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苏妍妍 刘湘敏 +4 位作者 王丽娜 陈思奇 张素娇 徐嘉琪 张云芳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3年第1期158-162,共5页
目的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CI)的患病率情况并探讨影响认知功能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166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 目的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CI)的患病率情况并探讨影响认知功能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166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分,收集人口统计学资料及透析前的临床化验指标。根据MMSE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1组(139例)和认知功能障碍1组(27例),根据MoCA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2组(108例)和认知功能障碍2组(58例),比较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结果MHD患者的MMSE得分为(27.5±3.2)分,CI患病率为16.3%(27例)。MHD患者的MoCA得分为(25.9±3.3)分,CI患病率为34.9%(58例)。认知功能正常1组的文化程度、白蛋白和甲状旁腺素水平高于认知功能障碍1组,而年龄、合并糖尿病、三酰甘油低于认知功能障碍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认知功能正常2组的文化程度、透析龄、白蛋白、血肌酐高于认知功能障碍2组,而年龄、合并糖尿病、脑卒中低于认知功能障碍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根据MMSE量表分组的MHD患者发生CI与三酰甘油具有相关性(P<0.05);根据MoCA量表分组的MHD患者发生CI与年龄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MHD患者发生CI的患病率高,年龄、三酰甘油水平与认知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认知功能障碍 三酰甘油 血白蛋白 甲状旁腺素
原文传递
甲状旁腺切除术加前臂自体移植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琦 黄伟斌 +3 位作者 唐冬冬 雷子涵 刘书政 曾德望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切除术加前臂自体移植术(tPTX+AT)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PTH)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MHD患者,均确诊为SPTH。观察...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切除术加前臂自体移植术(tPTX+AT)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PTH)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MHD患者,均确诊为SPTH。观察组接受tPTX+AT手术治疗,对照组未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人体测量指标、生化指标、运动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体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的PTH、血磷、ALP、体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PTH、血钙、血磷、ALP与对照组随访3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PTH、血前白蛋白、血磷、ALP与对照组随访6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的握力、3 m往返实验(3mTUG)、5次坐立试验(FTTST)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的握力、3mTUG、FTTST与对照组同时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PTX+AT能有效改善MHD合并SPTH患者钙磷代谢等血清学指标,并能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切除术 血液透析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继发性 运动能力
原文传递
长奈瑟菌导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1例暨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玉敏 张云芳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28-629,共2页
长奈瑟菌(Neisseria elongata)是人体口咽部正常的菌群,是一种条件致病的革兰阴性球杆菌,罕见其致病性的报道,国内报道在少数情况下可以导致败血症、骨髓炎和感染性心内膜炎,国内外有少量其他奈瑟菌属导致腹膜炎的报道。该文报道长奈瑟... 长奈瑟菌(Neisseria elongata)是人体口咽部正常的菌群,是一种条件致病的革兰阴性球杆菌,罕见其致病性的报道,国内报道在少数情况下可以导致败血症、骨髓炎和感染性心内膜炎,国内外有少量其他奈瑟菌属导致腹膜炎的报道。该文报道长奈瑟菌致腹膜炎1例并文献复习,该患者初始使用头孢他啶联合头孢唑林每晚留腹过夜治疗3 d,效果欠佳,后续腹膜透析液培养结果提示长奈瑟菌,结合药敏试验更换为左氧氟沙星治疗后治愈出院,希望引起临床工作者对奈瑟菌致病性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奈瑟球菌 腹膜透析 腹膜炎
原文传递
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临床及病原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云芳 汤嘉敏 +3 位作者 国建 化宝军 林燕群 李红艳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37-539,共3页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4年9月本中心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共167例,其中因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性腹膜炎住院患者73例(108例次),了解近6年来本中心腹膜炎致病菌、药物敏感性情况,分析病原体与预后的关系,为腹膜炎的防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 感染性腹膜炎 病原分析 腹膜透析 临床 透析相关性 透析患者 住院患者 药物敏感
原文传递
慢性肾衰竭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云芳 罗杰 +1 位作者 赵世莉 李红艳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目的总结慢性肾衰竭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分析近两年本院收治的8例慢性。肾衰竭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发病前后与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变化。结果纳入本研究的8例患者均达到慢性肾脏病5期。以血红... 目的总结慢性肾衰竭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分析近两年本院收治的8例慢性。肾衰竭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发病前后与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变化。结果纳入本研究的8例患者均达到慢性肾脏病5期。以血红蛋白为观察指标,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分别为36~77(57±15)g/L、53~121(93±25)g/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特点为伴发感染,贫血重,且难以纠正,血清直接Coomb’s试验阳性。经激素治疗后有效。结论慢性肾衰竭合并难以纠正的贫血需警惕是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并发症 贫血 溶血性 自身免疫性/并发症
原文传递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便秘患病率调查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家臣 雷子涵 +2 位作者 李文豪 苏妍妍 张云芳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89-898,共10页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分析慢性便秘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入选2021年9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接受MHD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人...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分析慢性便秘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入选2021年9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接受MHD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人口学、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资料。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评估患者焦虑程度和生活质量。采用罗马Ⅳ标准诊断慢性便秘,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慢性便秘分为便秘组和非便秘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法分析MHD患者慢性便秘的危险因素。结果321例MHD患者入选本研究,男168例,女153例,年龄(59.5±13.4)岁(范围29~87岁),慢性便秘160例(49.8%)。便秘组男性、长透析龄、服用司维拉姆和碳酸镧、糖尿病肾病及合并糖尿病占比高于非便秘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便秘组患者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焦虑程度评分、周平均超滤量/干体重等显著高于非便秘组,血白蛋白、血镁、尿素清除指数和老年营养风险指数评分(GNRI)显著低于非便秘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重度焦虑(中度,OR=3.233,95%CI 1.339~7.805,P=0.009;重度,OR=5.103,95%CI 1.906~13.663,P=0.001)、存在营养风险(低风险,OR=3.705,95%CI 1.440~9.533,P=0.007;中度风险,OR=5.638,95%CI 2.557~12.430,P<0.001;严重风险,OR=15.097,95%CI 4.112~55.436,P<0.001)、年龄>60岁(以年龄≤40岁为参照,OR=4.050,95%CI 1.366~12.006,P=0.012)、有糖尿病病史(OR=2.224,95%CI 1.253~3.946,P=0.006)、服用司维拉姆(OR=2.290,95%CI 1.207~4.346,P=0.011)及钙磷乘积(OR=1.704,95%CI 1.329~2.186,P<0.001)、全段甲状旁腺素(OR=1.013,95%CI 1.003~1.022,P=0.007)、血尿素氮(OR=1.092,95%CI 1.002~1.189,P=0.045)、血镁(OR=0.042,95%CI 0.006~0.294,P=0.001)水平是MHD患者发生慢性便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MHD患者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9.8%。充分透析、改善钙磷代谢、改善营养状况、缓解焦虑及提高血清镁水平,可能有助于降低MHD患者慢性便秘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便秘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血液透析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丽娜 雷莹 +2 位作者 苏彩虹 李红艳 张云芳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1年第1期142-145,共4页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率并分析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8月本院肾内科的19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18375例为对照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率并分析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8月本院肾内科的19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18375例为对照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与健康人群HP感染率的差别。然后根据是否感染HP,将血液透析患者分为HP阴性组(163例)和HP阳性组(27例)。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测指标,分析血液透析患者感染HP的高危因素。结果血液透析患者和健康体检者感染HP的发生率分别为14.21%(27/190)和22.20%(4072/18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球蛋白、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比值较HP阴性组升高(P<0.05),而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HP阴性组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总胆汁酸(OR=1.057,95%CI:1.001~1.115,P=0.045)、ALT/AST比值(OR=3.950,95%CI:1.149~13.581,P=0.029)是血液透析患者感染H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感染HP的发生率较健康普通人群低总胆汁酸、ALT/AST比值是血液透析患者感染HP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螺杆菌 幽门 胆汁酸类和盐类
原文传递
品管圈对腹膜透析患者出口处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谢慧敏 黄丽秋 +2 位作者 汤嘉敏 黄婉莹 张云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第4期680-684,共5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降低腹膜透析患者出口处感染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腹膜透析中心成立QCC小组, 确定"降低腹膜透析患者出口处感染发生率"主题, 制定活动计划, 通过头脑风暴, 鱼骨图解析, 查找真...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降低腹膜透析患者出口处感染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腹膜透析中心成立QCC小组, 确定"降低腹膜透析患者出口处感染发生率"主题, 制定活动计划, 通过头脑风暴, 鱼骨图解析, 查找真因, 拟定对策, 实施对策, 按程序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施QCC后腹膜透析患者出口处感染发生率由20.17%降低至6.30%。结论通过QCC各项工作有效降低了腹膜透析患者出口处感染发生率, 提高了透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腹膜透析 出口处感染
原文传递
阿托伐他汀钙与克拉霉素并用致横纹肌溶解
9
作者 卢美芝 李文豪 +2 位作者 杨椹 颜文盛 张云芳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22年第11期606-608,共3页
1例62岁男性患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规范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钙;1周后,因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接受四联抗Hp药物治疗(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体酒石酸铋胶囊、泮托拉唑钠肠溶... 1例62岁男性患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规范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钙;1周后,因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接受四联抗Hp药物治疗(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体酒石酸铋胶囊、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用药2~3 d后患者出现全身乏力、恶心、关节不适、肌肉酸痛。实验室检查:血肌红蛋白(MYO)>1000 mg/L,血清肌酐(Scr)69 mmol/L,尿素氮(BUN)3.5 mmol/L,碱性磷酸酶(ALP)148 U/L,丙氨酸转氨酶(ALT)750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50 U/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181 U/L;乳酸脱氢酶(LDH)1177 U/L,肌酸激酶(CK)8144 U/L,CK‑MB 255 U/L。考虑可能为他汀类药物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停用该药,给予碱化尿液、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继续抗Hp治疗,但CK仍进行性升高。停用阿托伐他汀钙4 d后CK达15794 U/L。考虑患者横纹肌溶解可能与克拉霉素与阿托伐他汀钙的相互作用有关,遂停用抗Hp四联药物;停药第2天患者诉肌肉酸痛较前减轻;第4天CK等血清酶学指标开始下降;第8天患者乏力及肌肉酸痛完全消失,CK 908 U/L;第15天ALT 105 U/L、AST 42 U/L、γ‑GT 107 U/L、CK 143 U/L、CK‑MB 29 U/L、LDH 339 U/L;5周后患者再次服用阿托伐他汀钙,未再出现肌痛及乏力,复查血生化指标均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克拉霉素 横纹肌溶解 药物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黏质沙雷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1例暨文献复习
10
作者 揭淇 雷莹 张云芳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9-231,共3页
黏质沙雷菌属肠杆菌科, 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性革兰阴性菌。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 是水、土壤、植物和动物中的常居菌群, 通常很少引起感染, 但在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中, 可导致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感染, 甚至会引起医院感染的爆... 黏质沙雷菌属肠杆菌科, 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性革兰阴性菌。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 是水、土壤、植物和动物中的常居菌群, 通常很少引起感染, 但在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中, 可导致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感染, 甚至会引起医院感染的爆发。本文报道1例黏质沙雷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罕见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 总结该病原体导致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 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黏质沙雷菌 脐疝
原文传递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11
作者 徐嘉琪 李玉敏 +4 位作者 钟碧贤 刘少华 雷莹 张云芳 苏妍妍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661-1664,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符合纳排标准的62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总结发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液...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符合纳排标准的62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总结发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相关因素。结果 62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 并发恶性肿瘤19例, 发生率为3.03%, 其中男14例, 女5例, 年龄(65.7±13.7)岁, 透析龄(45.16±38.18)个月。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占比最高(9/19)。单因素分析提示, 恶性肿瘤组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非恶性肿瘤组, 前白蛋白水平低于非恶性肿瘤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 校正了透析龄、血红蛋白、白蛋白、甲状旁腺素后, 年龄是血液透析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较普通人高, 年龄是独立危险因素, 在临床上要加强对高龄血透人群监测, 及时发现病情, 采取措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肿瘤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