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桦木酸磺酰胺衍生物类小分子Omicron融合抑制剂的综合性实验设计
1
作者 宋高鹏 刘铭健 +2 位作者 王进绅 倪春林 刘叔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2-108,124,共8页
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S2介导了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膜融合过程,其氨基酸酸序列在Omicron等变异株中均高度保守,可作为开发新型抗新冠病毒药物的重要靶点。基于此前沿热点课题,该文设计了一类以桦木酸磺酰胺皂苷衍生物为结构骨架的新型小分子O... 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S2介导了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膜融合过程,其氨基酸酸序列在Omicron等变异株中均高度保守,可作为开发新型抗新冠病毒药物的重要靶点。基于此前沿热点课题,该文设计了一类以桦木酸磺酰胺皂苷衍生物为结构骨架的新型小分子Omicron融合抑制剂的综合性实验。以马铃薯三糖桦木酸皂苷1为苗头化合物,利用生物电子等排体原理及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方法(SBDD)设计并合成了三个马铃薯三糖桦木酸磺酰胺衍生物T-1、T-2、T-3,利用NMR及HRESIMs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基于S/HIV模型测试了其在细胞水平对Omicron等多种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抑制活性。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免疫共沉淀(Co-PI)、细胞-细胞融合实验、分子对接等实验得出该类皂苷分子能够嵌入S1/S2亚基交界处空腔、稳定S蛋白融合前的构象从而抑制病毒入胞,进而表现出广谱抗新冠病毒活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新冠病毒小分子融合抑制剂 桦木酸磺酰胺衍生物 综合实验
下载PDF
以hURAT1为靶点的排尿酸药物体外细胞筛选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嘉盛 吴婷 +2 位作者 丘玉昌 曹莹 庞建新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48-254,共7页
人尿酸盐阴离子转运体1(human urate anion transporter 1,hURAT1)是人肾小管重吸收尿酸的主要转运蛋白,以hURAT1为靶点,筛选hURAT1抑制剂是近年来降尿酸药物开发的热点,因此建立hURAT1抑制剂体外细胞筛选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实用价值... 人尿酸盐阴离子转运体1(human urate anion transporter 1,hURAT1)是人肾小管重吸收尿酸的主要转运蛋白,以hURAT1为靶点,筛选hURAT1抑制剂是近年来降尿酸药物开发的热点,因此建立hURAT1抑制剂体外细胞筛选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实用价值。本实验首先构建了表达SLC22A1 2(hURAT1编码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感染MDCK细胞后,通过G41 8筛选出稳转细胞株(稳转株);随后采用W 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并通过液闪计数仪检测hURAT1稳转株对[^(14)C]尿酸的摄取作用及hURAT1抑制剂苯溴马隆、丙磺舒对[^(14)C]尿酸摄取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显示,hURAT1稳转株目的蛋白表达量为对照稳转株的两倍,并且吸收尿酸的量明显大于对照细胞(P>0.001)。此外,实验中测得hURAT1稳转株对尿酸吸收的Km值为365.4μmol/L,苯溴马隆及丙磺舒对尿酸吸收的IC_(50)分别为0.1 8μmol/L和66.82μmol/L。以上结果表明,本实验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hURAT1的MDCK细胞株,并建立了一套hURAT1抑制剂体外准确筛选和评价的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尿酸盐阴离子转运体1 尿酸 慢病毒载体 MDCK细胞模型 药物筛选与评价 同位素标记法 抑制剂
下载PDF
铜胺络合物催化合成取代2-氨基-2'-羟基-1,1'-联萘类化合物
3
作者 陈之朋 刘叔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83,共5页
采用Cu Cl2·2H2O和苄胺(摩尔比为1∶4)的络合物作为氧化偶合试剂,甲醇作溶剂,室温下以取代2-萘酚与2-萘胺为原料进行氧化偶合反应,以中等产率得到一批结构新颖的含取代基的NOBIN类似物,目标产物以沉淀析出,反应后处理简单。产物结... 采用Cu Cl2·2H2O和苄胺(摩尔比为1∶4)的络合物作为氧化偶合试剂,甲醇作溶剂,室温下以取代2-萘酚与2-萘胺为原料进行氧化偶合反应,以中等产率得到一批结构新颖的含取代基的NOBIN类似物,目标产物以沉淀析出,反应后处理简单。产物结构经核磁、质谱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胺络合物 氧化偶合反应 2-氨基-2'-羟基-1 1'-联萘 合成
下载PDF
胰岛素缓释载体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甲基丙烯酸-N,N-二乙氨基乙酯的制备及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吴蕾 朱雯婷 +2 位作者 王俊 刘杰 曾庆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75-982,共8页
目的制备pH敏感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甲基丙烯酸-N,N-二乙氨基乙酯(mPEG-PCL-PDEAEMA)载胰岛素缓释纳米粒,考察其体外释放效果和体内降糖活性。方法结合开环聚合反应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具有不同疏水链段的mPEGPCL-PDEAEMA,用... 目的制备pH敏感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甲基丙烯酸-N,N-二乙氨基乙酯(mPEG-PCL-PDEAEMA)载胰岛素缓释纳米粒,考察其体外释放效果和体内降糖活性。方法结合开环聚合反应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具有不同疏水链段的mPEGPCL-PDEAEMA,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其结构;采用纳米沉淀技术制备聚合物载胰岛素纳米粒,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粒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BCA法测定载药情况,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监测给药后血糖水平。结果在pH1.2~7.4时,聚合物纳米粒的粒径随pH增大而减小。以90%wt投药比制备mPEG5k-PCL13kPDEAEMA10k和mPEG5k-PCL10k-PDEAEMA10k载胰岛素纳米粒时的包封率和载药率为最佳,包封率分别为(81.99±1.77)%和(53.12±0.62)%,载药率分别为(42.46±0.53)%和(32.34±0.26)%,粒径分别为181.9±6.67 nm和169±7.1 nm。体外释放结果显示聚合物载胰岛素纳米粒具有出色的缓释行为,并且随着疏水链段的增长,药物释放速度减慢。体内药效实验表明mPEG5k-PCL13k-PDEAEMA10k载胰岛素纳米粒能够在体内保持48 h的降血糖效果,较游离胰岛素的降糖作用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pH敏感三嵌段聚合物mPEG-PCL-PDEAEMA有望成为理想的胰岛素缓释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敏感 胰岛素 纳米粒 缓释 降糖作用
下载PDF
阿霉素-甘草酸分子复合物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吕雪丽 刘媛 +3 位作者 祝瑶露 赵博欣 魏理 李国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3-620,共8页
目的以中药组份甘草酸为载体,按照阿霉素与甘草酸的不同比例制备阿霉素-甘草酸分子复合物(ADR-GL复合物),探究其在pH=7.4下的溶解度差异并初步评价其抗肿瘤效果。方法按照阿霉素与甘草酸摩尔比2∶1,1∶1,1∶2的量(ADR∶GL=2∶1,1∶1,1... 目的以中药组份甘草酸为载体,按照阿霉素与甘草酸的不同比例制备阿霉素-甘草酸分子复合物(ADR-GL复合物),探究其在pH=7.4下的溶解度差异并初步评价其抗肿瘤效果。方法按照阿霉素与甘草酸摩尔比2∶1,1∶1,1∶2的量(ADR∶GL=2∶1,1∶1,1∶2)投料,采用旋蒸法制备ADR-GL分子复合物并经红外光谱(FT-IR)和差式扫描量热(DSC)分析鉴定所得固体复合物。将ADR-GL复合物溶解于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过夜超声后3000 r/min离心5 min得ADR-GL复合物饱和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阿霉素溶解度。最后,MTT法测定ADR-GL对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及经流式细胞仪测定CD44+MDA-MB-231干细胞所占总MDA-MB-231细胞的比例以初步探究其抗肿瘤活性。结果ADR-GL复合物中阿霉素1525 cm-1红外光谱吸收峰消失,且DSC分析显示ADR-GL在86℃处出现一个明显的新的吸收峰,表明阿霉素可能被甘草酸所包裹而以新的形式存在,称之为“ADR-GL分子复合物”。对照组盐酸阿霉素组在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溶解度为0.844±0.011 mmol/L,ADR-GL复合物组与对照组相比溶解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阿霉素与甘草酸摩尔比为1∶2组溶解度最高,为5.562±0.049 mmol/L,是对照组的6.3倍。此外,与阿霉素对照组相比,ADR-GL分子复合物组对HepG2细胞活力的直接影响及对MDA-MB-231肿瘤干细胞群比负作用二者无显著差异。结论ADR-GL不降低阿霉素抗肿瘤活性,其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安全的具有开发价值的新颖递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甘草酸 分子复合物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丹参酮ⅡA通过介导PI3K/Akt-eNOS信号通路改善野百合碱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喜民 刘思佳 +1 位作者 孙亚彬 李国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8-723,共6页
目的 探究丹参酮ⅡA治疗野百合碱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PAH)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0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20只/组):模型组(MCT)、丹参酮ⅡA组(TⅡA)、丹参酮ⅡA+PI3K抑制剂组(TP)、PI3K抑制剂组(PI)、对照组。除对照组... 目的 探究丹参酮ⅡA治疗野百合碱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PAH)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0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20只/组):模型组(MCT)、丹参酮ⅡA组(TⅡA)、丹参酮ⅡA+PI3K抑制剂组(TP)、PI3K抑制剂组(PI)、对照组。除对照组颈背部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外,剩余大鼠均颈背部注射野百合碱(MCT)诱导肺动脉高压模型。2周后,丹参酮ⅡA组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10 mg/kg进行治疗,丹参酮ⅡA+PI3K抑制剂组注射丹参酮ⅡA10 mg/kg+PI3K抑制剂1 mg/kg,PI3K抑制剂组注射PI3K抑制剂1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均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2周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实验和α-SMA免疫荧光染色实验评估大鼠肺血管形态;Western blot实验评估大鼠肺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磷酸化水平;ELISA法测定eNOS、NO水平。结果 HE染色实验和α-SMA免疫荧光染色证实丹参酮ⅡA能有效抑制PAH大鼠肺血管中膜厚度和血管肌化水平(P<0.01);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能够显著提高PAH大鼠肺组织中PI3K、Akt和eNOS蛋白的磷酸化水平;ELISA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eNOS、NO水平降低(P<0.01)。结论 丹参酮ⅡA能够通过介导PI3K/Akt-eNOS信号通路改善野百合碱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PI3K/Akt-eNOS 丹参酮ⅡA 野百合碱 信号通路
下载PDF
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大鼠难愈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甜甜 程玉芳 徐江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3-796,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nerve growth factor,rh NGF)对糖尿病大鼠合并难愈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1))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并在大鼠背部造成一圆形烫伤创面,建立糖尿病合并难... 目的研究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nerve growth factor,rh NGF)对糖尿病大鼠合并难愈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1))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并在大鼠背部造成一圆形烫伤创面,建立糖尿病合并难愈创面的动物模型。用药组rh NGF(3、6、12μg·kg^(-1))肌肉注射给药,每天1次,连续21 d。测定大鼠伤口面积,HE染色和透射电镜检查创面皮肤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rh NGF明显减小糖尿病大鼠烫伤创伤面积(P <0. 05); HE染色结果表明,rh NGF明显促进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再生;透射电镜结果表明,rh NGF对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皮肤的上皮细胞结构排列、细胞连接以及上皮下胶原等超微结构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rh NGF对糖尿病大鼠烫伤性难愈创面具有促进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 大鼠 溃疡 创面愈合
下载PDF
一种含纳米银的物理交联壳聚糖-泊洛沙姆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8
作者 胡云睿 李达恒 +4 位作者 陈嘉 余学飞 奚廷斐 罗晓梅 陈坤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001-11006,共6页
为了简单方便地制备出一种柔韧性、吸水能力较好的,并具有一定抑菌特性的薄膜,通过调节溶解在稀醋酸溶液中的壳聚糖-泊洛沙姆溶胶pH值的方法,制备出了具有优良抑菌特性、柔韧性与吸水特性的薄膜。薄膜通过物理交联法制备,并进行了力学... 为了简单方便地制备出一种柔韧性、吸水能力较好的,并具有一定抑菌特性的薄膜,通过调节溶解在稀醋酸溶液中的壳聚糖-泊洛沙姆溶胶pH值的方法,制备出了具有优良抑菌特性、柔韧性与吸水特性的薄膜。薄膜通过物理交联法制备,并进行了力学测试、薄膜断面SEM测试、吸水能力测试以及抑菌圈试验。测试结果显示,所制备的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泊洛沙姆和甘油的浓度有关。在薄膜的断面SEM测试中发现,泊洛沙姆的加入,会使凝胶断面出现孔洞,孔洞的最大直径<10μm。在吸水能力测试中发现,在PBS溶液中,4‰与6‰泊洛沙姆组和2%甘油组具有更好地吸水能力;而在生理盐水溶液中,8‰泊洛沙姆组和2%甘油组具有更好的吸水能力。在抑菌圈试验中,发现不同泊洛沙姆浓度制备出的薄膜基本上均具有明显的抑菌圈。最后,通过综合以上特性,优选出泊洛沙姆和甘油的浓度分别为6‰和2%。由于其制备的方便性、薄膜较好的柔韧性、吸水性,以及有效的抑菌特性,壳聚糖-泊洛沙姆薄膜有望在烧伤治疗、伤口化脓性感染的治疗方面得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泊洛沙姆薄膜 纳米银 表征
下载PDF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PLGA-b-(PEI-co-PEG)的合成及其自组装电正性胶束的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俊 张辉武 曾庆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39-1146,共8页
目的合成一种生物可降解与低细胞毒性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LGA-b-(PEI-co-PEG),并研究其胶束化行为。方法采用开环聚合法合成PLGA;使用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烯亚胺(PEI1800)与聚乙二醇(PEG2000)相互交联合成水溶性PEI-co-PEG共聚物;采用... 目的合成一种生物可降解与低细胞毒性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LGA-b-(PEI-co-PEG),并研究其胶束化行为。方法采用开环聚合法合成PLGA;使用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烯亚胺(PEI1800)与聚乙二醇(PEG2000)相互交联合成水溶性PEI-co-PEG共聚物;采用脱水缩合法,合成PLGA-b-(PEI-co-PEG)。根据PEI-co-PEG在37℃PBS中孵育不同时间的相对分子质量变化情况,评估其生物降解性。通过MTT法测定PLGA-b-(PEI-co-PEG)与PEI-co-PEG对MCF-7的细胞毒性。采用标准透析法制备电正性PLGA-b-(PEI-co-PEG)胶束,使用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分布与Zeta电位;采用简单混合法制备PLGA-b-(PEIco-PEG)胶束/胰岛素复合物;使用透射电镜表征胶束及胶束/胰岛素复合物的形貌。采用荧光猝灭法,测定胶束/胰岛素复合物在不同浓度盐离子溶液中的稳定性。结果成功合成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LGA-b-(PEI-co-PEG)。PEI-co-PEG在37℃PBS溶液中的降解半衰期约为48 h。PLGA-b-(PEI-co-PEG)与PEI-co-PEG对MCF-7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375.7μg/m L与425.1μg/m L。PLGA-b-(PEI-co-PEG)胶束(粒径:99.5±2.61 nm,Zeta电位:52.9±2.38 m V)可与胰岛素形成纳米尺寸的胶束/胰岛素复合物;胶束/胰岛素复合物在150 mmol/L Na Cl溶液中的解离率为27.6%。结论 PEI-co-PEG在体外条件下展现了较好的降解性。PLGA-b-(PEI-co-PEG)的细胞毒性显著低于PEI-co-PEG(P<0.05)。PLGA-b-(PEI-co-PEG)胶束/胰岛素复合物在生理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盐离子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 PEI 胰岛素 电正性胶束
下载PDF
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与索拉非尼一线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瑞哲 邱凯锋 +1 位作者 江燕清 庞建新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5期825-831,共7页
目的:从中国医疗保健系统角度和美国支付者角度出发,比较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AteBev)与拉非尼(Sor)在一线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HCC)患者中的经济性。方法:基于Ⅲ期临床研究(IMbrave150)最新研究结果构建评价经济性的Markov模... 目的:从中国医疗保健系统角度和美国支付者角度出发,比较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AteBev)与拉非尼(Sor)在一线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HCC)患者中的经济性。方法:基于Ⅲ期临床研究(IMbrave150)最新研究结果构建评价经济性的Markov模型和分区生存(PS)模型,循环周期为1个月,研究时限为10年。成本和效用来源于文献和数据库,转移概率和比例通过计算获得;模型主要结果包括总成本、总生命年(LYs)、总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增量净健康收益(INHB)、增量净货币收益(INMB)。通过将ICER值与意愿支付阈值(WTP)比较,判断两种方案的经济性。通过敏感性分析处理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结果:基础分析中,从中国医疗保健系统角度出发,基于Markov模型和PS模型,AteBev方案相对于Sor方案的ICER值分别是138462美元/QALY、137056美元/QALY;从美国支付者角度出发,基于Markov模型和PS模型,AteBev方案相对于Sor方案的ICER值分别是492241美元/QALY、485804美元/QALY,ICER值均大于其意愿支付阈值(31499美元/QALY、150000美元/QALY),各种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基础分析结果稳定。结论:从中国医疗保健系统角度和美国支付者角度出发,在阈值为31499美元/QALY、150000美元/QALY时,Sor方案在一线治疗uHCC中更具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利珠单抗 贝伐珠单抗 索拉非尼 肝细胞癌 成本⁃效果分析
下载PDF
自驱动微纳米马达在主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美焕 涂彬彬 +2 位作者 刘璐 陈彬 涂盈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5-452,共8页
自驱动微纳米马达(MNMs)是一种能够将周围环境中的化学能或者外部能量转化为机械动能从而产生自主运动的新型人造微纳米机器。基于其自主运动能力,这些微纳米马达能够自主地运动到目标位置,因此在生物医学方面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自驱动微纳米马达(MNMs)是一种能够将周围环境中的化学能或者外部能量转化为机械动能从而产生自主运动的新型人造微纳米机器。基于其自主运动能力,这些微纳米马达能够自主地运动到目标位置,因此在生物医学方面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药物递送领域。研究证明微纳米马达能够有效地进行药物的装载并主动地递送至病灶区域,因此与常规纳米药物载体相比,能够更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并同时降低毒副作用。本文首先概述了微纳米马达的各种驱动机制,包括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驱动和基于光、磁、电、超声等外部能量的外场驱动。随后总结了近十年来基于化学驱动和外场驱动的微纳米马达在药物递送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当前存在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马达 药物递送 化学驱动 外场驱动
下载PDF
硼替佐米联用obatoclax协同诱导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alm-6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2
作者 戴丽霞 李亦蕾 余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分别与3种Bcl-2抑制剂(obatoclax、AT-101、ABT-199)联用诱导人急性B淋巴细胞株Nalm-6细胞凋亡的协同作用。方法应用MTT法分别检测3种Bcl-2抑制剂单用或联用硼替佐米作用于Nalm-6细胞48 h后的细胞活力。通过流式细胞术...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分别与3种Bcl-2抑制剂(obatoclax、AT-101、ABT-199)联用诱导人急性B淋巴细胞株Nalm-6细胞凋亡的协同作用。方法应用MTT法分别检测3种Bcl-2抑制剂单用或联用硼替佐米作用于Nalm-6细胞48 h后的细胞活力。通过流式细胞术和蛋白质印迹分析分别检测不同药物单独或联合作用于Nalm-6细胞后的细胞凋亡情况及Bcl-2家族蛋白、泛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p62、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p)、磷酸化p38、磷酸化JNK、C/EBP同源蛋白(CHOP)等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利用qRT-PCR检测硼替佐米和obatoclax联用后细胞的内质网应激反应关键基因Bip、CHOP、活化转录因子(ATF)4、ATF6、肌醇需求酶1α(IRE1α)、X-盒结合蛋白1(XBP1)的表达水平。最后通过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内质网应激反应抑制剂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是否可以逆转两药联用诱导的细胞凋亡。结果硼替佐米和3种Bcl-2抑制剂单用均可降低Nalm-6细胞的存活率。3组药物联用实验组中,仅有obatoclax+硼替佐米表现出协同细胞毒性作用,其余两组并无此现象。Obatoclax通过增加LC3B-Ⅱ、p62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Nalm-6细胞的自噬活性。与单药相比,硼替佐米和obatoclax联用后泛素化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硼替佐米联用obatoclax可同时抑制自噬和泛素蛋白酶体活性,造成大量蛋白蓄积,进而激活内质网应激反应,最终诱导Nalm-6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抑制剂TUDCA可削弱硼替佐米和obatoclax联用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硼替佐米联用obatoclax可同时抑制自噬和蛋白酶体活性,并激活内质网应激反应协同诱导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硼替佐米 obatoclax 协同作用 自噬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甘草次酸选择性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韫琪 蔡云 +2 位作者 刘媛 赵博欣 李国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7-482,共6页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对增殖速率不同的4株肝癌细胞SMMC-7721,SK-HEP1,HEPG2,HEP3B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MTT法测定肝癌SMMC-7721,SK-HEP1,HEPG2和HEP3B细胞株体外生长曲线;用梯度浓度甘草次酸(5、10、20、30、40、60μmol/L...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对增殖速率不同的4株肝癌细胞SMMC-7721,SK-HEP1,HEPG2,HEP3B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MTT法测定肝癌SMMC-7721,SK-HEP1,HEPG2和HEP3B细胞株体外生长曲线;用梯度浓度甘草次酸(5、10、20、30、40、60μmol/L)分别刺激48 h后,MTT法检测甘草次酸对4种肝癌细胞株体外生长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考察其对4种肝癌细胞株总ERK蛋白,磷酸化ERK蛋白和拓扑异构酶Ⅱα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4株肝癌细胞中SMMC-7721细胞增殖速率最慢,而SK-HEP1细胞增殖速率最快;甘草次酸刺激48 h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4种肝癌细胞的生长,其中对慢增殖细胞SMMC-7721细胞抑制作用最强(IC50为28.04μmol/L);细胞内ERK的磷酸化,拓扑异构酶Ⅱα的表达与细胞增殖速率呈正相关,SMMC-7721细胞拓扑异构酶Ⅱα与p-ERK蛋白的表达在4株细胞中最低,SK-HEP1细胞表达最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50μmol/L的甘草次酸可显著抑制4株细胞内拓扑异构酶Ⅱα与p-ERK蛋白的表达(P<0.05),而25μmol/L的甘草次酸可显著下调SMMC-7721,HEPG2和HEP3B细胞拓扑异构酶Ⅱα与p-ERK蛋白(P<0.05)而对SK-HEP1细胞没有作用。结论甘草次酸对不同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有选择性。其中对慢增殖肝癌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下调拓扑异构酶Ⅱα的表达与抑制ERK通路的激活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肝癌细胞 增殖速率 拓扑异构酶Ⅱα ERK通路
下载PDF
新型登革病毒RNA聚合酶小分子抑制剂Z1降低登革病毒复制和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颂欣 何士俊 +2 位作者 黄翠红 姚新刚 刘叔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0-796,共7页
目的 筛选新型的登革病毒RNA聚合酶抑制剂。方法 大肠杆菌原核表达DENV2 RNA聚合酶蛋白NS5RdRp。SPR高通量筛选小分子化合物库,寻找与NS5 RdRp蛋白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CPE、LDH和空斑实验在细胞水平上验证化合物的抗病毒效果;实时荧... 目的 筛选新型的登革病毒RNA聚合酶抑制剂。方法 大肠杆菌原核表达DENV2 RNA聚合酶蛋白NS5RdRp。SPR高通量筛选小分子化合物库,寻找与NS5 RdRp蛋白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CPE、LDH和空斑实验在细胞水平上验证化合物的抗病毒效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化合物对病毒RNA合成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复制中间体dsRNA以及病毒蛋白合成;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化合物对病毒蛋白合成量的影响;时间点处理实验判断抗病毒作用阶段。结果 2,5-二氢-1,2-二苯基-4-环己氨基-5-氧代-1H-吡咯-3-甲酸乙酯(Z1)与NS5 RdRp具有结合活性,在细胞水平上具有抗DENV2活性,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4.75μmol·L-1。Z1抑制DENV2 RNA合成,抑制病毒dsRNA的合成,并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其抑制作用发生在病毒进入后阶段。结论 Z1是新型的登革病毒NS5 RdRp抑制剂,其明显抑制登革病毒RNA的合成,并进一步抑制病毒蛋白的翻译合成,从而抑制子代病毒的复制和释放,其可作为新型的抗登革病毒先导化合物用于进一步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5 RdRp抑制剂 登革病毒RNA聚合酶 2型登革病毒 抗病毒药物 SPR 病毒复制
下载PDF
非包被ELISA可检测寨卡病毒包膜蛋白 被引量:1
15
作者 柳红妙 周炜烽 +3 位作者 廖晖 胡正阳 邹敏 刘叔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9-704,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寨卡病毒包膜蛋白的非包被ELISA方法,检测被感染的细胞内E蛋白的表达情况,用于抗寨卡病毒药物筛选。方法将寨卡病毒感染的贴壁细胞固定在孔板上,加入抗体与之结合,并确定抗体浓度,建立E蛋白的非包被ELISA方法;用该方法...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寨卡病毒包膜蛋白的非包被ELISA方法,检测被感染的细胞内E蛋白的表达情况,用于抗寨卡病毒药物筛选。方法将寨卡病毒感染的贴壁细胞固定在孔板上,加入抗体与之结合,并确定抗体浓度,建立E蛋白的非包被ELISA方法;用该方法检测木脂素类化合物C1的抗病毒活性;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RT-PCR)验证这种非包被ELISA方法的准确性;并排除该方法对登革病毒的交叉反应。结果经过优化,未感染的细胞的背景A450nm降低到0.20左右,采用该方法检测的抗病毒活性结果,与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的结果基本一致,且该方法对登革病毒不存在交叉反应。结论建立了一种寨卡病毒E蛋白的非包被ELISA方法,可用于抗寨卡病毒药物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包膜蛋白 交叉反应 抗病毒药物
下载PDF
基于CRISPR系统的人工改造外泌体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16
作者 姚新刚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99-699,共1页
目的CRISPR介导的基因编辑对基因治疗带来了巨大的前景,目前已有多项基于CRISPR的研究用于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然而目前将CRISPR递送到相应的细胞甚至体内应用依然缺乏安全有效的手段,在细胞层面目前主要依赖于电转手段将CRISPR系统运... 目的CRISPR介导的基因编辑对基因治疗带来了巨大的前景,目前已有多项基于CRISPR的研究用于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然而目前将CRISPR递送到相应的细胞甚至体内应用依然缺乏安全有效的手段,在细胞层面目前主要依赖于电转手段将CRISPR系统运送到细胞中,操作上比较复杂。而基于慢病毒和AAV的CRISPR递送体系不仅会造成免疫原性,而且往往容易整合到基因组中长期表达,引发不良后果。本研究拟基于外泌体的递送策略改善该问题。方法本论文采用构建工程化的外泌体平台,采用基于com和配体结合蛋白Com的富集系统,可以高效富集CRISPR系统并降低其脱靶效应和免疫原性。结果构建了多种RNP验证其效果,在细胞水平发现其富集RNP(spCas9,saCas9以及ABE系统)效率可以达到10倍以上,同时其脱靶效率显著降低。该系统不仅可以单独包装,也可以将多个RNP进行共包装,而且发现共包装外泌体系统优于单独的外泌体相加。同时也在体内水平验证了该系统的基因编辑效率,在del52hDMD/mdx小鼠模型中,注射包装了DMD exon 53 RNP的外泌体,通过confocal也观察到了肌肉dystrophin蛋白的表达。结论提供了一种免疫原性低于病毒系统的广泛性的RNP递送系统,且其效率显著高于同类型的外泌体系统。基于外泌体独特的免疫原性和归巢特性,以及穿过血脑屏障等特点,该系统对于神经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 人工改造外泌体 基因编辑
下载PDF
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抑制剂筛选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婷 陈嘉盛 +3 位作者 黎海欣 曹莹 周平正 庞建新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建立能稳定表达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OAT1)的马丁达比狗肾上皮(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细胞转基因细胞模型,利用该模型初步筛选OAT1的抑制剂。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质粒pcDNA3.1(+)通过Lipofect... 目的建立能稳定表达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OAT1)的马丁达比狗肾上皮(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细胞转基因细胞模型,利用该模型初步筛选OAT1的抑制剂。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质粒pcDNA3.1(+)通过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试剂转染MDCK细胞,并经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通过OAT1的经典底物6-羧基荧光素(6-carboxyfluorescein,6-CFL)在单克隆细胞内的积聚量以及中药单体存在时细胞内的积聚量来检测OAT1的活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nle PCR)检测OAT1的mRNA的表达量。利用稳定细胞株,研究了6-CFL在MDCK-mock和MDCK-OAT1细胞中的摄取、中药单体对6-CFL摄取的抑制特性。结果 qRT-PCR结果表明,所建立的MDCK-OAT1细胞与mock细胞相比,OAT1 mRNA相对表达量为后者的4 862倍,摄取6-CFL的能力为后者的14.9倍。6-CFL在细胞株中摄取的K_m值为42.36μmol·L^(-1),部分中药单体能显著抑制MDCK-OAT1转运6-CFL的能力。结论 OAT1抑制剂筛选模型构建成功,并能快速有效地筛选出对OAT1有潜在抑制作用的中药单体,为后期的基于OAT1的植物-药物相互作用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丁达比狗肾上皮细胞 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 6-羧基荧光素 摄取 中药单体
原文传递
靶向Toll样受体2的小分子调节剂研究进展
18
作者 柯嘉华 陈丹蕾 程魁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39-2249,共11页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最早被发现的天然免疫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TLR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是导致慢性炎症、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的关键因素,TLR的激动剂和抑制剂的开发都...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最早被发现的天然免疫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TLR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是导致慢性炎症、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的关键因素,TLR的激动剂和抑制剂的开发都备受关注。目前已知的TLR2激动剂,如脂肽或其衍生物,由于合成困难、易水解、且易引发炎性细胞因子风暴,存在一定的药物研发局限性,抑制剂则少有报道。具有更高稳定性的新型小分子TLR2激动剂或抑制剂将更有可能开发成肿瘤免疫治疗或抗炎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2受体 激动剂 抑制剂 抗炎 肿瘤免疫
原文传递
乙酰天麻素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及稳定性的测定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琪 黄娟 +4 位作者 薛鸿娇 鲍辉 杨兆祥 普俊学 蔡铮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19-821,共3页
目的:测定乙酰天麻素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及水解速率常数,为其制剂设计与吸收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建立乙酰天麻素UPLC分析方法,采用摇瓶法测定乙酰天麻素在不同pH值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以及在正辛醇-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油... 目的:测定乙酰天麻素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及水解速率常数,为其制剂设计与吸收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建立乙酰天麻素UPLC分析方法,采用摇瓶法测定乙酰天麻素在不同pH值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以及在正辛醇-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油水分配系数,并考察其在60℃下不同pH值的水中的稳定性。结果:乙酰天麻素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约为300μg·mL-1,油水分配系数lgP值约为1.1,pH值的影响较小。乙酰天麻素在强酸性与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在pH值5.0附近较为稳定。结论:乙酰天麻素在水中极微溶解,脂溶性较强,酸碱均可催化其发生水解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天麻素 平衡溶解度 油水分配系数 稳定性
原文传递
青果氯仿提取组分体外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谭穗懿 段恒 +2 位作者 梁铮林 刘叔文 段文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247-1251,共5页
目的:用高速逆流色谱法从青果氯仿萃取液中分离出不同组分,考察其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活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青果的氯仿萃取液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出各组分;利用HIV-1假病毒检测各组分抑制HIV-1感染的活性;XTT比色... 目的:用高速逆流色谱法从青果氯仿萃取液中分离出不同组分,考察其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活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青果的氯仿萃取液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出各组分;利用HIV-1假病毒检测各组分抑制HIV-1感染的活性;XTT比色法检测各组分对细胞的毒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研究各组分体外抗病毒活性的机理。结果:青果氯仿萃取液能抑制HIV-1JRFL及HIV-1HXB2假病毒感染活性;用高速逆流色谱法从青果氯仿萃取液中分离出3个组分:组分Ⅰ,组分Ⅱ,组分Ⅴ,其中组分Ⅱ纯度达90%以上,3个组分均能抑制HIV-1JRFL及HIV-1HXB2假病毒感染的活性,其中组分Ⅰ和组分Ⅴ能抑制HIV-1 gp41六螺旋的形成,其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31.42±3.00)、(94.10±14.87)μg·ml-1。结论:用高速逆流色谱法从青果中分离了具有抗HIV-1感染活性的不同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果 氯仿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病毒活性 高速逆流色谱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