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促进软组织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南华 高建华 +1 位作者 鲁峰 付冰川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33-2636,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rADSCs)对软组织创面的促愈作用并比较全身和局部注射两种移植途径的有效性。方法分离培养获得SD大鼠的ADSCs,体外进行成脂、成骨、成神经的诱导分化鉴定。在大鼠背部制作软组织缺损创面模型,分别经创...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rADSCs)对软组织创面的促愈作用并比较全身和局部注射两种移植途径的有效性。方法分离培养获得SD大鼠的ADSCs,体外进行成脂、成骨、成神经的诱导分化鉴定。在大鼠背部制作软组织缺损创面模型,分别经创面局部点状注射和尾静脉注入全身途径移植DiI标记的ADSCs,移植细胞数为2.4×106/只。术后3、7、11、14d观察创口收缩率,愈合时间等,24d收集创面组织标本行荧光显微镜及常规HE染色观察。结果 rADSCs具有成脂、成骨、成神经分化潜能。局部途径在术后3d即可见显著的创面收缩,全身途径在术后7d创面收缩开始加速,这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组织学观察发现细胞移植组较对照组肉芽丰富,成纤维细胞、腺样结构及新生血管形成更明显。结论 rADSCs对软组织创伤具有促愈作用,局部较全身移植途径起效快且发挥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 细胞移植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埋线美容外科专家共识 被引量:5
2
作者 范巨峰 宋建星 +5 位作者 郝立君 江华 胡志奇 吴毅平 谭军 李世荣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7年第3期145-147,共3页
埋线美容外科为一个新兴学科,尚有很多未知领域有待进一步探索。为了以科学、严谨、发展的态度规范埋线美容外科,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埋线美容外科健康、平稳的发展,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分会制定了《埋线美容外科专家共识... 埋线美容外科为一个新兴学科,尚有很多未知领域有待进一步探索。为了以科学、严谨、发展的态度规范埋线美容外科,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埋线美容外科健康、平稳的发展,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分会制定了《埋线美容外科专家共识》。本共识旨在就埋线美容外科的范畴、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容外科 外科专家 埋线 中华医学会 新兴学科 医学美容 有效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静脉移植的脂肪来源干细胞在创伤鼠体内的分布 被引量:4
3
作者 南华 高建华 鲁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802-806,共5页
目的:研究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DSCs)经尾静脉移植到软组织创面大鼠体内后的迁移和分布。方法:取第3代SD大鼠ADSCs,DiI标记后通过尾静脉移植到创伤鼠体内,术后3天、7天、11天、14天观察创口收缩率、愈合时间等,24天处死大鼠收集创面愈... 目的:研究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DSCs)经尾静脉移植到软组织创面大鼠体内后的迁移和分布。方法:取第3代SD大鼠ADSCs,DiI标记后通过尾静脉移植到创伤鼠体内,术后3天、7天、11天、14天观察创口收缩率、愈合时间等,24天处死大鼠收集创面愈合组织标本行常规HE染色观察,48天收集创伤愈合组织及多个器官组织标本行快速冰冻切片,直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拍照。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创口收缩率大,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短,统计学上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观察发现实验组创面较对照组的新生血管形成、成纤维细胞、腺样结构更为明显。荧光显微镜下实验组标本里可见标记细胞发出的荧光,肺、脾组织中滞留大量且较强的荧光,肝、心、肾组织内亦可见较多细弱荧光,远隔部位的正常皮肤软组织仅见少量荧光,创面愈合组织中所见的荧光要多于正常皮肤组织且分布相对有规律。对照组均未见有荧光。结论:静脉移植的大鼠ADSCs仅有少部分迁移到创伤部位,绝大部分细胞仍主要滞留于肺、脾等组织中,但ADSCs对于创伤愈合仍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 分布 创伤愈合 大鼠
下载PDF
埋线美容外科专家共识 被引量:11
4
作者 范巨峰 +6 位作者 宋建星 郝立君 江华 胡志奇 吴毅平 谭军 李世荣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J0001-J0004,共4页
埋线美容外科指通过在体表组织的不同层次内埋置线材,以达到松垂组织提升收紧、凹陷组织填充、肤质改善以及体表轮廓塑形等美学效果的一系列美容外科技术,是美容外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近年来,埋线美容外科发展迅速,但作为一个新兴学科,... 埋线美容外科指通过在体表组织的不同层次内埋置线材,以达到松垂组织提升收紧、凹陷组织填充、肤质改善以及体表轮廓塑形等美学效果的一系列美容外科技术,是美容外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近年来,埋线美容外科发展迅速,但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尚有很多未知领域有待进一步探索。为了以科学、严谨、发展的态度规范埋线美容外科,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埋线美容外科健康、平稳的发展,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分会组织本学科多位专家就埋线美容外科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并于2017年6月制定并发布了《埋线美容外科专家共识》。本共识内容涉及埋线美容外科的范畴、适应证、禁忌证、线材、埋置针、操作人员要求、医疗机构要求、术前准备与评估、麻醉、术中操作、术后护理、并发症以及埋线手术与肉毒毒素注射、透明质酸注射、胶原蛋白注射、自体脂肪移植等其他美容项目联合应用等多个方面,为从事埋线美容外科的专业医师提供了规范化的操作建议和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线美容 美容外科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人脂肪来源干细胞与Ⅰ型胶原支架体外复合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力群 高建华 +4 位作者 鲁峰 察鹏飞 鲁华 倪彬婷 潘盛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1-423,共3页
目的观察体外人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与Ⅰ型胶原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方法0.125%Ⅰ型胶原酶体外分离人ADSCs,按每只培养瓶1×10。个细胞/ml接种,80%融合时进行传代,培养至第3代,将其与Ⅰ型胶原支架体外复合培养(5×1... 目的观察体外人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与Ⅰ型胶原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方法0.125%Ⅰ型胶原酶体外分离人ADSCs,按每只培养瓶1×10。个细胞/ml接种,80%融合时进行传代,培养至第3代,将其与Ⅰ型胶原支架体外复合培养(5×10^5个/cm2胶原支架),细胞计数法检测黏附率,倒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黏附生长及增殖。将ADSCs用DII荧光标记并与胶原支架黏附,检测黏附率并与转染前进行比较,检测DII标记后对ADSCs的黏附能力是否有影响。结果体外成功分离得到ADSCs,与Ⅰ型胶原支架能够很好地黏附,在支架上增殖生长状态良好,DII标记前后黏附率分别为(91.9±2.3)%和(90.5±2.0)%,两样本t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SCs与Ⅰ型胶原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I型胶原支架可作为脂肪组织工程较理想的生物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组织工程 胶原 支架
原文传递
毛囊修剪的大小对其活性影响的体外定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苗勇 胡志奇 +4 位作者 孙锡金 谭挺 鲜华 陈明娟 孙宇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48-251,共4页
目的 探讨体外研究毛囊被剪成不同大小的移植物后对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显微镜下分离所得到的含有单个毛囊的移植物,按照其外根鞘周围留有保护组织厚度的不同分为A(0mm)、B(0.3mm)、C(0.6mm)3组,培养6 d后观察其活性情况,并用毛... 目的 探讨体外研究毛囊被剪成不同大小的移植物后对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显微镜下分离所得到的含有单个毛囊的移植物,按照其外根鞘周围留有保护组织厚度的不同分为A(0mm)、B(0.3mm)、C(0.6mm)3组,培养6 d后观察其活性情况,并用毛干生长率、毛干生长长度和毛囊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来衡量.结果 A、B、C 3组中毛干生长率分别为81.5%、91.7%,92.6%,A和B组与A和C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P<0.0125),B和C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毛干的平均生长长度分别为(1.34±0.10)、(1.36±0.95)、(1.36±0.12)mm.组间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毛囊的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 毛囊外根鞘周嗣留有0.3 mm厚度的保护组织,既不影响其活性,又可以增加单次移植的密度.本实验结果 为临床毛发移植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发移植 器官培养 毛囊 外根鞘 毛干生长长度
原文传递
巧用多功能放大镜辅助眉毛移植
7
作者 苗勇 肖顺娥 +5 位作者 姜金豆 张志丹 胡艺觉 王瑾 张桃花 胡志奇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30-31,共2页
自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们对23例患者采用台式放大镜辅助毛发移植进行眉毛移植术,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毛发移植 放大镜
原文传递
数字化三维打印硅胶肋软骨模型在耳再造术的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毛小炎 冯传波 +3 位作者 胡振富 陈若思 卢子敬 胡志奇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2年第6期493-496,共4页
目的数字化技术制备小耳畸形患者供区硅胶肋软骨模型,探讨耳支架雕刻手术模拟在耳再造术的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美容科就诊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19例,男16例、女3例,年龄8~35岁,平均16岁。用Mimic... 目的数字化技术制备小耳畸形患者供区硅胶肋软骨模型,探讨耳支架雕刻手术模拟在耳再造术的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美容科就诊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19例,男16例、女3例,年龄8~35岁,平均16岁。用Mimics软件行供区肋软骨三维重建,通过三维打印制备肋软骨硅胶模型,术中按照模拟手术完成耳支架雕刻。术后6个月复诊,对比两侧耳郭的外形、大小、位置和耳颅角,按照Likert五分量表法评估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结果19例患者均在术前行硅胶肋软骨耳支架雕刻的模拟和训练。术中按照模拟手术雕刻方案顺利完成耳再造手术,雕刻时间缩短至1.0~1.5 h,术后无血肿、感染、皮肤坏死及支架外露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随访,再造耳外形清晰、自然,与模拟手术相吻合。19例患者对手术效果均较满意。结论数字化技术及三维打印硅胶肋软骨模型用于小耳畸形患者支架雕刻的模拟,可实现支架个性化雕刻和精准拼接,缩短手术时间,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支架雕刻训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先天性小耳畸形 肋软骨 三维打印 耳郭再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