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酰胺质子转移模态的胶质瘤IDH基因分型识别:基于深度学习的Dual-Aware框架
1
作者 楚智钦 屈耀铭 +3 位作者 钟涛 梁淑君 温志波 张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79-1387,共9页
目的基于磁共振酰胺质子转移(APT)模态数据,提出Dual-Aware深度学习框架实现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基因分型,实现无创性的辅助诊断。方法共收集118例多模态磁共振脑影像数据,其中68例为野生型,50例为突变型,所有数据完成了脑部胶质... 目的基于磁共振酰胺质子转移(APT)模态数据,提出Dual-Aware深度学习框架实现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基因分型,实现无创性的辅助诊断。方法共收集118例多模态磁共振脑影像数据,其中68例为野生型,50例为突变型,所有数据完成了脑部胶质瘤ROI区域勾画。APT模态成像无需造影剂,它对肿瘤的信号强度跟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且对IDH野生型的信号强度高于对IDH突变型的信号强度。针对APT模态肿瘤成像及衍生区域形态多变,且相对其他模态更缺乏明显的边缘轮廓特点,构建Dual-Aware框架,引入Multi-scaleAware模块挖掘多尺度特征,EdgeAware模块挖掘边缘特征,以实现基因分型的自动识别。结果两类Aware机制的引入能够有效提升模型对胶质瘤IDH基因分型的识别率。对各模态数据在准确率和AUC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提升,并在APT模态上取得了最佳性能,预测精度达到83.1%,AUC达到0.822,从而验证了APT模态对于脑胶质瘤IDH基因分型识别的优势和有效性。结论本文采用的深度学习算法模型基于APT模态的图像特点构建,验证了APT模态在胶质瘤IDH基因分型识别任务中的有效性,有望在该任务利用APT模态取代目前常用的T1CE模态,避免造影剂注射,以实现无创性的IDH基因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Dual-Aware 酰胺质子转移 胶质瘤 异柠檬酸脱氢酶
下载PDF
颈椎病屈伸位动态MRI检查评价椎管的变化 被引量:16
2
作者 朱杏莉 全显跃 +2 位作者 黄凡衡 杨建明 周围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8-369,共2页
目的研究颈椎病患者椎管在屈伸位MRI上的动态变化。方法27例颈椎病患者,均行中立、前屈、后伸位MRI检查,观察颈椎椎管的狭窄程度、受压部位的变化。结果颈椎病患者后伸位上出现颈椎椎管狭窄加重的数量(21/27)较前屈位(7/27)明显多(P<... 目的研究颈椎病患者椎管在屈伸位MRI上的动态变化。方法27例颈椎病患者,均行中立、前屈、后伸位MRI检查,观察颈椎椎管的狭窄程度、受压部位的变化。结果颈椎病患者后伸位上出现颈椎椎管狭窄加重的数量(21/27)较前屈位(7/27)明显多(P<0.01)。结论颈椎动态MRI扫描揭示了颈椎椎管的潜在致压因素,后伸位对常规检查的补充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磁共振成像 屈伸位
下载PDF
MRCP时联合应用MR平扫及增强扫描的价值 被引量:12
3
作者 焦馗 全显跃 +2 位作者 温志波 朱杏莉 刘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5-618,共4页
目的 评价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应用在MRCP诊断胰胆管疾病中的补充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4例胰胆管疾病病例的MRI表现,由两名有MR诊断经验的影像医生在无临床资料的情况下分为MRCP、MRCP与MR平扫结合、MRCP结合MR平扫及动态增强三... 目的 评价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应用在MRCP诊断胰胆管疾病中的补充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4例胰胆管疾病病例的MRI表现,由两名有MR诊断经验的影像医生在无临床资料的情况下分为MRCP、MRCP与MR平扫结合、MRCP结合MR平扫及动态增强三步阅片,与手术、病理结果或临床综合诊断对照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第一、二步骤间定性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提高17.2%、14.7%及20%,差异显著(χ2=6.02,P<0.05),而第二、三步骤间差异不显著(χ2=1.74,P>0.05),但诊断准确率及确认度三步骤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MRCP应与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相结合,MR平扫与MRI动态增强扫描必要且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增强 胰胆管疾病
下载PDF
基于mDixon方法快速量化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林楚岚 江桂华 +5 位作者 陈楚庄 李武铭 刘金武 颜剑豪 肖毅 全显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5-471,共7页
[目的]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作为参考标准,评价mDixon方法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量化肝脏脂肪含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选取70名NAFLD患者在1.5 T磁共振扫描仪行肝脏mDixon容积扫描和1H-MRS采集.1H-MRS扫描采用单... [目的]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作为参考标准,评价mDixon方法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量化肝脏脂肪含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选取70名NAFLD患者在1.5 T磁共振扫描仪行肝脏mDixon容积扫描和1H-MRS采集.1H-MRS扫描采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分析法,记录亚甲基峰(1.3 ppm)和水峰(4.7 ppm)下面积,计算脂肪分数.mDixon扫描得到的水相及脂相分别传输至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后处理,测量肝脏脂肪分数.[结果]采用Image J软件在mDixon图像测量得到的肝脏脂肪分数平均为(16.9±8.7)%(范围为6.6%~37.0%).用1H-MRS测量得到的肝脏脂肪分数平均为(16.0±8.8)%,(范围为5.7% ~ 41.4%).Pearson相关系数为0.920(P< 0.0001).用Bland-Ahman方法,95.8%数据点都在95%一致性范围内.[结论]经Image J软件简单处理mDixon方法获得的图像能快速、准确量化NAFLD患者肝脏脂肪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量化 脂肪含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高分辨率CT肺气肿定量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攀 于化鹏 +4 位作者 樊慧珍 吴树瀚 刘洁露 方泽葵 阎超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187-2190,共4页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CT(HRCT)肺气肿定量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症状评分等指标的相关性,探讨HRCT肺气肿定量在慢阻肺患者临床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稳定期慢阻肺患者78例,进行HRCT检查,测定肺气肿组织占全肺的比例...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CT(HRCT)肺气肿定量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症状评分等指标的相关性,探讨HRCT肺气肿定量在慢阻肺患者临床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稳定期慢阻肺患者78例,进行HRCT检查,测定肺气肿组织占全肺的比例(LAA%),分析LAA%与肺功能指标、支气管舒张试验反应性、m MRC评分、CAT评分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D)的关系。结果:LAA%与FEV1/FVC、DLCO%pred负相关,相关系数γ分别为-0.759、-0.589(均P<0.01)。LAA%与m MRC评分正相关(r=0.342,P<0.01),与6MWD负相关(r=-0.365,P<0.01)。LAA%与支气管舒张试验指标(⊿FVC、⊿FVC%、⊿FEV1、⊿FEV1%)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HRCT肺气肿定量指标与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及运动耐量相关。结合HRCT早期识别肺气肿,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以控制疾病的危险因素,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高分辨率CT(HRCT) 肺气肿
下载PDF
磁共振T1ρ和T2 mapping成像定量评价早期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玲 Queenie Chan +4 位作者 梁文 王伟 全显跃 慕革非 杨建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76-779,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T1ρ和T2mapping成像评价骨性关节炎(OA)早期软骨损伤的价值。方法对78例OA患者(轻度OA组50例,重度OA组28例)和23名正常人(正常组)行膝关节软骨MR扫描,包括FSE T1W/T2W、自旋锁定T1ρ和T2mapping成像。分别测量股骨软骨平... 目的探讨磁共振T1ρ和T2mapping成像评价骨性关节炎(OA)早期软骨损伤的价值。方法对78例OA患者(轻度OA组50例,重度OA组28例)和23名正常人(正常组)行膝关节软骨MR扫描,包括FSE T1W/T2W、自旋锁定T1ρ和T2mapping成像。分别测量股骨软骨平均T1ρ和T2值,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共86个膝关节516个观察面纳入研究,其中正常组20名,轻度OA组41例,重度OA组25例。65例(143个关节面)出现不同程度软骨损伤,主要位于股骨内侧髁后部。重度OA、轻度OA及正常组平均T1ρ和T2值分别为(48.37±5.80)ms和(48.67±6.05)ms、(44.26±4.16)ms和(45.78±5.85)ms、(40.34±2.10)ms和(42.62±4.15)ms,各组间T1ρ值和T2值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OA组与正常组T2值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1ρ和T2mapping成像可发现早期软骨损伤,T1ρ敏感度更高,可用于早期诊断骨性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 软骨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DCE-MRI定量参数对早期前列腺癌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章绪辉 梁文 +1 位作者 李欣明 全显跃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8期607-611,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参数对早期前列腺癌的应用价值,并评价定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收集行前列...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参数对早期前列腺癌的应用价值,并评价定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收集行前列腺DCE-MRI检查的前列腺疾病患者85例,其中早期前列腺癌49例,前列腺增生36例,在容积转运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tras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trast,K_(ep))参数图上取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测量前列腺相应部位的K^(trans)、K_(ep)值。对前列腺癌区、中央腺体增生区和外周带非癌区的各参数值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组内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值对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参数值与MVD、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区的K^(trans)、K_(ep)值分别是(0.37±0.15)min^(-1)、(1.29±0.29)min^(-1),中央腺体增生区分别为(0.32±0.12)min^(-1)、(1.20±0.24)min^(-1),外周带非癌区分别为(0.15±0.59)min^(-1)、(0.45±0.18)min^(-1),前列腺癌区、中央腺体增生区与外周带非癌区K^(trans)、K_(ep)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区与中央腺体增生区K^(trans)、K_(ep)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K_(ep)值对早期前列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70、0.796。前列腺癌区K^(trans)、K_(ep)值与MVD、Gleason评分均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 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_(ep)值对早期前列腺癌有中等的诊断效能,可以鉴别癌区和外周带非癌区,尚不能鉴别癌区和中央腺体增生区。另外,K^(trans)、K_(ep)值可作为早期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定量参数
下载PDF
定量CT评价股骨近段骨皮质厚度及骨密度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玲 张勇 +7 位作者 程晓光 全显跃 曹宇鹏 李文 赵伟 吴远 危杰 伊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61-1465,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采用定量CT(QCT)骨结构分析系统(BIT)测量股骨近段骨皮质的信度和可重复性。方法收集30例髋部低能量骨折患者,正常侧股骨用于测量,采集髋部QCT扫描数据,于QCT分析工作站上BIT自动选定垂直于股骨颈中段长轴最狭窄处横断面,... 目的初步探讨采用定量CT(QCT)骨结构分析系统(BIT)测量股骨近段骨皮质的信度和可重复性。方法收集30例髋部低能量骨折患者,正常侧股骨用于测量,采集髋部QCT扫描数据,于QCT分析工作站上BIT自动选定垂直于股骨颈中段长轴最狭窄处横断面,将该横断面分为4个象限,即上前象限(SA),下前象限(IA),下后象限(IP),上后象限(SP),BIT自动估算各象限骨皮质厚度(C.Th),由3名测量者分别进行测量,比较测值的差异及一致性。结果 3名测量者测得的股骨颈最狭窄处横断面平均C.Th及SA、SP、IA象限C.Th和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一致性均较好,其中平均C.Th的ICC值最高,为0.883。而3名测量者测得的IP象限C.Th和骨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BIT能够实现获取股骨近段骨密度结果的同时获得骨结构信息,测得的股骨颈横断面上象限及前下象限C.Th及骨密度具有很好的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股骨 骨结构 骨皮质
下载PDF
DWI和ADC图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章绪辉 全显跃 +1 位作者 路世龙 黄凡衡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第8期66-68,78,共4页
目的探讨和比较不同b值DWI和ADC图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前列腺MRI检查的前列腺癌疑诊患者62例,所有病例均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研究对象均行不同b值DWI检查,分析比较不同b值DWI和ADC图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 目的探讨和比较不同b值DWI和ADC图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前列腺MRI检查的前列腺癌疑诊患者62例,所有病例均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研究对象均行不同b值DWI检查,分析比较不同b值DWI和ADC图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前列腺癌患者35例。b=500s/mm2,D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4.3%和70.4%;b=1000s/mm2,DWI和ADC图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0%和77.8%、88.6%和85.2%。b=1000s/mm2时,D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b=500s/mm2,其中敏感性存在统计学差异;当b=1000s/mm2时,ADC图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DWI,但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当b=1000s/mm2时,DWI和ADC图对前列腺癌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b=500s/mm2时,D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图
下载PDF
多模态MRI技术对早期前列腺癌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章绪辉 梁文 +2 位作者 全显跃 张序昌 林婷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技术对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行前列腺MRI检查的前列腺疾病患者100例,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行T_2WI、DWI和DCEI检查。组合上述3种检查形成以下4种方案:方案1:T_2WI;方案2:T_2WI+DWI;方案3:T_2...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技术对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行前列腺MRI检查的前列腺疾病患者100例,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行T_2WI、DWI和DCEI检查。组合上述3种检查形成以下4种方案:方案1:T_2WI;方案2:T_2WI+DWI;方案3:T_2WI+DCEI;方案4:T_2WI+DWI+DCEI。对影像与病理对照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Z检验比较各组方案的曲线下面积(AUC),并计算各组方案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4种检查方案中,方案4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最高,分别为92.6%、87.0%及90%,方案1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最低,分别为68.5%、63.0%及66%。各组方案AUC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方案4:0.916、方案2:0.908、方案3:0.870、方案1:0.697,方案1与方案2、方案3及方案4间的AUC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方案2、方案3及方案4间两两比较AUC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_2WI+DWI,T_2WI+DCEI和T_2WI+DWI+DCEI对早期前列腺癌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T_2WI+DWI较T_2WI+DCEI临床应用价值更高,而T_2WI+DWI+DCEI诊断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亚洲年轻女性固有重睑的形态及解剖学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阳 胡珍珍 +4 位作者 杜勇兴 陈兵 王晋煌 全显跃 柳大烈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750-2753,共4页
目的研究亚洲年轻女性先天性且外观标致的重睑特征,为重睑成形术提供更完整的参考数据。方法以64例外观标致的自然重睑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位眼部照片分析关于重睑的多项参数,包括重睑宽度、重睑高度及重睑宽度/重睑高度,并同时测量重... 目的研究亚洲年轻女性先天性且外观标致的重睑特征,为重睑成形术提供更完整的参考数据。方法以64例外观标致的自然重睑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位眼部照片分析关于重睑的多项参数,包括重睑宽度、重睑高度及重睑宽度/重睑高度,并同时测量重睑线最内、外侧端点分别到经内、外眦点垂线的距离。通过斜矢状位眶周MR(核磁共振)图像测量距离睑缘5、7.5、10、15 mm处眼睑组织厚度。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参数在不同测量水平组间的差异。结果重睑宽度在外侧角膜异色边缘点外5 mm,外侧角膜异色边缘,瞳孔中点,内侧角膜异色边缘,内侧角膜异色边缘内5 mm轴线处的平均值分别为4.1、3.4、3.1、2.8、2.1 mm;重睑高度的平均值分别为5.6、6.8、7.2、6.1、3.7 mm;重睑宽度/重睑高度平均值分别为0.74、0.51、0.43、0.46、0.53;距离睑缘5、7.5、10、15 mm处眼睑组织厚度平均值分别为2.1、2.4、3.3、5.9 mm。结论本研究提供了先天性标致的重睑特征的更完整的数据,参照这些数据将有助于实现更自然美观的重睑术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解剖 自然重睑 重睑术 重睑宽度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动脉血管造影在头颈血管病变空间定位及测定方面的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贾洪顺 全显跃 +2 位作者 王显龙 黄志平 盛娜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0期8196-8200,共5页
目的:64排螺旋CT头颈血管造影包含信息庞大,针对几种常见头颈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体会进行初步总结,更好地发挥多排螺旋CT头颈血管造影在头颈血管病变诊断、测量和空间定位等方面的优势。方法:搜集2006-05/2007-05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 目的:64排螺旋CT头颈血管造影包含信息庞大,针对几种常见头颈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体会进行初步总结,更好地发挥多排螺旋CT头颈血管造影在头颈血管病变诊断、测量和空间定位等方面的优势。方法:搜集2006-05/2007-05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行64排螺旋CT头颈动脉血管造影12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男89例,女31例,年龄19~67岁。全部患者行64排螺旋CT头颈血管造影,36例患者同时行头颈动脉数字减影检查。实验仪器:CT机采用Philips公司Brillance64排螺旋CT扫描仪,数字减影机采用siemens公司Axiom-Artis平板数字减影仪。结果:120例患者中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狭窄病例88例,脑动脉瘤22例,脑动脉畸形10例。88例动脉狭窄病例发现中度狭窄区223处、重度狭窄区68处;291处中重度狭窄区共发现187(64%)个斑块,其中钙化斑块121个(65%),软斑块15个(8%),混合斑块51个(27%);钙化斑块CT值为324~596HU,软斑块值CT值为47~84HU;斑块表面不规则者114个(61%)。22例脑动脉瘤病例共发现29个动脉瘤,肿瘤最大直径4.5mm~2.7cm;囊状动脉瘤19例,梭形动脉瘤10例;动脉瘤起源颈内动脉10例,大脑中动脉7例,前交通动脉3例,大脑后动脉3例,起源后交通动脉、基底动脉和椎动脉各2例;2例合并部分血栓形成,3例合并出血。10例脑动脉畸形病例中8例显示有明确供血动脉,其中大脑前动脉供血为主3例、大脑中动脉供血为主2例、大脑后动脉供血为主3例;7例显示明确引流静脉,其中引流静脉主要汇入上失状窦3例,汇入横窦3例,汇入大脑深静脉2例;2例合并多发动脉瘤,2例合并出血。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头颈血管病变的诊断、测量和空间定位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头颈血管病变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脑动脉瘤 脑动静脉畸形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经椎弓根植骨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尹知训 丁红梅 +1 位作者 靳安民 唐海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5具老年女性胸腰段脊柱标本(T9-L4),CT检查无明显骨质破坏,骨密度检查证实为骨质疏松标本。随机选取20个椎体,用材料试验机压缩加载,压缩椎体高度25%,制造椎体...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5具老年女性胸腰段脊柱标本(T9-L4),CT检查无明显骨质破坏,骨密度检查证实为骨质疏松标本。随机选取20个椎体,用材料试验机压缩加载,压缩椎体高度25%,制造椎体压缩骨折,获得椎体原始最大载荷及刚度数据。对骨折椎体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再测试植骨后椎体最大载荷及刚度。结果:椎体原始最大载荷及刚度分别为(1343.5±428.7)N和(1090.3±429.2)N/mm;压缩骨折经椎弓根植骨后椎体最大载荷及刚度分别为(1276.1±274.6)N和(366.1±102.7)N/mm。植骨后椎体最大载荷与原始最大载荷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椎体原始刚度大于植骨后刚度(P<0.05)。结论: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可恢复骨质疏松骨折椎体的最大抗压强度,但不能恢复其刚度,经椎弓根植骨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有强化骨折椎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经椎弓根植骨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与脑膜瘤的临床和MRI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蒋春秀 朱建彬 +5 位作者 邹天宇 王显龙 于昊 任云燕 郭培 温志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8-852,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SFT)/血管外皮瘤(HPC)MRI影像征象,并与脑膜瘤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SFT/HPC患者28例(SFT/HPC组)和脑膜瘤患者68例(脑膜瘤组)的临床及MRI征象,并比较各观察指标。结果肿瘤形态、信号均匀...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SFT)/血管外皮瘤(HPC)MRI影像征象,并与脑膜瘤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SFT/HPC患者28例(SFT/HPC组)和脑膜瘤患者68例(脑膜瘤组)的临床及MRI征象,并比较各观察指标。结果肿瘤形态、信号均匀性、瘤内血管流空信号、瘤内短T2信号强化结节、瘤内囊变坏死情况、脑膜尾征、骨质改变、性别、Ki-67%水平、术中出血量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FT/HPC及脑膜瘤临床及MRI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对比分析两者的影像征象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 血管外皮瘤 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T和双对比造影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钱民 李小荣 +2 位作者 朱俭 林伟光 欧陕兴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84-1087,共4页
目的探讨CT和双对比造影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GIST的影像及临床资料,28例均行CT检查,13例行双对比造影检查。结果28例GIST主要CT表现为:良性6例,肿块直径≤5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 目的探讨CT和双对比造影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GIST的影像及临床资料,28例均行CT检查,13例行双对比造影检查。结果28例GIST主要CT表现为:良性6例,肿块直径≤5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呈轻度均匀性强化。恶性22例,有如下特征:(1)肿块直径≥5cm17例;(2)肿块内出现低密度坏死20例;(3)肿瘤实体明显强化,增强前后净增加CT值≥40HU18例;(4)瘤体内和瘤旁伴有成簇状或线状排列血管影15例;(5)周围组织侵犯或远处转移12例。13例胃肠造影表现为胃肠道腔内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边缘光整,黏膜皱襞变平或消失,瘤周黏膜呈推移改变。本组CT定位准确性为67.86%(19/28),双对比造影为76.92%(10/13)。对良、恶性的鉴别:CT准确性为78.57%(22/28),双对比造影为50%(5/10);另3例腔外型被误认为外压性改变。结论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是检查GIST最基本的方法,CT和双对比造影结合有助于对GIST术前定位和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间质瘤 双对比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8
16
作者 贾洪顺 刘磊 +1 位作者 杨建明 全显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3-214,共2页
目的:探讨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86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在2周内分别行64层CTCA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检查,双盲状态下,在CTCA和SCA图像上分别评估冠状动脉狭窄≥50%的病变。结果:以SCA结果为金... 目的:探讨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86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在2周内分别行64层CTCA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检查,双盲状态下,在CTCA和SCA图像上分别评估冠状动脉狭窄≥50%的病变。结果:以SCA结果为金标准,统计结果显示64层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病变的灵敏度为88.6%,特异度为96.8%,阳性预测值为86.0%,阴性预测值为97.5%;64层CTCA在冠心病诊断准确性上与SCA无统计学差异。结论:64层CTCA是一种快速、无创的冠状动脉成像方法,在图像质量满意的前提下,可作为怀疑冠心病患者常规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最佳扫描时间的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成伟 梁文 +1 位作者 全显跃 朱晓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35-1137,共3页
目的应用小剂量预注射法(Test Bolus)优化64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MSCTA,MSCTP)中的最佳扫描时相。方法60例无肝脏病变的检查者,随机分成4组(A,B,C,D),每组15例;以Test Bolus(15ml、5ml/s)在第一肝门层面测取肝动脉和... 目的应用小剂量预注射法(Test Bolus)优化64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MSCTA,MSCTP)中的最佳扫描时相。方法60例无肝脏病变的检查者,随机分成4组(A,B,C,D),每组15例;以Test Bolus(15ml、5ml/s)在第一肝门层面测取肝动脉和门静脉的时间密度曲线(TDC),测其峰值时间,以小剂量预注射峰值时间相应延迟4,6,8,10s行MSCTA和MSCTP检查。测量并分析4组门静脉主干(MTPV)、腹主动脉(AA)及肝脏实质最大CT值;所得原始数据采用MIP(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VR(Volume Rendering,VR)三维重建并评价其图像质量。结果应用Test Bolus,肝动脉的峰值时间16~19s、门静脉的峰值时间24~32s(95%可信区间)。肝动脉B组、门静脉C组的图像质量最好,1~4级主干均强化较好,观察细分支均可达6—7级。结论对比剂注射速率为5ml/s时,MSCTA,MSCTP延迟时间为小剂量预注射峰值时间延迟6s,8s为最佳启动扫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CT血管造影 断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320排CT双入口灌注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8
作者 郭成伟 全显跃 +5 位作者 陈为军 梁文 李红 孙文超 张乐 李长云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双入口灌注(DI-CTP)成像参数对孤立性肺结节(SPN)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2018年3月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直径≤3cm影像学表现为孤立性结节46例,按病理结果分为腺癌组15例,鳞癌组12例,炎性结...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双入口灌注(DI-CTP)成像参数对孤立性肺结节(SPN)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2018年3月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直径≤3cm影像学表现为孤立性结节46例,按病理结果分为腺癌组15例,鳞癌组12例,炎性结节组11例,活动性结核组8例。均经320排DI-CTP检查,记录肺动脉灌注量(PF)、支气管动脉灌注量(BF)和灌注指数(PI)。比较4组结节灌注参数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腺癌组PF高于鳞癌组、活动性肺结核组、炎性结节组,且鳞癌组、活动性结核组、炎性结节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鳞癌组BF高于腺癌组、活动性肺结核组、炎性结节组,且腺癌、活动性肺结核、炎性结节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腺癌PI低于鳞癌组、炎性结节组和活动性肺结核组(P<0.05);但炎性结节组与鳞癌组、活动性肺结核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20排DI-CTP从肺动脉(PF)、支气管动脉(BF)及灌注指数(PI)等多方面对肺结节的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价,对提高SPN鉴别诊断价值具有较大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灌注成像 血流动力学 X线断层摄影
下载PDF
定量CT和双能X线吸收评价北京地区老年人股骨近端骨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黎 王玲 +4 位作者 张勇 马毅民 刘丹 王满宜 程晓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92-1496,共5页
目的分析定量CT(QCT)和双能X线吸收(DXA)对股骨近端髋部结构分析(HSA)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北京地区40名男性(53-76岁)和76名女性(48-76岁)社区居民行左髋DXA和QCT扫描,分别测量股骨颈横截面积(CSA)和横截面转动惯量(CSMI... 目的分析定量CT(QCT)和双能X线吸收(DXA)对股骨近端髋部结构分析(HSA)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北京地区40名男性(53-76岁)和76名女性(48-76岁)社区居民行左髋DXA和QCT扫描,分别测量股骨颈横截面积(CSA)和横截面转动惯量(CSMI),对两种方法测量结果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QCT所测CSA和CSMI均大于DXA所测CSA和CSMI(P均〈0.01),两种方法测量CSA差值的中位数为0.97cm^2,CSMI差值的中位数为0.49cm4。QCT和DXA测量CSA和CSMI均显著相关(r=0.85、0.78,P均〈0.01)。结论 DXA和QCT对中国老年人股骨颈CSA和CSMI测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用于老年人群股骨近段骨结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关节 X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结构分析
下载PDF
各期宫颈癌患者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模型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洪磊 何援利 +2 位作者 彭冬先 王显龙 王雪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00-1603,共4页
目的:建立各期宫颈癌患者盆腔动脉血管网的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并分析其特点。方法: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获得宫颈癌患者CT薄层扫描数据,在腹部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进行图像分割及三维重建,然后将重建模型导入Free Form Model... 目的:建立各期宫颈癌患者盆腔动脉血管网的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并分析其特点。方法: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获得宫颈癌患者CT薄层扫描数据,在腹部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进行图像分割及三维重建,然后将重建模型导入Free Form Modeling System平台进行平滑、上色、透明化、旋转等操作,获得盆腔动脉血管网三维可视化模型。结果:成功重建出宫颈癌患者盆腔动脉血管网的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可以清楚显示腹主动脉、髂内及髂外动脉、子宫动脉、子宫动脉上行支等主要及细小血管分支,并与骨盆配准后,可清楚了解各血管走行及空间位置,并且随着肿瘤期别的提高,患者盆腔动脉血管网的密度、分支情况等均呈增加趋势。结论:基于CTA数据,应用腹部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软件,可以成功重建出活体宫颈癌患者盆腔动脉血管网的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并且各期宫颈癌患者动脉血管网有其不同特点,了解其不同特点对我们的手术或介入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盆腔动脉血管网 三维重建 腹部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