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后入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周锐 林浩铭 +4 位作者 李国林 何海 杨晓飞 丁自海 闵军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4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后入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LPD)切除过程中相关血管和外科平面的局部解剖学特点。方法通过对我院25例接受paLPD患者手术过程的回顾以及15具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学观察,总结有助于在腹腔镜视野下对paLPD切除过程中相关血管进... 目的探讨腹腔镜后入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LPD)切除过程中相关血管和外科平面的局部解剖学特点。方法通过对我院25例接受paLPD患者手术过程的回顾以及15具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学观察,总结有助于在腹腔镜视野下对paLPD切除过程中相关血管进行准确定位的解剖标志和显露方法,并寻找安全的外科平面。结果胰十二指肠后方与肾前筋膜的无血管间隙、胰颈后方与肠系膜上静脉前面之间的无血管间隙、胰腺钩突与肠系膜血管之间、腹腔干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区域是paLPD切除过程中重要的四个外科平面,手术相关血管全部涵盖在这四个外科平面内。paLPD中循正确的外科平面进行操作,不仅可以减少血管损伤的几率,提高手术效率,也更加符合肿瘤"整块切除"的原则。结论 paLPD是LPD中安全可行的一种手术入路,掌握腹腔镜视野下相关血管的解剖学特点,依正确的外科平面进行操作,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肠系膜上动脉 应用解剖 外科平面
下载PDF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相关血管与筋膜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周小波 丁自海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4年第5期351-355,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oduodenectomy,LPD)中相关血管及筋膜的解剖学特点,为腹腔镜下解剖定位、操作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对甲醛固定的标本原位与离体观察,同时选取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oduodenectomy,LPD)中相关血管及筋膜的解剖学特点,为腹腔镜下解剖定位、操作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对甲醛固定的标本原位与离体观察,同时选取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杨雁灵副教授1例完全LPD手术视频,对血管分布、系膜间隙位置、沟通及毗邻关系进行观察与描述。结果:胰前间隙、胰后间隙及其延伸是手术两个主要的宏观外科平面,胰腺后融合筋膜及筋膜间隙是腹腔镜下外科手术操作的天然平面,一旦偏离可导致邻近血管、脏器损伤。LPD术中沿适宜的外科平面进行游离,尤其Kocher切口手术入路的应用,充分体现了手术无损伤原则及肿瘤根治原则。供应胰十二指肠的重要血管均位于筋膜与胰腺实质间,LPD术中注意保护好胰十二指肠区域相关的血管,保留筋膜的完整性即可保护后动脉弓。探查及显露肠系膜上静脉以胃网膜右静脉作为术中标志,可更好地显露肠系膜上静脉,减少对周边组织的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效率。结论:掌握LPD相关血管及筋膜的解剖学特点可为腹腔镜手术的设计与规范提供形态学依据,从而提高腹腔镜下操作的安全性及根治的彻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血管 筋膜 解剖学
下载PDF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Kocher切口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周小波 丁自海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4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中相关血管和筋膜的解剖学特点,为腹腔镜下解剖定位和操作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遗体捐献接收中心提供的5具成人新鲜尸体腹部标本,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Kocher切口手术入...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中相关血管和筋膜的解剖学特点,为腹腔镜下解剖定位和操作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遗体捐献接收中心提供的5具成人新鲜尸体腹部标本,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Kocher切口手术入路及相关的安全外科平面进行解剖,对相关外科平面、解剖标志及筋膜间隙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胰前间隙和胰后间隙及其延伸是手术的两个主要的宏观外科平面,胰腺后融合筋膜及筋膜间隙是腹腔镜下外科手术操作的天然平面,一旦偏离则会导致邻近血管和脏器的损伤。LPD手术中沿着适宜的外科平面进行游离,特别是Kocher切口手术入路的运用,能充分体现手术无损伤原则和肿瘤根治原则。供应胰十二指肠的重要血管均位于筋膜和胰腺实质之间,LPD中注意保护好胰十二肠区域相关的血管,保留筋膜的完整性即可保护后动脉弓。结论掌握LPD相关血管和筋膜的解剖学特点可为腹腔镜手术的设计和规范提供形态学依据,从而提高腹腔镜下操作的安全性和根治的彻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血管 筋膜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自主神经保护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晓飞 李国新 +1 位作者 钟世镇 丁自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7-500,共4页
目的观察肠系膜下动脉(IMA)根部与其周围自主神经的解剖学关系,为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自主神经保护提供解剖学证据。方法 7例10%福尔马林固定标本进行大体解剖及显微解剖;2例新鲜标本模拟腹腔镜下直肠癌D3根治术中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自主神... 目的观察肠系膜下动脉(IMA)根部与其周围自主神经的解剖学关系,为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自主神经保护提供解剖学证据。方法 7例10%福尔马林固定标本进行大体解剖及显微解剖;2例新鲜标本模拟腹腔镜下直肠癌D3根治术中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自主神经的显露和保护。结果上腹下丛(SHP)的左、右侧束及束间交通支与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关系密切。右侧束距离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较远,位于肾前筋膜下。以左侧束降支为界,其近端,上腹下丛左侧束、肠系膜下丛、腹主动脉丛紧贴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左侧壁并相互延续,其远端左侧束走行于肾前筋膜下。左侧束降支距离IMA起点的距离不恒定。结论在肾前筋膜前平面分离可有效保护上腹下丛右侧束及侧束间交通支;以SHP左侧束降支作为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离断的解剖学标志可以有效保护左侧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下动脉 自主神经保护 解剖关系 结直肠癌
下载PDF
甲状腺周围筋膜及筋膜间隙的应用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雷尚通 丁自海 李国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7-391,共5页
目的从临床应用解剖角度重新认识甲状腺周围筋膜及筋膜间隙的解剖特点,为甲状腺癌中央区清扫术的手术范围、入路层面等提供可以借鉴的解剖依据。方法 5具10侧标本,对甲状腺周围筋膜和筋膜间隙进行观察;10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手术解剖验... 目的从临床应用解剖角度重新认识甲状腺周围筋膜及筋膜间隙的解剖特点,为甲状腺癌中央区清扫术的手术范围、入路层面等提供可以借鉴的解剖依据。方法 5具10侧标本,对甲状腺周围筋膜和筋膜间隙进行观察;10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手术解剖验证观察。结果气管前筋膜分为前后两层,两层之间是脂肪淋巴组织及甲状腺下静脉等;气管前间隙是气管前筋膜后层与气管之间的无血管的间隙。气管旁脂肪组织与气管前脂肪组织相延续,甲状腺血管、淋巴系统走行其中。气管旁、气管前脂肪淋巴组织前后均有一层筋膜覆盖,前后筋膜在外侧与血管鞘相融合,并开口于甲状腺血管根部,内侧与甲状腺相连,其结构与功能均类似肠系膜。气管旁脂肪组织在前方与甲状腺之间存在一间隙,后方与椎前筋膜之间存在一间隙。结论甲状腺有系膜且呈"U"分布于气管前及气管旁。甲状腺系膜切除能达到彻底清扫中央区淋巴组织的目的。甲状腺系膜与脏器之间的筋膜间隙是进行手术操作的外科平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筋膜 解剖 淋巴清扫术
下载PDF
生殖股神经腰大肌内段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5
6
作者 刘金伟 丁自海 +3 位作者 汪坤菊 詹俊峰 董玉科 周兵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0-92,102,共4页
目的:研究腰椎左侧神经血管的解剖学参数,为腰椎腹腔镜左侧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6例经甲醛固定的成人防腐固定腰椎标本和2具新鲜标本进行观测。观察左侧生殖股神经的穿出方式、位置,并测量其相关数据;显露腰大肌内走行的生殖股... 目的:研究腰椎左侧神经血管的解剖学参数,为腰椎腹腔镜左侧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6例经甲醛固定的成人防腐固定腰椎标本和2具新鲜标本进行观测。观察左侧生殖股神经的穿出方式、位置,并测量其相关数据;显露腰大肌内走行的生殖股神经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生殖股神经全部从腰大肌内穿出,以共干穿出者占68.75%(11/16),以两个单支穿出者占31.25%(5/16),其位置平均位于腰3上段。穿出点到腰大肌外侧缘、髂前上棘平面的距离分别为(18.20±6.24)mm、(109.24±20.53)mm;生殖股神经在腰2~3椎间盘水平有17侧经过,其到腰大肌前缘的距离为(19.25±6.69)mm、外侧缘的距离为(14.07±6.21)mm;在腰3~4椎间盘水平有3侧经过,其到腰大肌前缘的距离为(7.95±3.88)mm、外侧缘的距离为(17.80±9.18)mm。结论:为避免损伤生殖股神经,内镜下腰椎侧方经腰大肌至椎间盘入路的选择依次为腰4~5、腰2~3、腰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股神经 腰大肌 侧方入路
下载PDF
腹腔镜前路腰骶椎间盘融合术的解剖观察及形态学分型 被引量:7
7
作者 刘金伟 宋磊 +1 位作者 丁自海 吴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为腹腔镜前路腰骶椎间盘融合术(laparoscopic 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LALIF)提供血管解剖依据,并评估腹腔镜前路融合术在此区的可行性。方法对36具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防腐固定标本进行血管解剖观察,并依据腰骶椎间... 目的为腹腔镜前路腰骶椎间盘融合术(laparoscopic 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LALIF)提供血管解剖依据,并评估腹腔镜前路融合术在此区的可行性。方法对36具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防腐固定标本进行血管解剖观察,并依据腰骶椎间盘在髂间三角内暴露的比例进行分型。结果主动脉叉(aortic bifurcation,AB)高度为(41.81±13.82)mm,髂总静脉汇合处(confluence of the common iliac veins,CCIV)高度为(20.22±14.20)mm;AB夹角为51.88°±12.09°,CCIV夹角为77.08°±20.98°;椎间盘上、下缘骶正中动脉(median sacral artery,MSA)的外径分别为(1.57±0.42)mm和(1.33±0.50)mm;椎间盘上、下缘右髂血管(right iliac vessel,RIV)到MSA的距离分别为(20.83±7.73)mm和(27.60±7.80)mm;椎间盘上、下缘水平暴露椎间盘的宽度为(36.78±13.06)mm,占椎间盘宽度的(72.29±25.64)%。标准型占61.1%(22/36),狭窄型占25.0%(9/36),阻挡型占13.9%(5/36)。CCIV高度与其夹角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尚不显著(r=-0.287,P=0.089)。MSA的出现率为100%。结论有86.1%的病人可以安全地从前方进入腰骶椎间盘区,且61.1%的病人不用处理髂间三角两侧的髂血管就可以进行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椎间盘 腹腔镜 血管解剖 形态学分型
下载PDF
经胸前壁径路内镜甲状腺手术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7
8
作者 李莉洁 李国新 +5 位作者 吴涛 郑向民 丁自海 侯致典 江道振 仇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91-1094,F0003,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标本模拟经胸前壁径路的内镜甲状腺手术,明确一系列组织层面和结构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方法:对标本模拟施行了内镜甲状腺手术。结果:组织层面是胸前壁胸大肌筋膜与颈前深筋膜浅层为一连续的筋膜层面;内镜甲状腺分...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标本模拟经胸前壁径路的内镜甲状腺手术,明确一系列组织层面和结构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方法:对标本模拟施行了内镜甲状腺手术。结果:组织层面是胸前壁胸大肌筋膜与颈前深筋膜浅层为一连续的筋膜层面;内镜甲状腺分离三角是寻找甲状腺下动脉和甲状腺中静脉的~个重要层面。特殊组织结构位置关系为下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下动脉的浅面;喉返神经位于下甲状旁腺的深面;上甲状旁腺与喉返神经入喉位置处于相同水平面。结论:指导外科医生安全地施行内镜甲状腺手术,避免损伤重要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甲状腺手术 解剖 解剖标志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后纵韧带切除与保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洪旭伟 曹国良 +2 位作者 蔡耿喜 刘情 丁自海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7-799,共3页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是 Robinson 和 Cloward 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颈椎伤病的手术方法,它能有效消除突向椎管前方的椎间盘、增生骨赘及骨折碎片等。经前入路操作...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是 Robinson 和 Cloward 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颈椎伤病的手术方法,它能有效消除突向椎管前方的椎间盘、增生骨赘及骨折碎片等。经前入路操作简单,体位改变少,并可同时植骨融合,以解除脊髓和神经根压迫,重建椎体间高度,间接扩大椎管及神经根管容积,从而达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维持病变节段稳定的目的[1-2]。在外科治疗各类颈椎病的术式中,ACDF 较前入路椎体切除及融合术、椎板扩大成形术、椎板切除术等有明显的优势[3-4],并且 ACDF 的手术方式一直在改进以达到更好的减压效果和更少的并发症。在手术中,彻底去除脊髓受压因素,如切除骨性致压物、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等硬性致压物已成为共识,但对非骨性因素,尤其是后纵韧带(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PLL)是否切除及切除后的疗效仍存在争议。本文综述 ACDF 中关于 PLL 切除与保留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 后纵韧带切除 前入路椎体切除 椎板切除术 椎间盘组织 神经功能恢复 外科治疗 脊髓受压
下载PDF
气管前筋膜的再认识及其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雷尚通 丁自海 +1 位作者 葛军娜 赵东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6-128,133,共4页
目的从应用解剖学的角度重新认识气管前筋膜及其周围间隙,为甲状腺癌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福尔马林固定的尸体标本进行解剖以及术中甲状腺癌患者的气管前筋膜进行观察,观察气管前筋膜及气管前间隙的特点。结果气管前筋膜分为前后... 目的从应用解剖学的角度重新认识气管前筋膜及其周围间隙,为甲状腺癌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福尔马林固定的尸体标本进行解剖以及术中甲状腺癌患者的气管前筋膜进行观察,观察气管前筋膜及气管前间隙的特点。结果气管前筋膜分为前后两层,两层筋膜之间是甲状腺峡部、脂肪、气管前淋巴结、甲状腺最下动脉、胸腺,甲状腺下静脉等。前层筋膜与舌骨下肌筋膜之间存在一间隙,为舌骨下肌后间隙;后层筋膜与气管之间存在一个无血管的间隙,为气管前间隙,该间隙向下通向纵膈,向上经甲状腺峡部后方通向喉前,向两侧延伸至气管食管沟。结论气管前筋膜分为前后两层,分离显露甲状腺及气管前脂肪淋巴组织时应该保持气管前筋膜前层的完整性;气管前间隙是处理峡部和气管前淋巴结的外科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前筋膜 筋膜间隙 甲状腺 手术
下载PDF
髂总静脉汇合点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金伟 丁自海 +6 位作者 周兵 詹俊峰 董玉科 汪坤菊 杨林林 彭浩 王明炎 《解剖与临床》 2008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观察髂总静脉汇合点(CCIV)及其周围结构与腰椎椎间盘的位置关系,为腹腔镜前路腰椎间盘入路的选择提供血管解剖依据。方法:对36具成人防腐固定标本进行血管解剖观察与测量,并分析各测量值在性别、年龄间的差异。结果:CCIV的平均高度... 目的:观察髂总静脉汇合点(CCIV)及其周围结构与腰椎椎间盘的位置关系,为腹腔镜前路腰椎间盘入路的选择提供血管解剖依据。方法:对36具成人防腐固定标本进行血管解剖观察与测量,并分析各测量值在性别、年龄间的差异。结果:CCIV的平均高度为(2.02±1.42)cm,其夹角为(77.08±20.98)°,其高度越大,夹角越小。左髂静脉较恒定的位于髂间三角左侧内面;左髂总静脉(LCIV)比右髂总静脉更斜行地汇入下腔静脉。各测量数据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IV变异较大,LCIV较恒定的位于髂间三角左侧内面。腹腔镜腰椎间盘手术时应注意两者的特点,并应用现有技术手段进行术前评估,可以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总静脉汇合点 血管解剖 腹腔镜前入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