人政治。到日本后,发现军国主义、贤人政治不可能救中国,并初步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到欧洲,一战后全球对西方文明的怀疑与反思,周恩来认识到不能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找到救国之良方。经过对西方文化的两次幻灭之后,周恩来把马克思主义与各种思潮推求比较,仔细钻研了马克思主义,考察了英国煤矿工人罢工之后,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文化交流 文化观 进化 社会主义
下载PDF
日本视域下的“满洲利权”与侵华政策的形成逻辑
6
作者 刘轩 纪雅琦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29-37,F0003,150,151,共12页
日本通过日俄战争和对华“二十一条”非法攫取了中国东北多项利权,使日本所谓“满洲利权”演化为“中日邦交之癌”。币原协调外交虽然曾经成为日本外交政策的主流,但日本政府企图维护和扩大“满洲利权”的所谓战略定位,使中日矛盾、日... 日本通过日俄战争和对华“二十一条”非法攫取了中国东北多项利权,使日本所谓“满洲利权”演化为“中日邦交之癌”。币原协调外交虽然曾经成为日本外交政策的主流,但日本政府企图维护和扩大“满洲利权”的所谓战略定位,使中日矛盾、日美矛盾越来越难以调和,进而为日本军部法西斯和右翼势力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攻击政党内阁和发动恐怖行动提供了重要口实,并导致日本二元外交横行、决策机制扭曲和政治生态变异。日本侵华政策的社会基础在于国际矛盾激化下的民族主义思潮泛滥和国内政治极端化,形成逻辑在于明治宪法体制下的治理规则冲突和制动机制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洲利权” 侵华政策 政治生态变异 制动机制缺失
下载PDF
明清状元杂谈
7
作者 张前进 《华夏文化》 1999年第3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状元 科举制度 明清两代 进士出身 科举考试 大学士 中试 八股文 翰林院 公平竞争原则
下载PDF
明代的宫廷教育——内書堂讀書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偉凱 郭文明 《紫禁城》 1994年第3期17-17+49,49,共2页
内書堂是明代宮廷中為了對內臣進行文化教育而設立的一種專門性機構。本來明朝立國初年,太祖朱元璋定制:“內侍毋許識字。”雖然他本人也任用過通書算的內侍為內廷官員,掌理典簿文籍、御寶圖書,但這些人是“僅識字”,而“不明其義”。... 内書堂是明代宮廷中為了對內臣進行文化教育而設立的一種專門性機構。本來明朝立國初年,太祖朱元璋定制:“內侍毋許識字。”雖然他本人也任用過通書算的內侍為內廷官員,掌理典簿文籍、御寶圖書,但這些人是“僅識字”,而“不明其義”。其子明成祖永樂皇帝,違其父制,“令吏部聽選敎官入內教書。”而當其曾孫宣宗朱瞻基即位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簿 朱瞻基 令吏 宣宗 通書 司主事 書堂 鼓司 外廷 魏忠
下载PDF
从二十世纪初期的情诗看人性解放
9
作者 张永胜 《华夏文化》 1999年第3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二十世纪初期 自由人性 人性解放 伦理道德 郭沫若 爱情诗歌 《占有》 “新青年” 传统伦理 历史研究
下载PDF
杨起隆の变乱
10
作者 孫衛国 于濬濤 《紫禁城》 1994年第4期41-41,共1页
清康熙十二年(1673)十一月、吳三桂康熙帝‘撤藩’(吳三桂藩王封爵撤廃)(括弧内文句訳者解明——說明)对不满雲南叛乱套起‘三藩乱’除幕。
关键词 康熙皇帝 桂藩 康熙十二年 杨起 满洲八旗 尚之信 解明 旗主 正黄旗 宗女
下载PDF
楊起隆之變
11
作者 孫衞國 《紫禁城》 1994年第4期40-40,共1页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吳三桂在雲南因不滿康熙帝撤藩而叛亂,從而揭開了“三藩之亂”的序幕。當年還祇有二十一歲的康熙帝即緊急調兵南下,以遏制叛軍北上。京城兵力一時空虛,就在這時,京城內發生了“楊起隆之變”,險些釀成大禍。...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吳三桂在雲南因不滿康熙帝撤藩而叛亂,從而揭開了“三藩之亂”的序幕。當年還祇有二十一歲的康熙帝即緊急調兵南下,以遏制叛軍北上。京城兵力一時空虛,就在這時,京城內發生了“楊起隆之變”,險些釀成大禍。 楊起隆係京城人,他獲知吳三桂叛亂的消息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皇帝 康熙十二年 满洲贵族 尚之信 旗主 十三年 正黄旗 爵人 五威 立政
下载PDF
日本传统家族制度与日本人家的观念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卓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70-77,共8页
近代以来,家族制度问题是日本重要的道德问题、政治问题和法律问题,日本人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乃至经济生活都被置于“家”的观念的束缚之下,可以认为,近代以来日本的成功与失败,都与日本传统家族制度及家族道德有密切关系。“君臣一... 近代以来,家族制度问题是日本重要的道德问题、政治问题和法律问题,日本人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乃至经济生活都被置于“家”的观念的束缚之下,可以认为,近代以来日本的成功与失败,都与日本传统家族制度及家族道德有密切关系。“君臣一家”、“劳资一体”、“企业一家”的观念,便是日本传统家族制度与家族道德在日本人的政治关系及经济关系中的突出反映。本文拟对日本传统家族制度的特征及其影响作一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制度 日本传统 政治生活 经济关系 法律问题 政治关系 精神生活 经济生活 君臣 密切关系
原文传递
中江兆民的自由民权思想和儒学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家骅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8-44,19,共8页
中江兆民的自由民权思想和儒学王家骅中江兆民(1847-1901)有"东洋卢梭"之称。他是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家,又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还是卓越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然而,在其思想历程中,传统与现代之间并未... 中江兆民的自由民权思想和儒学王家骅中江兆民(1847-1901)有"东洋卢梭"之称。他是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家,又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还是卓越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然而,在其思想历程中,传统与现代之间并未发生彻底断裂,他并不把儒家思想与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江兆民 自由民权 社会契约论 近代思想 卢梭思想 《孟子》 人民主权思想 民主主义 功利主义 民主思想
原文传递
加拿大、美国与越南战争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令侠 《历史教学(下半月)》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15-19,共5页
关键词 加拿大 越南战争 皮尔逊 越南人 管委会 约翰逊 日内瓦会议 非军事区 南越 加拿大外交
原文传递
郑天挺传略
15
作者 郑克晟 《文献》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55-169,共15页
一郑夭挺,原名庆甡,字毅生,一八九九年八月九日(阴历七月初四)生于北京。他原籍福建省长乐县,祖居福州城内西门街。他的父亲郑叔忱,字扆丹,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多年在清政府翰林院任职。光绪二十年做过顺夭乡试的同考官。
关键词 领事裁判权 二十年 明清史学 研究生 学校 北大 福建学生 北京大学 科研工作 中国人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