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耳蜗植入术相关结构的解剖测量 被引量:9
1
作者 徐金操 郭梦和 +1 位作者 张宏征 李永贺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85-186,210,T0001,共4页
目的通过对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相关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测量,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10个尸头20侧颞骨标本进行解剖,模拟人工耳蜗植入术,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测量与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相关的解剖数据。结果镫骨头下缘与... 目的通过对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相关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测量,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10个尸头20侧颞骨标本进行解剖,模拟人工耳蜗植入术,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测量与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相关的解剖数据。结果镫骨头下缘与耳蜗底回切开点之间的距离为2.154±0.173mm,镫骨头下缘与圆窗龛之间的距离为2.470±0.582mm,圆窗龛与耳蜗底回切开点的距离为1.422±0.369mm,镫骨头下缘与耳蜗第二回切开点之间的距离为3.238±0.151mm,镫骨头下缘与匙突之间的距离为2.831±0.269mm,匙突与耳蜗第二回切开点之间的距离为1.338±0.132mm,面神经垂直段与圆窗龛的距离为4.830±1.152mm,面神经与鼓索神经在圆窗平面的距离为2.480±0.274mm,卵圆窗与圆窗的距离为1.820±0.452mm,耳蜗底回前缘与颈内动脉管的距离为1.856±0.372mm。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切开耳蜗底回的位置位于圆窗龛前方约1.422mm,镫骨头下缘约2.154mm处;耳蜗第二回切开点位于匙突下约1.338mm处;卵圆窗与圆窗、面神经与鼓素神经间的平均距离的测量为术中寻找圆窗龛、避免损伤面神经等重要结构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植入 解剖学 圆窗龛 面神经
下载PDF
鼻内镜口腔途径选择性切除儿童肥大腺样体的手术技巧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申聪香 文忠 +6 位作者 谢民强 龚剑 王军旗 李冠雪 杨柯柯 张沈华 李彩凤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2年第6期430-433,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口腔电动吸切选择性切除儿童肥大腺样体手术方式及疗效分析。方法对有多种典型临床症状(包括打鼾、鼻塞、流脓涕、听力下降、口颌面部及生长发育畸形等)的56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全麻下开口器撑开口腔并拉起软腭,经口腔...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口腔电动吸切选择性切除儿童肥大腺样体手术方式及疗效分析。方法对有多种典型临床症状(包括打鼾、鼻塞、流脓涕、听力下降、口颌面部及生长发育畸形等)的56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全麻下开口器撑开口腔并拉起软腭,经口腔插入70°鼻内镜显露鼻咽部肥大的腺样体,采用弯头正反向切割吸引刀头,明视下选择性吸切阻挡后鼻孔区的肥大腺样体部分,其余腺体组织保留,并与传统的盲刮法(79例)及鼻内镜下全切除法(25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本组全部患儿术后l~3天打鼾症状基本消失,未见术后并发症。手术创伤轻,出血少,患儿恢复快,经随访1~6个月,鼻部阻塞症状消失及明显改善49例(占87.5%),13例有耳部症状者治愈及明显好转者9例(占69.2%)。而对照组盲刮法鼻症状改善有效率(62%),术后反应较重,出血较多;全切法有效率(84%),出血较多,术后反应较重。结论采用鼻内镜经口明视下选择性吸切阻挡后鼻孔区的肥大腺样体部分,具有手术在明视下操作,术腔较宽敞、安全有效、微创、出血少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众多的手术方法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选择性切除术 鼻内镜外科学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相关的内耳解剖异常的诊断及处理 被引量:5
3
作者 徐金操 郭梦和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80-382,共3页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解剖异常 内耳 诊断 重度感音神经性聋 康复手段 术前评估
下载PDF
姜黄素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甫文 黄金中 +2 位作者 林晓岚 甄泽年 陈贤明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1-202,共2页
关键词 姜黄素 鼻咽肿瘤 细胞增殖
下载PDF
高分辨率螺旋CT及X射线检查对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前患者选择及术后效果评估的价值(英文)
5
作者 徐学东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0期222-223,共2页
背景:人工电子耳蜗是用来代替病变耳蜗的一种高科技治疗手段,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了解人工耳蜗电极的植入情况。目的:探讨CT及X射线检查对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前患者筛选及术后效果评估的价值。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背景:人工电子耳蜗是用来代替病变耳蜗的一种高科技治疗手段,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了解人工耳蜗电极的植入情况。目的:探讨CT及X射线检查对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前患者筛选及术后效果评估的价值。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耳鼻咽喉科听力重建病房。对象:选择1999-01/2003-06拟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性耳聋患者44例。语前耳聋32例,年龄2.5~12岁;语后耳聋12例,年龄10~42岁。方法:对44例患者均采用颞骨轴位高分辨率CT螺旋扫描及内耳三维重建。患者取仰卧位,两侧对称分别做靶扫描,视野9.6cm,基线与听眶上线平行,轴位容积扫描颞骨。扫描参数:层厚1mm,螺距1.0,间距0.5mm,扫描结束后再行层厚1mm,间距0.1mm内插重建。术后采用常规耳蜗轴位改良的斯氏位X射线摄影,对于怀疑有术后并发症的3例患者,行螺旋CT颞骨容积扫描。主要观察指标:①术前患者内耳结构检查结果。②术后患者内耳和植入电极排列及深度检查结果。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4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前患者内耳结构检查结果:32例语前聋患者中检出1例2耳Mondini畸形Ⅰ型,2例4耳Mondini畸形Ⅱ型;12例语后聋患者中检出2例4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例2耳内耳骨化,1例2耳耳硬化症,3例6耳大前庭水管综合征。②术后患者内耳和植入电极排列及深度检查结果:X射线片显示,植入的耳蜗电极位于耳蜗之中,呈二维的螺旋状,位于内耳道底。3例术后行CT检查,电极自圆窗植入耳蜗底周。其中1例术后植入电极扭结并感染。结论:①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前应用颞骨轴位高分辨率CT螺旋扫描及内耳三维重建可以检出急慢性中耳炎、内耳骨迷路结构的严重畸形。②术后耳蜗位X射摄影片可提供电极的位置、植入的深度以及电极有无扭结或滑脱。CT及耳蜗位摄片检查相互补充,可进行术前病例选择和术后效果评估,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工耳蜗改善听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植入物 电极 植入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脱敏治疗前后鼻阻力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家鹏 文忠 +2 位作者 徐庆文 卢标清 孙一帆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46-147,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安脱达皮下注射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前后鼻阻力的动态变化。方法追踪观察43例成人变应性鼻炎患者,严格按安脱达脱敏治疗,记录治疗前、治疗15周后、治疗1年后症状体征评分,鼻阻力分析比较各期症状体征评分、鼻阻力。结果尘螨... 目的观察比较安脱达皮下注射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前后鼻阻力的动态变化。方法追踪观察43例成人变应性鼻炎患者,严格按安脱达脱敏治疗,记录治疗前、治疗15周后、治疗1年后症状体征评分,鼻阻力分析比较各期症状体征评分、鼻阻力。结果尘螨皮下免疫治疗前与治疗15周后、治疗1年后症状体征评分(单个症状评分、总症状评分),鼻阻力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318.811,P<0.001)。鼻阻力与症状体征总分无相关性(r=-0.77,P>0.5)(r=0.45,P<0.5)。结论鼻阻力随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深入逐渐改善,连续动态的检测鼻阻力可客观判断疗效,可作为症状体征评分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鼻阻力 脱敏治疗
下载PDF
口服H1抗组胺药治疗变应性鼻炎2018广州共识 被引量:25
7
作者 李华斌 王向东 +11 位作者 王洪田 谭国林 陈建军 徐睿 孟娟 张维天 杨钦泰 邱前辉 唐隽 叶菁 王德辉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8年第3期149-156,共8页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过敏性鼻炎,是-种常见的慢性鼻部炎症。全世界范围内AR的平均患病率约为20%,我国11个中心城市自报AR患病率为8%-20%[1_3]。AR的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背景交互作用的结果,其流行情况与社会经济水...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过敏性鼻炎,是-种常见的慢性鼻部炎症。全世界范围内AR的平均患病率约为20%,我国11个中心城市自报AR患病率为8%-20%[1_3]。AR的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背景交互作用的结果,其流行情况与社会经济水平成正相关。一般而言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发达国家患病率高于欠发达国家。AR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鼻痒、喷嚏、鼻塞和流涕,儿童患者常伴有鼻出血、咳嗽及睡眠打鼾。AR可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情绪,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鼻窦炎、鼻息肉及分泌性中耳炎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高昂的经济支出和严重的社会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变应原 肥大细胞 H1抗组胺药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鼻炎分类和诊断及鼻腔用药方案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华斌 王向东 +20 位作者 王洪田 谭国林 陈建军 徐睿 孟娟 张维天 杨钦泰 邱前辉 唐隽 叶菁 孟粹达 许元腾 余少卿 谢志海 许成利 孙斌 杨玉成 张天虹 喻国冻 王德辉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73-577,共5页
本文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定的鼻炎(萎缩性鼻炎除外)分类和诊疗的专家共识,其中在治疗方面重点关注了鼻腔局部用药的临床应用,旨在进一步规范鼻炎尤其是慢性鼻炎的诊疗,明确鼻腔局部用药如鼻用糖皮质激素、鼻用抗组胺药和鼻腔... 本文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定的鼻炎(萎缩性鼻炎除外)分类和诊疗的专家共识,其中在治疗方面重点关注了鼻腔局部用药的临床应用,旨在进一步规范鼻炎尤其是慢性鼻炎的诊疗,明确鼻腔局部用药如鼻用糖皮质激素、鼻用抗组胺药和鼻腔盐水盥洗等在鼻炎治疗中的临床地位及注意事项,以便指导临床医师进行合理用药,提高鼻炎的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急性 鼻炎 慢性 鼻腔用药 糖皮质激素 抗组胺药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口服H1抗组胺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广州共识(2020精要版)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华斌 王向东 +13 位作者 王洪田 谭国林 陈建军 徐睿 孟娟 张维天 杨钦泰 邱前辉 唐隽 叶菁 孟粹达 张天虹 王德辉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0年第2期146-148,共3页
1变应性鼻炎概述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症。全球范围内AR的平均患病率高达20%左右。AR是变应原诱发的由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介导的、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 1变应性鼻炎概述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症。全球范围内AR的平均患病率高达20%左右。AR是变应原诱发的由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介导的、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引起AR的变应原包括尘螨、霉菌等常年性变应原或花粉等季节性变应原[1]。AR的治疗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手段,其中药物治疗能够快速、有效、安全地控制AR的鼻痒、喷嚏、流涕等鼻部症状,是目前治疗AR的主要手段。临床上常用治疗AR的药物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H1抗组胺药、抗白三烯药物等[2]。其中,口服H1抗组胺药对AR的治疗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目前治疗AR的一线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炎症性疾病 非感染性炎症 常年性 变应性鼻炎 鼻部症状 变应原 免疫治疗 ALLERGIC
下载PDF
经鼻内镜柯陆进路自体耳屏软骨修复眶底骨折缺损的方法与疗效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家鹏 文忠 +1 位作者 孙一帆 黄晓明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36-538,共3页
目的:探讨用自体耳屏软骨通过鼻内镜辅助下柯陆进路修复单纯眶底骨折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击出性眶底骨折(暴裂性骨折)的治疗过程,取口腔前庭切口直达尖牙窝,凿开上颌窦前壁约2cm×2cm大小,鼻内镜辅助下探查... 目的:探讨用自体耳屏软骨通过鼻内镜辅助下柯陆进路修复单纯眶底骨折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击出性眶底骨折(暴裂性骨折)的治疗过程,取口腔前庭切口直达尖牙窝,凿开上颌窦前壁约2cm×2cm大小,鼻内镜辅助下探查眶底骨折缺损大小,取自体耳屏软骨修复。结果:术后15例均未出现视力下降、复视,无明显眼球下陷;有3例术后出现眼球轻度活动受阻,1个月后基本恢复。随访2年均无假性眼睑下垂、上眼睑陷窝加深、睑裂横径缩短及面部畸形,双眼球位置基本对称,无并发症。结论:经鼻内镜柯陆进路自体耳屏软骨修复眶底骨折缺损疗效满意、微创、操作简单且无眼面部瘢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柯陆进路 耳屏软骨 眶底骨折缺损
原文传递
下颌后联合下颌下切口在髁状突中低位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家鹏 文忠 +1 位作者 孙一帆 周小军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10-31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下颌后联合下颌下切口在髁状突中低位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46侧)下颌骨髁状突中低位骨折患者采用下颌后联合下颌下切口,术中分离咬肌,暴露下颌支,将咬肌及腮腺向上翻起,显露骨折部位,直视下... 目的探讨应用下颌后联合下颌下切口在髁状突中低位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46侧)下颌骨髁状突中低位骨折患者采用下颌后联合下颌下切口,术中分离咬肌,暴露下颌支,将咬肌及腮腺向上翻起,显露骨折部位,直视下行髁状突骨折解剖复位内固定。结果术后通过咬合功能及影像学检查,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下颌后联合下颌下切口可为髁状突中低位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提供良好的视野,方便复位固定,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后联合下颌下切口 髁状突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在豚鼠中的检测分析
12
作者 陈国强 谢南屏 +1 位作者 李苏卫 严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73-374,共2页
目的:探讨同步多频听觉稳态诱发电位在豚鼠听力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健康杂色豚鼠20只(雌性12只,雄性8只),分别进行同步多频听觉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同步多频听觉稳态诱发电位刺激声信号的载波频率为0.5kHz、1kHz、2kHz及4kHz。双耳上述... 目的:探讨同步多频听觉稳态诱发电位在豚鼠听力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健康杂色豚鼠20只(雌性12只,雄性8只),分别进行同步多频听觉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同步多频听觉稳态诱发电位刺激声信号的载波频率为0.5kHz、1kHz、2kHz及4kHz。双耳上述各个频率分别以77~103Hz不同的调制频率进行调幅调制。测试时,双耳8个(每耳4个)声信号经插入式耳机同步给出。测试状态为戊巴比妥钠镇静睡眠。所有数据以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同步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阈,在0.5kHz、1kHz、2kHz及4kHz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分别为左耳:(31.00±16.19)dBSPL,(25.50±12.34)dBSPL,(18.00±6.96)dBSPL,(18.50±6.71)dBSPL;右耳:(35.00±14.33)dBSPL,(25.50±12.37)dBSPL,(20.00±9.37)dBSPL,(20.00±9.18)dBSPL。左右耳同频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步多频听觉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具有频率特异性、客观的特点,可以作为豚鼠听力测试的备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 声刺激
下载PDF
鼻窦异物20年1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江刚 谢民强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671-671,共1页
关键词 鼻内镜术 鼻窦 异物
原文传递
14例先天性听骨链畸形诊断与手术重建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家鹏 文忠 +1 位作者 周小军 卢标清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896-1898,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听骨链畸形的诊断及手术疗效。方法:14例(15耳)先天性听骨链畸形患者,其中10例为单侧传导性聋,1例为双侧传导性聋,3例混合性聋且以传导性为主。15耳均行鼓室探查,并行14耳听骨链重建术(3耳行全听骨重建术,10... 目的:探讨先天性听骨链畸形的诊断及手术疗效。方法:14例(15耳)先天性听骨链畸形患者,其中10例为单侧传导性聋,1例为双侧传导性聋,3例混合性聋且以传导性为主。15耳均行鼓室探查,并行14耳听骨链重建术(3耳行全听骨重建术,10耳行部分听骨重建术,1耳行人工镫骨手术),1例松解听骨链与鼓室壁的软骨固定。通过术前术后气骨导差比较疗效。结果:术前听力检查示平均气骨导差为39.9dB,术后3周平均气骨导差为22.3dB,较术前缩小17.6dB(t=22.10,P〈0.01),术后6~8个月平均气骨导差为19.6dB,较术前缩小20.3dB(t=12.813,P〈O.01)。结论:先天性听骨链畸形引起的传导性听力下降,根据术中情况采用不同听骨链重建术可以明显提高听力,以手术治疗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骨链 畸形 重建
原文传递
外伤性听骨链中断和脱位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家鹏 文忠 +2 位作者 孙一帆 张志钢 郑亿庆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00-301,305,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见外伤性听骨链中断和脱位的诊断治疗及术后疗效。方法:8例(8耳)外伤性听骨链中断,其中6例为单侧传导性聋,2例混合性聋且以传导性为主;8耳均行鼓室探查,并行听骨链重建术,其中1耳行全听骨(TORP)重建术,4耳行部分听骨(PORP)... 目的:探讨常见外伤性听骨链中断和脱位的诊断治疗及术后疗效。方法:8例(8耳)外伤性听骨链中断,其中6例为单侧传导性聋,2例混合性聋且以传导性为主;8耳均行鼓室探查,并行听骨链重建术,其中1耳行全听骨(TORP)重建术,4耳行部分听骨(PORP)重建术,2耳行听骨链复位,1耳用人工砧骨重建,通过术前术后气骨导差比较疗效。结果:术前听力检查示平均气骨导差为42.9dB,术后3周平均气骨导差为22.3dB,较术前缩小20.6dB(t=22.10,P<0.01),术后6~8个月平均气骨导差为18.6dB,较术前缩小24.3dB(t=12.813,P<0.01)。结论:外伤性听骨链中断或脱位引起的传导性听力下降,根据术中情况采用不同听骨链重建术可以明显提高听力,治疗首选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骨链 中断 脱位 听骨链重建
原文传递
纤溶酶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江刚 郭梦和 +2 位作者 文忠 钱宇虹 徐学东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047-1048,共2页
目的:研究观察纤溶酶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1例(77耳)突聋患者随机分成纤溶酶治疗组36例(38耳)和巴曲酶对照组35例(39耳),在2组的一般治疗完全相同的基础上,治疗组接受以纤溶酶为主的综合治疗,而对照组则接受以巴曲酶... 目的:研究观察纤溶酶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1例(77耳)突聋患者随机分成纤溶酶治疗组36例(38耳)和巴曲酶对照组35例(39耳),在2组的一般治疗完全相同的基础上,治疗组接受以纤溶酶为主的综合治疗,而对照组则接受以巴曲酶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8.8%,对照组有效率81.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纤溶酶治疗突发性聋与巴曲酶的疗效相同,无明显不良反应,但较巴曲酶相对价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 纤溶酶 巴曲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