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汉族等候肾移植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HLA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韩志明 肖露露 +1 位作者 于立新 罗敏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对我国南方地区3911例等候肾脏移植的患者进行HLA-A,B,DRB1基因表达的回顾性研究,以探讨在因肾脏疾病导致患者最终并发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进程中的HLA免疫遗传易感性及其相对风险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 目的对我国南方地区3911例等候肾脏移植的患者进行HLA-A,B,DRB1基因表达的回顾性研究,以探讨在因肾脏疾病导致患者最终并发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进程中的HLA免疫遗传易感性及其相对风险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PCR-SSP)技术进行HLA-A,B,DR基因分型,应用SPPS13.0软件包统计分析ESRD患者中HLA抗原频率、基因频率、HLA-A,B,DR三个位点的单倍型频率(HF)、连锁不平衡参数、相对危险度(RR)及优势比(OR)。结果ESRD患者中表达出HLA-A抗原19个,HLA-B抗原40个,HLA-DR抗原14个;其中呈现抗原频率显著增高(PC<0.0001,PC值即P值乘以所检测的某一位点的抗原数)的是HLA-B75(RR=1.222,OR=1.479)、DR4(RR=1.146,OR=1.294),DR17(RR=1.541,OR=2.639);呈现出抗原频率显著降低(PC<0.0001)的是HLA-DR8(RR=0.812,OR=0.697)、DR9(RR=0.878,OR=0.793);ESRD患者中具有显著连锁不平衡单倍型(HF>0.5%)10条,分别为A1-B37-DR10,A2-B7-DR17,A29-B7-DR10,A30-B13-DR7,A33-B13-DR17,A33-B44-DR17,A33-B46-DR17,A33-B58-DR17,A33-B60-DR17和A33-B75-DR17,其中A33-B75-DR17、A33-B58-DR17频率高达7.93%和11.74%。结论研究发现HLA-B75、DR4和DR17可能对南方地区肾脏疾病患者最终并发ESRD具有独立易感关联,而表达HLA-DR8、DR9的肾脏病患者将可能不易并发ESRD;单倍型A33-B75-DR17高频率出现说明HLA-B75,DR17不仅具有独立易感作用还可能对肾脏病患者最终并发ESRD具有集合易感作用。这个发现对于等候肾脏移植患者选择合适供体以提高移植后患者生存时间和远期移植效果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人类白细胞抗原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患者应用西罗莫司对他克莫司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彦选 曲青山 +3 位作者 于立新 付绍杰 苗书斋 王振璞 《器官移植》 CAS 2010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联合应用西罗莫司(雷帕霉素)对他克莫司(FK506)剂量的影响。方法6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免疫抑制方案采用西罗莫司+他克莫司+泼尼松;对照组30例,采用麦考酚吗乙酯(MMF)+他克莫司+泼尼松联合治疗...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联合应用西罗莫司(雷帕霉素)对他克莫司(FK506)剂量的影响。方法6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免疫抑制方案采用西罗莫司+他克莫司+泼尼松;对照组30例,采用麦考酚吗乙酯(MMF)+他克莫司+泼尼松联合治疗。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的人、肾存活率,急性排斥反应率,他克莫司用量,肾功能变化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对照组全部如期完成观察,两组的人肾存活率均为100%,研究组、对照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2/30)、10%(3/30),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冲击治疗后逆转;研究组在维持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与对照组相当情况下,其用量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近(60%比70%,P>0.05)。结论联合西罗莫司+他克莫司+泼尼松方案用作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能减少他克莫司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西罗莫司 他克莫司 麦考酚吗乙酯 免疫抑制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38例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川江 于立新 邓文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8期2072-2073,共2页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总结笔者医院肾移植术后38例深静脉血栓的发病原因、诊断依据、预防措施及治疗效果。结果:经超声确诊的38例患者及时治疗后,在3~20d(平均6d)内,侧支循环建立,患肢肿胀基本消...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总结笔者医院肾移植术后38例深静脉血栓的发病原因、诊断依据、预防措施及治疗效果。结果:经超声确诊的38例患者及时治疗后,在3~20d(平均6d)内,侧支循环建立,患肢肿胀基本消退。结论:接受肾移植的患者存在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规范及时的抗凝、祛聚、溶栓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右旋糖酐 潘生丁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供器官切取方法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于立新 叶俊生 +7 位作者 徐健 付绍杰 杜传福 邓文锋 王亦斌 余玉明 魏强 李川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6-568,共3页
目的:总结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供器官的切取方法,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999~2006年共行肝肾联合移植18例,肝胰联合移植1例,胰肾联合移植6例,均采用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技术,优先灌注腹主动脉,于小肠系膜根部分离肠系膜上静脉,插管... 目的:总结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供器官的切取方法,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999~2006年共行肝肾联合移植18例,肝胰联合移植1例,胰肾联合移植6例,均采用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技术,优先灌注腹主动脉,于小肠系膜根部分离肠系膜上静脉,插管灌注肝门静脉,整块切取肝、脾、肾、以及胰腺和部分十二指肠。结果:腹腔多器官联合切取时间为(16.0±3.0)min,热缺血时间(3±1.2)min,所有供器官、血管无损伤,灌注良好。术后移植物功能恢复顺利,无移植肝原发无功能发生,无严重胆道并发症发生。肝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ALT恢复正常时间为(8±3.2)d,Scr恢复正常时间为(6±2.8)d)。肝胰联合移植患者1周内ALT恢复正常并脱离胰岛素治疗。胰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1周内脱离胰岛素治疗,2周内Scr功能恢复正常。所有患者随访至今,存活1~7年,移植物功能正常。结论:采用尸体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技术能快速优质切取肝、脾、肾、以及胰腺和部分十二指肠,缩短热缺血时间,减少动脉损伤,提高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联合切取 肝移植 肾移植 胰腺移植 联合移植
下载PDF
CD95、CD95L mRNA在肾移植、肝移植以及肝肾联合移植受者外周血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苗芸 于立新 +6 位作者 邓文锋 付绍杰 徐健 杜传福 王亦斌 李伟模 胡萍 《器官移植》 CAS 2010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检测肾移植、肝移植以及肝肾联合移植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95、CD95L mR-NA的表达水平,评估其预测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的价值。方法采用SYBR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132例肾移植受者、5... 目的检测肾移植、肝移植以及肝肾联合移植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95、CD95L mR-NA的表达水平,评估其预测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的价值。方法采用SYBR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132例肾移植受者、59例肝移植受者以及18例肝肾联合移植受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95、CD95L mRNA的表达水平。根据术后1个月内有否出现AR将209例受者分为排斥组和无排斥组。对两组受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95、CD95L 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肾移植组、肝移植组以及肝肾联合移植组中,发生AR的移植受者的外周血CD95、CD95L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为P<0.01),且时间早于患者出现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指标异常,提前(2.5±0.9)d。结论CD95、CD95L mRNA表达升高与肾移植、肝移植以及肝肾联合移植术后发生AR密切相关,并且早于患者出现实验室指标异常。SYBR荧光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CD95、CD95L mRNA,方法准确、易行,可作为移植器官发生AR的预测和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分化抗原95 肾移植 肝移植 肝肾联合移植 器官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对器官移植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叶桂荣 姚琳 +7 位作者 张玉兰 游丽娟 白玲 雷洪玲 雷芬 方妹妮 胡婉贞 史丽莎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7年第4期62-63,共2页
终末期肾病(ESRD)是一种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影响社会劳动力和患者生命质量的疾病,器官移植手术是根治此类疾病的唯一方法。近10年来人们对于器官移植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人/移植器官存活率也均有较大的提高。1993年4月8日-... 终末期肾病(ESRD)是一种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影响社会劳动力和患者生命质量的疾病,器官移植手术是根治此类疾病的唯一方法。近10年来人们对于器官移植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人/移植器官存活率也均有较大的提高。1993年4月8日-2004年6月5日我们对2049例次器官移植患者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患者 健康教育 器官移植手术 终末期肾病 群众健康 生命质量 移植器官 劳动力
下载PDF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血液净化治疗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川江 于立新 邓文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842-843,共2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 G F)期间,依据D G F原因及患者特点不同,选取最佳的血液净化治疗措施。方法:总结分析47例D G F的临床资料、血液净化治疗措施及治疗效果。结果:经采用适宜的血液净化治...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 G F)期间,依据D G F原因及患者特点不同,选取最佳的血液净化治疗措施。方法:总结分析47例D G F的临床资料、血液净化治疗措施及治疗效果。结果:经采用适宜的血液净化治疗,联合抗排斥、调整环孢素A浓度及肾脏保护等治疗措施。本组临床治愈38例,占80.85%,平均所需时间23d。显效5例,占10.64%,无效2例,占4.26%,恶化2例,占4.26%。结论:D G F期间适宜的血液净化治疗,有助于移植肾功能较快恢复,减少心衰、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血液净化治疗 function 治疗措施 肾移植术后 DGF 临床资料 治疗效果 肾脏保护 环孢素A 临床治愈 抗排斥 并发症 期间 适宜
下载PDF
60岁以上尿毒症患者的肾移植临床分析(附151例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陆京伯 于立新 +2 位作者 杨宝龙 宋阳 徐衍盛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64-465,共2页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尿毒症患者肾移植的特点,总结围手术期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1月我院151例60岁以上肾移植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结合随访结果,对手术适应证、组织配型、免疫抑制剂应用等方面作出评价。结果151...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尿毒症患者肾移植的特点,总结围手术期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1月我院151例60岁以上肾移植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结合随访结果,对手术适应证、组织配型、免疫抑制剂应用等方面作出评价。结果151例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人肾存活率达98.68%,术后平均住院23.86 d。术后1年人肾存活率达97.61%。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组织配型,优质的供肾是减少老年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前提;应用免疫诱导,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个体化治疗原则是保障人肾存活率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老年人 移植物存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呼吸衰竭患者呼气末正压通气的应用与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玉兰 叶桂荣 《南方护理学报》 2004年第10期36-37,共2页
对3例肝移植术后呼吸衰竭患者合理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进行总结,在不同呼气末正压状况下通气20min,观察患者动脉血气、血流动力学情况,并根据测定结果调节至最佳呼气末正压参数.认为呼气末正压在10~12 cmH2O范围内能较好地维持患者动脉... 对3例肝移植术后呼吸衰竭患者合理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进行总结,在不同呼气末正压状况下通气20min,观察患者动脉血气、血流动力学情况,并根据测定结果调节至最佳呼气末正压参数.认为呼气末正压在10~12 cmH2O范围内能较好地维持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对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也最小.护理上应注意在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期间加强血流动力学的监护,密切观察血压及中心静脉压变化,加强机械通气的一般管理,防止漏气脱管,加强移植肝功能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呼气末正压通气 肝移植术 呼吸衰竭 血流动力学 术后 观察 学情 内能 情况
下载PDF
4例腹部多脏器移植患者的术后护理
10
作者 叶桂荣 杨晓燕 +3 位作者 姚琳 张玉兰 胡娩贞 白玲 《南方护理学报》 2005年第4期31-32,共2页
笔者报道了4例腹部多脏器联合移植患者的术后护理。重点加强了对移植物功能和排斥反应的观察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特别是对出血、移植胰血管栓塞、继发各引流感染的预防进行了重点护理。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分别随访36、30、15、13个月... 笔者报道了4例腹部多脏器联合移植患者的术后护理。重点加强了对移植物功能和排斥反应的观察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特别是对出血、移植胰血管栓塞、继发各引流感染的预防进行了重点护理。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分别随访36、30、15、13个月,移植物功能正常,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多脏器 移植 术后护理
下载PDF
IL-22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受体IL-22R1在人气道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旃 罗雅玲 +6 位作者 周丽丽 赖文岩 徐建 黎振兴 任敦强 叶涵 钟浩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91-1295,共5页
目的检测IL-22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检测IL-22R1在人气道上皮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肺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寻找IL-22作用的靶细胞。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3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IL-22及IL-17的表达,同时检测3... 目的检测IL-22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检测IL-22R1在人气道上皮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肺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寻找IL-22作用的靶细胞。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3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IL-22及IL-17的表达,同时检测36例患者肺通气功能,根据1秒率(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将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17例)和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组(19例)。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人气道平滑肌细胞、人肺成纤维细胞、人气道上皮细胞IL-22R1 mRNA的表达,用免疫荧光以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L-22R1蛋白在上述3种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22及IL-17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组患者血清IL-22和IL-17水平高于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P<0.05)。IL-22R1mRNA及蛋白在上述3种细胞均有表达。结论 IL-22可能涉及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气道平滑肌细胞、肺成纤维细胞、人气道上皮细胞可能均是IL-22发挥作用的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2 IL-22R1 气道上皮细胞 气道平滑肌细胞 肺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IL-22对人气道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旃 蓝海兵 +7 位作者 周丽丽 赖文岩 徐建 黎振兴 任敦强 叶涵 钟浩海 罗雅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IL-22对人气道上皮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气道成纤维细胞的生理学作用。方法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气道上皮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气道成纤维细胞哮喘血清刺激前后IL-22R1 mRNA表达的变化。不同浓度的IL-22(10 ng/ml,100 ng/ml,1 ... 目的探讨IL-22对人气道上皮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气道成纤维细胞的生理学作用。方法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气道上皮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气道成纤维细胞哮喘血清刺激前后IL-22R1 mRNA表达的变化。不同浓度的IL-22(10 ng/ml,100 ng/ml,1 000 ng/ml)刺激气道上皮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和气道成纤维细胞后,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用流式细胞技术(FACS)检测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结果哮喘血清刺激后气道上皮细胞IL-22R1 mRNA表达降至正常对照组的9%,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 mRNA表达升高至正常对照组的345倍,而气道成纤维细胞IL-22R1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高剂量(1 000 ng/ml)的IL-22刺激气道上皮细胞和气道成纤维细胞12、24 h可显著降低细胞增殖(P<0.05,P<0.01)。三种不同浓度的IL-22刺激气道上皮细胞24 h后均导致细胞凋亡显著下降(P<0.05),低浓度的IL-22(10 ng/ml)导致细胞坏死增加(P<0.01)。不同浓度的IL-22刺激气道平滑肌细胞后,细胞凋亡和坏死无显著性变化。中、高浓度IL-22(100 ng/ml,1 000 ng/ml)刺激气道成纤维细胞后,细胞坏死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 IL-22在支气管哮喘中对气道上皮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并与支气管哮喘的病程相关;而对气道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则可能与浓度及病程相关。支气管哮喘后续阶段,IL-22对气道成纤维细胞作用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2 气道上皮细胞 气道平滑肌细胞 气道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心理学专业免疫学教学体会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艳君 余玉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6年第3期236-237,共2页
为探索和总结适合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特点的免疫学教学,根据应用心理学的专业特点对免疫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调整,收到良好效果,深受学生欢迎.
关键词 免疫学 教学方法 心理学专业 教学特点
下载PDF
无透析肾移植与透析后肾移植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立新 叶俊生 +7 位作者 杜传福 邓文锋 徐健 付绍杰 王亦斌 刘小友 李川江 苗芸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25-727,共3页
目的 比较透析后肾移植与无透析肾移植的临床效果 ,探讨无透析肾移植的安全性与优越性。 方法 回顾分析 1999年 1月到 2 0 0 3年 1月接受无透析肾移植并定期随访的病例 5 0例 ,选择透析后行肾移植病例 5 0例作为对照 ,2组病例年龄、... 目的 比较透析后肾移植与无透析肾移植的临床效果 ,探讨无透析肾移植的安全性与优越性。 方法 回顾分析 1999年 1月到 2 0 0 3年 1月接受无透析肾移植并定期随访的病例 5 0例 ,选择透析后行肾移植病例 5 0例作为对照 ,2组病例年龄、性别、血型、冷 (热 )缺血时间、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配型、原发病、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等条件相匹配 ,比较 2组病例肾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发生率以及人 /肾存活率。 结果 无透析组中术前曾接受输血者 14例( 2 8% ) ,透析组术前接受输血者 32例 ( 6 4 % )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无透析组 1年、3年人 /肾存活率均为 10 0 % ,透析组术后 1年、3年人 /肾存活率分别为 10 0 % / 98% ( 5 0 / 4 9)、96 % / 94 % ( 4 8/ 4 7) ,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无透析组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3例 ,透析组 5例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2 5 ) ;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无透析组为 6例 ,透析组为 12例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无透析肾移植可以减少患者术前透析及输血带来的潜在危险 ,同时能降低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率 ,有助于术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 肾移植 术后 肾存活 临床效果 术前 输血 显著性 意义 差异
原文传递
肝肾联合移植治疗巨大多囊肾合并多囊肝并发肝肾功能衰竭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立新 王彦斌 +6 位作者 徐健 邓文峰 付绍杰 杜传福 王亦斌 苗芸 叶桂荣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557-1559,共3页
目的总结巨大多囊肾合并多囊肝并发肝肾功能衰竭行肝肾联合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对8例巨大多囊肾合并多囊肝并发肝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肝肾联合移植,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41~67岁,平均52.8岁。先肝后。肾采用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 目的总结巨大多囊肾合并多囊肝并发肝肾功能衰竭行肝肾联合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对8例巨大多囊肾合并多囊肝并发肝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肝肾联合移植,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41~67岁,平均52.8岁。先肝后。肾采用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6例,先肾后肝并采用背驮式肝移植2例。术后对急性排斥反应、并发症、肝肾功能、人/肝/肾存活率等临床疗效进行长期随访。结果随访28~65个月,8例患者均存活,肝肾功能正常。存活5年以上2例,4年以上2例,2年以上4例。围手术期并发胸腔积液2例,肺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例,均对症治疗后痊愈。截至随访终点,未发现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结论巨大多囊肾合并多囊肝并发肝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肝肾联合移植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肝移植 多囊肾疾病
原文传递
肝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健 于立新 +7 位作者 邓文锋 付绍杰 杜传福 王亦斌 刘小友 苗芸 李川江 叶俊生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肝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1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2003年9月对1例终末期肝病合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患者行同期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结果术后移植胰腺功能良好,完全脱离胰岛素治疗。术后1周发生移... 目的探讨肝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1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2003年9月对1例终末期肝病合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患者行同期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结果术后移植胰腺功能良好,完全脱离胰岛素治疗。术后1周发生移植肝急性排斥反应,经激素冲击治疗后逆转。患者已存活1年9个月,肝脏及胰腺功能均正常,一般情况良好。结论肝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糖尿病 胰岛依赖型 肝移植 胰腺移植 十二指肠
原文传递
定量检测穿孔素表达在大鼠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立新 黄若彤 +3 位作者 刘小友 付绍杰 孙煦勇 袁谦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穿孔素定量表达在急性排斥反应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实验组由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对照组供受体均为SD大鼠。术后第5天处死大鼠,切取移植肾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和穿孔素mRN... 目的探讨大鼠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穿孔素定量表达在急性排斥反应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实验组由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对照组供受体均为SD大鼠。术后第5天处死大鼠,切取移植肾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和穿孔素mRNA定量检测,同时抽取外周血5ml定量检测穿孔素mRNA表达。比较2组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移植肾病理评分2~5分(3.43±0.98),对照组移植肾病理评分0~1分(0.71±0.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移植肾和外周血标本中穿孔素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36±0.27)×106和(0.43±0.27)×106拷贝/μgRNA,实验组表达水平分别为(23.37±10.85)×106和(61.03±41.25)×106拷贝/μgR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移植肾组织和外周血单核细胞内穿孔素mRNA表达水平可作为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标志;外周血单核细胞可代替移植肾组织作为检测免疫活化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标本,实现急性排斥反应诊断的无创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技术 急性排斥反应 穿孔素 大鼠
原文传递
862例肾移植患者应用他克莫司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立新 刘小友 +5 位作者 付绍杰 徐健 杜传福 邓文锋 王亦斌 叶桂荣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25-727,共3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术后长期应用他克莫司(FK506)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选取1997至2005年肾移植术后长期应用FK506的患者862例,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儿童组(<18岁)18例,成人组(≥18岁,≤60岁)692例,高龄组(>60岁)152例;根据术前...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术后长期应用他克莫司(FK506)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选取1997至2005年肾移植术后长期应用FK506的患者862例,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儿童组(<18岁)18例,成人组(≥18岁,≤60岁)692例,高龄组(>60岁)152例;根据术前是否有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164例)和非糖尿病组(698例),比较各组间1、3、5年的人/肾存活率、排斥反应率及毒副反应发生率。(2)选择上述应用FK506的糖尿病患者164例(FK506组),另选同期肾移植术后应用环孢素A(CsA)的糖尿病患者126例(CsA组),比较两组1年内高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的应用情况。结果(1)儿童组、成人组和高龄组的1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3.8/93.8、98.8/97.2和97.8/95.7;3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1.7/83.3、96.5/87.3和94.7/93.3;儿童组1、3年人/肾存活率略低于成人组和高龄组,但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有3例患者均带肾存活超过5年,成人组和高龄组的5年人/肾存活率(%)为87.5/84.4和90.4/85.7。糖尿病组1、3、5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6.5/94.4、91.5/84.1和88.2/82.4,非糖尿病组为98.2/97.3、97.1/89.1和89.7/8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62例患者的1、3、5年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9%、12.69%和16.07%;3、5年的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25%和12.5%。FK506的毒副作用有肝功能损害、肾中毒、感染等,其发病率分别为7.54%、5.33%和12.41%,神经、精神毒性和脱发的发生率为15.89%和4.76%。非糖尿病组的糖代谢紊乱发生率为16.7%。(2)FK506组术后1个月有112例(68.3%)使用胰岛素,平均剂量为32.72 IU/d,术后1年有63例(38.4%)使用胰岛素,平均剂量为13.46 IU/d;CsA组术后1个月有78例(61.9%)使用胰岛素,平均剂量为29.08 IU/d,术后1年有40例(31.7%)使用胰岛素,平均剂量为12.29 IU/d。结论肾移植术后长期应用FK506可降低排斥反应发生率,提高移植肾存活率。FK506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基础免疫抑制剂,也适用于儿童和高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 肾移植
原文传递
肝、肾联合移植12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健 于立新 +8 位作者 邓文锋 杜传福 付绍杰 王亦斌 刘小友 苗芸 李川江 叶俊生 魏强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8-290,共3页
目的对肝、肾联合移植的临床情况进行总结。方法为12例肝、肾功能异常患者施行肝、肾联合移植,采用多器官联合切取术整块切取供者器官。8例行经典式肝移植,4例行背驮式肝移植,均未行体外静脉转流;肾移植为常规术式。术前进行抗CD25单克... 目的对肝、肾联合移植的临床情况进行总结。方法为12例肝、肾功能异常患者施行肝、肾联合移植,采用多器官联合切取术整块切取供者器官。8例行经典式肝移植,4例行背驮式肝移植,均未行体外静脉转流;肾移植为常规术式。术前进行抗CD25单克隆抗体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诱导治疗,术后应用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及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结果12例手术均获成功,移植肝及肾功能恢复良好。术后的并发症有移植肝急性排斥反应、FK506中毒、消化道出血、腹腔出血、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各1例次),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结论肝、肾联合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肾移植
原文传递
移植肾监测及活组织检查的策略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立新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3期14-16,共3页
我们就《KDIGO临床实践指南:肾移植受者的诊治》中移植肾监测部分涉及的移植肾功能监测和移植肾活组织检查临床工作常规制定的出发点及其对肾移植受者预后的意义作一解读,供国内同行参考。
关键词 肾移植 移植物监测 活组织检查 KDIGO 指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