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影响实体企业公司治理吗——基于基金与上市公司的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学峰 杨盼盼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8,共18页
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备受学术界关注,但也一直争议不断.本文基于"治理中的治理"这一视角,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例,研究机构投资者本身的治理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基金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治理效率,但... 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备受学术界关注,但也一直争议不断.本文基于"治理中的治理"这一视角,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例,研究机构投资者本身的治理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基金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治理效率,但也存在"关注偏好",即基金在参与公司治理时更多关注治理的综合效应——公司价值的提升,而对两类委托代理问题则缺乏关注.其次,随着基金本身治理效率高低的变化,其在上市公司中扮演的角色也会有所不同:基金治理效率越低,就越表现为"价值发现者";而随着基金治理效率的升高,其越趋向于"价值创造者",即积极参与上市公司的治理并提升上市公司价值.最后,虽然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会对上市公司治理产生影响,甚至成为"价值创造者",但这一影响的大小又取决于上市公司价值的高低:基金治理效率对低价值公司的治理影响较小,而对高价值公司的治理影响较大.换言之,上市公司价值是市场永恒的焦点,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则更像是一位"锦上添花"者,而非"雪中送炭"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金治理 公司治理 委托代理问题 治理中的治理
下载PDF
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实证研究
2
作者 周爱民 吕坤 《中国物价》 2016年第6期45-47,51,共4页
商业银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宏微观双重意义,在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下行、新兴金融主体蓬勃发展的环境下,能否保持经营稳健性,关系到商业银行自身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稳定。本文通过建立稳健性指标对我国53家商业银行的稳健性做出测度,... 商业银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宏微观双重意义,在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下行、新兴金融主体蓬勃发展的环境下,能否保持经营稳健性,关系到商业银行自身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稳定。本文通过建立稳健性指标对我国53家商业银行的稳健性做出测度,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稳健性 指标评价体系
下载PDF
中国城市房价驱动因素剖析:以35个大中城市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子睿 陈骁 +1 位作者 魏伟 张明 《金融纵横》 2017年第11期27-36,共10页
本文以35个大中城市为重点分析对象,从供给、需求、信贷等方面解析驱动和影响房价的多方面因素,这些因素与房价涨幅具有显著的统计相关性,可以较好地解释不同城市本轮房地产价格的分化,为构建房地产长效调节机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 房价 需求 供给 信贷
下载PDF
我国央行货币政策调节方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基于央行行为指数与央行沟通指数的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邸超伦 武阳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47,共19页
本文基于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这一权威的书面沟通材料,构建了央行沟通指数,又基于传统货币政策调节方式构建了央行行为指数,实现了对不同货币政策调节方式、内容和方向的量化;同时,运用SVAR模型探讨了不同货币政策调节方式对... 本文基于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这一权威的书面沟通材料,构建了央行沟通指数,又基于传统货币政策调节方式构建了央行行为指数,实现了对不同货币政策调节方式、内容和方向的量化;同时,运用SVAR模型探讨了不同货币政策调节方式对沪深两市收益率和波动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央行行为产生的作用要大于并快于央行沟通。从作用方向看,央行行为和央行沟通在对股市收益率具有正向作用的同时,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股市波动;从政策调节内容看,传递宽松信号的货币政策调节方式对股市的影响程度大于传递紧缩信号的货币政策调节方式;从股市周期看,熊市时期央行行为对股市收益率的影响程度大于央行沟通,而牛市时期央行沟通对股市收益率的影响程度则大于央行行为;从沪深两市看,两种货币政策调节方式对深市波动率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对沪市波动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行行为指数 央行沟通指数 股票市场 SVAR模型
下载PDF
市场竞争度与银行非利息收入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申创 赵胜民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67,共15页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迅速增长,这与市场竞争度的改变密切相关,但国内外缺乏关于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本文利用我国2005-2014年101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并采用Lerner指数和Boone指数作为...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迅速增长,这与市场竞争度的改变密切相关,但国内外缺乏关于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本文利用我国2005-2014年101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并采用Lerner指数和Boone指数作为竞争度衡量指标,首次针对银行业竞争度和非利息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全部商业银行样本,竞争度的提升同时提高了总体非利息收入水平和分类的非利息收入水平;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样本,竞争度的提高增加了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但对于其他非利息收入则没有显著影响;而对于地方性商业银行样本,竞争度的提高则增加了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其他非利息收入,但对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则没有显著影响。因此,监管者应当针对不同种类的银行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方式,而各类银行也应当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理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竞争度 非利息收入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其他非利息收入
原文传递
信贷证券化减少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了吗?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丛文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75,共11页
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通过建立CAPM统计模型以及固定面板效应估计,实证检验了2007-2013年间国内商业银行发行信贷证券对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短期以及长期β效应,并进行了充分的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信贷证券化短期内有助于降低银行系统风... 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通过建立CAPM统计模型以及固定面板效应估计,实证检验了2007-2013年间国内商业银行发行信贷证券对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短期以及长期β效应,并进行了充分的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信贷证券化短期内有助于降低银行系统风险;但长期来看,系统性风险反而增加,同时银行信贷证券化的风险转移效应具有机构异质性。基于分解效应的研究表明,导致风险的增加主要是源于银行体系关联度的放大。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及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证券化 系统性风险 β分解效应
原文传递
基于价格收益视角的房地产业与银行业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珏 李丛文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0-125,共6页
房地产和银行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两个极其重要的行业,它们二者之间的联动反应关系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通常采用传统的线性相关分析工具研究房地产部门和银行部门之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但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此基... 房地产和银行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两个极其重要的行业,它们二者之间的联动反应关系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通常采用传统的线性相关分析工具研究房地产部门和银行部门之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但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运用较为先进的GARCH—时变Copula—Co VaR技术进行优化,可以看出中国房地产部门与银行部门之间的关联程度以及风险溢出具有动态时变特征,并且在各个时期内,房地产部门与银行部门之间的风险溢出具有非对称特征。预防和降低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对于银行部门以及整个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应当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密切关注房地产价格走势以及带来的潜在风险;其次,应当对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类型的商品房屋实行有差异的信贷投向和政策倾斜,有效监控和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对银行部门的扩散传染以及风险的跨地域、跨市场传播;最后,建立有效且全面的相关数据信息协调处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收益 风险溢出 时变Copula—CoVaR
原文传递
房地产周期嬗变:短期走向、城市差异与宏观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郭子睿 陈骁 +1 位作者 魏伟 张明 《金融市场研究》 2017年第12期1-16,共16页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房地产的整体周期变化、各线城市房地产的周期差异以及其宏观影响。首先通过房地产价格、销售、投资、新开工等多项指标来刻画了中国房地产的整体周期走势,其次分析了一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周期的趋同与分化,最后研究了中...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房地产的整体周期变化、各线城市房地产的周期差异以及其宏观影响。首先通过房地产价格、销售、投资、新开工等多项指标来刻画了中国房地产的整体周期走势,其次分析了一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周期的趋同与分化,最后研究了中国房地产周期与经济增长周期、投资周期、流动性周期、金融周期以及调控政策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 周期 分化 宏观经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