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保残重建前交叉韧带对膝关节运动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14
1
作者
姚望
潘剑英
曾春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0年第1期24-32,共9页
目的评估保残与否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对膝关节术后运动学特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指导临床治疗及选择更优康复方案。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所收治50例行ACL重建患者,根据术中是否保留...
目的评估保残与否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对膝关节术后运动学特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指导临床治疗及选择更优康复方案。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所收治50例行ACL重建患者,根据术中是否保留ACL胫骨残端分为保残组(25例)与非保残组(25例),以及健康受试者(25例)纳入本研究,纳入标准:年龄≤55岁;身体质量指数(BMI)≤30 kg/m 2;术侧或健侧膝关节无活动受限;无神经系统疾病;不伴同侧膝其他韧带损伤,对侧膝关节亦无损伤;留存术后1年完整资料。排除标准:年龄>55岁;BMI>30 kg/m 2;术侧或健侧膝关节活动受限;伴有膝关节其他韧带损伤或对侧膝关节存在损伤;存在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资料不完全而无法统计者。采用三维膝关节动态功能分析系统(Opti_Knee)计算膝关节6自由度数据及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并分析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及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本体感觉(位置觉和运动觉)数据,以及胫骨隧道内口(术前为ACL足迹)中心至外侧半月板前角韧带足迹前后向及内外向距离偏差,其中,各组6自由度统计学差异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各组基本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及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检验,各组运动功能评分、主观评分、本体感觉数据、中心距偏差均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保残组术后3个月内外旋、屈伸范围、术后6个月内外旋范围低于对照组(t=-2.365,P<0.05;t=-3.123,P<0.01;t=-2.419,P<0.05);非保残组术后3个月内外翻、内外旋、屈伸、上下位移、内外位移范围、术后6个月内外旋、屈伸范围低于对照组(F=9.554,P<0.05;t=-5.067,P<0.01;t=-5.119,P<0.01;t=-2.655,P<0.05;t=-2.863,P<0.01;t=-3.516,P<0.01;t=-4.100,P<0.01),术后6月前后位移范围大于对照组(t=2.464,P<0.05),术后12月内外旋范围小于对照组(t=-3.076,P<0.01)。非保残组术后3月内外旋、屈伸角范围、术后6月屈伸角范围低于保残组(t=2.512,P<0.05;t=2.428,P<0.05;t=2.267,P<0.05)。保残组术后3月术侧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高于非保残组(t=2.272,P<0.05)。保残组术后3月及6月Lysholm评分高于非保残组(t=4.706、P<0.01;t=2.106,P<0.05),保残组术后3月IKDC评分高于非保残组(t=2.987,P<0.01),保残组中心内外向距偏差小于非保残组(t=-2.600,P<0.05),保残组术后3月及6月60°位置觉小于非保残组(t=-2.063,P<0.05;t=-2.147,P<0.05)。结论保残重建ACL患者较非保残者在运动学特征上更接近于正常人,而且在术后前中期恢复更优于非保残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膝关节
步态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直径混合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对膝关节运动学特征影响
2
作者
杨少铮
潘剑英
曾春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78-286,共9页
目的:评估不同直径混合肌腱(同种异体肌腱加强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对膝关节运动学特征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使用混合肌腱行ACL重建术的57例患者资料。纳入标准:单侧膝ACL损伤...
目的:评估不同直径混合肌腱(同种异体肌腱加强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对膝关节运动学特征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使用混合肌腱行ACL重建术的57例患者资料。纳入标准:单侧膝ACL损伤并使用直径8 mm或9 mm混合肌腱重建ACL患者;年龄18至55岁并且有影像学证据显示骨骺闭合。排除标准:X片提示膝骨关节炎;术前膝关节活动受限;其他膝关节手术史;膝关节其他韧带损伤;需同时行半月板移植及软骨修复者。根据移植物直径大小不同分为:8 mm组(32例)、9 mm组(25例)。患者在术前、术后6个月、1年、2年完成随访,分析患侧膝关节6自由度的活动度及胫股运动学改变(以对侧膝关节为对照组)、移植物信号/噪声商(SNQ)值、Lysholm评分。各组术前及术后指标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8 mm组(6.3%)、9 mm组(0%)的手术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9)。8 mm组在术后6个月的屈曲角度、术后1年的外旋角度比9 mm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507,P=0.034;F=4.563,P=0.013);8 mm组在术后6月的外侧位移、术后2年的外旋角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596,P=0.031;F=9.997,P<0.001)。相较术后6个月、1年,两组在术后2年的移植物近端、中段、远端的SNQ值均呈下降趋势(F=9.634、8.593、7.636,均为P<0.001)。9 mm组的Lysholm评分比8 mm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116,P=0.017)。结论:直径8 mm、9 mm的混合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有相似的手术失败率和移植物成熟度,但后者的膝关节运动学特征比前者更接近正常膝关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移植物
步态分析
原文传递
体型偏小患者与体型正常患者应用不同直径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少铮
潘剑英
+1 位作者
李鉴轶
曾春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91-1096,共6页
目的比较体型偏小患者与体型正常患者采用不同直径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运动医学科行ACL重建术的63例患者资料。根据体型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男18例,女8例...
目的比较体型偏小患者与体型正常患者采用不同直径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运动医学科行ACL重建术的63例患者资料。根据体型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为(29.4±8.5)岁;患者身高较矮、体重较轻,应用的移植物直径为7.5 mm。对照组37例,男26例,女11例;年龄为(28.8±8.2)岁;患者体型正常,应用的移植物直径为8.0 mm。比较两组患者的失败率、患侧膝关节运动改变(以两组患者的正常膝关节为对照,共63侧)、等速肌力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身高、体重外其他一般资料及随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失败率分别为2.7%(1/37)、3.8%(1/26),术后2年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为(86.6±10.1)、(90.2±6.9)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患侧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度[56.30°(51.10°,58.10°)]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60.15°(58.95°,63.08°)]和正常膝关节[59.00°(56.45°,63.00°)],内外移位[7.30(5.30,8.30)mm]显著小于正常膝关节[9.00(7.00,12.00)mm],外旋[0.97°(-1.59°,3.01°)]显著高于正常膝关节[-1.54°(-5.30°,2.28°)],角速度60°/s时的伸膝肌力(65%±19%)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7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型偏小患者与体型正常患者分别采用直径为7.5、8.0 mm的移植物重建ACL后的疗效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重建术
移植物直径
身高
体重
原文传递
题名
保残重建前交叉韧带对膝关节运动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14
1
作者
姚望
潘剑英
曾春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
第三
附属
医院
关节
外科
/运动
医学科
出处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0年第1期24-32,共9页
文摘
目的评估保残与否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对膝关节术后运动学特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指导临床治疗及选择更优康复方案。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所收治50例行ACL重建患者,根据术中是否保留ACL胫骨残端分为保残组(25例)与非保残组(25例),以及健康受试者(25例)纳入本研究,纳入标准:年龄≤55岁;身体质量指数(BMI)≤30 kg/m 2;术侧或健侧膝关节无活动受限;无神经系统疾病;不伴同侧膝其他韧带损伤,对侧膝关节亦无损伤;留存术后1年完整资料。排除标准:年龄>55岁;BMI>30 kg/m 2;术侧或健侧膝关节活动受限;伴有膝关节其他韧带损伤或对侧膝关节存在损伤;存在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资料不完全而无法统计者。采用三维膝关节动态功能分析系统(Opti_Knee)计算膝关节6自由度数据及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并分析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及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本体感觉(位置觉和运动觉)数据,以及胫骨隧道内口(术前为ACL足迹)中心至外侧半月板前角韧带足迹前后向及内外向距离偏差,其中,各组6自由度统计学差异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各组基本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及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检验,各组运动功能评分、主观评分、本体感觉数据、中心距偏差均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保残组术后3个月内外旋、屈伸范围、术后6个月内外旋范围低于对照组(t=-2.365,P<0.05;t=-3.123,P<0.01;t=-2.419,P<0.05);非保残组术后3个月内外翻、内外旋、屈伸、上下位移、内外位移范围、术后6个月内外旋、屈伸范围低于对照组(F=9.554,P<0.05;t=-5.067,P<0.01;t=-5.119,P<0.01;t=-2.655,P<0.05;t=-2.863,P<0.01;t=-3.516,P<0.01;t=-4.100,P<0.01),术后6月前后位移范围大于对照组(t=2.464,P<0.05),术后12月内外旋范围小于对照组(t=-3.076,P<0.01)。非保残组术后3月内外旋、屈伸角范围、术后6月屈伸角范围低于保残组(t=2.512,P<0.05;t=2.428,P<0.05;t=2.267,P<0.05)。保残组术后3月术侧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高于非保残组(t=2.272,P<0.05)。保残组术后3月及6月Lysholm评分高于非保残组(t=4.706、P<0.01;t=2.106,P<0.05),保残组术后3月IKDC评分高于非保残组(t=2.987,P<0.01),保残组中心内外向距偏差小于非保残组(t=-2.600,P<0.05),保残组术后3月及6月60°位置觉小于非保残组(t=-2.063,P<0.05;t=-2.147,P<0.05)。结论保残重建ACL患者较非保残者在运动学特征上更接近于正常人,而且在术后前中期恢复更优于非保残者。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膝关节
步态分析
Keywords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Knee joint
Gait analysis
分类号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同直径混合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对膝关节运动学特征影响
2
作者
杨少铮
潘剑英
曾春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运动医学科
南方医科大学
第五
附属
医院
创伤骨科
出处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78-286,共9页
文摘
目的:评估不同直径混合肌腱(同种异体肌腱加强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对膝关节运动学特征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使用混合肌腱行ACL重建术的57例患者资料。纳入标准:单侧膝ACL损伤并使用直径8 mm或9 mm混合肌腱重建ACL患者;年龄18至55岁并且有影像学证据显示骨骺闭合。排除标准:X片提示膝骨关节炎;术前膝关节活动受限;其他膝关节手术史;膝关节其他韧带损伤;需同时行半月板移植及软骨修复者。根据移植物直径大小不同分为:8 mm组(32例)、9 mm组(25例)。患者在术前、术后6个月、1年、2年完成随访,分析患侧膝关节6自由度的活动度及胫股运动学改变(以对侧膝关节为对照组)、移植物信号/噪声商(SNQ)值、Lysholm评分。各组术前及术后指标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8 mm组(6.3%)、9 mm组(0%)的手术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9)。8 mm组在术后6个月的屈曲角度、术后1年的外旋角度比9 mm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507,P=0.034;F=4.563,P=0.013);8 mm组在术后6月的外侧位移、术后2年的外旋角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596,P=0.031;F=9.997,P<0.001)。相较术后6个月、1年,两组在术后2年的移植物近端、中段、远端的SNQ值均呈下降趋势(F=9.634、8.593、7.636,均为P<0.001)。9 mm组的Lysholm评分比8 mm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116,P=0.017)。结论:直径8 mm、9 mm的混合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有相似的手术失败率和移植物成熟度,但后者的膝关节运动学特征比前者更接近正常膝关节。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移植物
步态分析
Keywords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Grafts
Gait analysis
分类号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体型偏小患者与体型正常患者应用不同直径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少铮
潘剑英
李鉴轶
曾春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运动医学科
南方医科大学
第三
附属
医院
中心实验室
出处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91-1096,共6页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04020069)。
文摘
目的比较体型偏小患者与体型正常患者采用不同直径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运动医学科行ACL重建术的63例患者资料。根据体型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为(29.4±8.5)岁;患者身高较矮、体重较轻,应用的移植物直径为7.5 mm。对照组37例,男26例,女11例;年龄为(28.8±8.2)岁;患者体型正常,应用的移植物直径为8.0 mm。比较两组患者的失败率、患侧膝关节运动改变(以两组患者的正常膝关节为对照,共63侧)、等速肌力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身高、体重外其他一般资料及随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失败率分别为2.7%(1/37)、3.8%(1/26),术后2年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为(86.6±10.1)、(90.2±6.9)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患侧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度[56.30°(51.10°,58.10°)]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60.15°(58.95°,63.08°)]和正常膝关节[59.00°(56.45°,63.00°)],内外移位[7.30(5.30,8.30)mm]显著小于正常膝关节[9.00(7.00,12.00)mm],外旋[0.97°(-1.59°,3.01°)]显著高于正常膝关节[-1.54°(-5.30°,2.28°)],角速度60°/s时的伸膝肌力(65%±19%)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7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型偏小患者与体型正常患者分别采用直径为7.5、8.0 mm的移植物重建ACL后的疗效相似。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重建术
移植物直径
身高
体重
Keywords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Diameter of the graft
Height
Weight
分类号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保残重建前交叉韧带对膝关节运动学特征的影响
姚望
潘剑英
曾春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0
14
原文传递
2
不同直径混合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对膝关节运动学特征影响
杨少铮
潘剑英
曾春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2
0
原文传递
3
体型偏小患者与体型正常患者应用不同直径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
杨少铮
潘剑英
李鉴轶
曾春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