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活检病理检查对婴儿肝炎综合征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玉玲 米贤军 +1 位作者 周涛 付四毛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肝活检病理检查对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IHS)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例IHS患儿进行经皮穿刺肝活检取肝组织常规病理检查,并按肝细胞水肿变性及瘀胆程度分为4级;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两组,Ⅰ级、Ⅱ... 目的:探讨肝活检病理检查对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IHS)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例IHS患儿进行经皮穿刺肝活检取肝组织常规病理检查,并按肝细胞水肿变性及瘀胆程度分为4级;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两组,Ⅰ级、Ⅱ级改变为婴肝1组,Ⅲ级、Ⅳ级改变为婴肝2组,结合临床表现、肝功能、巨细胞病毒抗体、B超胆囊显影等检查对两组患儿预后进行对比。结果:婴肝1组12例,病理Ⅰ级4例,Ⅱ级8例;痊愈10例。婴肝2组8例,病理Ⅲ级5例,Ⅳ级3例;痊愈2例,未愈6例,其中2例手术证实为肝外胆道闭锁。结论:病理改变Ⅰ级、Ⅱ级的IHS预后优于Ⅲ级、Ⅳ级者,肝活检病理检查对IHS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 肝炎综合征 肝组织病理 婴儿
下载PDF
IL-32在子痫前期孕产妇胎盘中的水平变化及其分布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军 刘祥玉 +4 位作者 童辉纯 陈燕斐 陈晓媚 卢娅萍 李国爱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3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孕产妇胎盘中IL-32含量的变化与来源,为临床上PE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更多的依据和策略。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2020年-2021年期间住院并诊断为PE的孕产妇胎盘作为实验组,以... 目的:通过研究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孕产妇胎盘中IL-32含量的变化与来源,为临床上PE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更多的依据和策略。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2020年-2021年期间住院并诊断为PE的孕产妇胎盘作为实验组,以正常孕产妇胎盘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印迹技术、RT-PCR和免疫组化等检测胎盘中IL-32水平改变以及在胎盘不同细胞的定位表达。结果:在PE孕产妇的胎盘中,IL-32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一步发现PE孕产妇中胎盘IL-32的mRNA转录水平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发现PE孕产妇的胎盘切片中的IL-32呈现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32在绒毛的滋养层细胞胞浆中表达明显升高,而在血管内皮细胞等其他细胞中表达有轻度升高。结论:PE孕产妇中胎盘滋养层细胞生成IL-32增加,可能参与了PE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胎盘功能和免疫失衡,这为PE的疾病预测、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疾病预后评估以及药物研发提供新的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IL-32 胎盘
下载PDF
HPV E6/E7 mRNA联合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色检测在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分流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詹晓芬 王少洪 +4 位作者 吴璇 邱晓阳 李帆 曾芸珠 陈志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37-941,共5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 E6/E7 mRNA联合P16/KI-67抗原(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色检测对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分流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7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剩余的细胞学标本中HPV E6/E7 mRNA及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 E6/E7 mRNA联合P16/KI-67抗原(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色检测对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分流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7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剩余的细胞学标本中HPV E6/E7 mRNA及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色检测结果。HPV E6/E7 mRNA检测采用HPV E6/E7 mRNA检测试剂盒利用Panther分子诊断仪进行检测、P16/ki67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利用Ventana Benchmark Ultr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仪进行。分析两种检测法在同级别宫颈上皮病变中阳性率的差异,探讨两种检测法及二者联合检测在诊断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效能的差异,综合评估不同检测方法分流诊断ASCUS中的作用。结果宫颈细胞学ASCUS对应的组织病理学结果包括慢性宫颈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HSIL到宫颈癌等。单纯分子诊断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阳性率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加。在宫颈炎和LSIL病变组中,两种检测法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明显,在HSIL和宫颈癌病变组中,两种检测法阳性率之间无显著差异。联合检测法诊断HSIL以上病变的综合性能最佳,其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 65%、85. 40%、0. 81、87. 13%、57. 14%、98. 97%。结论 HPV E6/E7 mRNA和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均在ASCUS分流诊断中有一定的意义,联合检测HPV E6/E7 mRNA和P16/ki67明显提高分流诊断的灵敏度,保持了较好的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E6/E7 MRNA P16/ki67 免疫细胞化学 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 宫颈癌
下载PDF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联合CA153检测在乳腺癌筛查及分期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4
作者 邱晓阳 吴璇 +2 位作者 刘君 詹晓芬 陈志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1-337,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糖类抗原153(CA153)及联合检测在乳腺癌筛查及分期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8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63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组)、139例乳腺癌患者(恶性组)作为受试者,检测其术前CTC和CA...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糖类抗原153(CA153)及联合检测在乳腺癌筛查及分期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8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63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组)、139例乳腺癌患者(恶性组)作为受试者,检测其术前CTC和CA153水平。比较CTC、CA153及联合检测在3组受试者中的阳性率、检测值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3种检测在恶性组临床分期中阳性率、检测值的差异,综合评估3种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及分期预测的差异。结果①CEP8/17探针检测的乳腺癌患者扩增型CTC表现为:CEP8、CEP17单染色体扩增型CTC和CEP8/17双染色体扩增型CTC。②恶性组的CTC、CA153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为最高,与对照组、良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恶性组的CTC数量、CA153数值均为最高,与对照组、良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④恶性组Ⅳ期CTC的阳性率最高,Ⅰ与Ⅲ期、Ⅰ与Ⅳ期之间CTC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恶性组Ⅳ期CA153的阳性率最高,Ⅰ与Ⅲ期、Ⅰ与Ⅳ期、Ⅱ与Ⅳ期之间CA153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恶性组Ⅳ期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最高,Ⅰ与Ⅱ期、Ⅰ与Ⅲ期、Ⅰ与Ⅳ期患者之间联合检测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⑤恶性组Ⅳ期的CTC数值最高,各期之间的CTC数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恶性组Ⅳ期的CA153数值最高,Ⅰ与Ⅱ期、Ⅰ与Ⅲ期、Ⅰ与Ⅳ期患者间CA153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⑥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符合率、阴性预测值均较CTC、CA153检测高,整体上提高了乳腺癌的诊断效能。⑦CTC、CA153及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4、0.719、0.838,联合检测的AUC明显大于CTC与CA153检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TC、CA153均为乳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乳腺癌的筛查及分期中均具有一定价值,但临床价值尚不足。而二者联合检测更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效能与分期预测,是临床价值较高的乳腺癌筛查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糖类抗原153 乳腺癌 联合检测
下载PDF
TCT联合TIS技术在中山市大规模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米贤军 王莹 +7 位作者 沈铿 吴秋良 肖琳 陈昂 徐秀梅 孪峰 钟守军 段立锋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6-919,共4页
目的:评价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联合新柏氏电脑辅助阅片系统(TIS)在大规模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 000例受检者的宫颈细胞经TCT技术制片,细胞病理学医师阅片两次,先采用新柏氏TCT人工阅片(TP)进行第1次细胞学诊断,... 目的:评价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联合新柏氏电脑辅助阅片系统(TIS)在大规模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 000例受检者的宫颈细胞经TCT技术制片,细胞病理学医师阅片两次,先采用新柏氏TCT人工阅片(TP)进行第1次细胞学诊断,在适当的间隔期后用TIS进行第2次诊断,并对两次细胞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将ASCUS/AGC+病变列为细胞学阳性病例并进行阴道镜下多点取材活检,将CIN1+病变列为病理学阳性病例,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将细胞学与病理活检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用TP每h能筛查13.8张片,而TIS能筛查29.8张片,工作效率提高了115.94%。在10 000例细胞涂片中,TP的细胞阳性病例568例,总检出率5.68%,其中LSIL 151例、HSIL 66例、CA 3例、ASC-H 57例、ASCUS 259例、AGC 32例。TIS的细胞阳性病例621例,总检出率6.21%,其中LSIL 162例、HSIL 85例、CA 3例、ASC-H 65例、ASCUS 273例、AGC 33例。TIS与TP阳性细胞学结果比较,TIS的阳性细胞、LSIL、HSIL、ASC-H、ASCUS检出率比TP分别提高了9.33%、7.28%、28.79%、14.04%、5.41%。对细胞阳性病例均行病理学检查并与细胞学结果比较,TP和TIS的病理学符合率分别为92.61%和93.40%。结论:TCT联合TIS技术能明显提高异常细胞的检出率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它是一种高效、高质量和高准确率的宫颈癌筛查技术,特别适合于大规模宫颈癌筛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宫颈癌和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柏氏电脑辅助阅片系统 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 宫颈癌 癌前病变
原文传递
IGF-Ⅰ、IGF-ⅠR、IGF-Ⅱ在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谭晓林 刘祥玉 +6 位作者 米贤军 谢彩虹 赵超 陈冬妹 肖文 尹泉 施为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4-729,共6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I、IGF-IR、IGF-II在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01/2013—06在我院内镜中心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并经活检病理确诊的100例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I、IGF-IR、IGF-II在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01/2013—06在我院内镜中心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并经活检病理确诊的100例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30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30例炎性息肉,同期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作为阴性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GF—I、IGF—IR、IGF—II的表达.结果:IGF—I、IGF.IR、IGF—II的阳性表达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5.0%、10.0%、10.0%)与炎性息肉组f6.7%、10.0%、10.0%)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结直肠黏膜组和炎性息肉组与CRA组(36.0%、48.0%、44.0%、、CRC组(63.3%、80.0%、73.3%)比较呈逐渐增加趋势,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在CRA组,IGF—I、IGF—IR、IGF—II的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数量、部位均无明显关系(P〉0.05),与腺瘤大小、增生程度、组织学分类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在CRA组,IGF—I、IGF—IR、IGF—II的表达相互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在正常人群的结、直肠黏膜向腺瘤的转化,以及腺瘤的增长和转化过程中,IGFs和IGFs—R轴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因CLIGF-I、IGF-IR、IGF-II有可能作为结肠腺瘤癌变的预测指标,对临床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不同量甲醛固定液对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乳腺原发性浸润癌HER2基因扩增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志强 王莹 +3 位作者 米贤军 段立锋 陈昂 黄华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9-444,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的体积量甲醛固定液对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乳腺原发性浸润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扩增的差异,为建立和优化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检测过程中的标本固定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中山市博爱医院2014年...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的体积量甲醛固定液对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乳腺原发性浸润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扩增的差异,为建立和优化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检测过程中的标本固定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中山市博爱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手术切除乳腺原发性浸润癌109例,同一肿瘤病变部位切取组织七块,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A、B、C、D、E、F、G组。使用4%中性(磷酸盐缓冲)甲醛作为固定液,从A组到G组固定液量与所浸泡组织体积的比例分别为3:1、6:1、9:1、10:1、15:1、20:1、25:1,固定15 h后制作石蜡切片。采用FISH法检测HER2基因扩增,观察各组HER2基因扩增结果的差异。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A、B、C组的组织轮廓较模糊,出现细胞碎片,部分探针定位欠佳,出现信号丢失、核发空现象,见明亮的桔红/绿色荧光信号;D、E、F、G组的组织轮廓清晰而完整、背景洁净、探针定位准确,见耀眼的桔红/绿色荧光信号。A^D组基因扩增阳性率逐渐增高(χ~2=8.601,P<0.01),D^G组基因扩增阳性保持稳定;固定液量与所浸泡组织体积的比例在10:1以下(A、B、C组)时,HER2基因扩增状态不稳定,随着固定液量的增加不断出现新的基因扩增阳性患者;固定液量与所浸泡组织体积的比例在10:1及以上(D、E、F、G组)时,HER2基因扩增阳性率稳定在24.77%;D、E、F、G组的基因扩增阳性率高于A、B、C组(均P<0.05)。结论:采用FISH法检测乳腺原发性浸润癌HER2基因扩增,固定液的量要保证至少是所浸泡组织体积的10倍以上方可获得确切而稳定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肿瘤浸润 固定剂 甲醛/投药和剂量 原位杂交 荧光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Twist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与乳腺癌血管生成拟态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刘祥玉 米贤军 +1 位作者 钟守军 黄永霞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Twist介导的EMT与VM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山市博爱医院2010年7月至2019年7月病理科存档的乳腺癌手术后石蜡标本,将其分为浸润性癌组50例、导管内癌(原位癌)组50例、转移淋巴结组30例,另选取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标本30例...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Twist介导的EMT与VM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山市博爱医院2010年7月至2019年7月病理科存档的乳腺癌手术后石蜡标本,将其分为浸润性癌组50例、导管内癌(原位癌)组50例、转移淋巴结组30例,另选取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标本3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组Twist、E-cad、Vim、VEGF表达情况,并分析和VM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wist、Vim、VEGF和CD34阳性表达率均升高,E-cad阳性表达率均降低(P<0.05);其中转移淋巴结组患者Twist、Vim、VEGF和CD34阳性表达率高于导管内癌组、浸润性癌组,E-cad低于导管内癌组、浸润性癌组(P<0.05);Twist、Vim、VEGF表达水平与VM表达正相关(r=0.986,0.794,0.623,P<0.05),E-cad与VM表达负相关(r=-0.852,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中Twist、E-cad、Vim、VEGF各标志物表达与VM表达密切相关,Twist可能通过介导调节E-cad、Vim、VEGF等标志物表达诱导EMT,促进VM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TWIST 上皮-间质转化 血管生成拟态 相关性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颈组织p16蛋白表达的石蜡切片厚度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志强 米贤军 +3 位作者 陈昂 段立锋 代新珍 邓文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2-366,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颈组织中p16蛋白表达时的石蜡切片厚度。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中山市博爱医院病理检查结果为慢性宫颈炎(150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26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96例)及宫颈癌...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颈组织中p16蛋白表达时的石蜡切片厚度。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中山市博爱医院病理检查结果为慢性宫颈炎(150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26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96例)及宫颈癌(78例)患者的子宫颈组织标本进行p1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石蜡切片厚度为2. 0、3. 0、4. 0、5. 0、6. 0μm的标本p16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随着切片厚度增加,病变部位所在细胞核p16蛋白染色逐渐加深。慢性宫颈炎和宫颈癌患者标本不同切片厚度的p16蛋白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 817和1. 332,均P> 0. 05);而LSIL和HSIL患者标本不同切片厚度的p16蛋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 688和10. 182,P <0. 05或P <0. 01),当标本切片厚度为3. 0~5. 0μm时可获得较为稳定而可靠的检测结果。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法行子宫颈组织p16蛋白检测推荐的标本切片厚度为3. 0~5. 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病理学 宫颈肿瘤/诊断 鳞状细胞/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 p16 石蜡包埋 显微切片术
下载PDF
p16/Ki-67双染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E6/E7mRNA检测对子宫颈癌前病变诊断意义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35
10
作者 冯家成 陈咏梅 +2 位作者 黎秀珍 黄源平 米贤军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9年第7期427-431,共5页
目的探讨p16/Ki-67双染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E6/E7mRNA检测对子宫颈癌前病变(CINⅡ+病变,包括CINⅡ、CINⅢ及宫颈原位癌)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宫颈炎标本176例、CINⅠ标本121例、CINⅡ标本95例、CINⅢ标本86例和宫颈原位癌标本75例为... 目的探讨p16/Ki-67双染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E6/E7mRNA检测对子宫颈癌前病变(CINⅡ+病变,包括CINⅡ、CINⅢ及宫颈原位癌)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宫颈炎标本176例、CINⅠ标本121例、CINⅡ标本95例、CINⅢ标本86例和宫颈原位癌标本75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前期细胞学样本p16/Ki-67双染、HPV E6/E7mRNA检测结果,观察p16/Ki-67双染和HPV E6/E7mRNA检测在同级细胞学、组织学诊断中阳性率的差异。比较p16/Ki-67双染、HPV E6/E7mRNA、p16/Ki-67双染联合HPV E6/E7mRNA发现CINⅡ(+)病变的差异。结果在未见上皮内瘤变及恶性病变(NILM)组与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组,p16/Ki-67双染和HPV E6/E7mRNA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显著(P<0. 05);而在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以上组(HSIL+),差异不显著(P>0. 05)。②在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宫颈原位癌组,p16/Ki-67双染阳性率和HPV E6/E7mRNA检测阳性率差异均不显著(P>0. 05)。③三种检测方法诊断CINⅡ(+)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总体差异均显著(P<0. 05)。p16/Ki-67双染联合HPV E6/E7mRNA检测法诊断CINⅡ(+)病变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最高,分别为95. 70%、84. 85%、89. 87%、84. 48%、95. 82%。结论 p16/Ki-67双染、HPV E6/E7mRNA检测均可应用于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相比较于单独检测,两者联合应用明显提高了CINⅡ(+)病变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提高了筛查方法的效率,有在临床推广使用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 KI-67 HPV E6/E7mRNA IHC双标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莫优炼 胡小华 +4 位作者 陈茂芳 段立锋 苏嘉鸿 张平锋 钟陈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6期105-107,共3页
目的研究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小肠结肠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患者140例,按照术后是否并发小肠炎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94例)。观察组为术后并发小肠结肠炎,对照组为未并发小肠结... 目的研究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小肠结肠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患者140例,按照术后是否并发小肠炎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94例)。观察组为术后并发小肠结肠炎,对照组为未并发小肠结肠炎。探讨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术前患有肠炎、上呼吸道或肺部感染、营养不良以及术后吻合口瘘或狭窄、肠梗阻等并发症情况、切除直肠黏膜及内括约肌为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小肠结肠炎患者的单因素;多因素为术前患有肠炎、患有上呼吸道或肺部感染、营养不良。两组的年龄、手术时年龄、病变类型、手术方式、手术切除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出现小肠结肠炎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患病情况、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切除直肠黏膜及内括约肌是避免术后并发小肠结肠炎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手术 小肠结肠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中山地区大规模宫颈癌筛查TCT结果及易感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米贤军 王莹 +5 位作者 沈铿 吴秋良 肖琳 陈昂 钟守军 段立锋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18期3802-3806,共5页
目的探讨中山地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TCT结果和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12月对中山市130 475例已婚妇女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和新柏氏电脑辅助阅片系统(TIS)进行检测,将ASCUS/AGC以上病变列为TCT阳性病例并进行阴道镜... 目的探讨中山地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TCT结果和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12月对中山市130 475例已婚妇女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和新柏氏电脑辅助阅片系统(TIS)进行检测,将ASCUS/AGC以上病变列为TCT阳性病例并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作进一步确诊,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TCT总阳性率4.29%,宫颈癌检出率为38/10万(50/130 47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筛查者的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绝经、工具避孕等因素与TCT阳性率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绝经差异仍然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其为TCT阳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中山地区宫颈癌发生率较高,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绝经、工具避孕等因素与TCT阳性率有关,对当地妇女进行个人健康教育及宫颈癌防治知识宣传是预防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重要措施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薄层细胞学 宫颈癌 细胞学 筛查 易感因素
原文传递
乳腺受累Richter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王丽 杨伟洪 +3 位作者 丁高明 蒋凤莲 汪晓悠 鞠文东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提高对乳腺受累Richter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1例乳腺受累Richter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76岁,因乳腺肿块为首发症状,检查发现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及白细... 目的提高对乳腺受累Richter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1例乳腺受累Richter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76岁,因乳腺肿块为首发症状,检查发现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数、淋巴细胞异常升高,经血液学、骨髓形态学及活组织检查确诊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乳腺穿刺病理检查为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确诊为乳腺受累的Richter综合征。采用伊布替尼一线治疗效果差,二线采用泽布替尼联合RCHOP方案治疗后,乳腺肿块及淋巴结较前明显缩小,达到部分缓解。结论乳腺受累Richter综合征临床罕见,极易漏诊,结外病变病理活组织检查尤为重要,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疗联合化疗可能为患者带来良好的生存获益,后续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HTER综合征 乳腺肿瘤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白血病 Richter转变 泽布替尼
原文传递
结直肠腺瘤中IGF-Ⅰ、IGF-ⅠR、IGF-Ⅱ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谭晓林 米贤军 +6 位作者 刘祥玉 尹泉 谢彩虹 赵超 陈冬妹 肖文 施为建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5年第3期157-162,共6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Ⅰ、IGF-ⅠR、IGF-Ⅱ在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入选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并经活检病理确诊的CRA 100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3...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Ⅰ、IGF-ⅠR、IGF-Ⅱ在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入选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并经活检病理确诊的CRA 100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30例、炎性息肉30例,另选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者作为阴性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所有入选者IGF-Ⅰ、IGF-IR、IGF-Ⅱ的表达。[结果]阴性对照组IGF-Ⅰ、IGF-ⅠR、IGF-Ⅱ的阳性表达分别为5.0%、10.0%、10.0%,与炎性息肉组(分别为6.7%、10.0%、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A组(分别为36.0%、48.0%、44.0%)、CRC组(分别为63.3%、80.0%、73.3%)较阴性对照组、炎性息肉组均呈逐渐增加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A组IGF-Ⅰ、IGF-ⅠR、IGF-Ⅱ的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数量、部位均无明显关系(P>0.05),与腺瘤大小、增生程度、组织学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A组IGF-Ⅰ、IGF-ⅠR、IGF-Ⅱ的表达相互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在正常人群的结直肠黏膜向腺瘤的转化,以及腺瘤的增长和转化过程中,IGFs和IGFs-R轴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IGF-Ⅰ、IGF-ⅠR、IGF-Ⅱ有可能作为CRA癌变的预测指标,对临床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FISH检测宫颈细胞hTERC基因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米贤军 吴秋良 +4 位作者 钟守军 段立锋 刘晓萍 徐秀梅 陈昂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4期504-505,541,共3页
目的探讨FISH检测宫颈细胞hTERC基因表达及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300例宫颈细胞标本,经病理活检确诊:正常或炎症30例、CIN1 100例、CIN2 60例、CIN3 60例、SCC 50例。用FISH检测宫颈细胞hTERC基因扩增情况,以正常标... 目的探讨FISH检测宫颈细胞hTERC基因表达及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300例宫颈细胞标本,经病理活检确诊:正常或炎症30例、CIN1 100例、CIN2 60例、CIN3 60例、SCC 50例。用FISH检测宫颈细胞hTERC基因扩增情况,以正常标本的检测结果建立阈值。结果正常阈值为5.91%,在不同病理学分组中扩增阳性率分别为:CIN1 17.00%(17/100)、CIN2 66.67%(40/60)、CIN3 88.33%(53/60)、SCC 100.00%(50/50)。各组hTERC基因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病理级别的上升,其阳性率不断升高。CIN2、CIN3和SCC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及CIN1者(P<0.01)。结论在不同级别CIN中有hTERC基因扩增,随着病理级别上升,阳性率也逐步升高。FISH检测hTERC基因可以作为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早期筛查的手段,预测CIN进展、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HTERC基因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原文传递
TIS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米贤军 王莹 +7 位作者 沈铿 吴秋良 肖琳 陈昂 徐秀梅 孪峰 钟守军 段立锋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评价新柏氏电脑辅助阅片系统(TIS)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参加中山市大规模免费宫颈癌筛查中妇女的资料,选择做过TIS检测并追踪到有确切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600例病例为研究对象,将ASCUS... 目的评价新柏氏电脑辅助阅片系统(TIS)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参加中山市大规模免费宫颈癌筛查中妇女的资料,选择做过TIS检测并追踪到有确切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600例病例为研究对象,将ASCUS/AGC+病变列为细胞学阳性病例,将CIN1+病变列为病理学阳性病例,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评价TIS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600例妇女中,TIS检测结果为癌(CA)9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66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04例,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21例,非典型鳞状细肜非典型腺细胞(ASCUS/AGC)30例,正常(WNL)370例。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TIS检测的灵敏度为93.95%,特异度为92.73%,约登指数为0.867,阳性似然比12.92,阴性似然比0.065,Kappa值0.854,总符合率为93.17%,阳性预测值87.83%,阴性预测值96.49%。TIS与病理学结果的符合率在CA、HSIL、LSIL中分别为100%、90.91%和72.12%,TIS对CA和HSIL的符合率高于LSIL(P〈0.01)。结论TIS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特别是对CA和HSIL。它是一种高效、高质量和高准确率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柏氏电脑辅助阅片系统 宫颈癌 癌前病变 诊断效果评价
原文传递
不同年龄段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齿状线上神经节细胞、神经纤维分布的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莫优炼 杨六成 +7 位作者 胡小华 陈茂芳 段立锋 苏嘉鸿 张平锋 钟陈 张家德 冯大军 《现代医学》 2018年第10期1093-1098,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先天性巨结肠(HD)患儿齿状线上肠壁神经节细胞、神经纤维的分布,探讨其临床意义,明确经肛门直肠肌层活检的取材范围。方法:收集行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患儿52例,按年龄分为A组(新生儿组)、B组(婴儿组)和C组(幼儿组) 3...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先天性巨结肠(HD)患儿齿状线上肠壁神经节细胞、神经纤维的分布,探讨其临床意义,明确经肛门直肠肌层活检的取材范围。方法:收集行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患儿52例,按年龄分为A组(新生儿组)、B组(婴儿组)和C组(幼儿组) 3组,标本齿状线上连续取材,行HE染色(结果阳性46例)和钙视网膜蛋白染色,观察神经节细胞、神经丛和神经纤维变化及分布情况。结果:患儿自齿状线上至痉挛段肠管缺乏神经节细胞,与扩张段存在明显差异(P <0. 01); A、B、C组分别自齿状线上1、2、2. 5 cm内肠管神经丛较少,神经纤维稀疏;越过此节段肠管神经纤维增粗、变性,可见肥大神经丛,差异明显(P <0. 01);钙视网膜蛋白染色对神经节的判断有明显指导作用。结论:HD患儿存在齿状线上肠管的"生理性无神经节细胞"区域,不同年龄段患儿此区域长度不同,活检应避开此区域取材。分析神经丛和神经纤维形态,结合钙视网膜蛋白染色结果,可有效区别"生理性无神经节细胞"与巨结肠病变肠管,以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细胞 神经纤维 钙视网膜蛋白染色 先天性巨结肠
原文传递
以多浆膜腔积液为首发表现的孤立性髓系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18
作者 王丽 杨伟洪 +3 位作者 蒋凤莲 丁高明 邓坤仪 鞠文东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2年第5期382-384,共3页
目的探讨以多浆膜腔积液为首发表现的孤立性髓系肉瘤(IMS)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2020年4月收治的1例以多浆膜腔积液为首发表现的IM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通过心包... 目的探讨以多浆膜腔积液为首发表现的孤立性髓系肉瘤(IMS)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2020年4月收治的1例以多浆膜腔积液为首发表现的IM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通过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的细胞形态学及流式细胞学、骨髓穿刺及纵隔占位穿刺病理活组织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明确诊断为IMS。经TA(吡柔比星+阿糖胞苷)方案和EA(大剂量阿糖胞苷+依托泊苷)方案化疗后,达到部分缓解,因经济原因停止治疗1年后,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结论IMS早期起病方式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和漏诊,多浆膜腔积液的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学及病理资料在诊断中尤为重要,早期接受积极规范化疗,则无进展生存期和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时间会相应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髓样 孤立性髓系肉瘤 多浆膜腔积液 流式细胞术 PET-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