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下颈椎经关节螺钉与侧块钉棒固定的生物力学比较
被引量:5
- 1
-
-
作者
童杰
季伟
周若舟
黄志平
刘社庭
朱青安
-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脊往骨科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37-842,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1171765)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优秀青年基金(N2014-005)
-
文摘
目的 :比较下颈椎经关节螺钉与侧块钉棒系统固定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 :采用8具新鲜尸体下颈椎标本(C5~T1),用牙托石膏粉包埋后,通过脊柱试验机对标本施加最大2.0Nm纯力偶矩,在不同测试状态下,包括完整(A组)、C5/6后方韧带复合体切除(B组)、C5~C7经关节螺钉固定(C组)、C5~C7侧块钉棒系统固定(D组),测量屈伸、侧弯及旋转方向上的三维运动范围(ROM)。在C6椎体前缘粘贴应变片,测量不同状态下椎体前柱载荷变化。结果:A组C5/6节段屈伸、侧弯和旋转方向上的ROM分别为13.6°±1.2°、6.1°±0.5°、4.2°±1.6°;B组为14.4°±1.2°,6.4°±0.6°,4.8°±0.8°,C组为2.8°±0.7°、0.7°±0.3°、0.4°±0.1°,D组为1.2°±0.3°、0.5°±0.2°、0.8°±0.3°,在屈伸方向上B组的ROM较A组明显增大(P〈0.05),C组和D组在各方向上均较A组和B组明显减小(P〈0.05);在屈伸方向上,C组与D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侧弯和旋转方向上,C组和D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C6/7节段屈伸、侧弯和旋转方向上的ROM分别为12.3°±1.4°、5.5°±1.2°、2.7°±0.9°;B组为12.0°±1.3°、5.6°±1.0°、2.8°±0.9°,C组为2.9°±0.9°、0.4°±0.2°、0.4°±0.1°,D组为1.2°±0.3°、0.4°±0.1°、0.7°±0.3°,A、B两组在各方向上的ROM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屈伸方向上,C组和D组的ROM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侧弯和旋转方向上,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C6椎体前柱的应变在侧弯方向上较A组明显减小(P〈0.05),D组在前屈、后伸、侧弯方向上较A组明显减小(P〈0.05),C、D组在前屈方向上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下颈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可造成屈伸和侧弯方向上失稳,经关节螺钉固定在轴向旋转和侧弯方向上与侧块钉棒系统固定效果相似,但限制屈伸运动的能力较弱。
-
关键词
颈椎
经关节螺钉
侧块螺钉
生物力学
后路融合
-
Keywords
Cervical spine
Transfacet screws
Lateral mass screws
Biomechanical stability
Posterior fusion
-
分类号
R318.01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