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神经电刺激结合肩部强化训练对脑卒中肩痛患者干预效果 被引量:6
1
作者 刘结梅 陈国梁 +2 位作者 蔡奇芳 丁家谊 游文霞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结合肩部强化训练对脑卒中肩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肩痛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4)。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结合肩部强化训练对脑卒中肩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肩痛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4)。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经皮神经电刺激+肩部强化训练治疗;采用直观疼痛模拟量表(VA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采用上肢Fugl-Meyer评估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患侧上肢活动情况进行评估;采用Barthel指数(MB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上肢Fugl-Meyer评分及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结合肩部强化训练用于脑卒中肩痛患者效果理想,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侧上肢活动能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肩部强化训练 脑卒中肩痛
下载PDF
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血管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黎宏庄 梁艳玲 +2 位作者 李国兴 游文霞 陈略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大脑中动脉段闭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M1选取2011年7月-2016年11月、发病4.5~6 h内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经脑血管造影证实存在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并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 目的探讨影响大脑中动脉段闭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M1选取2011年7月-2016年11月、发病4.5~6 h内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经脑血管造影证实存在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并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6例,术前及出院前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3个月行m RS(modified Rankin scale)评分,分析血管再通率、再通时间、侧支代偿、血管闭塞原因等与患者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血管再通前存在侧支代偿的有41例(53.9%),其中二级侧支代偿29例(38.2%),三级侧支代偿12例(15.8%);心源性栓塞29例(38.2%),大动脉粥样硬化47例(61.8%);血管再通率为100.0%,其中完全再通55例(72.4%),部分再通21例(27.6%);血管再通时间为5.7~8.4 h,平均(6.5±1.3)h。有侧支代偿组患者的心源性栓塞所占比例低于无侧支代偿组(P<0.01),临床症状改善比例及预后优于无侧支代偿组(P<0.01)。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血管再通效果、侧支代偿呈正相关(r=0.784、0.672,均P<0.05),而与血管再通时间呈负相关(r=-0.913,P<0.01)。结论良好侧支代偿和及时有效的血管再通有助于急性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患者症状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闭塞 血管内治疗 血管再通 侧支代偿 预后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健康信念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潘少梅 陈巧平 +3 位作者 王文兰 陈琼芳 胡燕娣 何燕君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年第36期2801-2805,共5页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健康信念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脑卒中患者专用健康信念简表(SF-HBMS)、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首次发病的11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家庭环境各分量表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患...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健康信念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脑卒中患者专用健康信念简表(SF-HBMS)、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首次发病的11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家庭环境各分量表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患者健康信念总分为(75.15 ± 10.20)分,处于中等水平,不同特征健康信念得分比较:年龄(F =8.41)、文化程度(F=4.44)、是否有合并症(F=4.05)、是否有家族病史(t=2.68)和首次发病就诊时间(F =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或0.05);家庭环境中亲密度得分(6.23 ± 1.27)分、情感表达得分(5.30 ± 1.97)分、成功性得分(5.88 ± 1.62)分、文化性得分(4.54 ± 2.20)分、组织性得分(5.60 ± 1.67)分,均低于国内常模,矛盾性得分(3.16 ± 2.00)分则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患者健康信念总分与家庭亲密度(r=0.190)、情感表达(r=0.204)、文化性(r=0.206)和组织性(r=0.227)等呈正相关(均P<0.05),与矛盾性呈负相关(r=-0.186,P<0.05);回归分析,是否有家族病史(B=0.338,P<0.01)、首次发病就诊时间(B=0.242,P<0.01)、家庭亲密度(B=1.614,P<0.05)、情感表达(B=1.114,P<0.05)是首发脑卒中患者健康信念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患者健康信念水平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负面情绪及家庭心理干预,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促进其健康信念的提升,降低复发率和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健康信念 家庭环境
原文传递
基于ASPECTS脑梗死部位与机械取栓术后无效复流相关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4
作者 李钊硕 钟海龙 +18 位作者 周腾飞 贺迎坤 李强 王子亮 朱良付 温昌明 韩建峰 魏立平 黄立安 刘金朝 黎宏庄 蔡学礼 关海涛 顾建平 王守春 张育德 龙友明 南光贤 李天晓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94-799,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定义的脑梗死部位与机械取栓术后无效复流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病例来源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中心等14家医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进行的采用机械取栓术治疗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 目的:探讨基于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定义的脑梗死部位与机械取栓术后无效复流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病例来源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中心等14家医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进行的采用机械取栓术治疗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Skyflow研究)。纳入取栓术后即刻扩展的脑梗死溶栓(eTICI)分级≥2b级、随访时间≥90 d的19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将患者分为无效复流组(mRS≥3分)105例(54.7%)、有效复流组(mRS<3分)87例(45.3%)。根据ASPECTS评估的脑梗死部位,将患者分为M6区和非M6区梗死。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于ASPECTS的M6区脑梗死与无效复流的相关性。结果:105例无效复流组中,梗死灶位于M6区者占53.3%(56例);87例有效复流组中,梗死灶位于M6区者占36.8%(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原发性高血压(OR=1.78,95%CI:1.09~3.47)、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OR=1.86,95%CI:1.24~2.77)和ASPECTS(OR=1.92,95%CI:1.22~3.16)、发病至再通时间(OR=2.65,95%CI:1.27~4.65)、术后eTICI分级2c~3级(OR=2.34,95%CI:1.32~3.54)外,梗死灶位于M6区也是影响取栓术后无效复流的重要因素(OR=2.25,95%CI:1.15~3.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ASPECTS评估的M6区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无效复流的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闭塞性疾病 机械取栓术 无效复流 梗死部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