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RI的瘤周影像组学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吴佩琪 刘于宝 +2 位作者 陈祉妍 蔡海桃 毛小明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64-169,共6页
影像组学可定量挖掘和分析医学图像的深层次信息,目前基于MRI的影像组学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研究,但大多数研究忽视了瘤周影像组学特征,而瘤周影像组学特征可能蕴含肿瘤微环境相关信息。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将MRI瘤周影像组学特征纳入... 影像组学可定量挖掘和分析医学图像的深层次信息,目前基于MRI的影像组学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研究,但大多数研究忽视了瘤周影像组学特征,而瘤周影像组学特征可能蕴含肿瘤微环境相关信息。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将MRI瘤周影像组学特征纳入到肿瘤研究中,在肿瘤的鉴别诊断、分子分型、转移预测、疗效评估、复发和预后预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基于MRI的瘤周影像组学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瘤周 影像组学 核磁共振成像 预测
下载PDF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67例的CT和磁共振成像表现 被引量:16
2
作者 孙冰 古治梅 +1 位作者 张刚 彭珂文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71-273,共3页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一种全脑性损伤疾病。该病主要是由新生儿在围生期窒息、缺氧所导致的^([1])。临床表现主要是意识障碍、惊厥、肌张力异常。HIE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很高,存活者也多伴有...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一种全脑性损伤疾病。该病主要是由新生儿在围生期窒息、缺氧所导致的^([1])。临床表现主要是意识障碍、惊厥、肌张力异常。HIE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很高,存活者也多伴有后遗症,因此在临床上最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以及对症处理等工作^([2])。现阶段,就该疾病的诊断而言,影像学检查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MRI 检出率 符合率 HIE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灰白质 CT
下载PDF
CT瘤周影像组学在肿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吴佩琪 毛小明 +1 位作者 马捷 刘于宝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1期175-178,共4页
影像学检查是实现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基于医学影像图像的的影像组学技术不断发展,在肿瘤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最初的影像组学研究主要提取的肿瘤原发灶的影像组学特征,随着肿瘤影像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研究注意到... 影像学检查是实现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基于医学影像图像的的影像组学技术不断发展,在肿瘤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最初的影像组学研究主要提取的肿瘤原发灶的影像组学特征,随着肿瘤影像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研究注意到瘤周影像组学特征的重要性,瘤周影像组学在肿瘤研究中的价值才得以被挖掘。本文对CT瘤周影像组学在肿瘤良恶性鉴别、肿瘤分类、生物学特性预测、肿瘤转移预测、疗效预测和预后预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影像组学 瘤周 肿瘤
下载PDF
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MRI及病理学诊断 被引量:4
4
作者 徐化剑 陈静 +3 位作者 夏军 雷益 温文 韩漫夫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线粒体脑肌病(ME)的临床、MRI及病理学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ME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5例患者均行MRI检查、脑电图、肌肉活检及病理检查,其中2例行脑活检。结果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以抽搐为主... 目的探讨成人线粒体脑肌病(ME)的临床、MRI及病理学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ME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5例患者均行MRI检查、脑电图、肌肉活检及病理检查,其中2例行脑活检。结果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以抽搐为主要特征的癫痫样发作、运动不耐受及发作性头痛和呕吐、视听障碍等。脑电图为广泛中、重度异常。血乳酸水平升高。肌肉活检可见不整红边纤维。脑活检可见大量神经细胞空泡变性、减少和脱失。MRI检查示广泛的大脑皮层及皮层下长T1、长T2异常信号,呈灶状、囊状改变伴有脑萎缩,或者灰质核团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病变均未见强化。结论根据ME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合肌肉活检可对该病做出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临床 不整红边纤维
原文传递
肩颈胸部扩张超薄穿支皮瓣修复面部大面积烧伤瘢痕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1
5
作者 杨思奋 王春梅 +4 位作者 刘龙灿 许开元 肖树朋 梅劲 闫伦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61-667,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肩颈胸部扩张超薄穿支皮瓣修复面部大面积烧伤瘢痕的临床效果和关键技术。方法2008年1月—2018年11月,东莞康华医院整形外科及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整形外科收治22例面部大面积烧伤瘢痕患者,其中男3例、女19例,年龄为4~4... 目的探讨应用肩颈胸部扩张超薄穿支皮瓣修复面部大面积烧伤瘢痕的临床效果和关键技术。方法2008年1月—2018年11月,东莞康华医院整形外科及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整形外科收治22例面部大面积烧伤瘢痕患者,其中男3例、女19例,年龄为4~48岁。其中Ⅱ型瘢痕患者16例、Ⅲ型瘢痕患者6例。Ⅰ期扩张术前应用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或多排螺旋CT定位穿支血管。本组患者埋置1~4个扩张器,额定容量为100~600 mL,术中即时注水为扩张器额定容量的20%~30%,术后每周1次常规注水扩张,每次注水量为扩张器额定容量的10%~15%。本组患者注水时间为3~4个月,直至容量达到扩张器额定容量的1.5~2.5倍。Ⅱ期术前同法再次定位穿支,本组患者面部瘢痕切除后缺损面积为6 cm×4 cm^18 cm×16 cm,以穿支血管为营养血管,形成窄蒂皮瓣或任意皮瓣,面积为6 cm×6 cm^22 cm×18 cm,以旋转、推进方式转移修复缺损,供区直接缝合。部分患者进行Ⅲ期断蒂手术。评估皮瓣成活情况、术后的并发症情况以及随访情况。结果本组22例患者皮瓣均成活,供区同期闭合。其中1例患者皮瓣因皮下血肿远端坏死5 cm×4 cm,再次手术修复;2例患者皮瓣表皮出现水疱,换药后自行愈合;3例患者皮瓣因扩张过快,皮瓣中部出现毛细血管增生反应,经适当减慢注水速度,未影响后期皮瓣转移;余患者皮瓣无动脉缺血或静脉淤血现象。随访5个月~4年,所有患者的皮瓣外观不显臃肿,肤色质地良好,能再现面部精细表情。结论对于大面积面部烧伤瘢痕的修复,扩张超薄穿支皮瓣法不仅可获得高度匹配且大而薄的皮瓣,而且能够再现面部精细表情,是一种贴合颜面部美学标准的简单、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瘢痕 面部 软组织扩张术 超薄皮瓣 穿支皮瓣
原文传递
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冰 古治梅 +1 位作者 张刚 彭珂文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7年第1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索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在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HIE的新生儿患者66例并用1.5 T超导型MR扫描仪对所有患儿进行颅脑检查,检查前30 mi... 目的探索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在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HIE的新生儿患者66例并用1.5 T超导型MR扫描仪对所有患儿进行颅脑检查,检查前30 min需进行灌肠或者服用10%水合氯醛将患儿催眠。在常规MRI(DWI、T1WI以及T2WI)横向扫描的基础上加用SWI横向扫描。将MRI与SWI对患儿检出率及病灶范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SWI诊断脑出血病灶的数目、病灶范围以及病变部位清晰程度明显优于DWI、T1WI以及T2WI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I技术诊断新生儿HIE在检测出血病灶数目及范围方面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上可推荐患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