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所致脑梗死的起病特征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明 殷勤 +4 位作者 李敏 高洁 林梦洁 赵娜娜 马敏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8-511,共4页
目的基底动脉闭塞所致脑梗死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文中旨在探讨其起病特征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南京市卒中注册系统中2007年1月至2016年7月在南京总医院住院治疗的53例首发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所致后循环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 目的基底动脉闭塞所致脑梗死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文中旨在探讨其起病特征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南京市卒中注册系统中2007年1月至2016年7月在南京总医院住院治疗的53例首发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所致后循环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起病形式将患者分为急进型组及缓慢进展组,结合脑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进型组血管闭塞部位多位于基底动脉中段及上段,缓慢进展组则多为基底动脉下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基底动脉上段闭塞患者相比,下段闭塞患者的起病方式更倾向于缓慢进展型(OR=14.77,95%CI:1.57~139.00,P=0.019)。结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所致脑梗死的起病特征与病变部位具有相关性。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闭塞 脑梗死 起病特征 病变部位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PTAS术后氯吡格雷反应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谢霞 侯华娟 +6 位作者 张治中 蔡必扬 张雨蒙 范文平 刘柯婷 戴敏慧 刘新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98-1302,共5页
目的关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术后氯吡格雷反应性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PTAS及规律服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目的关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术后氯吡格雷反应性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PTAS及规律服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后,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性(high on-treatment platelet reactivity,HTPR)的关系及其对PTAS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影响。方法连续性纳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行PTAS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45例,根据基因测序结果将患者分为野生型组(CYP219*1/*1,69例)和突变组(杂合突变型CYP2C19*1/*2与纯合突变型CYP2C19*2/*2,76例)。术后予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维持剂量治疗。通过TEG软件测定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受体抑制率;通过血栓弹力图测定PTAS术后6个月的HTPR;常规行脑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估血管支架内有无再狭窄,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PTAS术后及氯吡格雷治疗后HTPR的影响因素。结果突变组ADP受体抑制率[(45.22±22.96)%]较野生型组[(58.43±21.98)%]明显减弱(P=0.001)。突变组中杂合突变型为(47.80±22.93)%,纯合突变型为(37.53±21.84)%。突变组HTPR发生率高于野生型组(35.5%vs 17.4%,P=0.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P2C19*2基因为PTAS术后及氯吡格雷治疗后HTPR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56,CI:1.053~5.272),CYP2C19*2基因携带者ISR发生率高于野生型患者(11.8%vs 1.4%,P=0.019)。结论 CYP2C19*2位点多态性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PTAS术后发生HTPR的重要影响因素,与ISR的形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2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氯吡格雷 支架内再狭窄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高反应性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柯婷 周淑宇 +5 位作者 蔡必扬 曹琴琴 杨昉 蔡晋 王兆露 刘新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不仅可预测健康个体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而且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预后密切相关。但hs-CRP与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型脑卒中严重程... 目的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不仅可预测健康个体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而且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预后密切相关。但hs-CRP与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型脑卒中严重程度的关系尚未明确。文中旨在探讨血清hs-CRP水平和LAA型脑卒中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9月至2014年10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就诊的急性LAA型脑卒中患者251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3分定义为轻型卒中,NIHSS〉3分为重型卒中。根据hs-CRP值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危3组,比较各组间临床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hs-CRP与卒中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研究纳入的251例患者中,轻型卒中患者106(42.2%)例、重型卒中145(57.8%)例,轻型卒中患者中位hs-CRP水平显著低于重型卒中患者(2.00mg/L vs 3.15 mg/L,P=0.014)。相关分析示,患者hs-CRP值与入院NIHSS评分(γ=0.223,P〈0.001)、出院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s,mRS)(γ=0.188,P=0.003)显著相关。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示,hs-CRP水平是LAA型重型卒中的危险因素(OR=1.54,95%CI:1.12~2.12,P=0.008)。结论 hs-CRP水平升高与LAA型重型卒中显著相关,故可作为急性LAA型卒中严重程度的一个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敏C反应蛋白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 重型卒中
下载PDF
血清清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短期功能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戴敏慧 资文杰 +6 位作者 蔡必扬 肖露露 刘柯婷 张雨蒙 周淑宇 田玲 徐格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血清清蛋白作为一种神经保护剂其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功能预后的关系尚无一致结论。文中旨在探讨营养状态良好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清蛋白水平与短期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南京卒中登记系统中首次发病... 目的血清清蛋白作为一种神经保护剂其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功能预后的关系尚无一致结论。文中旨在探讨营养状态良好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清蛋白水平与短期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南京卒中登记系统中首次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3例,收集人口学参数、人体测量参数、血管危险因素等相关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等基线资料。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估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进行评定,及出院时用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对短期功能预后进行评定,根据出院时mR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3分)和预后不良组(mRS≥3分),最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功能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预后良好组52例(46.0%),预后不良组61例(54.0%)。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比较,功能预后良好组患者BMI较高,而LDL-C、WBC较低,且入院时的NIHSS较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清蛋白较低、入院NIHSS、小动脉闭塞型是短期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随着血清清蛋白水平的增加,患者功能预后不良的趋势降低(OR=0.684,95%CI:0.490-0.956);NIHSS增高患者功能预后不良的趋势增加(OR=3.490,95%CI:1.966-6.194);小动脉闭塞也是患者功能预后不良危险因素(OR=11.443,95%CI:1.160-112.857)。结论在营养状态良好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血清清蛋白水平较低仍然是短期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清清蛋白 短期功能预后
下载PDF
血清IgE增高的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颞动脉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施展 刘海波 +6 位作者 郭芮兵 吴楠 俞书红 赵玲玲 石瑞峰 陈万红 张仁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1-406,共6页
目的临床上部分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 E)增高,推测为脑血管炎,但缺乏病理学依据。文中旨在通过颞动脉活检组织病理学研究探讨该类患者血管病变的特点。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间在南京军区南京总... 目的临床上部分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 E)增高,推测为脑血管炎,但缺乏病理学依据。文中旨在通过颞动脉活检组织病理学研究探讨该类患者血管病变的特点。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间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2例病因不明的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颞动脉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血清Ig E正常者(正常组)与增高者(增高组)各16例。通过HE染色观察炎症细胞浸润灶,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肥大细胞,免疫组化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xis protein-1,MCP-1)和Ig E等表达。结果与血清Ig E正常组相比,增高组患者颞动脉血管壁炎症细胞浸润呈现出更高的发生率(62.5%vs12.5%,P<0.01),1例伴外膜纤维素性渗出及小灶坏死的标本也见于Ig E增高组。Ig E增高组颞动脉MCP-1的平均光密度值[(9.25±5.79)×10^(-5)]高于正常组[(4.41±2.8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9的平均光密度值和内中膜厚度在血清Ig E增高组中均呈增加的倾向,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肥大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g E增高组患者颞动脉血管壁炎症细胞浸润、坏死反应和纤维素性渗出可能是血管炎的一种表现,推测MCP-1在病变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病理学 病因不明 血清IG E 卒中 血管炎
下载PDF
糖尿病与高血压交互作用对缺血性卒中严重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蔡洹 刘新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31-1135,共5页
目的糖尿病和高血压都是卒中的强预测因子,然而两者对卒中严重程度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仍不明确.文中通过流行病学交互作用的研究方法,探讨糖尿病、高血压及其交互作用对卒中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卒中注册系统2 0 1 3年1 月至... 目的糖尿病和高血压都是卒中的强预测因子,然而两者对卒中严重程度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仍不明确.文中通过流行病学交互作用的研究方法,探讨糖尿病、高血压及其交互作用对卒中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卒中注册系统2 0 1 3年1 月至2 0 1 5年6 月期间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8 8 6例.卒中严重程度评价采用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评分(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NIHSS 〈 1 0分为轻/ 中型卒中,而NIHSS≥1 0 为重型卒中.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卒中严重程度的因素,糖尿病和高血压交互作用分析采用相加尺度和相乘尺度.最后按患者年龄、性别分层分析糖尿病、高血压的交互作用.结果重型卒中患者2 6 0例,占29.3%.多变量logistic回归调整年龄、性别后,糖尿病(OR = 1.707,9 5 % CI 1.267-2.300)、高血压(0 R = 1.603,9 5 % CI: 1.111 -2.312)增加了重型卒中的危险性.糖尿病、高血压之间存在协同的相加交互作用[相对超危险度比( the relative excess risk due to interaction, RERI)= 1.001,9 5 % CI:0.099- 1.903],但不存在相乘交互作用(X^2 = 1 . 7 0 0 , = 0.192).在男性患者中,糖尿病、高血压相乘交互作用( Pmultiplicative = 0.015)和相加交互作用(R ERI=1.82,95%C I:0.72-2.92)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高血压可能存在交互作用使重型卒中风险显著增加.改善血糖、血压的控制可能会协同参与阻止卒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血压 卒中严重程度 交互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