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2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院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实现路径研究——以南开大学穆旦书院为例
1
作者 相羽 崔丽月 《未来与发展》 2024年第6期90-95,共6页
当下我国高校书院建设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着书院、学院双院制建设协同困难等问题,制约了高校书院育人作用的发挥。南开大学穆旦书院以“三全育人”为导向,依托外国语学院专业特色,构建以学为主、教学相长的“师生发... 当下我国高校书院建设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着书院、学院双院制建设协同困难等问题,制约了高校书院育人作用的发挥。南开大学穆旦书院以“三全育人”为导向,依托外国语学院专业特色,构建以学为主、教学相长的“师生发展共同体”平台,致力于推动学科交叉与多元融合,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系统而扎实的外语知识、过硬专业技能和出色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涉外事务的从业者、国际问题的研究者、人类文明的沟通者、语言服务的提供者。本文聚焦于在智慧书院模式下,双院制如何协同育人发挥三全育人的最大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院制 协同育人 三全育人
下载PDF
OBE理念下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以南开大学为例
2
作者 袁芳 李霞 《大学教育》 2024年第5期56-59,共4页
跨文化交际课程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构成,虽历经数轮改革,但学界对其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方面仍存有争议。文章以南开大学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改革为例,以成果导向教育(OBE)为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 跨文化交际课程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构成,虽历经数轮改革,但学界对其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方面仍存有争议。文章以南开大学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改革为例,以成果导向教育(OBE)为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以自建在线课程为基础,对中外文化之共性和差异性进行总结,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并优化立体评价体系,推动课程的持续改进和完善,旨在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跨文化交际 课程建设 中国文化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通识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南开大学中国文化英译课程为例
3
作者 袁芳 《大学教育》 2024年第15期66-69,74,共5页
新文科建设为不断走向纵深的大学通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中国文化英译课程将教学改革聚焦于解决大学生母语文化元素有所缺失、用英语阐释中国文化的能力相对较弱等问题,坚持价值引领和“五育”并举,并在此基础上重构教学内... 新文科建设为不断走向纵深的大学通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中国文化英译课程将教学改革聚焦于解决大学生母语文化元素有所缺失、用英语阐释中国文化的能力相对较弱等问题,坚持价值引领和“五育”并举,并在此基础上重构教学内容,在“博”与“精”的平衡中补足学生的母语文化元素,同时融合数字化教学手段助力学生提升阐释中国文化的能力,力求在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之时赋能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通识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国文化
下载PDF
书院模式下高校“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探索--以南开大学智慧书院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相羽 崔丽月 《未来与发展》 2022年第11期109-112,55,共5页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深化和内涵发展,书院在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虽然当前我国高校书院制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但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发展书院制对于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作用。南开大学积极探索智...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深化和内涵发展,书院在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虽然当前我国高校书院制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但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发展书院制对于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作用。南开大学积极探索智慧书院模式下的“三全育人”工作,以期为书院制育人贡献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书院 三全育人 建设路径
下载PDF
从晚清到五四:外国文学翻译走向现代之路
5
作者 张智中 赵曼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3期208-217,共10页
五四时期的外国文学翻译盛况空前,任淑坤《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的言说与实践》一书研究视角切中该时期多维的翻译言说与实践关系,披沙拣金,突破五四时期翻译史研究以言说为依据、默认翻译实践与言说一致的模式,使言说与实践的多维关系... 五四时期的外国文学翻译盛况空前,任淑坤《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的言说与实践》一书研究视角切中该时期多维的翻译言说与实践关系,披沙拣金,突破五四时期翻译史研究以言说为依据、默认翻译实践与言说一致的模式,使言说与实践的多维关系从隐身走向现形。一则见解高卓,从宏观视角对五四时期的译本作系统和整体考察;再则其探骊得珠,以《新青年》为典例,从微观角度探究五四时期大量外国文学作品传入盛况。引而申之,触类而长,其研究对当今中国文学走出去极具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外国文学翻译 言说与实践 多维关系 《新青年》
下载PDF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下美国研究方向课程设置的均衡性和前瞻性定位
6
作者 郝蕴志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52-57,共6页
为了应对后疫情时代中美关系所面临的挑战,加强和深化美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下硕士研究生阶段美国研究方向的课程设置应加强均衡性和前瞻性定位,这样才能培养具有复合型研究能力的跨学科外语人才,以满足国家... 为了应对后疫情时代中美关系所面临的挑战,加强和深化美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下硕士研究生阶段美国研究方向的课程设置应加强均衡性和前瞻性定位,这样才能培养具有复合型研究能力的跨学科外语人才,以满足国家日益增长的需要。本文结合美国课程建设的相关经验,讨论了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下硕士研究生阶段美国研究方向课程体系的特点,并对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 区域国别研究 美国研究 研究生教育 课程设置
下载PDF
大学生昼夜偏好特征对睡眠健康的影响和对策研究——基于天津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予 李彪 +3 位作者 袁婧 相羽 刘学珍 董兰兰 《未来与发展》 2014年第12期88-93,13,共7页
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是教育工作者始终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大学生的清晨型/夜晚型的昼夜偏好特征和睡眠状况,研究大学生的昼夜偏好分布特点及其对睡眠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人群中夜晚型比例远远... 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是教育工作者始终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大学生的清晨型/夜晚型的昼夜偏好特征和睡眠状况,研究大学生的昼夜偏好分布特点及其对睡眠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人群中夜晚型比例远远高于清晨型,并且表现出晚睡晚起的作息倾向;大学生人群的整体睡眠质量不容乐观,存在较大的日间功能障碍;昼夜偏好与睡眠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证实了夜晚型的昼夜偏好对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存在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学校应从育人观念、健康教育、心理疏导、课程与宿舍管理等多个角度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生活氛围,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鼓励他们以更符合身心发展的方式学习和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昼夜偏好 睡眠健康
下载PDF
浅析兴趣教学法在大学葡语课堂中的应用——以南开葡语课堂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婧 《高教学刊》 2018年第12期126-128,132,共4页
目前,中国的葡萄牙语外语教学仍存在许多困难,许多教学方法被发明和再创造,这些方法都有一个相同的目标:促进教学。其中一种方法是兴趣教学法。文章通过分析兴趣教学的内涵和步骤,了解南开学生对此种教学方法的反馈,研究兴趣教学法是如... 目前,中国的葡萄牙语外语教学仍存在许多困难,许多教学方法被发明和再创造,这些方法都有一个相同的目标:促进教学。其中一种方法是兴趣教学法。文章通过分析兴趣教学的内涵和步骤,了解南开学生对此种教学方法的反馈,研究兴趣教学法是如何促进知识构建和认知发展的,对教师增强教学方法的实效性并最终提高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趣 葡萄牙语 教与学
下载PDF
顺应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读写课课程思政设计研究
9
作者 马悦 李民 《双语教育研究》 2023年第3期13-19,共7页
文本从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视角出发,以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动态顺应、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四个维度为抓手,探析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读写课的路径。文本提出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首先要为学习者创造通过物质世界语言环... 文本从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视角出发,以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动态顺应、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四个维度为抓手,探析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读写课的路径。文本提出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首先要为学习者创造通过物质世界语言环境的知识输入并在交际语境中进行运用强化,达到心理世界的价值观内化,进一步影响物质世界的言行,形成良性循环;其次,应做到语音、词汇、句式、语篇等要素的全方位融入,并在动态的语境下促进意义的生成和知识的内化;此外,教师和学生在顺应的过程中通过感知、表征、计划和记忆的循环过程,促成课程思政元素的隐性融入和意义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顺应论 大学英语
下载PDF
从整体主义哲学看中国古代哲学超越性概念与范畴的翻译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翠娥 《深圳社会科学》 2024年第2期139-149,共11页
中国古代哲学超越性概念与范畴的翻译问题,关系到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之林如何自我定位以及与世界哲学如何对话。对中国古代哲学是否存在超越性概念与范畴以及如何翻译这一问题,文化上的排外论、兼容论和多元论有不同的回答和主张。多元... 中国古代哲学超越性概念与范畴的翻译问题,关系到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之林如何自我定位以及与世界哲学如何对话。对中国古代哲学是否存在超越性概念与范畴以及如何翻译这一问题,文化上的排外论、兼容论和多元论有不同的回答和主张。多元论中的普遍主义强调文化共同性,特殊主义则强调个体的独特性。立足普遍性可以发现各种文化之间的联系,但不是为了寻求一种把独特性沦为背景的世界语言;立足特殊性能够尊重各种文化的独特性,但是不能由此认为它们必然彼此互不相干。标举中国哲学独特性的特殊论者,倾向于放弃西方哲学传统中被认为具有高度超越意义的概念和范畴。整体主义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整体主义哲学翻译观认为,中西哲学传统中有着一些共通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范畴。中国哲学中的超越性范畴是确然存在的,诸如“天”“道”“自然”等普遍的人类经验和问题范畴,大可以寻找最相似的译名,这是“同”;而对这些范畴提供具体的解释和论述,就是在提供中国哲学对这些普遍问题的独特回应。哲学概念和范畴翻译中体现的这种“同-异”张力,尊重了中国哲学对共同问题的特有回应这一事实。这种名同实异、异趣同调的翻译主张能帮助中国哲学实现与世界哲学真正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为人类整体智慧的提升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哲学翻译 整体主义 超越性 内在性 概念与范畴
下载PDF
外语教育与外语课程创新三人谈
11
作者 张文忠 陈新仁 胡强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新时期,外语和外语教育的作用日益突显。外语课程和外语课堂教学决定了外语人才培养的规格。在数字时代,外语课程建设和研究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三位作者从外语课程创新的维度、教研共同体的重要作用、教师创新思维... 新时期,外语和外语教育的作用日益突显。外语课程和外语课堂教学决定了外语人才培养的规格。在数字时代,外语课程建设和研究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三位作者从外语课程创新的维度、教研共同体的重要作用、教师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育数智化等诸多方面对外语教育的未来走向提出独到见解,旨在推进高素质外语人才培养和国家外语教育能力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育 课程创新 教育数智化
下载PDF
赋权增能教育模式下高校外语课堂教师反馈中的学习者投入研究
12
作者 刘浩 张文忠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1,共6页
本研究从赋权增能教育模式出发,采用质性个案法探析15位大学生在高校外语课堂教师反馈中的学习者投入。通过半结构性访谈、课堂观察及其他素材收集数据,依据扎根理论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学习者对教师反馈存在认知投入差异,会采... 本研究从赋权增能教育模式出发,采用质性个案法探析15位大学生在高校外语课堂教师反馈中的学习者投入。通过半结构性访谈、课堂观察及其他素材收集数据,依据扎根理论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学习者对教师反馈存在认知投入差异,会采用不同的行为投入策略,情感投入呈动态变化、因人而异;(2)教师反馈中的学习者投入与学生过往英语学习经历、赋权增能教学环境及个性化学习任务密切相关。研究对外语教师优化反馈过程及探索适合外语课堂教学实际的有效教师反馈机制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反馈 学习者投入 赋权增能课堂 质性个案研究
下载PDF
尺度转换与重构:文学研究的新焦点
13
作者 刘英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8,287,共9页
“尺度”在一般意义上指,测量或分级的标准,或事物的相对大小,或范围。作为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尺度”具有垂直层级和横向水平的双重性,前者指城市、区域、国家和全球的尺度阶梯,后者指边缘——半边缘——中心的水平体系。全球化、... “尺度”在一般意义上指,测量或分级的标准,或事物的相对大小,或范围。作为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尺度”具有垂直层级和横向水平的双重性,前者指城市、区域、国家和全球的尺度阶梯,后者指边缘——半边缘——中心的水平体系。全球化、全球气候变化和数字化等新现象的出现,挑战了人类对尺度的传统认知,促使人文地理、环境研究等诸多学科对“尺度”重新思考,提出尺度重构、尺度转换和尺度效应等一系列创新术语。欧美文学研究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新的学术动向,将其作为理论资源和分析框架,探寻人类世的尺度研究范式,展开对世界文学的认知图绘和星球尺度的文学研究,揭示文学对多尺度、多中心和多种能动性的表征策略。尺度转换和重构的新近思考对中国文学研究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 生态批评 人类世 文学地理 世界文学
下载PDF
论毕肖普诗歌中异化的日常生活及其救赎
14
作者 马红旗 张羽西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3,共10页
伊丽莎白·毕肖普的诗歌多以日常生活为主题。诗人通过对生活空间和生活实践的细致描写,揭示现代化对日常生活造成的异化。以毕肖普诗歌中呈现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结合亨利·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有助于探究诗歌中异化... 伊丽莎白·毕肖普的诗歌多以日常生活为主题。诗人通过对生活空间和生活实践的细致描写,揭示现代化对日常生活造成的异化。以毕肖普诗歌中呈现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结合亨利·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有助于探究诗歌中异化的日常生活及其救赎方式。毕肖普在诗歌中揭露并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与现代工业社会存在的种种虚伪与不公,并将艺术化的生活风格以及来自生活的梦境、想象与记忆作为可能救赎异化生活的途径。毕肖普在诗歌中塑造了一种崭新的理想生活秩序,试图重建现代人得以栖息的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丽莎白·毕肖普 日常生活 异化 救赎 空间
下载PDF
从“五行”英译看西方对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认知及中国传统哲学“走出去”
15
作者 胡翠娥 《英语研究》 2024年第1期23-36,共14页
“五行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最具广泛影响力的学说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重要学说。对“五行”概念的翻译体现出西方对中国古代宇宙论的认知。“五行”译名虽然多样,但从宇宙生成论意义上可分为“构成”观、“力量”观和“... “五行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最具广泛影响力的学说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重要学说。对“五行”概念的翻译体现出西方对中国古代宇宙论的认知。“五行”译名虽然多样,但从宇宙生成论意义上可分为“构成”观、“力量”观和“功能”观。“构成”观以“five elements”译名为代表,主张五行是宇宙基本物质的构成;“力量”观主张从动态力量或过程而不是静态要素意义上去认识五行在宇宙生成论上的作用;“功能”观以“five phases”为代表,认为五行是元气的不同相状,是一种功能,而不是物质的构成。“五行说”的演变历史证明,先秦没有以五行言生化过程,《淮南子》中虽然渗入了五行观念,但还没有作为阴阳之气的次级观念参与宇宙生化。“phases”指同一实体的不同相状或形态,运用到“五行”中,使木、火、土、金、水成为性质简单、均匀同一的东西,因而失去了其实体性,与“阴阳和五行大体上被看作抽象的实体”这一普遍认识相矛盾。无论如何,西方关于“五行”翻译的争论,为中国传统哲学“走出去”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说 “五行”翻译 中国古代宇宙论
下载PDF
我国外语类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成就、困境与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中祥 张文忠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3,共10页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构建我国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对推动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在回顾我国外语类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本研究主要考察了其建设现状、成就及存在的困境,并结合“金课”标...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构建我国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对推动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在回顾我国外语类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本研究主要考察了其建设现状、成就及存在的困境,并结合“金课”标准和国际慕课发展经验提出相应策略和建议。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外语类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也能持续深化新时期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本科课程 课程建设 外语课程 在线课程
下载PDF
文化的力量:德国歌德学院的历史和启示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帆 王红梅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3-27,共5页
歌德学院作为德国最大的媒介组织,以推广德语、促进文化交流、宣传德国为根本任务,是德国对外文化教育政策的主要执行机构之一。本文尝试对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作一梳理,以期从中得出一些对中国孔子学院发展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歌德学院 文化交流 德国教育
下载PDF
学术竞争与群体关怀:乔伊斯·凯洛·欧茨的“学院小说”主题探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英 栾红敏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49,共4页
在学院小说纷呈的当代美国文坛,欧茨的小说独树一帜。其不凡之处在于她自觉地将作家的敏锐观察、学者的理性思考与女性的独特视角融为一体。虽然欧茨小说呈现的"世俗化"大学里同样涌动着文化的激流以及政治的漩涡,但她的作品... 在学院小说纷呈的当代美国文坛,欧茨的小说独树一帜。其不凡之处在于她自觉地将作家的敏锐观察、学者的理性思考与女性的独特视角融为一体。虽然欧茨小说呈现的"世俗化"大学里同样涌动着文化的激流以及政治的漩涡,但她的作品没有一味停留在揭露和批判的层面,而是呼吁建构一种基于关怀伦理之上的和谐校园文化。虽然她的小说由于夹杂哥特式的叙事元素而显得神秘和空灵,她的学院人物也时常带有虚无主义的色彩,但在这种后现代表象下隐藏的依旧是她对人性的关怀。不论她的写作手法如何变换,以关怀柔化竞争,以互爱替代冷漠的主题是她学院小说真正的命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茨 学院小说 竞争 群体关怀
下载PDF
天津话上声的两条“变调规则”辨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秋武 贾媛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58,73,共7页
黄良喜等人近来提出天津话上声在阳平和去声前变为阴平。运用Praat软件,对天津话两字组中上声在阳平和去声前的表现进行了声学和听辨实验。实验表明:天津人根据上述二字组中这两个声调的细微差别能够做出比较正确的分辨,从而证明上声在... 黄良喜等人近来提出天津话上声在阳平和去声前变为阴平。运用Praat软件,对天津话两字组中上声在阳平和去声前的表现进行了声学和听辨实验。实验表明:天津人根据上述二字组中这两个声调的细微差别能够做出比较正确的分辨,从而证明上声在阳平和去声前没有变为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话 上声 连读变调 声学实验 听辨实验
下载PDF
流动性与创伤疗愈:石黑一雄早期小说研究
20
作者 朱永玲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4期95-99,共5页
石黑一雄早期小说《远山淡影》和《浮世画家》呈现了流动性与创伤疗愈的复杂关系。创伤疗愈的关键在于受创者能否重建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联系。小说中的受创者悦子和小野总是试图通过移民、旅行、访友、散步等流动性具身实践摆脱创伤... 石黑一雄早期小说《远山淡影》和《浮世画家》呈现了流动性与创伤疗愈的复杂关系。创伤疗愈的关键在于受创者能否重建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联系。小说中的受创者悦子和小野总是试图通过移民、旅行、访友、散步等流动性具身实践摆脱创伤阴影,拉开与原有生活空间的距离,恢复自我控制力,建立安全环境,转化创伤记忆,重建联系感。流动性实践虽给受创者带来重建联系感的机会,但如不能充分发挥多种流动性的功能,受创者不仅不能疗愈创伤,而且可能遭遇新的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黑一雄 流动性 创伤 创伤疗愈 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