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数字金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王博
欧阳日辉
康琦
-
机构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数字金融研究所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
-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4,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与治理协同互促机制研究”(编号:22&ZD070)的研究成果。
-
文摘
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时代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革命性产物,众多学者对数字金融的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论文采用文献梳理法对近两年来有关数字金融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发现数字金融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多维度的,主要涉及企业部门、银行部门、家庭部门和宏观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在对企业部门的影响方面,数字金融的发展解决了企业融资约束问题,提高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财务绩效和创新水平,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对银行部门的影响方面,数字金融的发展提高了银行的经营效率、盈利能力和创新水平,促使银行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在对家庭部门的影响方面,数字金融提升了家庭金融资产组合的配置效率,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降低了农村家庭的贫困程度。在对农业部门的影响方面,数字金融推动了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升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方面,数字金融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企业部门
银行部门
家庭部门
农业部门
宏观经济
-
Keywords
Digital Finance
Corporate Sector
Banking Sector
Household Sector
Agricultural Sector
Macroeconomy
-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科技金融体制为新质生产力提供要素支撑
- 2
-
-
作者
李全
王志刚
-
机构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研究所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数据中心
-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8-61,共4页
-
文摘
科技金融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的第一篇,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推动金融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实现科技与金融相互促进、相互赋能,才能更好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为此,应聚焦突出问题、重点领域,开展业务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从需求侧和供给侧方面有效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新质生产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分类号
F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金融强国建设与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李全
樊轶侠
董旭
陈会敏
-
机构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研究所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资源环境和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
-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2-26,共5页
-
文摘
2023年是普惠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十年来,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实现了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多层次普惠金融供给格局逐步确立,普惠金融在助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乡村家庭金融健康水平等方面承担了重要使命。新时代发展普惠金融将以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守发展初心,积极践行金融为民理念,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金融强国
数字普惠金融
-
分类号
F83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财政政策协同助力零碳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探究
- 4
-
-
作者
董旭
李全
詹开颜
-
机构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研究所
-
出处
《清华金融评论》
2024年第1期41-43,共3页
-
文摘
中国经济向净零碳转型,必然要求金融体系也向零碳转变。目前我国零碳金融建设已初见成效,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金融体系向零碳转型过程中,财政应主动作为,通过支持零碳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走出有中国特色的零碳金融发展之路,为全球提供零碳实践的中国模式。
-
关键词
政策协同
金融体系
零碳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模式探究
提升空间
财政
发展之路
-
分类号
F812.0
[经济管理—财政学]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X19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不同金融主体应“量体裁衣”管理数据
- 5
-
-
作者
王博
-
机构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数字金融研究所
-
出处
《中国农村金融》
2024年第7期95-95,共1页
-
文摘
对银行和信贷机构而言,需要更加注重数据的整合和分析。从个人层面看,主要涉及将消费、税务和社保等数据与传统信贷评估模型相结合,以更全面地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从企业层面看,涉及融合企业财务报表、信用记录、市场地位及管理层信息等数据,以更高效地评估企业信用资质。同时,银行和信贷机构应积极探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科技手段来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评估风险并消除信息不对称。例如,通过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方法,金融机构可以更准确地识别企业和外部风险,提升服务效率,并打造数字化服务平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优化信贷资产的质量,降低不良贷款率,同时也为优质企业提供更有效的融资支持。
-
关键词
信贷机构
还款能力
不良贷款率
评估企业
金融机构
融资支持
金融主体
借款人
-
分类号
F83
[经济管理—金融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