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前胎盘植入的MRI诊断 被引量:17
1
作者 石慧 全显跃 孙希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4-477,共4页
目的胎盘植入为产科少见而危重的妊娠并发症,影像诊断较困难,本文旨在探讨产前胎盘植入的MRI表现及误诊原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8例产前胎盘植入的MRI表现及分型。结果产前MRI疑诊15例(83.33%),表现为子宫壁明显... 目的胎盘植入为产科少见而危重的妊娠并发症,影像诊断较困难,本文旨在探讨产前胎盘植入的MRI表现及误诊原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8例产前胎盘植入的MRI表现及分型。结果产前MRI疑诊15例(83.33%),表现为子宫壁明显变薄,结合带不连续,局部胎盘与子宫壁分界不清;胎盘内信号不均,可见T2 HASTE序列为极低信号、Tru FISP序列为高信号的增粗扭曲血管影及低信号条索影;胎盘后方可见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血肿影。漏诊3例(16.67%)中,2例为粘连型,1例为植入型,产前MRI未能明确诊断。结论MRI是诊断胎盘植入的辅助工具,MRI对胎盘肌层植入及穿透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而对粘连型植入诊断准确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侵入性 产前诊断 磁共振成像 误诊
下载PDF
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围 全显跃 +3 位作者 俞志坚 梁文 刘亚洪 朱杏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8-489,共2页
目的探讨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螺旋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病理、DSA及临床观察证实的肝脏巨大血管瘤患者36例(共38个病灶,其中4例为外生型)的螺旋CT三期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平扫22个病灶内为均匀低密度灶,16... 目的探讨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螺旋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病理、DSA及临床观察证实的肝脏巨大血管瘤患者36例(共38个病灶,其中4例为外生型)的螺旋CT三期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平扫22个病灶内为均匀低密度灶,16个病灶内见结节状或裂隙状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动脉期38个病灶均出现边缘不规则强化,门脉期强化范围明显从边缘向中心扩大,延迟5 min有15个病灶呈全瘤均匀强化,23个病灶呈部分强化,延迟10 min后,16个病灶内仍可见结节状或裂隙状无强化区;4例外生型其增强表现与肝内病灶相似。结论肝脏巨大血管瘤的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CT表现有其特征性,据此可提高肝脏巨大血管瘤的诊断的正确性及与肝内其他病变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18)F-FDG和^(11)C-choline PET/CT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陈翼 彭艳梅 +3 位作者 洪愉 徐昕明 冯盼盼 全显跃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1526-1529,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18F-脱氧葡萄糖)和11 C-choline(11 C-胆碱)PET/CT显像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影响因素,以提高PET/CT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可疑前列腺病变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年龄57~82岁,28例为前列腺癌,转移程度不一... 目的:探讨18F-FDG(18F-脱氧葡萄糖)和11 C-choline(11 C-胆碱)PET/CT显像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影响因素,以提高PET/CT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可疑前列腺病变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年龄57~82岁,28例为前列腺癌,转移程度不一;其余为前列腺良性病变。所有患者均行全身18 F-FDG和11 C-choline PET/CT检查,分析18 F-FDG和11 C-choline标准摄取值(SUV)与前列病变患者的年龄及病理类型的相互关系和意义。结果:55例前列腺病变患者,18F-FDG和11 C-choline标准摄取值与患者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18 F-FDG标准摄取值与患者的病理类型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11 C-choline标准摄取值与患者的病理类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病变患者的病理类型是影响11 C-choline标准摄取值的重要因素,11 C-choline PET/CT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 11C-胆碱PET/CT 诊断 前列腺病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4
作者 周建辉 章绪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42-2244,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的MR及CT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4例DNT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4例患者均经常规MR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其中4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 目的:分析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的MR及CT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4例DNT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4例患者均经常规MR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其中4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4例患者均以癫痫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阳性表现,平均病程为7年。影像上病变主要累及幕上大脑半球脑灰质,位于额叶7例,颞叶4例,顶叶2例,枕叶1例,影像上病灶形态呈三角形、椭圆形及脑回状,部分病灶内见分隔;MR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病灶周围未见明显水肿信号,无明显占位,9例病灶见多囊分隔,5例呈单囊改变,增强扫描大部分病灶未见明显强化或见轻度分隔样强化;CT表现为局限性低密度灶,边界尚清,病灶内未见钙化,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结论:DNT影像学表现较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及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在术前一般都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神经上皮 磁共振成像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胫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梁波 温志波 +1 位作者 慕革非 王显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期11-11,15,共2页
患者女,25岁。右膝疼痛1年余,加重1月,活动时右小腿上部酸胀痛伴刺痛,上下楼梯时加重。查体:右大腿股四头肌明显萎缩,右小腿上端近膝关节处肿胀,局部皮温高,压痛明显,屈曲伸直活动时疼痛明显。影像学检查:
关键词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 影像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神经束示踪术定量评价早产新生儿皮质脊髓束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何健龙 全显跃 +3 位作者 曹满瑞 朱志军 张方璟 杜牧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4年第12期39-42,共4页
目的研究早产新生儿皮质脊髓束(CST)的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与脑白质损伤(WMI)评级之间以及与胎龄的关系。方法选取158例早产儿在纠正胎龄达到足月时进行脑部MRI以及DTI扫描。据MRI表现,将WMI的程度分成正常、轻度以及重度损伤组。利... 目的研究早产新生儿皮质脊髓束(CST)的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与脑白质损伤(WMI)评级之间以及与胎龄的关系。方法选取158例早产儿在纠正胎龄达到足月时进行脑部MRI以及DTI扫描。据MRI表现,将WMI的程度分成正常、轻度以及重度损伤组。利用纤维示踪技术对CST进行成像,测量各组早产儿CST所占的体素数量(VC)、各向异性分数(FA)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分析各组间的参数差异,并统计各参数与胎龄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患儿之间的DTI参数差异均有显著性。重度组CST的VC和FA小于其余两组,ADC大于其余两组。正常组的VC和FA大于其余两组,ADC小于其余两组。VC及FA与胎龄相关。结论 DTI定量分析可以反映早产儿WMI的程度,CST的成熟与WMI以及早产儿成熟度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弥散张量成像 神经束示踪术 早产新生儿 皮质脊髓束
下载PDF
胫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1例
7
作者 冯盼盼 全显跃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4-684,共1页
患者,女,25岁,因右小腿上部活动后疼痛4个月,加重10 d于2010年3月24日住院。体格检查:跛行步态,右下肢明显畸形,右大腿股四头肌明显萎缩,右小腿上端靠近右膝关节肿胀,局部皮温高,压痛,屈曲伸直活动时疼痛明显。
关键词 结缔组织增生性 纤维瘤 胫骨 膝关节肿胀 小腿上部 体格检查 股四头肌 局部皮温
下载PDF
前列腺外周带短T2信号结节的磁共振诊断及病理基础
8
作者 冯盼盼 徐啊白 +2 位作者 李余发 陈雯 全显跃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17,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前列腺外周带T2WI低信号结节的影像学资料,评估MRI检查对其良恶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65例患者于病理检查前均进行了3.0T腹部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外周带低信号结节共91个,对照病理结果,癌灶结节(PCa)34个(... 目的回顾性分析前列腺外周带T2WI低信号结节的影像学资料,评估MRI检查对其良恶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65例患者于病理检查前均进行了3.0T腹部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外周带低信号结节共91个,对照病理结果,癌灶结节(PCa)34个(PCa组),非癌灶结节57个(NCa组)。应用正态齐性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描述低信号结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PCa组T2WI多表现为小类圆形低信号,NCa组则多数表现为条片状低信号灶。PCa组和NCa组的强化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MRI检查有助于提高外周带T2WI低信号结节的良恶性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放射性核素显像 病理学
原文传递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11
9
作者 许硕果 梁文 +3 位作者 贾洪顺 朱正兵 杨建明 全显跃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 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的MRI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DNT的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DNT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结果 12例患者肿瘤均位于幕上大脑半球皮层内,颞叶8... 目的 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的MRI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DNT的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DNT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结果 12例患者肿瘤均位于幕上大脑半球皮层内,颞叶8例,额叶及顶叶各2例,其中6例累及邻近脑白质.MRI平扫中,T1WI呈低或等低混杂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肿瘤表现为囊性或以囊性部分为主,部分内可见网状分隔.5例病灶表现为"三角征",5例表现为"脑回征",另2例表现为圆形病灶.肿瘤均无明显占位效应,1例瘤周轻度水肿,增强扫描仅1例有轻度不均匀强化.结论 DNT符合一般良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MRI诊断价值很大.大脑半球皮层内囊性病变,无占位效应,瘤周无水肿,出现"三角征"和"脑回征"等征象可提示DNT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神经上皮 磁共振成像 脑肿瘤
原文传递
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长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俞志坚 罗文志 +2 位作者 何晓峰 彭志康 李彦豪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46-1049,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盘内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影像中心及南方医院介入治疗科自2002年7月至2004年3月应用臭氧治疗的3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随访≥3年,比较...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盘内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影像中心及南方医院介入治疗科自2002年7月至2004年3月应用臭氧治疗的3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随访≥3年,比较术前和最后随访时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下肢根性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运用改良的MacNab分级法记录最后随访的临床效果并评价患者年龄、病史长短、突出程度及类型等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本组患者JOA评分、下肢根性痛VAS术前及术后终末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3±1.4vs13.1±1.2,P=0.018;7.5±0.8vs2.1±0.3,P=0.039),JOA评分、VAS改善率分别为78.2%和70.4%:改良的MacNab分级法记录到最后随访时疗效优良率为77.5%(251/324),患者年龄、病程及椎间盘突出程度对疗效有明显影响;部分(33.8%)包含型突出患者治疗后近期可有症状“反跳”。结论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3年以上随访结果显示疗效令人满意,患者年龄、病程和椎间盘突出程度能影响患者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疗效 椎间盘突出症
原文传递
脑内多形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盼盼 林波淼 +1 位作者 温志波 全显跃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28,共2页
患者男,40岁。因发作性双下肢抽搐3个月余,加重2天入院。患者20年前曾行颅咽管瘤手术,术后行放疗,具体术式及放疗剂量不详。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影像学表现(图1-6):颅脑MRI平扫示左侧颞叶团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灶,信号不均匀,混杂... 患者男,40岁。因发作性双下肢抽搐3个月余,加重2天入院。患者20年前曾行颅咽管瘤手术,术后行放疗,具体术式及放疗剂量不详。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影像学表现(图1-6):颅脑MRI平扫示左侧颞叶团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灶,信号不均匀,混杂有小片状更长T2信号,病灶边界欠清,人小约4.9cm×4.2cm×3.2cm.增强扫描肿块呈小均匀强化,病灶周围见指压状水肿带,左侧脑室明显受压变形,中线结构明显右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多形性 脑内 放疗剂量 异常信号 实验室检查 MRI平扫 影像学表现
原文传递
脑梗死的MRI弥散张量成像 被引量:3
12
作者 谭湘萍 梁碧玲 +4 位作者 黄凡衡 叶瑞心 钟镜联 沈君 廖丹玲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259-1262,共4页
目的用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分析脑梗死的弥散张量改变,探讨脑梗死的DT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盲法分析临床及常规MRI和(或)CT确诊的69例脑梗死患者的DTI图像,分析脑梗死的DTI信号改变,测量病变区域的各向同性(ADCiso)值... 目的用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分析脑梗死的弥散张量改变,探讨脑梗死的DT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盲法分析临床及常规MRI和(或)CT确诊的69例脑梗死患者的DTI图像,分析脑梗死的DTI信号改变,测量病变区域的各向同性(ADCiso)值和各向异性(FA)值,并与健侧相应正常解剖区域进行比较。结果根据ADCiso图和FA图上病变区的信号改变和定量测量,总结归纳出69例脑梗死病例分以下4种类型:Ⅰ型(8例):病变区ADCiso值降低,FA值升高;ADCiso图表现为低信号,FA图表现为高信号。Ⅱ型(23例):病变区ADCiso值和FA值均降低,但病变周围区域ADCiso值降低,FA值升高;ADCiso图为低信号,FA图呈中央低信号,周围高信号改变。Ⅲ型(7例):病变区ADCiso值和FA值均降低;ADCiso图和FA图上均为低、等信号。Ⅳ型(31例):病变区ADCiso值升高。FA值降低;ADCiso图表现为高信号,FA图表现为低信号。以上病变区弥散张量参数与健侧镜像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定性、定量分析有可能更好地揭示脑梗死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有望为临床提供更精确的影像学分期,成为指导临床诊疗、监测病情进展和评定预后等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艳 宿英英 黄凡衡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272-1275,共4页
目的探讨肥厚性硬脑膜炎(HC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自2004年1月到2007年12月收治的经综合治疗的10例HC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均于有效治疗后10d内病情逐渐出现改善,其中8例完全恢复正常,... 目的探讨肥厚性硬脑膜炎(HC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自2004年1月到2007年12月收治的经综合治疗的10例HC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均于有效治疗后10d内病情逐渐出现改善,其中8例完全恢复正常,1例遗留左眼外展稍差,1例遗留经常轻度头痛。随访半年-2年,有2例复发1次,1例复发3次,此3例患者每次复发激素治疗均有效。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可尽早明确HCP诊断.应及时予皮质类固醇激素、抗菌素治疗,必要时可手术清除病灶,防止出现不可逆的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磁共振成像 综合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