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国文学研究的理念、路径与方法——南开大学王立新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立新 王钢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72-80,共9页
本文是对南开大学王立新教授进行的一次学术访谈,涉及希伯来文学研究和外国文学研究的理念、路径、方法和学术研究心得等方面的话题。王立新教授认为,古代希伯来文学研究的四重视野,即语言形式、文化影响、神权观念和现代诗学对外国文... 本文是对南开大学王立新教授进行的一次学术访谈,涉及希伯来文学研究和外国文学研究的理念、路径、方法和学术研究心得等方面的话题。王立新教授认为,古代希伯来文学研究的四重视野,即语言形式、文化影响、神权观念和现代诗学对外国文学研究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外国文学研究既要考查文本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还要强调以审美的眼光进入具体的文本探讨,坚持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的统一、“客观性”与“建构性”的统一以及历史考察与诗学叙事的统一。此外,王立新教授还就文学如何在深层文化结构中再现民族精神和物质生活方式、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如何影响外国文学研究以及外国文学研究中如何实现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并重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研究 学术思想 研究心得
下载PDF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在线教学的思考——兼谈南开大学“大学语文”在线课程建设 被引量:27
2
作者 冯大建 迟宝东 刘子琦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28,共5页
南开大学"大学语文"课程在线教学实施多年,与课堂教学配合紧密,深化课堂教学、推动自主学习、改革评测体系,开发出一套有特色的在线教学软件与教学模式。此系列软件与教学模式,不仅适用于大学语文课程,对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南开大学"大学语文"课程在线教学实施多年,与课堂教学配合紧密,深化课堂教学、推动自主学习、改革评测体系,开发出一套有特色的在线教学软件与教学模式。此系列软件与教学模式,不仅适用于大学语文课程,对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其他课程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学 大学语文 人文素质教育
下载PDF
“英汉双语教学”跟“国家汉语战略”矛盾——语言学家、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马庆株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41
3
作者 彭泽润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24-27,共4页
近年来 ,关于汉语发展和汉语教育 ,有几个话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例如 ,“读经书中的语言教育观念问题” ,“语文教材改革中的语言现代化问题” ,“学术语言文言化倾向问题” ,“汉字和汉语拼音协调发展问题” ,“英语和汉语的... 近年来 ,关于汉语发展和汉语教育 ,有几个话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例如 ,“读经书中的语言教育观念问题” ,“语文教材改革中的语言现代化问题” ,“学术语言文言化倾向问题” ,“汉字和汉语拼音协调发展问题” ,“英语和汉语的双语教学问题”等等。随着 2 0 0 4年底“国家汉语战略”浮出水面 ,怎样处理汉语和外语、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 ,怎样处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普通话汉语和方言汉语等关系问题 ,即将成为热门话题 ,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国家汉语战略”实施的成效 ,也直接关系到汉语研究的方向和汉语本身发展的方向 ,可以说是中国语言规划和我们民族发展的一件大事。本刊一直密切关注这些问题 ,曾经刊发过数篇相关文章。鉴于诸多精辟言论分散在各种图书、报刊以及网络 ,不利于讨论的集中、深化和问题的及时澄清 ,从这期起 ,我们开辟了“焦点论坛”栏目 ,本着关心民族大计之旨要 ,开展讨论与争鸣 ,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本期首发彭泽润教授与马庆株教授的访谈录作为开篇。对马先生的观点无论赞成还是反对的稿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汉语教学 双语教学 中国 汉语战略 语言学家 南开大学 博士生导师 马庆株
下载PDF
“内外结合”的有机整体观--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立新教授访谈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立新 欧光安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8,共6页
文章是对南开大学文学院王立新教授的访谈,涉及希伯来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方法、外国文学史的编写及青年教师成长方面的话题。王立新教授认为,希伯来文学研究与通常所说的圣经文学研究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为一个研究领域,前者需要在希... 文章是对南开大学文学院王立新教授的访谈,涉及希伯来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方法、外国文学史的编写及青年教师成长方面的话题。王立新教授认为,希伯来文学研究与通常所说的圣经文学研究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为一个研究领域,前者需要在希伯来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语境中展开,后者一般则被置于基督教历史文化的论域中进行。在外国文学研究的方法上,他认同"内外结合"的研究方法,反对将文学研究作为普泛式的文化研究,坚持文学既拥有自身的疆界,又是在一定的时代精神、历史文化土壤中产生,需要在跨学科视域中予以深入讨论的基本立场,主张以形式诗学与文化诗学有机结合的批评方法,在有效认识文学文本的艺术世界如何被建构的基础上合乎逻辑地揭示其丰富的文化意蕴。关于外国文学史,他主张要更重视世界文学发展过程中东西方文学的交流和相互影响,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文学史书写,更要注意打破以往东西方文学二分的认识模式,并且要警惕将文学研究变为某种文化批评理论的注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伯来文学 研究方法 文学史
下载PDF
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行为及受众研究——以“南开大学团委”为例
5
作者 郑雅文 《新媒体研究》 2019年第3期55-56,共2页
选取"南开大学团委"公众号的发布行为及受众为研究对象,从公众号发布内容的传播效果入手,研究用户群体特征以及有特点、有规律性的发布行为对用户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南开大学团委 用户 受众黏性 大学生群体
下载PDF
俄罗斯古代文人文学的抗暴叙事
6
作者 王志耕 《文学与文化》 2024年第2期53-64,共12页
在俄罗斯古代文人文学中即形成了反抗暴政的叙事基调,这种基调主要受到东正教文化中圣愚文化和民间文学狂欢化精神的影响。其表现形式一是对世俗权力的反抗,二是对教会威权的否定。前者的代表性文本是库尔勃斯基给伊凡四世的书信,后者... 在俄罗斯古代文人文学中即形成了反抗暴政的叙事基调,这种基调主要受到东正教文化中圣愚文化和民间文学狂欢化精神的影响。其表现形式一是对世俗权力的反抗,二是对教会威权的否定。前者的代表性文本是库尔勃斯基给伊凡四世的书信,后者的代表性文本是阿瓦库姆的《行传》。这些文本从价值立场和诗学形态上都为19世纪俄罗斯经典文学提供了宝贵的叙事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古代文人文学 抗暴叙事 库尔勃斯基 阿瓦库姆
下载PDF
“新知培养转深沉”——辅仁大学中国现代文学教育实践(1928-1942)初探
7
作者 杨慧 《文学与文化》 2023年第1期118-132,共15页
作为中国现代最为重要的公教大学,辅仁大学的中国文学教育以中西会通的古典研究为主轴。不过,出于在华公教涵容白话文的悠久传统,该校亦非常重视“现代文学”的教育,至迟在1928年6月就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可谓得时代风气之先。秉持“发扬... 作为中国现代最为重要的公教大学,辅仁大学的中国文学教育以中西会通的古典研究为主轴。不过,出于在华公教涵容白话文的悠久传统,该校亦非常重视“现代文学”的教育,至迟在1928年6月就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可谓得时代风气之先。秉持“发扬中国固有之文化”的办学宗旨,辅仁大学将“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视作“阐发文明”的重要方式,进而在挪用和改写“五四新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国学研究的方法治现代文学的独特面向。藉此“旧学商量加邃密”的严谨学风,以及公教大学特有的世界视野和德性关怀,辅仁大学的现代文学教育与创作相得益彰,形塑了一个“引起精神上升运动”的文学空间,不仅为广大师生度过日伪统治下的幽暗时光提供了精神上的庇护,也使该校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教育“新知培养转深沉”的重要场域。考掘和排比有关辅仁大学中国现代文学教育实践的基础史料,不仅可以重审在华公教的在地化脉络,更可为探寻中国现代文学的生态与变化找到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仁大学 大学教育 公教文化 现代文学
下载PDF
大学文学教育语境下的《读诗札记》
8
作者 姜楠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5年第4期125-128,共4页
俞平伯的《读诗札记》向被视作古典文学研究史上的重要著作。学界认为此书廓清旧注,择善而从,驳正了自汉至清治《诗》学者的部分谬说,用现代方法推阐传统经典,对后世学者的研究具有启发和示范意义。
关键词 文学教育 札记 读诗 语境 大学 文学研究史 传统经典 现代方法
下载PDF
返本开新:论民国大学文学教育对《诗经》的借重
9
作者 姜楠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15期159-160,共2页
民国时期从事文学教育的大学教师,相当一部分是新文学运动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作为"旧材料"出现在大学教授的著述中,而施教者想要用这些"旧材料"传授给学生的却是"新精神"。他... 民国时期从事文学教育的大学教师,相当一部分是新文学运动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作为"旧材料"出现在大学教授的著述中,而施教者想要用这些"旧材料"传授给学生的却是"新精神"。他们将对《诗经》的独特认识与借鉴融于教育过程:民国时期的文学教育呈现摆脱旧体写作的束缚与返回《诗经》精神本源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大学 文学教育 诗经
下载PDF
西方学院艺术体制推动透视观看方式统一——评《美术学院的历史》
10
作者 张佩瑶 《中国图书评论》 2024年第10期122-128,共7页
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的《美术学院的历史》,全面梳理了西方学院艺术体制的建立过程,以及美术学院如何教育人们新兴的艺术观念与社会价值。本文从艺术体制的三个阶段出发,尝试对视觉观念的普及进行解读:一、意大利美术学院确定迪塞诺... 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的《美术学院的历史》,全面梳理了西方学院艺术体制的建立过程,以及美术学院如何教育人们新兴的艺术观念与社会价值。本文从艺术体制的三个阶段出发,尝试对视觉观念的普及进行解读:一、意大利美术学院确定迪塞诺艺术理论与人体素描课程的必要性;二、巴黎绘画与美术学院为王权服务通过官方权力增强影响力;三、美术学院教育体制在整个欧洲普及后,将学院继承自意大利美术学院的文艺复兴艺术理论与透视观看方式一同遍及欧洲乃至全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学院 艺术体制 透视 行会
下载PDF
40年前的学术盛会——天津比较文学讨论会追忆
11
作者 崔宝衡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3,共3页
1978年11月25日至12月5日,全国外国文学研究工作规划会议在广州召开,朱维之先生出席了会议。会议结束后,他回到南开大学,向我们传达会议精神,“顺便”提到了他同几位会议代表联名提出恢复比较文学研究的倡议。对于比较文学,我们这些青... 1978年11月25日至12月5日,全国外国文学研究工作规划会议在广州召开,朱维之先生出席了会议。会议结束后,他回到南开大学,向我们传达会议精神,“顺便”提到了他同几位会议代表联名提出恢复比较文学研究的倡议。对于比较文学,我们这些青年教师知之甚少。在我的印象中,苏联在斯大林时代曾斥之为资产阶级伪科学,大加挞伐,新中国成立后,这门曾经显赫一时的学科就在中华大地上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再无人问津。于是,朱先生又“顺便”就比较文学的定义、性质、研究方法等问题作了一番简明扼要的介绍。这也是我对比较文学第一次比较全面、正确的粗浅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外国文学研究 青年教师 朱先生 伪科学 大加挞伐 朱维之 南开大学
下载PDF
理想读者的文学课:读刘文飞《读与被读》
12
作者 薛瑞强 《中国图书评论》 2024年第8期73-78,共6页
刘文飞教授作为纳博科夫意义上的理想读者,将高度个性化的文学审美体验和深邃的文化思考融入对文本细节的“把玩”之中,使读者不仅能够在其带领下漫游文学的世界,洞察与感知现实,也可以在这种探索中透视自己的思想,回归自我的心灵,在构... 刘文飞教授作为纳博科夫意义上的理想读者,将高度个性化的文学审美体验和深邃的文化思考融入对文本细节的“把玩”之中,使读者不仅能够在其带领下漫游文学的世界,洞察与感知现实,也可以在这种探索中透视自己的思想,回归自我的心灵,在构筑自我孤独的文学“牢笼”的同时,通过阅读的抗争实现自我的突围和精神的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文飞 外国文学 理想读者
下载PDF
为什么是知识史?——《什么是知识史》与文学知识研究的反思
13
作者 姚孟泽 《中国图书评论》 2024年第1期98-106,共9页
彼得·伯克的《什么是知识史》凸显了知识史作为历史学分支学科的身份,对于国内文学研究领域的知识研究而言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异质性。后者起源于时代转折和文化碰撞,具有高度的知识社会学色彩和低度的知识社会学理论需求这两大特点... 彼得·伯克的《什么是知识史》凸显了知识史作为历史学分支学科的身份,对于国内文学研究领域的知识研究而言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异质性。后者起源于时代转折和文化碰撞,具有高度的知识社会学色彩和低度的知识社会学理论需求这两大特点。如今,这种理论的缺失已经成为问题,知识史研究有可能成为反思这一问题的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伯克 知识史 知识社会学
下载PDF
重勘历史“现场”——评张均的《中国当代文学报刊研究(1949-1976)》
14
作者 陆立伟 《中国图书评论》 2024年第7期121-128,共8页
张均的《中国当代文学报刊研究(1949-1976)》致力于通过研究报刊这一大众媒介,来探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及发展过程。该书以深化“人”的研究、发掘“边缘”的意义、重构历史语境等方式来探寻这一时期文艺发展之新的可能性。此外,纵观... 张均的《中国当代文学报刊研究(1949-1976)》致力于通过研究报刊这一大众媒介,来探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及发展过程。该书以深化“人”的研究、发掘“边缘”的意义、重构历史语境等方式来探寻这一时期文艺发展之新的可能性。此外,纵观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关于方法论的辩争,该书在史料的“释解”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工作,对拓展新的研究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均 《中国当代文学报刊研究(1949-1976)》 历史现场
下载PDF
魏之琇《岭云诗钞》考——兼论乾嘉时期的杭州文人与文学
15
作者 冯铃珊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年第6期89-96,共8页
《岭云诗钞》乃鲍廷博之友魏之琇之诗词别集,是目前可见的鲍廷博最早的刻书成就。魏之琇去世后,鲍廷博又同胡涛、项墉将魏之琇生前诗词手稿汇刻为《柳洲遗稿》一卷以告慰亡友。今所见《岭云诗钞》与《柳洲遗稿》所载内容几无重合之处,... 《岭云诗钞》乃鲍廷博之友魏之琇之诗词别集,是目前可见的鲍廷博最早的刻书成就。魏之琇去世后,鲍廷博又同胡涛、项墉将魏之琇生前诗词手稿汇刻为《柳洲遗稿》一卷以告慰亡友。今所见《岭云诗钞》与《柳洲遗稿》所载内容几无重合之处,通过梳理两书刊刻流传过程,集中诗歌风格及具体内容,厘清鲍、胡、项、魏等人交游始末,可窥清中期杭州中下层文士交游、结社风气及其对文人创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之琇 《岭云诗钞》 鲍廷博 杭州文人群体 文人集会
下载PDF
阿Q文学谱系视阈下的《日出》新诠
16
作者 张千千 《南大戏剧论丛》 2024年第1期118-130,共13页
1936年连载于《文季月刊》的初刊本《日出》中,茶房一角名为阿根,曹禺直接描写他具有阿Q的神态并让他发出杨二嫂式慨叹,阿根与阿Q的联系清晰可见。在其后版本中,曹禺将阿根改名为王福升并删去了对阿根与阿Q相似性的描写,隐匿了茶房角色... 1936年连载于《文季月刊》的初刊本《日出》中,茶房一角名为阿根,曹禺直接描写他具有阿Q的神态并让他发出杨二嫂式慨叹,阿根与阿Q的联系清晰可见。在其后版本中,曹禺将阿根改名为王福升并删去了对阿根与阿Q相似性的描写,隐匿了茶房角色的文学来源。今天重新将阿根作为阿Q文学谱系中的一员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承继鲁迅一代开创的国民性批判视野而对《日出》意涵做出新的诠释,还为曹禺与鲁迅的比较研究增添了一则关键的影响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出》 茶房 阿Q 曹禺 鲁迅
下载PDF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学讲义集中出版现象概说——以中文学科为中心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瑞山 金鑫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9-105,共7页
教员编发讲义在民国大学非常普遍,这些讲义经过教学实践的反复打磨日渐精湛,成为最具出版潜质的学术稿本。经民初十余年的积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些讲义以多种形式集中出版,构成近代出版史上独特的大学讲义出版高潮。本文从出版史与... 教员编发讲义在民国大学非常普遍,这些讲义经过教学实践的反复打磨日渐精湛,成为最具出版潜质的学术稿本。经民初十余年的积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些讲义以多种形式集中出版,构成近代出版史上独特的大学讲义出版高潮。本文从出版史与学科史、教育史结合的角度,以中文学科为中心,通过史料钩沉和文献整理对讲义集中出版现象作一呈现,考察民国出版业对我国现代学术发展积极作用的同时,为研究近代出版与近代教育的复杂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义 出版 大学 中文学科
下载PDF
一个有价值的逻辑起点——文学文本多层次结构问题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俐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2-58,共7页
现象学美学家茵伽登、英美新批评派的韦勒克、沃伦以及原型批评理论家弗莱,中国魏晋时期的文学理论家刘勰等,从不同的理论立足点,不约而同地聚焦于文学文本存在方式,或者从“层次”或者从“面面观”的角度相应得出文学文本是一个多层次... 现象学美学家茵伽登、英美新批评派的韦勒克、沃伦以及原型批评理论家弗莱,中国魏晋时期的文学理论家刘勰等,从不同的理论立足点,不约而同地聚焦于文学文本存在方式,或者从“层次”或者从“面面观”的角度相应得出文学文本是一个多层次结构、多侧面的构成。我们所珍视的不仅在于他们见解的相近,更在于他们的不同点。以此为基点,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意义是:第一,为文学批评从“多层次的立体结构”来全面动态地认识“文学性”开拓了思路。第二,文本多层次立体结构意味着划出了文本本体的边界,由于各个理论的相异,又表明了文学作品多层次的结构性存在是非本质的,所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本体是建构性的和开放性的。对于文学批评来说是一个有意义的前提。第三,确认多层次立体结构的文本存在方式,意味着拓宽了文学批评方法可以介入的空间,为多种方法在文学作品的各层次间进行对话和交往,形成批评话语的间性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文本 多层次结构 逻辑起点
下载PDF
历史的“观念”、“叙述”与接受反映——从大学课堂教学看“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编撰问题 被引量:2
19
作者 时世平 张立群 《扬子江(评论)》 2010年第1期18-24,共7页
作为'二级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个分支,'中国当代文学'无疑会因其开放性而成为一门最具活力同时又最不稳定的学科。虽然,对于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 十七年文学 大学课堂教学 历史情境 现代文学 文学史写作 汉语言文学专业 意识形态
下载PDF
知识分子的结构性困境——在“南开文学名家讲坛”上的发言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志强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5年第7期7-10,共4页
今天,我很高兴、也很荣幸地邀请到阎真做客“南开文学名家讲坛”。我听阎真当面阐述他的小说,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有趣的事情。读《沧浪之水》《活着之上》,也听一听作者是怎么说的,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喜欢这两部小说的人来说,仿佛又跟... 今天,我很高兴、也很荣幸地邀请到阎真做客“南开文学名家讲坛”。我听阎真当面阐述他的小说,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有趣的事情。读《沧浪之水》《活着之上》,也听一听作者是怎么说的,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喜欢这两部小说的人来说,仿佛又跟书里面隐藏的作者进行了一次奇妙的对话。对于阎真的到来,我也表示感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讲坛 名家 文学 困境 结构 《沧浪之水》 阎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