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走出去”翻译的困境与忠实概念的历史局限性 被引量:24
1
作者 吕世生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6-91,共6页
中国以"走出去"为取向的文学(文化)翻译文本常受到不忠实原文的指责,而忠实的译文文本在目标语中又往往少人问津,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的翻译陷入困境。困境的产生要归于忠实概念的历史局限性。本文尝试剖析中西... 中国以"走出去"为取向的文学(文化)翻译文本常受到不忠实原文的指责,而忠实的译文文本在目标语中又往往少人问津,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的翻译陷入困境。困境的产生要归于忠实概念的历史局限性。本文尝试剖析中西文化中数百年的译入实践与忠实概念形成的历史过程,揭示译入实践的历史局限性与忠实的历史局限性的内在联系。并且从翻译对象,文化态度、翻译行为的目标取向和外部联系三个维度阐释译入与译出实践的本质区别。本文认为,译出与译入是两种不同的翻译实践,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翻译是典型的译出实践,基于译入实践生成的忠实概念无法充分解释,这个概念需要加以修正,这也是中国翻译经验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忠实 译入 译出 佛经翻译
原文传递
翻译教学模式创新探索:社会建构主义视角 被引量:6
2
作者 吕世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8-123,共6页
当前高校翻译教学模式的探讨受到广泛关注,但这种探讨基本上没有触及翻译教学模式的认识论基础,因此,在以社会建构主义为视角,审视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上,对翻译教学模式创新提出了基本设想。传统翻译教学模式是教师为中心的模式... 当前高校翻译教学模式的探讨受到广泛关注,但这种探讨基本上没有触及翻译教学模式的认识论基础,因此,在以社会建构主义为视角,审视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上,对翻译教学模式创新提出了基本设想。传统翻译教学模式是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其认识论基础是客观主义。客观主义认为知识独立于认知主体而存在,所以,翻译知识和技能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认知主体基于个人经验在社会环境下主动建构的动态过程,加之翻译知识具有"不良结构特征",对于这种知识和技能学习者只有通过翻译行为才能掌握,被动地由教师讲授非有效途径,因此,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的思想应该转变,教学模式需要创新,该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应该重新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教学模式 社会建构主义 客观主义
原文传递
《红楼梦》跨出中国文化边界之后——以林语堂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吕世生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0-96,共7页
迄今为止,《红楼梦》英译本在西方文化中的读者接受与我们对经典文本的期待存在较大距离。新近现身于日本的林语堂《红楼梦》英译手稿有助于对此的反思。本文通过对林译本的叙事结构、文本立意的分析,认为多年来中国文学"走出去&qu... 迄今为止,《红楼梦》英译本在西方文化中的读者接受与我们对经典文本的期待存在较大距离。新近现身于日本的林语堂《红楼梦》英译手稿有助于对此的反思。本文通过对林译本的叙事结构、文本立意的分析,认为多年来中国文学"走出去"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对中西文化关系格局对中国文本进入西方文化的屏障机制,对文本文化语境改变与其经典化的关系等认识不足。林译本做出的调整缘于对这一机制及关系的深刻认识,是他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理想与东西方文化关系制约之间做出的理性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翻译 跨文化交流 《红楼梦》翻译 林语堂翻译
原文传递
中国古典戏曲外译的译者文化身份、文本选择与阐释
4
作者 吕世生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 2018年第1期8-17,共10页
本文分析了中国人民大学团队翻译的中国戏曲英译本和阿林顿、艾克敦合译的中国戏曲英译本,发现两者呈现了不同特征,且这种特征往往与译者的文化身份相关:中国文化身份译者更关注译文与原文的一致性;西方文化身份译者更关注译文的接受。... 本文分析了中国人民大学团队翻译的中国戏曲英译本和阿林顿、艾克敦合译的中国戏曲英译本,发现两者呈现了不同特征,且这种特征往往与译者的文化身份相关:中国文化身份译者更关注译文与原文的一致性;西方文化身份译者更关注译文的接受。后者的翻译秉持了多元文化立场,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翻译的思想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翻译 文化翻译 戏剧翻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