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地区寻常痤疮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钱江 杨柳 +2 位作者 兰海梅 周耀湘 任小红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6年第10期1807-1809,共3页
目的 探索南方地区寻常痤疮中医临床发病规律。方法 主要以询问、答卷和体检方式,搜集南方地区五所医院皮肤科于2004年1月~2006年3月间就诊的门诊患者,获取发病年龄、性别、诱因、饮食嗜好、伴随症状、皮肤类型、病情分级、舌象、脉... 目的 探索南方地区寻常痤疮中医临床发病规律。方法 主要以询问、答卷和体检方式,搜集南方地区五所医院皮肤科于2004年1月~2006年3月间就诊的门诊患者,获取发病年龄、性别、诱因、饮食嗜好、伴随症状、皮肤类型、病情分级、舌象、脉象等情况辨证分型,以统计学数据模式重点研究南方地区痤疮中医临床流行病学情况。结果 共收集1405例病例,发病以13~35岁青年人多发,且大部分患者以颜面皮脂油腻,皮疹以黑头粉刺、炎性丘疹、继发脓疱或结节的轻、中度为多见,轻、中度患者共1305例,占92.84%。伴随症状以口渴、口臭、咽喉肿痛、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等湿温症状常见,占74,56%,辨证分型中湿热蕴结型最常见,占发病率46.17%,肺经风热型次之,占27,65%。结论 血热湿盛是南方地区痤疮的主要病因病机,湿热蕴结型是南方地区痤疮的主要辨证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地区 寻常痤疮 流行病学 湿热蕴结
下载PDF
中医药对CREB及其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中调控作用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2
作者 谭焱 吕志平 张绪富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54-556,共3页
关键词 信号通路 肝纤维化 调控作用 中医药疗法 cAMP反应序列结合蛋白
下载PDF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医伤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7
3
作者 赵长青 樊粤光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5年第2期94-96,共3页
通过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医伤科学教学的广泛应用,探讨了其对传统中医伤科学教学模式带来的深刻变革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中医伤科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中医补益和攻邪两法治疗肿瘤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达理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212,共1页
补益药虽然是治疗肿瘤常用的药,但不可滥用,只能作为辅助药。攻邪法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是彻底根除肿瘤或防止肿瘤复发的根本大法。在使用其中的活血药、散结药、解毒药这几类药物时也应注意适应证,不可滥用。中医补益、攻邪两种治法... 补益药虽然是治疗肿瘤常用的药,但不可滥用,只能作为辅助药。攻邪法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是彻底根除肿瘤或防止肿瘤复发的根本大法。在使用其中的活血药、散结药、解毒药这几类药物时也应注意适应证,不可滥用。中医补益、攻邪两种治法治疗肿瘤的各有利弊。正确运用这两种方法来治疗肿瘤,可增加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延长患者寿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中医药疗法 补法 祛邪
下载PDF
汉语言文字与中医药学的审美思维
5
作者 殷平善 《医古文知识》 2005年第1期8-9,共2页
中医药学作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代表性科学技术,以独特的疗效和别具风格的理论思维在世界科学科技之林突显出诱人的魅力。与西方医药科技相比较,中医药学更显示了其理论思维的审美智慧。因此,从语言文字角度,揭示中医药学创造性活动中的... 中医药学作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代表性科学技术,以独特的疗效和别具风格的理论思维在世界科学科技之林突显出诱人的魅力。与西方医药科技相比较,中医药学更显示了其理论思维的审美智慧。因此,从语言文字角度,揭示中医药学创造性活动中的审美思维特征,对于深刻认识中医药学的特质,使之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为国际学术界和社会公众所认同,这将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学 医药科技 性科学 疗效 理论思维 国际 角度 创造性活动 审美思维 学科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清sICAM-1、sE-选择素水平变化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宁为民 杨运高 张红栓 《中国中医急症》 2005年第7期658-659,共2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 A)患者血清选择素水平变化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符合R A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的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 A M-1)、可溶性E-选择素(sE-选择素)和肿...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 A)患者血清选择素水平变化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符合R A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的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 A M-1)、可溶性E-选择素(sE-选择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 NF-α)的水平。结果65例符合R A诊断标准的患者按中医辨证标准分为风寒湿阻型33例,风湿热郁型32例;风湿热郁型sICA M-1、sE-选择素较风寒湿阻型明显升高,TN F在两证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RA患者血清选择素水平变化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可作为证候辨证的客观化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风寒湿阻型 风湿热郁 细胞粘附分子-1 E-选择素
下载PDF
重叠综合征的中医证治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龚彩霞 廖小明 +1 位作者 钟小兰 许柯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49,共2页
重叠综合征(OS)的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异常,久病肺虚,脾肾阳虚,每因感受外邪而加重,久则痰瘀交阻。临床可分为痰浊壅盛、痰热内蕴、痰瘀交阻、肺脾两虚、肺肾气虚五种证型辨证论治。
关键词 重叠综合征 中医病机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头针对抑郁症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黄泳 李东江 +5 位作者 唐安戊 李求实 夏东斌 解亚宁 龚伟 陈静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 运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观察头针对抑郁症患者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12例抑郁症患者均接受头针治疗,取穴为顶中线(MS5)、额中线(MS1)和双侧额旁1线(MS2)。电针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接受PET检测。框取感... 目的 运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观察头针对抑郁症患者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12例抑郁症患者均接受头针治疗,取穴为顶中线(MS5)、额中线(MS1)和双侧额旁1线(MS2)。电针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接受PET检测。框取感兴趣脑区(ROI),将各脑区所得葡萄糖代谢放射性计数采用半定量方式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 上述穴位头针能升高双侧额叶、双侧顶叶、右侧扣带回、右侧尾核和左侧小脑葡萄糖代谢,降低右侧颞叶、双侧丘脑葡萄糖代谢。结论 电针抑郁症患者顶中线、额中线和双侧额旁1线能影响不同脑区的葡萄糖代谢,初步表明头针治疗抑郁症的机理与其调整皮质-边缘通路功能障碍、提高脑区葡萄糖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 抑郁症患者 脑葡萄糖代谢 头针治疗 脑区 额旁1线 电针 中线 兴趣 结论
下载PDF
左归丸对小鼠自身免疫性卵巢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4
9
作者 朱玲 罗颂平 +1 位作者 许丽绵 朱初良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20-924,共5页
目的探讨补肾复方左归丸对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的影响。方法以SD雌性大鼠卵巢组织制备卵巢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建立卵巢早衰模型。于造模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用左归丸处理小鼠,以泼尼松为阳性对照,... 目的探讨补肾复方左归丸对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的影响。方法以SD雌性大鼠卵巢组织制备卵巢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建立卵巢早衰模型。于造模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用左归丸处理小鼠,以泼尼松为阳性对照,放射免疫法检测外周血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水平(E2),酶联免疫法检测外周血抗卵巢抗体(AoAb),原位杂交法检测卵巢组织生长分化因子-9(GDF-9)mRNA的表达。结果POF小鼠卵巢间质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外周血FSH升高,E2下降,AoAb阳性,卵母细胞GDF-9mRNA阳性细胞数减少,生长卵泡及成熟卵泡数减少。左归丸能减缓POF小鼠外周血FSH升高,提高体内E2水平,抑制AoAb产生,提高卵母细胞GDF-9 mRNA阳性细胞数,使生长卵泡及成熟卵泡数增加,早期用药比后期用药作用显著。结论左归丸能改善卵巢免疫性炎症的损伤,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左归丸 抗卵巢抗体 生长分化因子-9 自身免疫性 卵巢损伤 雌性小鼠 卵泡刺激素(FSH) 保护作用 生长分化因子
下载PDF
胡枝子总黄酮治疗大鼠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彩云 邓虹珠 李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14-617,共4页
目的:探讨胡枝子对微小病变型肾病的治疗作用,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利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复制大鼠微小病变型肾病模型,观察胡枝子总黄酮对模型2 4h尿蛋白、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ATCO) ,丙二醛(MDA) ,I... 目的:探讨胡枝子对微小病变型肾病的治疗作用,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利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复制大鼠微小病变型肾病模型,观察胡枝子总黄酮对模型2 4h尿蛋白、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ATCO) ,丙二醛(MDA) ,IL -8,TNF -α含量的影响及对肾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胡枝子总黄酮能降低尿蛋白含量,提高SOD活力及ATCO能力而降低血中MDA ,并抑制IL -8,TNF -α的分泌。结论:胡枝子总黄酮对大鼠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有一定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 总黄酮 实验研究 大鼠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MDA) TNF-α 24h尿蛋白 总抗氧化能力 治疗作用 IL-8 尾静脉注射 尿蛋白含量 SOD活力 肾病模型 病理改变 开发利 阿霉素 肾组织
下载PDF
甘遂配伍甘草对大鼠肝脏CYP2E1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0
11
作者 代方国 罗仁 +5 位作者 王宇光 夏成云 谭洪玲 肖成荣 赵永红 高月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42-744,共3页
目的 通过检测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E1的表达和活性变化,从分子水平探讨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理论中甘遂配伍甘草的药理机制。方法 利用RT PCR检测大鼠肝脏CYP2E1mRNA水平;通过Westernblot检测大鼠肝脏CYP2E1蛋白表达;采用高效液相色... 目的 通过检测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E1的表达和活性变化,从分子水平探讨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理论中甘遂配伍甘草的药理机制。方法 利用RT PCR检测大鼠肝脏CYP2E1mRNA水平;通过Westernblot检测大鼠肝脏CYP2E1蛋白表达;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CYP2E1酶活性。结果 甘遂组、甘草组和甘遂甘草配伍组均明显诱导大鼠肝脏CYP2E1的表达与活性上升,并发现甘草组和甘遂甘草配伍组对CYP2E1活性的诱导作用显著高于甘遂组。结论 甘遂可能通过诱导肝脏CYP2E1的表达与活性上升,促使其所含的前致癌物质和前毒物转化成为致癌物和毒物,导致对机体的毒性作用;甘遂甘草配伍使用时,甘草对CYP2E1活性的诱导能力更强,故而甘草可促进甘遂所含前致癌物质和前毒物转化成为致癌物和毒物的过程,并导致对机体毒性作用的增强,从而表现出“十八反”中药物配伍禁忌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遂 甘草 十八反 CYP2E1
下载PDF
坐位旋转手法时退变腰椎间盘内在应力和位移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徐海涛 徐达传 +3 位作者 李云贵 张美超 李义凯 王国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69-771,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进行坐位旋转手法时退变腰椎间盘的内在应力及位移分布的特点,以分析手法的机制、安全性与合理性。方法:使用腰椎CT片,以Mimics软件系统逐层重建L4-5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设定结构的参数完成退变腰椎间盘模型。将向右侧旋转的... 目的:探讨进行坐位旋转手法时退变腰椎间盘的内在应力及位移分布的特点,以分析手法的机制、安全性与合理性。方法:使用腰椎CT片,以Mimics软件系统逐层重建L4-5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设定结构的参数完成退变腰椎间盘模型。将向右侧旋转的坐位腰椎旋转手法进行分解,把各项力学参数代入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即时显示手法作用时退变腰椎间盘的内在应力和位移的变化。结果:椎间盘的应力、应变及位移都不断增加。应力从腰椎间盘右前侧的外缘呈弧形向左后侧的外缘递减。椎间盘右后侧外缘的压应力较大。位移从右前侧向左后侧呈层状递减。位移方向与应力方向大致相同。相应位置椎间盘右后侧位移大于左后侧位移。最终应变:右后角中下部有明显的变形,向后内侧突出,左后侧部变形最小。结论:手法增加了旋转侧椎间盘的位移,有利于解除神经根的粘连,但同时增加了对神经根的压迫。向突出椎间盘的对侧旋转较为安全。腰椎椎管狭窄患者不宜用本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有限元 旋转手法 腰椎间盘 应力
下载PDF
坐位旋转手法对正常腰椎间盘内在应力和位移的实时监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徐海涛 张美超 +2 位作者 李义凯 王国林 邱桂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63-565,i0001,共4页
目的:了解坐位旋转手法对正常腰椎间盘的内在应力及位移分布的特点。方法:使用正常L4—5腰椎CT片,以Mimics软件系统逐层重建,建立L4—5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手法原理,将坐位腰椎旋转手法进行分解,把各项力学参数代入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 目的:了解坐位旋转手法对正常腰椎间盘的内在应力及位移分布的特点。方法:使用正常L4—5腰椎CT片,以Mimics软件系统逐层重建,建立L4—5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手法原理,将坐位腰椎旋转手法进行分解,把各项力学参数代入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即时显示手法作用时腰椎间盘的位移和内在应力的变化。结果:纤维环旋转侧的前部所受压力和旋转对侧的后部受到张力都逐渐增加;旋转侧的前部出现明显垂直压缩,并向前、向外侧膨出移位;纤维环旋转对侧的后部出现拉伸变形,并向前、向内侧回缩移位。结论:模拟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时,椎间盘在旋转侧的前部为压力主要集中区,同时在旋转对侧的后部为张力集中区。椎间盘的最大位移在旋转侧的前部上缘;旋转对侧的后部受到张力也相应出现拉伸。髓核内的应力和位移变化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有限元 腰椎旋转手法 椎间盘 应力
下载PDF
针刺百会穴前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不同脑区的脑葡萄糖代谢 被引量:27
14
作者 黄泳 赖新生 +4 位作者 陈静 李东江 唐安戊 Win Moe Htut Fenanda Hamanenga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6期68-70,共3页
目的:运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观察百会穴针刺前后血管性痴呆患者对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的变化。方法:收治2004-05/10广州星光老人之家二院和广州千禧颐老院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0例。男4例,女6例;病程1~9年;均为右利手。随机... 目的:运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观察百会穴针刺前后血管性痴呆患者对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的变化。方法:收治2004-05/10广州星光老人之家二院和广州千禧颐老院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0例。男4例,女6例;病程1~9年;均为右利手。随机分为常规体针治疗组5例和百会治疗组5例。5次/周,共治疗4周。10例中缺血性脑血管病8例,出血性脑血管病2例;有1次脑卒中史9例,有2次脑卒中史1例;右侧偏瘫7例,左侧偏瘫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法观察脑区感兴趣区[分别设为双侧额叶(眶回)、双侧顶叶、双侧颞叶(海马及海马旁回)、双侧枕叶、双侧丘脑、双侧扣带回、双侧尾状核、双侧豆状核和双侧小脑]的葡萄糖代谢水平,并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1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常规针刺组治疗前后脑部感兴趣区葡萄糖代谢变化:患脑豆状核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2.49±0.99,1.85±0.53),t=2.90,P<0.05]。健脑治疗后颞叶明显高于治疗前[(1.59±0.63,1.28±0.36),t=2.88,P<0.05]。②百会组治疗前后脑部感兴趣区葡萄糖代谢变化:患脑额叶、豆状核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2.78±0.27,2.80±0.40;2.21±0.34,2.25±0.35),t=3.01,3.25,P<0.05]。健脑颞叶、豆状核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1.69±0.43,2.79±0.38;1.32±0.36,2.22±0.47),t=2.93,3.16,P<0.05]。结论:①常规针刺组能显著提高患脑豆状核和健脑颞叶的葡萄糖代谢水平。②百会穴治疗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患脑额叶、健脑颞叶及双侧豆状核区的葡萄糖代谢有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百会穴 血管性痴呆 脑区代谢 脑葡萄糖代谢 中医治疗
下载PDF
肝郁证辨证与相关蛋白关系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谭秦湘 吕志平 +1 位作者 钟小兰 张晓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7-158,共2页
运用血清蛋白质组技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不同疾病组肝郁证病人和正常人的血清为样本,通过二维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组分制备蛋白质图谱,分析比较正常组与肝郁证组血清蛋白质图谱,发现差异蛋白群。建立重复稳定的血清蛋白质技术,以期为... 运用血清蛋白质组技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不同疾病组肝郁证病人和正常人的血清为样本,通过二维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组分制备蛋白质图谱,分析比较正常组与肝郁证组血清蛋白质图谱,发现差异蛋白群。建立重复稳定的血清蛋白质技术,以期为进一步生物质谱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与肝郁证相关的蛋白质;从整体上探讨肝郁证特有蛋白质的表达,研究揭示肝郁证候的重要相关蛋白质特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郁证 血清蛋白质组 二维凝胶电泳分离技术
下载PDF
麻黄汤的发汗作用与M受体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国清 王涛 +1 位作者 余林中 罗佳波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210-1211,共2页
目的:探讨麻黄汤的发汗作用机制与M受体的关系。方法: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麻黄汤+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1mg/kg组、麻黄汤+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4mg/kg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1mg/kg+麻黄汤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4mg/kg... 目的:探讨麻黄汤的发汗作用机制与M受体的关系。方法: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麻黄汤+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1mg/kg组、麻黄汤+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4mg/kg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1mg/kg+麻黄汤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4mg/kg+麻黄汤组、麻黄汤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1mg/kg组、空白对照(生理盐水)组,给药后30min,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小鼠腋窝部皮肤汗腺组织,以判断其发汗作用强弱。结果:麻黄汤具有发汗作用,阿托品对麻黄汤的发汗作用有抑制作用,但不能完全阻滞,随着阿托品剂量增加,发汗作用减弱;麻黄汤+阿托品组的发汗作用强于阿托品+麻黄汤组。结论:麻黄汤发汗作用与激动M受体有关,但并非唯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阿托品 发汗作用 小鼠 M受体
下载PDF
清养透解合剂联合泼尼松片对SLE阴虚证患者Th_1/Th_2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黄钢花 陈银环 +7 位作者 段红妍 刘叶 梁雪芬 何玉萍 文小敏 徐秋英 曾征伦 钟嘉熙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研究清养透解合剂联合泼尼松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阴虚证患者Th1/Th2的影响,探讨其治疗SLE的主要作用环节。方法选择42例2009年8月—2011年3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门诊及住院SLE患者,按... 目的研究清养透解合剂联合泼尼松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阴虚证患者Th1/Th2的影响,探讨其治疗SLE的主要作用环节。方法选择42例2009年8月—2011年3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门诊及住院SLE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另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职工和学生体检健康者12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健康组)。两组均采用口服泼尼松片治疗,剂量根据SLE活动性指数评分及病情调整:重度活动期用40~60mg/d;中度活动期用20~40mg/d,轻度活动期用15~20mg/d;稳定期用小剂量(<15mg/d)治疗;病情稳定1~2周后严格按激素减量法渐次减量。病情复发或合并狼疮肾炎、狼疮脑炎用口服激素难以控制病情时,加用标准环磷酰胺注射液冲击疗法(0.5~1.0g/m2体表面积,每4周1次)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清养透解合剂治疗,每天1剂,分早晚2次服用。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每天1剂,分早晚2次口服。两组均治疗6个月。健康组不予任何治疗措施。治疗前后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12)、Th2类细胞因子(IL-10、IL-4)。结果与健康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清Th1类细胞因子(IL-12、IFN-γ)、Th2类细胞因子(IL-10、IL-4)升高,Th1/Th2细胞因子比值(IFN-γ/IL-4、IL-12/IL-10)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h1类细胞因子(IL-12、IFN-γ)降低、Th2类细胞因子(IL-10、IL-4)降低(P<0.05),Th1/Th2细胞因子比值(IFN-γ/IL-4、IL-12/IL-10)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IL-4降低,IFN-γ/IL-4升高(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养透解合剂联合泼尼松片能改善Th1/Th2细胞群失衡,能减轻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清养透解合剂 阴虚证 TH1 TH2细胞因子
下载PDF
翳风穴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7
18
作者 姜雪梅 高彦平 黄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81-783,共3页
目的:探讨翳风穴的解剖层次和针刺深度,为临床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新鲜的成人尸体标本15具,其中男尸10具,女尸5具。采用层次解剖法,逐层解剖并观察穴区解剖结构及神经血管毗邻关系。结果:翳风穴前为下颌髁... 目的:探讨翳风穴的解剖层次和针刺深度,为临床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新鲜的成人尸体标本15具,其中男尸10具,女尸5具。采用层次解剖法,逐层解剖并观察穴区解剖结构及神经血管毗邻关系。结果:翳风穴前为下颌髁突后缘,后为胸锁乳突肌腱膜及乳突前缘,向下直刺结构依次是皮肤、浅筋膜、腮腺后缘、颞下窝静脉丛,浅层布有耳大神经分支和颈外静脉,深层有枕动脉、上颌动静脉分支、翼静脉丛、颈动脉鞘和面神经、下颌神经。平均危险深度为(35.52±6.31)mm。结论:翳风穴周围有较重要的神经、血管分布,临床操作时应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翳风/解剖学和组织学 针剌深度
下载PDF
清肺愈痤丸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杨柳 钱江 +1 位作者 庞卿强 姜萱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1-72,共2页
目的 :观察清肺愈痤丸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收集 6 0例湿热蕴结型寻常痤疮患者 ,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30例。治疗组予清肺愈痤丸 ,对照组予四环素、安体舒通、维生素B6 。两组均 4周为 1个疗程 ,2个疗程... 目的 :观察清肺愈痤丸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收集 6 0例湿热蕴结型寻常痤疮患者 ,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30例。治疗组予清肺愈痤丸 ,对照组予四环素、安体舒通、维生素B6 。两组均 4周为 1个疗程 ,2个疗程后观察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 7% ,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清肺愈痤丸是临床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 湿热蕴结型 治疗组 痤疮 对照组 观察 临床研究 显著差异 目的 结论
下载PDF
清香散对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基因(Bcl-2、P5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廖荣鑫 文小敏 +1 位作者 吴仕九 文彬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20-1021,共2页
目的: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脾胃湿热证细胞凋亡的特征及变化规律,揭示清香散治疗脾胃湿热证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UNEL法检测胃粘膜组织(胃窦、胃体)的凋亡细胞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同步检测胃粘膜上皮Bc l-2、P53等基因相关蛋白。结果:造... 目的: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脾胃湿热证细胞凋亡的特征及变化规律,揭示清香散治疗脾胃湿热证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UNEL法检测胃粘膜组织(胃窦、胃体)的凋亡细胞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同步检测胃粘膜上皮Bc l-2、P53等基因相关蛋白。结果:造模组胃粘膜细胞凋亡指数(AI)明显高于清香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胃粘膜Bc l-2、P53表达,造模组均显著高于清香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清香散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脾胃湿热证造模组AI增高,P53、Bc l-2表达均增强。清香散可以抑制胃粘膜Bc l-2、P53蛋白表达的异常改变,从而促进细胞凋亡趋势向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散 脾胃湿热证 细胞凋亡 调控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