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手操作护理在口腔种植特需门诊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1
1
作者 黄晓虹 张国金 +1 位作者 叶慧铭 刘丹 《广东牙病防治》 2010年第10期548-551,共4页
目的探讨六手操作护理在口腔特需门诊种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常规四手操作的基础上增加1名巡回护士,负责导医预约、安抚患者、健康教育、费用告知、外围辅助、器械管理、病历资料管理等工作。结果经过3年的实践,六手操作后医生日... 目的探讨六手操作护理在口腔特需门诊种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常规四手操作的基础上增加1名巡回护士,负责导医预约、安抚患者、健康教育、费用告知、外围辅助、器械管理、病历资料管理等工作。结果经过3年的实践,六手操作后医生日均业务量上升164.6%,诊治患者总数上升13.1%,种植修复量上升170.9%。对照抽查经四手操作与六手操作完成治疗的患者,采用六手操作后,患者的舒适度提升15.5%,对治疗相关情况的了解程度提升10.3%,护理满意度提升2.9%,治疗后卫生宣教、随访跟踪率等提升10.2%。结论六手操作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和专业的技术,既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也为医院与医生赢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手操作 护理服务 口腔特需门诊 牙种植
下载PDF
口腔诊疗中异物误咽 被引量:7
2
作者 杨勤 《口腔疾病防治》 2016年第6期321-325,共5页
口腔诊疗过程中,意外落入口腔内的异物一旦被患者误咽,不仅给患者带来心理和身体伤害,严重者还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本文对口腔临床诊疗过程中异物误咽的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和回顾,以此提高临床口腔工作者医疗安全的警觉性。
关键词 口腔诊疗 误咽 误吸 异物 医疗安全
下载PDF
根管封闭剂iRoot SP对椭圆形根管根尖封闭性能的评价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勤 童方丽 +2 位作者 杨明 梁彩英 元佩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309-2312,共4页
目的:采用染料渗透法和透明牙技术评估根管封闭剂iRoot SP对椭圆形根管根尖封闭性能。方法:28颗椭圆形根管的离体牙完成根管预备,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AH Plus(A组)和iRoot SP(B组)为根管封闭剂,采用改良连续波充填技术完成根管充填,通过... 目的:采用染料渗透法和透明牙技术评估根管封闭剂iRoot SP对椭圆形根管根尖封闭性能。方法:28颗椭圆形根管的离体牙完成根管预备,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AH Plus(A组)和iRoot SP(B组)为根管封闭剂,采用改良连续波充填技术完成根管充填,通过根尖染料渗透实验和透明牙技术,观察根尖微渗漏情况。结果:A组染料渗入深度为(0.92±0.26)mm,B组为(0.84±0.40)mm,2组间的染料渗入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06,P>0.05)。结论:iRoot SP对椭圆形根管的根尖封闭性能与AH Plus不相上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封闭剂 椭圆形根管 根尖封闭性
下载PDF
不同根管充填方法对椭圆形根管根尖封闭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杨勤 童方丽 +2 位作者 杨明 梁彩英 元佩燕 《口腔疾病防治》 2016年第7期407-410,共4页
目的采用染料渗透法和透明牙技术观察不同根管充填方法对椭圆形根管根尖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 42颗椭圆形根管的离体前磨牙经机用镍钛锉完成根管预备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14颗牙,以i Root SP作为根管封闭剂,分别采用单尖充填法(A组)、改... 目的采用染料渗透法和透明牙技术观察不同根管充填方法对椭圆形根管根尖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 42颗椭圆形根管的离体前磨牙经机用镍钛锉完成根管预备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14颗牙,以i Root SP作为根管封闭剂,分别采用单尖充填法(A组)、改良热牙胶连续波垂直加压充填法(B组)和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法(C组)完成根管充填,通过根尖染料渗透实验和透明牙技术,观察根尖微渗漏情况。结果 A组染料渗入深度为(1.34±0.33)mm,B组染料渗入深度为(0.84±0.40)mm,C组染料渗入深度为(1.13±0.33)mm,A组与B组染料渗入深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A组与C组、B组与C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98和P=0.072)。结论以i Root SP作为根管封闭剂,改良热牙胶连续波垂直加压充填法充填根管可以使椭圆形根管获得更好的根尖封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充填 椭圆形根管 根尖封闭性能 染料渗透法 透明牙技术
下载PDF
闭合式上颌窦挤压提升同期人工牙种植修复45例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黄建生 周磊 +2 位作者 宋光保 徐淑兰 张国金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观察使用Summers骨凿或骨挤压器经牙槽嵴顶闭合式抬高上颌窦底、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1例45侧后牙缺失患者行上颌窦闭合式提升,必要时植自体骨或人工骨,同时植入种植体。结果:45侧上颌窦剩余牙槽骨平均高度为6.8mm(5... 目的:观察使用Summers骨凿或骨挤压器经牙槽嵴顶闭合式抬高上颌窦底、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1例45侧后牙缺失患者行上颌窦闭合式提升,必要时植自体骨或人工骨,同时植入种植体。结果:45侧上颌窦剩余牙槽骨平均高度为6.8mm(5~9mm),用骨凿平均提升上颌窦底高度3.5mm(2~6mm)。2侧上颌窦黏膜被钻穿孔,放弃牙种植。其余43侧上颌窦共植入63颗种植体,长度10~15mm。II期手术时,5颗种植体松动拔除。追踪12~48个月,修复后1颗种植牙松动拔除,1颗进行性骨吸收,总成功率达88.9%。所有病例均无上颌窦并发症。结论:上颌窦内提升技术较开窗式上颌窦提升创伤小,操作步骤简单,对有适量剩余牙槽骨的上颌窦区种植可以考虑使用;但由于存在窦底黏膜穿孔风险,技术要求高,同时必须有专用的器械,应慎重使用。在严格控制适应证、掌握种植外科技巧的情况下,开展上颌窦内提升技术是可行的,可以取得较高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上颌窦 植骨 上颌窦提升术
下载PDF
Ⅱ型糖尿病患者人工牙种植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建生 周磊 张爱华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6-357,共2页
目的分析Ⅱ型糖尿病患者行人工牙种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4年行种植义齿修复的病例515例,共植入1335颗种植体,其中Ⅱ型糖尿病病例26例。共植入76颗种植体。结果基台接入前。共54颗种植体失败,其中Ⅱ型糖尿病病例失败6颗,生存... 目的分析Ⅱ型糖尿病患者行人工牙种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4年行种植义齿修复的病例515例,共植入1335颗种植体,其中Ⅱ型糖尿病病例26例。共植入76颗种植体。结果基台接入前。共54颗种植体失败,其中Ⅱ型糖尿病病例失败6颗,生存率92.1%;非糖尿病痛例失败48颗,生存率96.0%。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12-37个月.Ⅱ型糖尿病患者共有2颗种植体失败,累积生存率为89.4%。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种植生存率较非糖尿病患者低。但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种植生存率临床上可以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 修复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羟基丁酸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3
7
作者 管东华 林映荷 +1 位作者 黄建生 陈治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3983-3989,共7页
背景:高分子聚合物聚羟基丁酸酯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及压电性,但也存在脆性大、亲水性较差等不足。目的:制备不同组成比例的电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羟基丁酸酯纤维支架材料,分析其结构及性能。方法:通过气流-高压静电纺丝... 背景:高分子聚合物聚羟基丁酸酯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及压电性,但也存在脆性大、亲水性较差等不足。目的:制备不同组成比例的电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羟基丁酸酯纤维支架材料,分析其结构及性能。方法:通过气流-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质量百分比分别为0、10%、20%、30%的电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羟基丁酸酯纤维支架,检测支架材料的微观结构、基团组成、晶相分布、热学性能及表面润湿性。结果与结论: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随着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增大,越来越多的纳米羟基磷灰石颗粒分布于复合纤维表面且分布趋于均匀,到含量达到30%时,纳米羟基磷灰石已基本布满纤维表面,纤维表面的粗糙度也随之增加;差示扫描量热法及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加入可以降低复合纤维中聚羟基丁酸酯的结晶度及结晶规整程度,且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越大效果越明显;随着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增大,复合支架表面的接触角逐渐降低,亲水性有所提高。表明将纳米羟基磷灰石与聚羟基丁酸酯复合进行电纺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表面润湿性及结晶度,改善材料的亲水性及脆性,且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越高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高压静电纺丝 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羟基丁酸酯 性能
下载PDF
上颌菲薄牙槽骨劈开同期人工牙种植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黄建生 周磊 +2 位作者 徐淑兰 吴颖 宋光保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目的:评价上颌菲薄牙槽骨在行骨劈开同时植入种植体及人工骨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上颌牙缺失、剩余牙槽骨宽度为3~4mm、高度大于12mm的病例,行骨劈开,植入29颗种植体,同时在缺隙处植入Bio-Oss骨粉。结果:术后6~8个月X线片检查种... 目的:评价上颌菲薄牙槽骨在行骨劈开同时植入种植体及人工骨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上颌牙缺失、剩余牙槽骨宽度为3~4mm、高度大于12mm的病例,行骨劈开,植入29颗种植体,同时在缺隙处植入Bio-Oss骨粉。结果:术后6~8个月X线片检查种植体骨结合良好。行二期手术,重新暴露术区,发现牙槽嵴植骨区已矿化,27颗种植体牙槽嵴顶骨厚度5~6mm,种植体已形成骨结合。有2颗种植体唇/颊侧部分骨质菲薄如牛皮纸,需采用骨组织引导再生技术。所有病例修复后美学效果好,追踪12个月以上,无种植体失败。结论:牙槽骨劈开同期植入种植体,解决了上颌菲薄牙槽骨患者的种植修复难题,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在严格控制适应证的前提下,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骨移植 骨劈开 上颌骨
下载PDF
机用镍钛器械ProTaper预备细小根管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庄最新 任飞 何振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75-1877,共3页
目的评价机用ProTaper预备细小根管的临床效果。方法用机用ProTaper和Glyde乳膏(含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92例患者的92颗患牙进行根管预备,并采用冷侧压充填,其中细小根管66颗、遗漏根管17颗、有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上颌第一磨牙6颗... 目的评价机用ProTaper预备细小根管的临床效果。方法用机用ProTaper和Glyde乳膏(含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92例患者的92颗患牙进行根管预备,并采用冷侧压充填,其中细小根管66颗、遗漏根管17颗、有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上颌第一磨牙6颗、有MB2的第二磨牙3颗。结果66颗患牙141个细小根管扩通率为95.74%,X线片显示根充物锥度、流畅度好;2个上颌第一磨牙腭根欠充,4个根管根尖1/3发生台阶。17个遗漏根管全部扩通。9个MB2根管5个扩通,4个根管未扩通。全部病例术中无器械折断。结论机用ProTaper和EDTA预备细小根管是有效的、安全的,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预备 镍钛器械 细小根管
下载PDF
认知疗法辅助根管治疗患者牙科畏惧症 被引量:4
10
作者 庄最新 何振锋 任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3584-3586,共3页
目的:评价认知行为疗法辅助根管治疗患者牙科畏惧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满足条件的成年根管治疗患者20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干预组在进行根管治疗前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常规组只进行常规的根管治疗。治疗后两组分别测量根... 目的:评价认知行为疗法辅助根管治疗患者牙科畏惧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满足条件的成年根管治疗患者20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干预组在进行根管治疗前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常规组只进行常规的根管治疗。治疗后两组分别测量根管治疗牙科畏惧症量表(rootcanal therapy dental fear survey,RCT-DFS),比较畏惧程度的变化。结果:无畏惧型患者治疗后RCT-DFS得分干预组比常规组高,畏惧型患者治疗后RCT-DFS得分干预组比常规组低。结论:在本临床条件下,认知行为疗法对治疗畏惧型成年根管治疗患者牙科畏惧症有辅助作用;对无畏惧型患者则会引起暂时的刺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疗法 牙科治疗焦虑 认知疗法 成年人
下载PDF
牙周韧带注射对下颌磨牙牙髓麻醉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勤 杨素真 +1 位作者 张国金 郑晖 《广东牙病防治》 2013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观察单颗牙麻醉(single tooth anesthesia,STA)系统对下颌磨牙进行牙周韧带(periodontal liga-ment,PDL)注射后的牙髓麻醉效果。方法 120颗患牙分为深龋、慢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3组,每组各40颗。每组再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2个亚组... 目的观察单颗牙麻醉(single tooth anesthesia,STA)系统对下颌磨牙进行牙周韧带(periodontal liga-ment,PDL)注射后的牙髓麻醉效果。方法 120颗患牙分为深龋、慢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3组,每组各40颗。每组再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2个亚组,分别采用STA系统标准法和改良法麻醉,其中标准法注射点为舌侧PDL,改良法注射点为颊侧PDL。观察记录患者治疗中的疼痛反应,评价牙髓麻醉效果。结果 STA系统对下颌磨牙进行PDL注射后牙髓麻醉的总有效率为92.5%。深龋组标准法和改良法的牙髓麻醉有效率均为100%;慢性牙髓炎组标准法和改良法的牙髓麻醉有效率均为90%;急性牙髓炎组标准法的牙髓麻醉有效率为85%,改良法的牙髓麻醉有效率为90%。3组麻醉效果的卡方检验显示,各组间的牙髓麻醉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9.445,P=0.49)。结论无论标准舌侧PDL注射还是改良颊侧PDL注射,只要注射方法正确,都能同样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牙麻醉 牙周韧带 下颌磨牙
下载PDF
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系统制作全瓷冠在后牙种植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管东华 黄建生 +2 位作者 黄晓虹 周俏仪 马玥 《广东牙病防治》 2014年第12期631-634,共4页
目的探讨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系统制作全瓷冠在后牙种植修复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30例后牙种植术后病例,使用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系统制作制作30个全瓷冠,术后即刻、3个月、6个月及1年对修复体各方面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30个... 目的探讨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系统制作全瓷冠在后牙种植修复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30例后牙种植术后病例,使用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系统制作制作30个全瓷冠,术后即刻、3个月、6个月及1年对修复体各方面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30个修复体1次戴牙成功率达100%,边缘适合性好,戴牙后1年仅1个修复体出现折裂,患者满意度高。结论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系统制作全瓷冠用于后牙种植义齿修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磨牙 牙瓷料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 后牙 全瓷冠
下载PDF
牙髓状态对Neosono Co-pilot根尖定位仪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勤 吴少娟 郑晖 《广东牙病防治》 2008年第9期400-402,共3页
目的观察牙髓状态对Neosono Co-pilot根尖定位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患牙201颗、根管375个,分为牙髓坏死组、牙髓失活组和活髓组,均采用Neosono Co-pilot根尖定位仪和X线数字成像法测量根管工作长度,以后者评价前者... 目的观察牙髓状态对Neosono Co-pilot根尖定位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患牙201颗、根管375个,分为牙髓坏死组、牙髓失活组和活髓组,均采用Neosono Co-pilot根尖定位仪和X线数字成像法测量根管工作长度,以后者评价前者的准确性,并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Neosono Co-pilot根尖定位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率在牙髓坏死组、牙髓失活组和活髓组分别为92.6%、91.7%、86.0%,3组间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osono Co-pilot根尖定位仪对根管工作长度的测量准确性较高,且不受牙髓活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活力 根尖定位仪 根管工作长度
下载PDF
种植修复附着龈增宽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晖 马玥 +1 位作者 杨素真 周俏怡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27期148-148,150,共2页
目的:总结种植修复附着龈增宽术的护理配合要点及体会。方法:收治种植修复前行附着龈增宽术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根向复位瓣术以增强附着龈宽度。临床护理中,术前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手术基础准备;术中通过系统性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种植修复附着龈增宽术的护理配合要点及体会。方法:收治种植修复前行附着龈增宽术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根向复位瓣术以增强附着龈宽度。临床护理中,术前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手术基础准备;术中通过系统性护理配合,加强与手术医师的密切配合,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依从性;术后给予患者专业指导,促进患者康复。结果:经手术治疗后,随访观察本组82例患者附着龈增宽约3~4 mm,平均(2.8±1.4)mm,且附着龈坚韧不可移动,呈粉红色;同时,患者手术部位牙龈均无出血、龈沟液增多及溢脓现象。结论:附着龈增宽术作为种植修复治疗的关键环节,于手术开展的整个过程中予以系统的护理配合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修复 附着龈增宽术 护理配合
下载PDF
应用Vector治疗仪进行牙周治疗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晖 杨勤 +3 位作者 张国金 梁彩英 周晨 杨素真 《广东牙病防治》 2013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总结应用Vector治疗仪进行牙周治疗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95例曾接受过普通超声治疗的牙周炎患者用Vector治疗仪进行牙周治疗,行规范的牙科四手操作护理配合。记录治疗时间,利用调查表,让患者比较应用Vector治疗仪和普通超声治疗... 目的总结应用Vector治疗仪进行牙周治疗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95例曾接受过普通超声治疗的牙周炎患者用Vector治疗仪进行牙周治疗,行规范的牙科四手操作护理配合。记录治疗时间,利用调查表,让患者比较应用Vector治疗仪和普通超声治疗的疼痛程度和不适感,并调查医生对配合的满意度,记录治疗仪管道堵塞情况等。结果 95例患者治疗时没有发生因为护理配合原因导致的治疗中断,单颌的平均治疗时间为35 min。70.5%的患者感觉疼痛程度比普通超声洁治轻,80.0%的患者反馈不适感比普通超声洁治轻。医生对护士配合的满意度为100%。使用Vector治疗仪2年,没有发生治疗仪管道堵塞情况。结论应用Vector治疗仪进行牙周治疗,规范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能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者治疗感受,减少仪器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牙周炎 Vector治疗仪
下载PDF
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预备方法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庄最新 《广东牙病防治》 2007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探索预备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有效方法。方法对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初诊或根管再治疗的患牙,采用“拉网法”进行根管预备,完成根管充填后拍X线片检查充填效果。结果C形根管的峡区被充分预备和成形,根充后峡区有均匀稀薄的X线阻射... 目的探索预备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有效方法。方法对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初诊或根管再治疗的患牙,采用“拉网法”进行根管预备,完成根管充填后拍X线片检查充填效果。结果C形根管的峡区被充分预备和成形,根充后峡区有均匀稀薄的X线阻射影像。结论该根管预备方法能有效地预备C形根管的峡区,且不易发生根管侧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形根管 下颌第二磨牙 根管预备 根管充填
下载PDF
氧化铝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松槐 黄建生 陈昭文 《广东牙病防治》 2010年第8期431-433,共3页
目的探讨氧化铝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Procera氧化铝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患者174例,患牙327颗,6个月后参照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评价修复体形态、基牙继发龋、修复体边缘密合度、修复体磨损及折裂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氧化铝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Procera氧化铝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患者174例,患牙327颗,6个月后参照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评价修复体形态、基牙继发龋、修复体边缘密合度、修复体磨损及折裂情况。结果 174例327件Procera氧化铝全瓷冠修复体复诊154例292件,修复体边缘适应性的合格率为100%,修复体形态合格率为99.7%,磨损和折裂的合格率是99.7%,无基牙继发龋,仅1件修复体崩瓷。患者对美学效果均感满意。结论 Procera氧化铝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临床效果理想,美学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全瓷冠 牙体缺损 修复 前牙
下载PDF
硅橡胶印模材料应用于全口义齿印模的护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国金 《广东牙病防治》 2008年第2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硅橡胶印模材料在全口义齿印模中的应用及椅旁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曾经采用红色打样膏和藻酸盐印模材料印模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56例,采用硅橡胶印模材料印模进行全口义齿修复,观察效果。结果硅橡胶印模材料印制的模型表面光... 目的探讨硅橡胶印模材料在全口义齿印模中的应用及椅旁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曾经采用红色打样膏和藻酸盐印模材料印模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56例,采用硅橡胶印模材料印模进行全口义齿修复,观察效果。结果硅橡胶印模材料印制的模型表面光滑,准确,精度高,操作时患者感觉舒适。结论硅橡胶印模材料应用于全口义齿修复的印模,不受气候的影响,操作方便简单,又能保证印模的准确性,材料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印模材 全口义齿 护理
下载PDF
牛牙症患牙根管治疗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杨 《广东牙病防治》 2010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研究牛牙症患牙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颗牛牙症伴牙髓炎患牙行常规根管治疗失败后,采用新技术行根管再治疗:ProTaper镍钛锉冠向下法预备根管,所造成的根管侧穿选用三氧化矿物凝聚体修补,热牙胶垂直加压法行根管充填,追踪观察... 目的研究牛牙症患牙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颗牛牙症伴牙髓炎患牙行常规根管治疗失败后,采用新技术行根管再治疗:ProTaper镍钛锉冠向下法预备根管,所造成的根管侧穿选用三氧化矿物凝聚体修补,热牙胶垂直加压法行根管充填,追踪观察3年。结果根管再治疗后,牛牙症患牙牙龈无红肿,无松动,修补的穿孔区无骨质破坏吸收,根尖区牙槽骨再生,患牙咀嚼功能良好。结论采用现代技术、器械和材料可以提高牛牙症患牙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牙症 根管治疗 三氧化矿物凝聚体
下载PDF
下颌后牙区Straumann短种植体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建生 董毅 《广东牙病防治》 2009年第2期60-62,共3页
目的评价Straumann短种植体应用于下颌后牙区单牙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下颌后牙缺失单冠修复的患者共6例,剩余骨量最适合植入长度6mm、直径4.1mm的标准种植体,共植入8颗种植体。结果临床追踪12~38个月种植体没有明显的边缘骨丧失,... 目的评价Straumann短种植体应用于下颌后牙区单牙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下颌后牙缺失单冠修复的患者共6例,剩余骨量最适合植入长度6mm、直径4.1mm的标准种植体,共植入8颗种植体。结果临床追踪12~38个月种植体没有明显的边缘骨丧失,没有种植体失败。结论非早期负重种植时,在能够获得足够初期稳定性的情况下,长种植体不一定是必须的选择。下颌后牙缺失剩余牙槽骨高度较低时,采用Straumann短种植体的单牙种植修复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单牙种植 下颌后牙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