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嵌而融:东部沿海城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多维互嵌要素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永久 杨龙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21-31,共11页
东部沿海城市已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全方位相互嵌入的重要场域。人口要素、空间互嵌、经济互嵌和文化互嵌构成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基础、场域环境、物质条件和精神依归。以天津市为例,在人口基础要素方面,民族成份齐全多元,... 东部沿海城市已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全方位相互嵌入的重要场域。人口要素、空间互嵌、经济互嵌和文化互嵌构成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基础、场域环境、物质条件和精神依归。以天津市为例,在人口基础要素方面,民族成份齐全多元,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规模增长较快等,使得各民族社会交往的人口资源增量较为丰富。在空间互嵌环境方面,民族空间交往的场域环境存具区际分布结构、民族聚居结构和社区互嵌结构的差异性。在经济互嵌条件方面,民族就业领域存在集中化现象,各民族围绕职业领域和就业分布进行民族生产交往。在文化互嵌依归方面,通过各民族文化互嵌共生,强化中华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教育,增进了民族精神交往。要坚持“并重”思维,理性看待民族就业分布集中化现象,在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建设民族互嵌式社区,顺势而为地推动东部沿海城市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和深度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互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东部沿海城市
下载PDF
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民族事务治理的社会支持路径研究--基于内蒙古自治区F旗X公司的个案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永久 冯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7,共11页
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体可以依托社会支持路径实现协同治理,这表现为社会力量基于亲密性社会关系网络为各民族群众提供社会资源来优化基层民族事务治理的过程和结果。通过理论发掘和微观实践,以内蒙古自治区F旗X公司为典型个案,... 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体可以依托社会支持路径实现协同治理,这表现为社会力量基于亲密性社会关系网络为各民族群众提供社会资源来优化基层民族事务治理的过程和结果。通过理论发掘和微观实践,以内蒙古自治区F旗X公司为典型个案,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归纳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民族事务治理中社会支持的实现逻辑。在结构层面,通过空间基础、信任基础和动力基础,社会力量与各民族群众建立起亲密性社会关系网络结构,并转化为社会资本;在功能层面,依托关系网络传递发展资源、认同资源和交融资源,发挥保障发展、引导认同、促进互嵌的现实功能,提升各民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优化边疆民族地区的基层民族事务治理,要始终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促进社会支持与正式保障的衔接,为实现社会支持提供促进条件,未来拓展方向在于提升基层各民族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边疆民族地区 基层治理 社会关系 民族事务
下载PDF
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4
3
作者 高永久 杨龙文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共12页
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个概念之间“社会存在-社会意识-转化过程”的关系分析,各民族认同凝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环节。党建引领则在具备权力、组织、制度、意识形态、法律、... 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个概念之间“社会存在-社会意识-转化过程”的关系分析,各民族认同凝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环节。党建引领则在具备权力、组织、制度、意识形态、法律、规范等凝聚工具的基础上,成为各民族认同凝聚的有效方式。基于所具备的各民族认同凝聚功能,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实现路径如下:首先,以党建引领巩固民族政治共识性基础、塑造民族现代性政治认同,在强化中华民族共同政治凝聚中,铸牢各民族的政治归属意识;其次,以党建引领扩充民族关系网络纽带、实现民族社会信任增蓄,在培育中华民族共享社会资本中,铸牢各民族的社会互助意识;再次,以党建引领拓展民族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民族政治文化符号、供给民族核心价值观念,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铸牢各民族的精神共通意识;最后,以党建引领代表各民族共同性利益、调节具体性利益,在协调中华民族共生利益关系中,铸牢各民族的利益联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民族认同凝聚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主线驱动:党建引领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路径选择
4
作者 高永久 杨龙文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边疆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也是党建引领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主线。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的主要价值导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边疆民族地区党建引领具有主线驱动功能。其突出表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边疆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也是党建引领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主线。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的主要价值导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边疆民族地区党建引领具有主线驱动功能。其突出表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为边疆民族地区党建引领营造发展环境、充实思想基础、巩固组织稳定、强化政治根基。这四类功能是党建引领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前提条件。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党的建设成效引领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主要包括四条实现路径,即在休戚与共中以党建引领边疆民族地区民生发展,在荣辱与共中以党建引领边疆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在生死与共中以党建引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在命运与共中以党建引领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必须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党建引领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走向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建引领 边疆治理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主线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现实问题与实践机理——基于农民合作社建设的思考
5
作者 高永久 杨龙文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8,132,共12页
推进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当前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仍然面临着一定的现实问题,包括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力量仍需强化、村落空心化现象突出带来连锁反应、产业现代化程度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民族关系稳定存在... 推进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当前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仍然面临着一定的现实问题,包括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力量仍需强化、村落空心化现象突出带来连锁反应、产业现代化程度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民族关系稳定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生态治理现实性压力与预防性压力交织等具象化表征。依循小农经济改造的必然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农民合作社是实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化大生产、促进民族地区乡村人力资源整合的一种新型生产经营主体,这构成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中农民合作社的生成原理。具体而言,农民合作社作为基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补充场域、各民族内源式发展的良好平台、民族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主体、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天然媒介、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机载体,有助于达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这五维目标旨归,推动各民族在内源式发展中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 农民合作社 民族地区 内源式发展
下载PDF
意识形态安全视角下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风险与优化路径
6
作者 高永久 杨龙文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1-57,共7页
从意识形态安全的视角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限于民族领域,而是关涉现代国家建构的主流价值观,是国家意识形态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成为巩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稳定的关键环节之一。当... 从意识形态安全的视角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限于民族领域,而是关涉现代国家建构的主流价值观,是国家意识形态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成为巩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稳定的关键环节之一。当前,在意识形态安全视角下,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仍然面临一定的现实风险,表征为境外民族分裂意识形态干扰压力相对较大、多元民族文化与一些社会思潮演化相交织、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认知程度仍需强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机制的创新性存在不足等方面。对此,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化路径在于,以中华文化的国际交流机制建设来提升对外意识形态斗争能力,以共享的中华民族形象和中华文化符号建设整合多元文化思潮,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引领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认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建设实现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创新。最终,在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中,更好地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意识形态安全 政治安全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基于国家认同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25
7
作者 高永久 邢艺譞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27,181,182,共11页
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统一互构的逻辑关系,国家认同是二者关系的联结纽带和中介线索。国家认同贯穿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辩证统一的各个环节,是二者的共同前提基础、共有关键要素和共具价值... 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统一互构的逻辑关系,国家认同是二者关系的联结纽带和中介线索。国家认同贯穿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辩证统一的各个环节,是二者的共同前提基础、共有关键要素和共具价值导向;国家认同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构互促的中间变量,二者分别代表着公民层面和民族层面的国家认同建构理路,承担着实现彼此发展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法治保障的功能。实现二者的关系优化,要正确认识国家认同的纽带线索作用,依托国家治理现代化夯实政治基础,凭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思想基础,真正实现更高质量的统一互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 国家治理现代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治理体制机制面临的困境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高永久 邢艺譞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57,共7页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治理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环节,推进和完善民族地区生态治理体制机制是破解治理难题的关键。面对国家生态文明战略下民族地区生态治理转型、生态治理内部行政压力和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等治理的挑战,西部...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治理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环节,推进和完善民族地区生态治理体制机制是破解治理难题的关键。面对国家生态文明战略下民族地区生态治理转型、生态治理内部行政压力和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等治理的挑战,西部民族地区应当从三个方面提高治理能力:一是在治理理念上加强党的领导,统一目标责任意识,积极融合民族生态文化有益成分和治理智慧;二是在治理结构上增加制度供给、吸纳多元主体,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治理注入内生动能;三是在治理过程上优化整体和区域联动,完善和创新生态治理机制,促进效能转化,从而完善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治理体制建设,打通机制梗阻,统筹经济与生态互促进程,探索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治理现代化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治理 西部民族地区 体制机制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边境牧区政治稳定的关系研究——基于政治认同的视角 被引量:3
9
作者 高永久 杨龙文 《东疆学刊》 CSSCI 2022年第2期11-18,127,共9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边境牧区政治稳定是相互演进的互构关系,边境牧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政治稳定具有独特的功能性意涵,政治稳定则是边境牧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置性条件和价值性旨归。在边境牧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边境牧区政治稳定是相互演进的互构关系,边境牧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政治稳定具有独特的功能性意涵,政治稳定则是边境牧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置性条件和价值性旨归。在边境牧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边境牧区的外部政治环境、政治体系制度化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政治参与状态等政治稳定因素会对其铸牢成效施加内外叠加性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通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民族政治单位构建所需要的国家共同体认同、政治权威认同、经济绩效认同、现实利益认同施加作用而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边境牧区 政治稳定 政治认同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逻辑关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体会 被引量:19
10
作者 高永久 冯辉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40,共13页
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国家建构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表现为互相促成的逻辑关联和功能关系,分别发挥支撑与指向的功能作用,统一于全面推进中华民... 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国家建构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表现为互相促成的逻辑关联和功能关系,分别发挥支撑与指向的功能作用,统一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多元一体的结构格局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政治和文明两方面的显著优势;团结统一的内部秩序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安全保障,有助于避免认同危机、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命运与共的共同愿景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实践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发展指向,在性质指向上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内容指向上要求开展与“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相适应的内容建设;在价值指向上要求以“自由人的联合体”为远大理想和价值追求,努力促进各族人民的全面发展。维系并深化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逻辑关联,要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联系纽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国家建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从“一条主线”到“一线两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导向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永久 冯辉 《统一战线学研究》 CSSCI 2023年第5期1-12,共12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标志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线两面”工作要求的正式形成。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标志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线两面”工作要求的正式形成。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更是指导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实践工作要求,对于抓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具有重要引领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论”经历了从概念话语的正式提出,到民族工作主线的定位明确,再到“一线两面”工作要求原创论断的连续发展过程,实现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认识和实践思路更高层次的聚焦、深化与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线两面”工作要求具有前瞻性、持续性、长远性的战略布局,是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整体格局、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总体布局的时代回应,纠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实践“偏离化”和结构格局“松散化”的认识误区与工作偏差,有利于进一步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优势,充分调动各族人民与民族地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都需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做深做细做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工作,强化中华民族共同性、提升中华民族认同度,形成“两维发力、多方同建”的协同工作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主线 “一线两面”工作要求 民族工作 民族地区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稳边固边的认同整合实践研究——基于内蒙古自治区X旗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永久 冯辉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86,共11页
我国陆地边境地区的认同问题相当重要,认同整合是新时代我国稳边固边实践的基础性环节。新时代我国稳边固边的认同整合实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按照增强“五个认同”的基本导向,重点推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本民族认同与... 我国陆地边境地区的认同问题相当重要,认同整合是新时代我国稳边固边实践的基础性环节。新时代我国稳边固边的认同整合实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按照增强“五个认同”的基本导向,重点推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本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之间的认同整合。新时代我国稳边固边的认同整合实践需要依托一定的实践机制,主要表现为政策保障机制、组织动员机制、宣传教育机制与社会互嵌机制等内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边境地区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继续因地制宜推进稳边固边的认同整合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治理 稳边固边 认同整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个认同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永久 冯辉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8,共9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均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既统一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又具有相互促进的逻辑关... 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均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既统一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又具有相互促进的逻辑关联。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提供主体保障与环境保障,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重点发挥认同凝聚和关系凝聚功能,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政治路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既可以提供结构和动能两个维度的支持条件,又具有价值与实践两个方面的导向作用,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显著优势之一。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在逻辑关联证明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与发展人民民主的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当家作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共同富裕”专题研究
14
作者 高永久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05,共1页
[主持人语]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和本质特征。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具体表征和实践指向。由于特殊的地理区位、自然条件、民族因素、战略定位等,民族地区是实... [主持人语]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和本质特征。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具体表征和实践指向。由于特殊的地理区位、自然条件、民族因素、战略定位等,民族地区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地带和关键区域。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就“民族八省区”而言,其人口数量约2亿人,约占全国人口数量的14.34%,其陆地国土面积超过56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近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定位 中国式现代化 人口数量 陆地国土 地理区位 共同富裕 人口普查数据 实践指向
原文传递
边境牧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逻辑与路径
15
作者 高永久 赵子昕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3,共11页
实现边境牧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明确二者共为抓手、互为支撑的逻辑关系。研究结合边境牧区的地区实际和发展定位,构建“衔接理念—衔接对象—衔接内容”的逻辑框架:在衔接理念上,从多元主体外部帮扶转化为激发... 实现边境牧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明确二者共为抓手、互为支撑的逻辑关系。研究结合边境牧区的地区实际和发展定位,构建“衔接理念—衔接对象—衔接内容”的逻辑框架:在衔接理念上,从多元主体外部帮扶转化为激发牧民自身动力;在衔接对象上,从易返贫重点人口扩展至各族牧民群众;在衔接内容上,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短期机制,过渡为乡村振兴的“二十字方针”。基于这一逻辑框架,将衔接理念转化和衔接对象扩展贯穿于衔接内容中,提出拓展牧区特色全产业链、建立环境整治网格化“一中心”、建立牧民积分制、深化“三务融合”模式、发展牧区集体经济等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乡村振兴 政策衔接 共同富裕
下载PDF
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现实价值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6
16
作者 高永久 刘孝贤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65,137,共9页
西部边疆民族地区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突出短板之一。边疆民族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有着内外共洽的现实价值,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布局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需要与铸牢中华民... 西部边疆民族地区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突出短板之一。边疆民族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有着内外共洽的现实价值,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布局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需要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依托。在当前工作开展过程中,既面临着相对复杂的环境基础和后继乏力的资源条件,也存在着尚待完善的治理格局等主客观问题共存的现实挑战。西部边疆民族地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进一步优化,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共生、提升各方面支持供给积极性的资源共生和统筹政治性、生活性与技术性的行动共生,打造生态宜居、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实现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基层乡村各族群众的共同发展、绿色发展、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乡村振兴
下载PDF
边境牧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与路径——基于内蒙古A旗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永久 杨龙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6-55,共10页
作为我国边疆场域的特殊板块,边境牧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经验为观察民族“三交”提供了一个微观性视角。基于对内蒙古A旗的田野调查,边境牧区各民族通过生计协作补足形成经济互嵌、精神双向交流形成文化互嵌、族际结构整合形成... 作为我国边疆场域的特殊板块,边境牧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经验为观察民族“三交”提供了一个微观性视角。基于对内蒙古A旗的田野调查,边境牧区各民族通过生计协作补足形成经济互嵌、精神双向交流形成文化互嵌、族际结构整合形成社会互嵌、认同意识凝聚形成心理互嵌,最终使得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构建起关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和心理共同体。通过对该旗的考察,深化边境牧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路径选择主要在于厚植交往结构的物质基础、注重交流过程的主体间性、深化交融功能的整合成效,从而在推动各民族实现高质量发展、各民族形成双向互嵌交流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实体走向自觉意识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纵深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牧区 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互嵌
下载PDF
认同再造:农牧民合作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的逻辑证成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永久 杨龙文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共9页
在特定地域内通过共同的经济组织使得各族群众得以维系一种共同的经济生活,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建构具有塑造作用。农牧民合作社作为民族地区广泛存在的经济组织,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就契合逻辑而... 在特定地域内通过共同的经济组织使得各族群众得以维系一种共同的经济生活,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建构具有塑造作用。农牧民合作社作为民族地区广泛存在的经济组织,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就契合逻辑而言,在历史维度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合作化运动增进了族际关系协调,价值维度上合作社内涵与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内核存在着共通性,空间维度上合作社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机场域,这些逻辑契合点意味着合作社可以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组织载体之一。就认同逻辑而言,农牧民合作社通过增进对政府绩效认同、民主参与过程认同、政治价值观认同等多结构的层次而嵌入各族社员的政治认同,在形塑共同利益与疏导利益分歧中整合各族社员的利益认同,以及在合作社的群体本位理念及合作互助精神中凝聚各族社员的心理认同,最终使得合作社所具备的认同作用在新时代得以再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农牧民合作社 利益互嵌 认同作用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团结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丰富意涵与时代价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体会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永久 冯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6,共12页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团结的重要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团结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有着深刻鲜明的生成逻辑。这些重要论述,在理论层面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团结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团结理念,在历史层面汲取于...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团结的重要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团结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有着深刻鲜明的生成逻辑。这些重要论述,在理论层面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团结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团结理念,在历史层面汲取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团结经验,在实践层面扎根于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团结的重要论述呈现出系统性和辩证性的丰富意涵,在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诸领域追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全方位团结,强调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团结与奋斗、团结与斗争、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团结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团结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创新,在推进新时代的团结实践、绘制未来团结篇章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团结 团结奋斗 团结统一 团结合作
下载PDF
农业农村现代化背景下边境牧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逻辑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永久 冯辉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9-29,共11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边境牧区实现现代化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的目标任务。牧区现代化政策是内蒙古自治区推进牧区振兴的重要政策载体。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右旗的田野调查资料显示,牧区现代... 乡村振兴战略是边境牧区实现现代化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的目标任务。牧区现代化政策是内蒙古自治区推进牧区振兴的重要政策载体。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右旗的田野调查资料显示,牧区现代化政策试点为实现边境牧区的现代化打开政策窗口。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定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导向、“政社联动”的主体关系、“组织起来”的现实载体,是新巴尔虎右旗试点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基本逻辑。边境牧区因地制宜借鉴新巴尔虎右旗的试点经验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处理好“制度”与“生活”的协同构造关系,进一步完善推广生产经营制度改革经验,以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和人才振兴为突破口来推进边境牧区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牧区 乡村振兴 牧区现代化 生产经营制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