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鳞癌细胞中bcl-2、bax的量子点双标免疫荧光成像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建江 盘杰 +2 位作者 王治平 黄宇华 陈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0-633,共4页
目的:利用量子点对口腔鳞癌细胞内bcl-2、bax蛋白进行双标免疫荧光成像研究。方法:利用量子点QD605和QD545通过双标免疫荧光法,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内bcl-2、bax蛋白同时观察识别。结果:不同粒径量子点可同时对舌... 目的:利用量子点对口腔鳞癌细胞内bcl-2、bax蛋白进行双标免疫荧光成像研究。方法:利用量子点QD605和QD545通过双标免疫荧光法,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内bcl-2、bax蛋白同时观察识别。结果:不同粒径量子点可同时对舌癌细胞bcl-2、bax蛋白特异性识别,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舌癌细胞bcl-2和bax蛋白高表达。QD605标记的bcl-2蛋白表现为红色荧光,QD545标记的bax蛋白表现为绿色荧光,2种蛋白在细胞内同一位置重叠呈现黄色荧光。激光连续照射1 h,3种颜色的荧光均未明显衰减。结论:量子点能同时对细胞内的2种蛋白进行双标免疫荧光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舌癌TCA8113细胞 bcl-2 BAX 免疫荧光
下载PDF
口腔卫生指导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症控制及血糖代谢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芳 陈蕾 +1 位作者 轩东英 章锦才 《广东牙病防治》 2012年第6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卫生指导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状况和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31例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接受口腔卫生指导后,分别在基线、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检测牙周临床指标和血糖代谢指标。牙周临床指标... 目的探讨口腔卫生指导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状况和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31例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接受口腔卫生指导后,分别在基线、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检测牙周临床指标和血糖代谢指标。牙周临床指标包括: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探诊出血、菌斑指数;血糖代谢指标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31例患者基线、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6个时间点的附着丧失量(P=0.003)和探诊出血阳性率(P=0.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它指标如探诊深度(P=0.203)、菌斑指数(P=0.087)、空腹血糖(P=0.352)和糖化血红蛋白(P=0.071)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卫生指导可以短期改善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炎症,但对牙周组织退缩没有更大的帮助,尚不能认为口腔卫生指导对血糖代谢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2型糖尿病 口腔卫生指导 牙周指数
下载PDF
Dicer蛋白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魏柳琼 曾曙光 +6 位作者 黄泽明 柳磊 杨静 栾修文 周会喜 刘曙光 艾伟健 《广东牙病防治》 2012年第6期307-312,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Dicer蛋白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OSCC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对76例OSCC、20例白斑、10例癌旁非肿瘤性口腔上皮(normal adjacent to the t... 目的通过研究Dicer蛋白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OSCC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对76例OSCC、20例白斑、10例癌旁非肿瘤性口腔上皮(normal adjacent to the tumor,NAT)样本的Dicer酶表达进行评估研究。利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平均光密度值(mean optical density,MOD),SPSS 14.0软件系统分析Dicer蛋白MOD、阳性细胞百分比(percentage of positive cells,PP)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OSCC、白斑组织、NAT的Dicer蛋白MOD、PP依次递减,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cer过度表达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淋巴结转移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相关关系。结论 Dicer蛋白表达上调可能通过影响OSCC的生长以及淋巴转移而参与OSC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DICER 免疫组化
下载PDF
HIV感染者口腔白色念珠菌磷脂酶活性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董俊英 徐平平 +8 位作者 罗刚 杨梅 陆晓璐 蔡卫平 何浩岚 贾卫东 张里君 王雅静 柯昌文 《广东牙病防治》 2010年第4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口腔白色念珠菌单一感染与混合感染时分离株的磷脂酶活性,及其与宿主机体免疫力(用CD4细胞计数表示)的关系。方法40株白色念珠菌按单一感染或是否与其他念珠菌混合感染及CD4细胞计数的高低进行分组,采用卵黄培养基法...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口腔白色念珠菌单一感染与混合感染时分离株的磷脂酶活性,及其与宿主机体免疫力(用CD4细胞计数表示)的关系。方法40株白色念珠菌按单一感染或是否与其他念珠菌混合感染及CD4细胞计数的高低进行分组,采用卵黄培养基法检测其磷脂酶活性(Pz值),并进行析因方差分析。结果40株白色念珠菌体外磷脂酶活性均为阳性(100%),白色念珠菌单一和混合感染的平均Pz值分别为0.6007和0.5142(P<0.05),CD4细胞多于200个/mm3和CD4细胞少于200个/mm3时白色念珠菌的平均Pz值分别为0.5460和0.5688(P>0.05)。结论作为白色念珠菌的重要毒力因子,HIV感染者口腔白色念珠菌磷脂酶活性与是否有其他念珠菌混合感染有关,而与机体免疫力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磷脂酶 白色念珠菌 CD4细胞
下载PDF
氟康唑对HIV感染者口腔白色念珠菌抗真菌后效应的体外研究
5
作者 陆晓璐 徐平平 +5 位作者 罗刚 杨梅 董俊英 张里君 王雅静 柯昌文 《广东牙病防治》 2011年第5期253-256,共4页
目的评估氟康唑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检测暴露于小剂量氟康唑后白色念珠菌口腔分离株的抗真菌后效应(post-antifungal effect,PAFE)。方法将白色念珠菌标准株和10株临床分离株分别暴露于4×MIC... 目的评估氟康唑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检测暴露于小剂量氟康唑后白色念珠菌口腔分离株的抗真菌后效应(post-antifungal effect,PAFE)。方法将白色念珠菌标准株和10株临床分离株分别暴露于4×MIC和6×MIC的氟康唑后,使用自动化的浊度分析测量法检测白色念珠菌PAFE的存在。结果由4×MIC和6×MIC的氟康唑在RPMI 1640液体培养基中诱导的白色念珠菌标准株产生的PAFE平均持续时间分别为0.12 h和3.14 h;诱导的10株临床分离株产生的PAFE持续时间平均分别为(0.19±0.24)h和(2.08±0.25)h。其中6×MIC氟康唑的PAFE在临床菌株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4×MIC氟康唑的PAFE在临床菌株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529)。结论氟康唑能有效地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在白色念珠菌中引起PA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康唑 抗真菌后效应 白色念珠菌 氟康唑/药理学 白色念珠菌/药物作用
下载PDF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在牙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周磊 徐淑兰 +3 位作者 黄建生 徐世同 宋光保 张雪洋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评价引导骨再生技术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修复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80例牙槽骨骨缺损的患者采用植Bio-Oss小牛骨粉,盖Bio-Gide膜或钛膜,进行引导骨再生,修复骨缺损并行骨内种植体周的骨增量。结果80例患者共植入90枚种植体,38例采... 目的评价引导骨再生技术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修复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80例牙槽骨骨缺损的患者采用植Bio-Oss小牛骨粉,盖Bio-Gide膜或钛膜,进行引导骨再生,修复骨缺损并行骨内种植体周的骨增量。结果80例患者共植入90枚种植体,38例采用钛膜,42例采用Bio-Gide胶原膜;术后部份患者伤口裂开、膜暴露;Bio-Gide膜与钛膜的伤口裂开发生率分别为7.1%与21.1%。二期手术时观察膜下骨再生情况,无感染患者膜下的新骨生成较膜暴露者多,Bio-Gide胶原膜暴露后自行愈合情况较使用钛膜者理想。88枚种植体成功地完成骨整合并成功完成义齿修复,2枚种植体因钛膜暴露及感染失败。结论Bio-Gide胶原膜及钛膜皆能有效地屏蔽软组织,引导骨再生,重建牙槽骨外形;术后无伤口裂开、膜暴露者有较好的骨再生效果;与钛膜相比,Bio-Gide胶原膜更为简便易用,出现过早裂开的比率也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再生 Bio-Gide胶原膜 钛膜 牙种植
下载PDF
自体牙移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黄建生 周磊 +2 位作者 徐淑兰 吴颖 宋光保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2-434,共3页
目的评价自体牙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颗牙进行自体牙移植,其中,埋伏阻生牙移植15颗,前磨牙移植前牙缺失区4颗。将埋伏牙或前磨牙完整拔出后移植于缺牙区,方丝弓托槽和澳大利亚圆丝固定6~8周,移植4周时行根管治疗。结果经1.5~5年... 目的评价自体牙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颗牙进行自体牙移植,其中,埋伏阻生牙移植15颗,前磨牙移植前牙缺失区4颗。将埋伏牙或前磨牙完整拔出后移植于缺牙区,方丝弓托槽和澳大利亚圆丝固定6~8周,移植4周时行根管治疗。结果经1.5~5年的随访,19颗移植牙均未发现牙根吸收、松动等并发症。结论自体牙移植临床效果满意,在前牙缺失和埋伏阻生牙无法正畸治疗时,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牙移植 埋伏阻生 正畸
下载PDF
自体骨移植术中引导骨再生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周磊 徐世同 +3 位作者 徐淑兰 黄建生 宋光保 张雪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4-546,共3页
目的:比较单纯块状自体骨移植与自体骨+GBR技术水平骨增量效果。方法:20例上颌前牙区牙槽嵴骨量不足的患者进行了牙槽嵴骨增量手术,其中8例患者仅采用下颌骨颏部供骨Onlay植骨(A组),12患者采用自体骨移植+GBR技术(B组)。骨增量... 目的:比较单纯块状自体骨移植与自体骨+GBR技术水平骨增量效果。方法:20例上颌前牙区牙槽嵴骨量不足的患者进行了牙槽嵴骨增量手术,其中8例患者仅采用下颌骨颏部供骨Onlay植骨(A组),12患者采用自体骨移植+GBR技术(B组)。骨增量后牙槽嵴的厚度分别在术后即刻以及术后4-6月进行了测量。结果:2组患者皆在术后4-6月出现了移植骨的吸收,A组患者出现的骨吸收较B组患者更为明显(P〈0.01)。结论:自体骨移植+GBR技术骨增量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自体骨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移植 牙种植 引导骨再生
下载PDF
一段式小直径种植体在小缺牙间隙即刻修复种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黄建生 赵建江 +1 位作者 刘琼 刘天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2-416,共5页
目的研究OsstemMS一段式小直径种植体用于5~6mm的缺牙间隙即刻修复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在36例患者的36个5~6mm缺牙间隙处植入直径2.5mm或3.0mm的OsstemMS一段式小直径种植体36颗,即刻在椅旁或技工室完成树脂冠临时修复,树脂冠避开与... 目的研究OsstemMS一段式小直径种植体用于5~6mm的缺牙间隙即刻修复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在36例患者的36个5~6mm缺牙间隙处植入直径2.5mm或3.0mm的OsstemMS一段式小直径种植体36颗,即刻在椅旁或技工室完成树脂冠临时修复,树脂冠避开与对颌牙接触。术后3~5个月,金合金烤瓷冠完成修复。对所有病例进行定期的临床和放射线检查。结果 36颗种植体行烤瓷冠修复时无1颗失败,其中1颗种植体植入后导致1颗邻牙牙髓坏死,经根管治疗后天然牙和种植体均成功保留。36例患者从种植体植入开始平均随访21.3个月(12~37个月),36颗种植体均获得成功,种植义齿龈缘与邻牙龈缘曲线协调,龈乳头充盈,美学效果理想。结论 5~6mm缺牙间隙采用OsstemMS一段式小直径种植体即刻修复种植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缺牙间隙 即刻修复
下载PDF
肥胖复合牙周炎大鼠血清及牙龈中TNF-α、IL-1β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喆 倪佳 +2 位作者 谢宝仪 轩东英 章锦才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93-398,共6页
目的:观察牙周炎复合肥胖大鼠血清及牙龈组织中炎症因子的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取SPF级新生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肥胖组(OB)、牙周炎组(CP)、牙周炎复合肥胖组(OB+CP)(n=8),通过皮下注射谷氨酸钠建立肥胖模型;... 目的:观察牙周炎复合肥胖大鼠血清及牙龈组织中炎症因子的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取SPF级新生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肥胖组(OB)、牙周炎组(CP)、牙周炎复合肥胖组(OB+CP)(n=8),通过皮下注射谷氨酸钠建立肥胖模型;丝线结扎联合局部接种牙周致病菌(Pg、Ha、Pi、Fn)建立牙周炎模型。采用ELISA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大鼠血清及牙龈组织中的TNF-α、IL-1β含量,并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组血清中的TNF-α和IL-1β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以OB+CP组升高幅度最大(P<0.05);HOMA-IR评分也以OB+CP组最高,肥胖大鼠血清中TNF-α及IL-1β水平与HOMA-IR均呈正相关(rTNF-α=0.854,rIL-1β=0.730)。各组牙龈组织中的TNF-α及IL-1β水平以CP组最高(P<0.05),其次为OB+CP组,其TNF-α及IL-1β水平低于CP组(P<0.05),但均高于C组和OB组(P<0.05);OB组牙龈组织中的TNF-α、IL-1β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可能通过促进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分泌而加剧肥胖机体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肥胖 炎症因子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牙周炎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嘉怡 徐喆 +5 位作者 倪佳 王丹 罗世高 杨熙 轩东英 章锦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4-468,共5页
目的:研究牙周炎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自发Ⅱ型糖尿病OLETF大鼠按照是否复合牙周炎模型随机分为复合组(合并牙周炎)和糖尿病组(牙周健康);同种系同周龄糖耐量正常LETO大鼠随机分为牙周炎组和正常组。... 目的:研究牙周炎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自发Ⅱ型糖尿病OLETF大鼠按照是否复合牙周炎模型随机分为复合组(合并牙周炎)和糖尿病组(牙周健康);同种系同周龄糖耐量正常LETO大鼠随机分为牙周炎组和正常组。复合组和牙周炎组采取丝线结扎联合涂菌建立慢性牙周炎模型,建模20周后处死大鼠,取胰腺组织脱水包埋制作切片。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胰岛组织Bax、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结果:正常组和牙周炎组大鼠胰岛细胞Bax、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324,P=0.091,P=0.852);和糖尿病组相比复合组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00,P=0.000),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22)。结论:牙周炎对无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没有影响,但在糖尿病状态下,牙周炎可影响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Ⅱ型糖尿病 凋亡相关蛋白
下载PDF
牙槽嵴位点保存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连珊 卿玲 +2 位作者 谢宇 罗震 黄建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83-1886,共4页
目的:评估经位点保存方法处理过的拔牙窝与自然愈合位点相比其牙槽骨骨量在组织形态计量学上的变化。方法:拔除6只Beagle犬双侧下颌第二、第三及第四前磨牙(Pm2、Pm3、Pm4),随机分成3组:自然愈合组(T1),Bio-Oss Collagen组(T2),即刻种... 目的:评估经位点保存方法处理过的拔牙窝与自然愈合位点相比其牙槽骨骨量在组织形态计量学上的变化。方法:拔除6只Beagle犬双侧下颌第二、第三及第四前磨牙(Pm2、Pm3、Pm4),随机分成3组:自然愈合组(T1),Bio-Oss Collagen组(T2),即刻种植联合Bio-Oss骨粉组(T3)。6个月后处死Beagle犬,切取样本,制作硬组织磨片,甲苯胺蓝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利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形态学测量。结果:所有实验位点颊侧牙槽嵴都发生明显的吸收。对于颊舌侧牙槽嵴顶吸收的相对高度值而言,T3与T1、T2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T1与T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颊舌侧骨壁的水平宽度值而言,在距舌侧牙槽嵴顶以下3、4 mm的位置,T1与T3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42),其他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距舌侧牙槽嵴顶以下5 mm的位置,3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这两种牙槽嵴位点保存技术都不能完全保存拔牙窝原有的骨量。即刻种植联合Bio-Oss骨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牙槽嵴吸收的量,而充填Bio-Oss骨胶原效果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位点保存 BIO-OSS COLLAGEN 即刻种植 骨吸收
下载PDF
数字化整合模型技术在DamonQ自锁托槽间接粘接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万贤凤 张文斌 +3 位作者 章锦才 张治勇 陈爱华 段培佳 《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686-689,共4页
目的探索应用数字化整合模型进行托槽虚拟定位,利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托槽间接粘接转移托盘,并试用于临床。方法应用激光扫描的牙冠与CBCT重建的牙根和颌骨整合,建立包括牙冠、牙根和颌骨在内的三维数字化牙颌模型,在整合模型上利用OrthoR... 目的探索应用数字化整合模型进行托槽虚拟定位,利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托槽间接粘接转移托盘,并试用于临床。方法应用激光扫描的牙冠与CBCT重建的牙根和颌骨整合,建立包括牙冠、牙根和颌骨在内的三维数字化牙颌模型,在整合模型上利用OrthoRx软件进行托槽虚拟定位,并制作托槽间接粘接转移托盘,在临床上通过转移托盘粘接托槽进行矫治。结果OrthoRx软件的托槽虚拟定位,其排牙效果良好,计算机辅助制造产生的间接粘接转移托盘可将托槽转移至患者口中,且托槽粘接稳固。结论 OrthoRx软件可进行托槽在牙面上的虚拟定位,并可呈现排牙后的效果,通过计算机辅助可设计出用于托槽定位的个体化转移托盘,可应用于临床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模型 间接粘接 托槽定位
下载PDF
激光酸蚀联合纳米管处理的钛种植体骨结合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敬旭 丁祥龙 +2 位作者 容明灯 赵红宇 周磊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359-362,387,共5页
目的:研究激光酸蚀联合纳米管种植体(LAN)与喷砂酸蚀种植体(SLA)在不同时期骨结合的差异。方法:取Beagle犬4只,分别在每只犬后腿的左侧胫骨植入4枚LAN处理的钛种植体(LAN组),右侧胫骨植入4枚SAL处理的钛种植体作为对照(SLA组);分别于术... 目的:研究激光酸蚀联合纳米管种植体(LAN)与喷砂酸蚀种植体(SLA)在不同时期骨结合的差异。方法:取Beagle犬4只,分别在每只犬后腿的左侧胫骨植入4枚LAN处理的钛种植体(LAN组),右侧胫骨植入4枚SAL处理的钛种植体作为对照(SLA组);分别于术后2、4周各随机处死2只动物,取出胫骨后,采用EXAKT切磨系统制作含种植体的骨组织切片;通过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各种植体的骨结合情况,并比较两种不同处理方法的种植体在不同时期骨结合的差异。结果:术后2、4周,LAN组的种植体-骨结合率(BIC%)、骨面积百分数(BA%)均高于SLA组(P<0.05)。结论:激光酸蚀联合纳米管处理的种植体(LAN)相比喷砂酸蚀处理的种植体(SLA)具有更好的骨结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砂 激光 酸蚀 纳米管
下载PDF
西吡氯铵含片对口臭致臭菌和致臭底物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波 李丽 +3 位作者 张迪 刘长虹 段培佳 钟惠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750-1753,共4页
目的通过西吡氯铵含片对口源性口臭致臭菌和致臭底物的实验研究,探讨西吡氯铵含片对口源性口臭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连续稀释法检测西吡氯铵对致臭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Pg)、中间普雷沃菌(P.intermedius,Pi)、具核梭杆菌... 目的通过西吡氯铵含片对口源性口臭致臭菌和致臭底物的实验研究,探讨西吡氯铵含片对口源性口臭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连续稀释法检测西吡氯铵对致臭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Pg)、中间普雷沃菌(P.intermedius,Pi)、具核梭杆菌(F.subsp nucleatum,Fn)和口腔正常有益菌唾液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livarius,Ss)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检测西吡氯铵对3种致臭菌分别培养4 h和8 h后的挥发性硫化物(volatile sulfur compounds,VSCs)水平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半胱氨酸激发模拟口臭实验,检测西吡氯铵含片对激发的VSCs的抑制率和持续时间。结果西吡氯铵对所有实验菌具有抑菌能力,但对唾液链球菌MIC值均高于其对致臭菌的MIC值;1%西吡氯铵与1%氯己定在作用Pg、Pi和Fn 4 h时,抑制作用相当(P〉0.05),但在作用8 h时,抑制作用西吡氯铵低于氯己定(P〈0.05);半胱氨酸激发模拟口臭实验结果显示,西吡氯铵含片在30~120 min内对VSCs水平的抑制率与1%聚维酮碘漱口液相当(P〉0.05),在60~120 min内高于西吡氯铵漱口液(P〈0.05)。且西吡氯铵含片下调半胱氨酸激发的VSCs水平的持续时间为235 min,长于西吡氯铵漱口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吡氯铵含片能有效抑制口腔致臭菌,对治疗口源性口臭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吡氯铵 口臭 挥发性硫化物
下载PDF
种植体支持套筒冠固位全口覆盖义齿即刻负重3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建生 朱晓斌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1-464,共4页
对3例全口无牙颌或重度慢性牙周炎牙列缺损患者术前制作全口义齿或即刻全口义齿,拔除全口余留牙,在下颌植入4颗Ankylos种植体,上颌植入6颗种植体,将SynCone套筒基台接入种植体,再套入预成圆锥形外冠,完成临时义齿修复。3~12个月后将临... 对3例全口无牙颌或重度慢性牙周炎牙列缺损患者术前制作全口义齿或即刻全口义齿,拔除全口余留牙,在下颌植入4颗Ankylos种植体,上颌植入6颗种植体,将SynCone套筒基台接入种植体,再套入预成圆锥形外冠,完成临时义齿修复。3~12个月后将临时义齿更换为铸造支架覆盖义齿。随访12~24个月,除1例种植体在植入后1个月松动拔除而重新植入种植体外,其余种植体均未出现明显的牙槽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即刻负重 覆盖义齿 套筒冠
下载PDF
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重建上颌种植义齿周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建生 赵建江 刘琼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453-455,共3页
目的评价冠向复位瓣技术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术重建种植义齿修复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1例11颗上颌前牙区单颗种植义齿修复后存在软组织严重退缩影响美观的病例,所有患者从腭部获取游离结缔组织联合冠向复位瓣技术进行上皮下... 目的评价冠向复位瓣技术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术重建种植义齿修复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1例11颗上颌前牙区单颗种植义齿修复后存在软组织严重退缩影响美观的病例,所有患者从腭部获取游离结缔组织联合冠向复位瓣技术进行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重建软组织。以手术后1年为基线,临床评估软组织愈合情况,种植义齿牙龈曲线、修复体与天然邻牙唇侧龈缘位置的协调性。结果11颗种植义齿术后红色美学明显改善。追踪观察1~4年,临床效果稳定。结论采用冠向复位瓣技术联合腭部游离结缔组织重建种植义齿修复后软组织缺损短期临床效果良好,其长期稳定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体结缔组织 移植
下载PDF
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种植的风险与对策 被引量:36
18
作者 黄建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共9页
上颌窦底可利用牙槽骨高度不足的种植义齿修复,解决方案只有两个:上颌窦底骨增量的种植技术和避开上颌窦的种植技术。上颌窦底骨增量技术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减低患者对种植手术的依从性。采用最优骨利用原则,避开上颌窦种植技术与上颌... 上颌窦底可利用牙槽骨高度不足的种植义齿修复,解决方案只有两个:上颌窦底骨增量的种植技术和避开上颌窦的种植技术。上颌窦底骨增量技术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减低患者对种植手术的依从性。采用最优骨利用原则,避开上颌窦种植技术与上颌窦提升植骨手术相比,更加简单、经济和具有可预见性,同时可节省时间,对一些特殊病例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 种植 并发症 简化
下载PDF
氢元素存在形式与钛表面生物学活性体外矿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曦 周磊 +3 位作者 丁祥龙 贾芳 刘伟珍 丁婧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1-455,共5页
目的:研究氢元素存在形式与钛表面生物学活性相关关系。方法:用硫酸和盐酸对喷砂钛表面进行酸蚀(酸蚀组,SLA,n=3),并对其进行加热处理(450℃)(酸蚀加热组,SLA+HT,n=3),分析其表面形貌、粗糙度、亲水性、表面晶体结构差异。将酸蚀组及加... 目的:研究氢元素存在形式与钛表面生物学活性相关关系。方法:用硫酸和盐酸对喷砂钛表面进行酸蚀(酸蚀组,SLA,n=3),并对其进行加热处理(450℃)(酸蚀加热组,SLA+HT,n=3),分析其表面形貌、粗糙度、亲水性、表面晶体结构差异。将酸蚀组及加热组钛片浸泡于标准模拟体液中3 d,比较其体外矿化能力。结果:酸蚀后钛表面形成氢化钛,加热至450℃时钛表面形貌及粗糙度没有明显改变,氢化钛分解。模拟体液实验结果示喷砂酸蚀组于第3天无明显羟基磷灰石沉积,加热组钛表面有大量羟基磷灰石沉积。结论:喷砂酸蚀后氢与钛形成的氢化钛对钛表面生物活性无明显促进作用;加热后氢化钛分解,矿化能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氢化钛 羟基 亲水性 模拟体液(SBF)
下载PDF
多药耐药草绿色链球菌LuxS基因同源重组质粒的构建 被引量:1
20
作者 陆笑 刘少娟 +3 位作者 章锦才 刘芹 林珊 彭湘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84-987,共4页
目的:构建一个含有红霉素抗性基因和多药耐药草绿色链球菌LuxS基因上下游区同源序列的重组质粒,为后续进行LuxS基因敲除实验做准备。方法:设计合成引物,分别以质粒PMG36E、草绿色链球菌DNA为模板,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得到红霉素... 目的:构建一个含有红霉素抗性基因和多药耐药草绿色链球菌LuxS基因上下游区同源序列的重组质粒,为后续进行LuxS基因敲除实验做准备。方法:设计合成引物,分别以质粒PMG36E、草绿色链球菌DNA为模板,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得到红霉素抗性基因DNA片断和LuxS基因上下游序列,经双酶切反应插入pUC19质粒的多克隆酶切位点中,转化大肠杆菌的感受态中,氨苄青霉和红霉素培养基筛选。结果:红霉素抗性基因和LuxS基因两侧同源序列成功连入到Puc19质粒相应酶切位点,PCR凝胶电泳、测序结果正确。结论:成功构建多药耐药草绿色链球菌LuxS基因敲除同源重组质粒,为进一步构建LuxS突变株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绿色链球菌 LUXS基因 pUC19质粒 PMG36E质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