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病理与影像的关系及显微外科治疗(附7例报道)
被引量:
8
1
作者
钟兵
冯文峰
+6 位作者
黄理金
黄炳龙
文军
黄伟佳
漆松涛
张晓斌
康晓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sinus hemangiomas,CSHs)病理与影像的关系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CSH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3例行FLAIR序列检查。所有患者经改良翼点入...
目的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sinus hemangiomas,CSHs)病理与影像的关系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CSH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3例行FLAIR序列检查。所有患者经改良翼点入路开颅伴或不伴眶颧弓切断,其中经硬膜外入路取瘤3例,经硬膜下入路4例。结果 T1WI肿瘤呈均匀或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A型呈均匀性增强,B型和C型呈现自外向内的渐进性增强信号,但欠均匀,3例FLAIR序列检查呈均匀高信号;肿瘤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1例。术中失血平均为(3029±3184)mL。主要并发症包括早期动眼神经麻痹5例(3例恢复,2例症状轻微);短暂视神经受累1例,短暂三叉神经受累1例,轻微外展神经麻痹1例,脑积水并偏瘫1例,无手术后死亡病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仍是CSHs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MRI增强模式可能对CSHs亚型的鉴别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
海绵状血管瘤
术中出血
MRI
病理分型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弹簧圈栓塞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5
2
作者
黄理金
文军
+7 位作者
黄伟佳
钟兵
张晓斌
石小峰
叶宇
欧阳锡华
陈委
纠智松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347-351,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由CT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经DSA证实后实施了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①本组有前交通动脉动脉瘤9例,脉络膜前...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由CT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经DSA证实后实施了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①本组有前交通动脉动脉瘤9例,脉络膜前动脉瘤1例,胼周动脉瘤1例。入院时Hunt-Hess分级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2例,Ⅳ级1例。②11例均被栓塞成功,其中被完全栓塞6例,次全栓塞5例,在术后3~6个月的DSA随访中,显示这5例完全闭塞。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5分的有9例,4分的有1例,死亡1例。无技术相关并发症。③术后3~6个月DSA随访6例,MRA随访2例,电话随访2例。有影像资料的随访病例显示,动脉瘤均被完全闭塞;电话随访患者GOS均为5分,无再出血。结论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前循环微小动脉瘤安全、可行,短期随访结果显示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破裂
栓塞
治疗性
微小动脉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畸形的免疫组化染色研究
3
作者
蔡楚伟
黄理金
文军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99-803,共5页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不同类型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畸形的内皮细胞标记物、血管生成和增殖活性,探讨病变出血的分子基础。方法以自2004年4月至2008年8月南方医院神经外科经显微手术切除的97例中枢神经系统轴内海绵状血管畸形的...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不同类型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畸形的内皮细胞标记物、血管生成和增殖活性,探讨病变出血的分子基础。方法以自2004年4月至2008年8月南方医院神经外科经显微手术切除的97例中枢神经系统轴内海绵状血管畸形的病理标本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MRI表现分类及其与术中病理形态的比较将所有患者分为出血组(47例)和非出血组5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标本来自颅脑外伤患者切除的脑组织。将3组病理标本进行CD34、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染色并比较。结果海绵状血管畸形内皮层中,CD34呈不同程度的表达,有明显的不连续性;管腔小的病变血管中,CD34染色层较厚;而在管腔大的病变血管中,CD34染色层却较薄,且常不连续。α-SMA表现为阴性或弱阳性(-)~(++),弥散地分布于内皮下层。VEGF有较明显的表达(-)~(++),主要弥散地位于内皮层、内皮下层以及病变血管之间的纤维结缔组织中。正常对照组、出血组与非出血组之间CD34、α-SMA及VEGF免疫组化染色经Kruskal-Wallis H检验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标本Ki-67染色均呈阴性。结论血管结构上缺乏平滑肌可能是部分海绵状血管畸形容易出血的原因之一;VEGF弥散性的表达增多,可能与出血诱导的非特异上调有关;Ki-67染色呈阴性表明至少在标本取得时不存在增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畸形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中枢神经系统
原文传递
题名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病理与影像的关系及显微外科治疗(附7例报道)
被引量:
8
1
作者
钟兵
冯文峰
黄理金
黄炳龙
文军
黄伟佳
漆松涛
张晓斌
康晓雨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
第三
附属
医院
介入
科
、
神经
外科
南方医科大学
附属
南方
医院
神经
外科
出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7-171,共5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社会发展项目(编号:2011B0613-00017)
文摘
目的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sinus hemangiomas,CSHs)病理与影像的关系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CSH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3例行FLAIR序列检查。所有患者经改良翼点入路开颅伴或不伴眶颧弓切断,其中经硬膜外入路取瘤3例,经硬膜下入路4例。结果 T1WI肿瘤呈均匀或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A型呈均匀性增强,B型和C型呈现自外向内的渐进性增强信号,但欠均匀,3例FLAIR序列检查呈均匀高信号;肿瘤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1例。术中失血平均为(3029±3184)mL。主要并发症包括早期动眼神经麻痹5例(3例恢复,2例症状轻微);短暂视神经受累1例,短暂三叉神经受累1例,轻微外展神经麻痹1例,脑积水并偏瘫1例,无手术后死亡病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仍是CSHs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MRI增强模式可能对CSHs亚型的鉴别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
海绵窦
海绵状血管瘤
术中出血
MRI
病理分型
手术治疗
分类号
R739.4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弹簧圈栓塞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5
2
作者
黄理金
文军
黄伟佳
钟兵
张晓斌
石小峰
叶宇
欧阳锡华
陈委
纠智松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介入科神经外科
深圳龙岗中心
医院
神经
外科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347-351,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由CT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经DSA证实后实施了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①本组有前交通动脉动脉瘤9例,脉络膜前动脉瘤1例,胼周动脉瘤1例。入院时Hunt-Hess分级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2例,Ⅳ级1例。②11例均被栓塞成功,其中被完全栓塞6例,次全栓塞5例,在术后3~6个月的DSA随访中,显示这5例完全闭塞。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5分的有9例,4分的有1例,死亡1例。无技术相关并发症。③术后3~6个月DSA随访6例,MRA随访2例,电话随访2例。有影像资料的随访病例显示,动脉瘤均被完全闭塞;电话随访患者GOS均为5分,无再出血。结论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前循环微小动脉瘤安全、可行,短期随访结果显示效果良好。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破裂
栓塞
治疗性
微小动脉瘤
Keywords
Intracranial aneurysms
Rupture
Embolization, therapeutic
Tiny aneurysm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畸形的免疫组化染色研究
3
作者
蔡楚伟
黄理金
文军
机构
汕头市中心
医院
神经
外科
南方医科大学
第三
附属
医院
介入
科
、
神经
外科
出处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99-803,共5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社会发展项目(2011B061300017)
文摘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不同类型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畸形的内皮细胞标记物、血管生成和增殖活性,探讨病变出血的分子基础。方法以自2004年4月至2008年8月南方医院神经外科经显微手术切除的97例中枢神经系统轴内海绵状血管畸形的病理标本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MRI表现分类及其与术中病理形态的比较将所有患者分为出血组(47例)和非出血组5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标本来自颅脑外伤患者切除的脑组织。将3组病理标本进行CD34、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染色并比较。结果海绵状血管畸形内皮层中,CD34呈不同程度的表达,有明显的不连续性;管腔小的病变血管中,CD34染色层较厚;而在管腔大的病变血管中,CD34染色层却较薄,且常不连续。α-SMA表现为阴性或弱阳性(-)~(++),弥散地分布于内皮下层。VEGF有较明显的表达(-)~(++),主要弥散地位于内皮层、内皮下层以及病变血管之间的纤维结缔组织中。正常对照组、出血组与非出血组之间CD34、α-SMA及VEGF免疫组化染色经Kruskal-Wallis H检验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标本Ki-67染色均呈阴性。结论血管结构上缺乏平滑肌可能是部分海绵状血管畸形容易出血的原因之一;VEGF弥散性的表达增多,可能与出血诱导的非特异上调有关;Ki-67染色呈阴性表明至少在标本取得时不存在增殖状态。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畸形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中枢神经系统
Keywords
Cavernous malformation
Immunohistochemist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分类号
R743.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病理与影像的关系及显微外科治疗(附7例报道)
钟兵
冯文峰
黄理金
黄炳龙
文军
黄伟佳
漆松涛
张晓斌
康晓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弹簧圈栓塞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黄理金
文军
黄伟佳
钟兵
张晓斌
石小峰
叶宇
欧阳锡华
陈委
纠智松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畸形的免疫组化染色研究
蔡楚伟
黄理金
文军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