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震荡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赵鹏洲 罗江兵 +4 位作者 吴敬伦 欧英雄 杨本生 余瑞钿 方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3期1001-1002,共2页
目的探讨脑震荡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化酶(NSE)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法测定52例脑震荡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NSE水平。结果脑震荡患者在伤后24 h内血清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经治疗后浓度有降... 目的探讨脑震荡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化酶(NSE)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法测定52例脑震荡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NSE水平。结果脑震荡患者在伤后24 h内血清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经治疗后浓度有降低。结论血清中NSE的检测可反映出脑组织的损伤情况,可作为脑震荡诊断中的神经生化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震荡 神经元特异性烯化酶(NSE) 神经生化
下载PDF
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鹏洲 罗江兵 +2 位作者 吴敬伦 欧英雄 余瑞钿 《河北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1630-1633,共4页
目的:探讨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将9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经颞叶皮层切开手术清除血肿,观察组采取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进行... 目的:探讨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将9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经颞叶皮层切开手术清除血肿,观察组采取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进行两组的差异分析。结果:统计两组的术后昏迷结束时间以及术后三日复查血肿的清除程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观察组无一例再出血病例和死亡病例;术后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日常活动生活质量标准(ADL)评价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微创、效优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侧裂入路 基底节区 高血压 脑出血
下载PDF
硬膜外血肿术后脑水肿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赵鹏洲 罗江兵 +2 位作者 吴敬伦 欧英雄 余瑞钿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21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血肿术后脑水肿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硬膜外血肿术后发生脑水肿的30例患者的资料,分析患者术后脑水肿发生及预后与年龄、性别、术前意识水平、临床状态、血肿体积、血肿部位、中线移位程度、瞳孔大... 目的探讨硬膜外血肿术后脑水肿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硬膜外血肿术后发生脑水肿的30例患者的资料,分析患者术后脑水肿发生及预后与年龄、性别、术前意识水平、临床状态、血肿体积、血肿部位、中线移位程度、瞳孔大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受伤至手术时间的关系。结果 63例硬膜外血肿患者术后共有30例患者出现脑水肿,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是否有昏迷、年龄及血肿的部位与术后脑水肿无明显相关(P>0.05);术前GCS评分、临床状态、受伤至手术时间、脑中线结构移位程度、血肿量、瞳孔大小、临床状态是术后脑水肿相关因素(P<0.05);且发现术前瞳孔大小是术后脑水肿相对危险度较高的独立因素。结论急性硬膜外血肿术后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因此手术前后应仔细评估患者发生脑水肿相关因素,减少发生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血肿 脑水肿 相关因素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赵鹏洲 柯以铨 +3 位作者 吴敬伦 李雪贞 杨本生 方胜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6-510,共5页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CP)的改变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D-二聚体(D-D)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江门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CP)的改变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D-二聚体(D-D)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江门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重型颅脑损伤组,体检中心接收的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1)采用ICP监护传感器置入术监测重型颅脑损伤组患者的ICP,并根据ICP大小将患者分为ICP重度增高组(>40 mmHg)11例、ICP中度增高组(20~40mmHg)24例.(2)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及免疫比浊法检测重型颅脑损伤组患者外周血NSE、D-D、CRP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3)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组患者ICP和NSE、D-D、CRP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12.11±2.35) μg/L、(0.39±0.61) mg/L、(3.72±0.69) mg/L]比较,ICP重度增高组、ICP中度增高组患者NSE、D-D、CR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重度增高组NSE、D-D、CRP水平[(104.08±7.90) μg/L、(1.55±0.26) mg/L、(47.66±8.60) mg/L]亦明显高于ICP中度增高组[(61.89±30.35) μg/L、(0.93±0.32) mg/L、(30.87±9.84)mg/L],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颅脑损伤患者ICP与NSE、D-D、CRP存在直线相关关系,NSE、D-D、CRP和ICP的回归方程分别是ICP=1 8.598+0.256NSE (t=7.200,P=0.000),ICP=10.779+23.955D-D(t=10.292,P=0.000),ICP=9.932+0.771CRP(t=8.423,P=0.000).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ICP与D-D的关系最为密切(复相关系数R=0.873,确定系数R2=0.762;F=105.917,P=0.000).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ICP与血中NSE、D-D、CRP具有正相关性,其中与D-D的关系最为密切;联合应用ICP和NSE、D-D、CRP等实验室指标分析有利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颅内压 神经元特异性烯化酶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