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下腔静脉前间隙解剖学研究:一个新解剖学概念的外科意义
被引量:
4
1
作者
侯东生
闫东红
+4 位作者
丁自海
叶劲松
朱江
张程鹏
钟世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0期87-90,共4页
目的:为建立肝尾状叶切除术的外科平面,阐述下腔静脉前间隙这一新解剖学概念。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3在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应用解剖研究所完成。选取体积分数为0.1的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肝脏33个(标本没有肉眼可见的肝肿瘤或囊肿,外...
目的:为建立肝尾状叶切除术的外科平面,阐述下腔静脉前间隙这一新解剖学概念。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3在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应用解剖研究所完成。选取体积分数为0.1的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肝脏33个(标本没有肉眼可见的肝肿瘤或囊肿,外形上没有异常的与额外的小叶裂),标本的腔静脉系统用乳胶灌注。以尾状叶静脉与肝中静脉右缘的连线为下腔静脉前间隙的左侧界线;以肝右后下静脉(无右后下肝静脉而存在肝后中静脉的标本,以右后中肝静脉代替)与肝右静脉左缘的连线为下腔静脉的右侧边界。打开下腔静脉,数显卡尺测量下腔静脉前间隙内的直径超过1mm肝短静脉。结果:下腔静脉前间隙的左、右边界分别为尾状叶静脉与肝中静脉右缘的连线肝右后下静脉与肝右静脉左缘的连线;33例标本中27例出现肝右后下静脉、肝右后中静脉或二者同时存在,在所有的标本中都存在Spiegel叶静脉;在下腔静脉前间隙内,有少量细小的肝短静脉。结论:下腔静脉前间隙为肝尾状叶切除术的非常安全的手术平面,阐明其边界及其内容,并提出这一新解剖学概念,具有重要的外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静脉
下
模型
解剖学
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足内侧血管解剖及其在足踝部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建色
孙淑红
+1 位作者
庄跃宏
林松庆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33-936,共4页
目的探查足内侧血管分布的解剖学特点,以及不同血管蒂皮瓣用于修复足踝部创伤的效果。方法成人下肢标本共30侧,经胭动脉或胫后动脉灌注红色乳胶,解剖观测足内侧皮肤的动脉来源、分支、分布及吻合。据此切取内踝前穿支皮瓣及远端蒂足...
目的探查足内侧血管分布的解剖学特点,以及不同血管蒂皮瓣用于修复足踝部创伤的效果。方法成人下肢标本共30侧,经胭动脉或胫后动脉灌注红色乳胶,解剖观测足内侧皮肤的动脉来源、分支、分布及吻合。据此切取内踝前穿支皮瓣及远端蒂足内侧皮瓣对临床16例足踝部创伤患者进行修复。结果足内侧皮肤血管来源存在多样性,其主要有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及二者发出的前后支与躅趾底动脉浅支和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吻合而成的动脉弓。依据前二者动脉分布区域的大小,可将足内侧皮肤的血管解剖分为三种类型。临床16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2周~20个月,皮瓣色泽正常,外观良好,有痛温觉。结论切取内踝前穿支皮瓣可以很好地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而切取远端蒂足内侧皮瓣可以很好地修复中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损伤
踝损伤
外科皮瓣
血管解剖
原文传递
介入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2例
被引量:
5
3
作者
原晓景
徐达传
+1 位作者
李立新
杨瑞民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6期461-463,共3页
目的探索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2例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缺死采用Seldinger穿刺方法超选择插管至患侧旋股内、外动脉及闭孔动脉,注入治疗药物,治疗前后分别行血管造影,以观察治疗前后股骨头颈血管条数及...
目的探索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2例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缺死采用Seldinger穿刺方法超选择插管至患侧旋股内、外动脉及闭孔动脉,注入治疗药物,治疗前后分别行血管造影,以观察治疗前后股骨头颈血管条数及近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介入治疗后患髋股骨头颈区血管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多,全部患者髋关节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功能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对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实施介入治疗能够改善患髋的血液循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其远期疗效和治疗机制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血管造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保留骨骼的血管铸型标本腐蚀方法的进展
4
作者
刘帅
杜晓华
+1 位作者
黄文华
钟世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2-564,共3页
保留骨骼的血管铸型技术是解剖学标本制作技术中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特殊技术,也是最难以掌握的解剖学技术之一。其主要难点是灌注不易均匀,在腐蚀过程中结构易断枝,难以完整保留骨骼。制作此类标本,关键在于采用合适的腐蚀方法,使标本...
保留骨骼的血管铸型技术是解剖学标本制作技术中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特殊技术,也是最难以掌握的解剖学技术之一。其主要难点是灌注不易均匀,在腐蚀过程中结构易断枝,难以完整保留骨骼。制作此类标本,关键在于采用合适的腐蚀方法,使标本的腐蚀程度恰到好处,既能保证腐蚀完全,不残留多余的软组织,又不造成过度腐蚀,对骨质损害不大。通常采用自然腐蚀法、碱腐蚀法和硫酸腐蚀法,上述方法各具特点:传统的自然腐蚀法腐蚀进程缓慢(在南方一件标本需时约1.5~2年,北方则更长),不宜用于对时间要求紧迫的科研资料的收集,且需经常翻动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铸型标本
自然腐蚀法
骨骼
标本制作技术
解剖学技术
硫酸腐蚀法
铸型技术
骨质损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腔静脉前间隙解剖学研究:一个新解剖学概念的外科意义
被引量:
4
1
作者
侯东生
闫东红
丁自海
叶劲松
朱江
张程鹏
钟世镇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应用解剖研究所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微创外科中心普外科
出处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0期87-90,共4页
文摘
目的:为建立肝尾状叶切除术的外科平面,阐述下腔静脉前间隙这一新解剖学概念。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3在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应用解剖研究所完成。选取体积分数为0.1的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肝脏33个(标本没有肉眼可见的肝肿瘤或囊肿,外形上没有异常的与额外的小叶裂),标本的腔静脉系统用乳胶灌注。以尾状叶静脉与肝中静脉右缘的连线为下腔静脉前间隙的左侧界线;以肝右后下静脉(无右后下肝静脉而存在肝后中静脉的标本,以右后中肝静脉代替)与肝右静脉左缘的连线为下腔静脉的右侧边界。打开下腔静脉,数显卡尺测量下腔静脉前间隙内的直径超过1mm肝短静脉。结果:下腔静脉前间隙的左、右边界分别为尾状叶静脉与肝中静脉右缘的连线肝右后下静脉与肝右静脉左缘的连线;33例标本中27例出现肝右后下静脉、肝右后中静脉或二者同时存在,在所有的标本中都存在Spiegel叶静脉;在下腔静脉前间隙内,有少量细小的肝短静脉。结论:下腔静脉前间隙为肝尾状叶切除术的非常安全的手术平面,阐明其边界及其内容,并提出这一新解剖学概念,具有重要的外科意义。
关键词
腔静脉
下
模型
解剖学
肝
分类号
R827.32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足内侧血管解剖及其在足踝部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建色
孙淑红
庄跃宏
林松庆
机构
温州医学院
解剖
学教研室
南方医科大学
临床
应用
解剖
学
研究所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骨一科
出处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33-936,共4页
基金
温州市科学技术局资助项目(Y20080125)
文摘
目的探查足内侧血管分布的解剖学特点,以及不同血管蒂皮瓣用于修复足踝部创伤的效果。方法成人下肢标本共30侧,经胭动脉或胫后动脉灌注红色乳胶,解剖观测足内侧皮肤的动脉来源、分支、分布及吻合。据此切取内踝前穿支皮瓣及远端蒂足内侧皮瓣对临床16例足踝部创伤患者进行修复。结果足内侧皮肤血管来源存在多样性,其主要有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及二者发出的前后支与躅趾底动脉浅支和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吻合而成的动脉弓。依据前二者动脉分布区域的大小,可将足内侧皮肤的血管解剖分为三种类型。临床16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2周~20个月,皮瓣色泽正常,外观良好,有痛温觉。结论切取内踝前穿支皮瓣可以很好地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而切取远端蒂足内侧皮瓣可以很好地修复中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关键词
足损伤
踝损伤
外科皮瓣
血管解剖
Keywords
Foot injuries
Ankle injuries
Surgical flaps
Vascular anatomy
分类号
R658.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介入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2例
被引量:
5
3
作者
原晓景
徐达传
李立新
杨瑞民
机构
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骨科
南方医科大学
临床
应用
解剖
学
研究所
新乡医学院一附院介入科
出处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6期461-463,共3页
文摘
目的探索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2例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缺死采用Seldinger穿刺方法超选择插管至患侧旋股内、外动脉及闭孔动脉,注入治疗药物,治疗前后分别行血管造影,以观察治疗前后股骨头颈血管条数及近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介入治疗后患髋股骨头颈区血管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多,全部患者髋关节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功能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对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实施介入治疗能够改善患髋的血液循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其远期疗效和治疗机制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关键词
介入治疗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血管造影
分类号
R274.918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730.52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保留骨骼的血管铸型标本腐蚀方法的进展
4
作者
刘帅
杜晓华
黄文华
钟世镇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
第一
临床
医学院
南方医科大学
临床
应用
解剖
学
研究所
出处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2-564,共3页
文摘
保留骨骼的血管铸型技术是解剖学标本制作技术中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特殊技术,也是最难以掌握的解剖学技术之一。其主要难点是灌注不易均匀,在腐蚀过程中结构易断枝,难以完整保留骨骼。制作此类标本,关键在于采用合适的腐蚀方法,使标本的腐蚀程度恰到好处,既能保证腐蚀完全,不残留多余的软组织,又不造成过度腐蚀,对骨质损害不大。通常采用自然腐蚀法、碱腐蚀法和硫酸腐蚀法,上述方法各具特点:传统的自然腐蚀法腐蚀进程缓慢(在南方一件标本需时约1.5~2年,北方则更长),不宜用于对时间要求紧迫的科研资料的收集,且需经常翻动标本,
关键词
血管铸型标本
自然腐蚀法
骨骼
标本制作技术
解剖学技术
硫酸腐蚀法
铸型技术
骨质损害
分类号
R322-34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681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下腔静脉前间隙解剖学研究:一个新解剖学概念的外科意义
侯东生
闫东红
丁自海
叶劲松
朱江
张程鹏
钟世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足内侧血管解剖及其在足踝部修复中的应用
张建色
孙淑红
庄跃宏
林松庆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
原文传递
3
介入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2例
原晓景
徐达传
李立新
杨瑞民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保留骨骼的血管铸型标本腐蚀方法的进展
刘帅
杜晓华
黄文华
钟世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