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及肠道菌群对尿酸的分解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冠心病患者粪便标本及血清标本60例及正常对照标本35例,运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测定肠道菌群数量以进行菌群分析...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及肠道菌群对尿酸的分解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冠心病患者粪便标本及血清标本60例及正常对照标本35例,运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测定肠道菌群数量以进行菌群分析,运用酶比色法检测粪便尿酸含量,磷钨酸法检测血尿酸水平。结果患者组粪便中肠道细菌总负荷明显增加,其中,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明显减少(P<0.05);大肠杆菌、幽门螺杆菌、链球菌均明显增加,以链球菌更为明显(P<0.05)。患者组肠道菌群对尿酸的分解活性及血尿酸水平均明显升高,肠道菌群对尿酸的分解活性与粪便标本中细菌总负荷及大肠杆菌含量呈正相关,以与大肠杆菌含量的相关性明显,并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并与肠道细菌对尿酸的代谢活性相关,提示肠道菌群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机理有一定关系,肠道菌群失衡可能是促进冠心病发生的原因之一,肠道菌群对尿酸的代谢能力可能参与这一致病过程。展开更多
目的对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2周的口服药物短期强化治疗,观察强化方案的疗效。方法对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12周的短期强化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FPG、2 h PG、HbA1c均显...目的对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2周的口服药物短期强化治疗,观察强化方案的疗效。方法对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12周的短期强化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FPG、2 h PG、HbA1c均显著下降(P<0.01);HOMA-IR下降、HOMA-B升高(P均<0.01);TG、CHOL、LDL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 HbA1c>9%的新诊断的T2DM患者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短期强化方案安全有效。展开更多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的步态、足型、足轴角度、足底压力等生物力学特点。方法 2013.12~2015.03年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303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足底被分为10个区域,第1趾(T_1)、2~5趾(T_2~5)、第1跖骨(M1)、第2跖骨(M2)、第3跖骨...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的步态、足型、足轴角度、足底压力等生物力学特点。方法 2013.12~2015.03年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303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足底被分为10个区域,第1趾(T_1)、2~5趾(T_2~5)、第1跖骨(M1)、第2跖骨(M2)、第3跖骨(M3)、第4跖骨(M4)、第5跖骨(M5)、中足(MF)、足跟内侧(HM)、足跟外侧(HL)。收集一般资料及使用Foot Scan步态系统收集压力峰值、足轴角度、足弓指数、支撑时相数据。按照不同因素进行分组,比较组间的足底压力,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卡方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左足底各区域压力大小排序:M3>M2>M4>HM>HL>M1>M5>T_1>ML>T_2-5;右足底各区域压力大小排序:M3>M2>HM>M4>HL>M1>M5>T_1>ML>T_2-5。比较左右足各区域的足底压力,右足的M1的压力峰值较左足高(4.90±2.64 vs 5.58±2.86,P<0.05),左足M3、M4、M5、MF的压力峰值均比右足高(12.61±4.12 vs 10.46±3.20;9.73±4.00 vs 7.74±2.96;4.58±2.50 vs 3.68±1.91;2.75±1.26 vs 2.51±1.18,均P<0.05)。将总足底压力≥70 N/cm^2定义为高危足,则左足高危足占34%,右足为17.7%。除外右足过轻组,随着BMI增大高危足比例显著增加;(2)支撑相的整足接触阶段延长,离地阶段缩短;与右足对比,左足弓指数大(28.1±3.9 vs 24.5±3.7,P<0.05),低弓足多(49.5%vs 11.55%,P<0.05),正常足弓少(46.53%vs 74.58%,P<0.05),高足弓少(3.96%vs 11.55%,P<0.05)。与正常足弓对比,左侧高弓足组的总足底压力升高(49.5%vs 11.55%,P<0.05);右足足轴角度比左足大(18.1±9.2 vs 22.5±10.4,P<0.05);(3)男性双侧总足底压力均比女性大(左,67.6±13.8 vs 61.5±12.5;右:62.5±11.9 vs 56.7±10.5,P<0.05)(P<0.05)。按年龄分组,<50组、50~60组、61~70组、>70组各组总足底压力随着年龄增大而下降。不同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和足轴角度分组间的总足底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生物力学明显改变,这些因素与足底压力异常相关,其中支撑相的整足接触阶段延长,离地阶段缩短,足型畸形率明显增加,足轴角度较大。另外,超重及肥胖的患者高危足比例增加。所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减压时应充分考虑糖尿病患者多方面生物力学特点。超重及肥胖患者进行减压的同时减轻体重有利于预防溃疡出现。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及肠道菌群对尿酸的分解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冠心病患者粪便标本及血清标本60例及正常对照标本35例,运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测定肠道菌群数量以进行菌群分析,运用酶比色法检测粪便尿酸含量,磷钨酸法检测血尿酸水平。结果患者组粪便中肠道细菌总负荷明显增加,其中,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明显减少(P<0.05);大肠杆菌、幽门螺杆菌、链球菌均明显增加,以链球菌更为明显(P<0.05)。患者组肠道菌群对尿酸的分解活性及血尿酸水平均明显升高,肠道菌群对尿酸的分解活性与粪便标本中细菌总负荷及大肠杆菌含量呈正相关,以与大肠杆菌含量的相关性明显,并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并与肠道细菌对尿酸的代谢活性相关,提示肠道菌群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机理有一定关系,肠道菌群失衡可能是促进冠心病发生的原因之一,肠道菌群对尿酸的代谢能力可能参与这一致病过程。
文摘目的探讨exendin-4对高糖条件下人系膜细胞(HMC)细胞外基质(ECM)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MC分为正常对照(NG)组、渗透压对照(Man)组、高糖(HG)组和高糖联合不同浓度exendin-4(1、10、100 nmol/L)组。体外培养HMC,采用cck8法测24 h HMC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培养15 min后细胞外调节激酶(ERK)/p-ERK蛋白表达情况,24 h后Ⅰ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CK-8结果显示高糖诱导HMC 24 h后可见细胞增殖明显增强(1±0.06 vs 1.20±0.07,P<0.001),加入exendin-4后可抑制细胞增殖(1.12±0.02 vs 1.20±0.07,P<0.05,1.05±0.08 vs 1.20±0.07,P<0.001)。细胞培养24 h后,与NG组相比,HG组细胞Ⅰ型胶原、FN、TGF-β1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01);与HG组相比,高糖联合exendin-4组Ⅰ型胶原、FN、TGF-β1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细胞培养15 min后,与NG组相比,HG组细胞ERK磷酸化蛋白表达量较NG组显著增加(P<0.001);与HG组相比,高糖联合exendin-4组ERK磷酸化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01)。渗透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xendin-4可能通过抑制TGF-β1/ERK通路活性对高糖条件下HMC ECM代谢起到了保护性的调节作用。
文摘目的对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2周的口服药物短期强化治疗,观察强化方案的疗效。方法对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12周的短期强化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FPG、2 h PG、HbA1c均显著下降(P<0.01);HOMA-IR下降、HOMA-B升高(P均<0.01);TG、CHOL、LDL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 HbA1c>9%的新诊断的T2DM患者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短期强化方案安全有效。
文摘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的步态、足型、足轴角度、足底压力等生物力学特点。方法 2013.12~2015.03年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303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足底被分为10个区域,第1趾(T_1)、2~5趾(T_2~5)、第1跖骨(M1)、第2跖骨(M2)、第3跖骨(M3)、第4跖骨(M4)、第5跖骨(M5)、中足(MF)、足跟内侧(HM)、足跟外侧(HL)。收集一般资料及使用Foot Scan步态系统收集压力峰值、足轴角度、足弓指数、支撑时相数据。按照不同因素进行分组,比较组间的足底压力,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卡方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左足底各区域压力大小排序:M3>M2>M4>HM>HL>M1>M5>T_1>ML>T_2-5;右足底各区域压力大小排序:M3>M2>HM>M4>HL>M1>M5>T_1>ML>T_2-5。比较左右足各区域的足底压力,右足的M1的压力峰值较左足高(4.90±2.64 vs 5.58±2.86,P<0.05),左足M3、M4、M5、MF的压力峰值均比右足高(12.61±4.12 vs 10.46±3.20;9.73±4.00 vs 7.74±2.96;4.58±2.50 vs 3.68±1.91;2.75±1.26 vs 2.51±1.18,均P<0.05)。将总足底压力≥70 N/cm^2定义为高危足,则左足高危足占34%,右足为17.7%。除外右足过轻组,随着BMI增大高危足比例显著增加;(2)支撑相的整足接触阶段延长,离地阶段缩短;与右足对比,左足弓指数大(28.1±3.9 vs 24.5±3.7,P<0.05),低弓足多(49.5%vs 11.55%,P<0.05),正常足弓少(46.53%vs 74.58%,P<0.05),高足弓少(3.96%vs 11.55%,P<0.05)。与正常足弓对比,左侧高弓足组的总足底压力升高(49.5%vs 11.55%,P<0.05);右足足轴角度比左足大(18.1±9.2 vs 22.5±10.4,P<0.05);(3)男性双侧总足底压力均比女性大(左,67.6±13.8 vs 61.5±12.5;右:62.5±11.9 vs 56.7±10.5,P<0.05)(P<0.05)。按年龄分组,<50组、50~60组、61~70组、>70组各组总足底压力随着年龄增大而下降。不同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和足轴角度分组间的总足底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生物力学明显改变,这些因素与足底压力异常相关,其中支撑相的整足接触阶段延长,离地阶段缩短,足型畸形率明显增加,足轴角度较大。另外,超重及肥胖的患者高危足比例增加。所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减压时应充分考虑糖尿病患者多方面生物力学特点。超重及肥胖患者进行减压的同时减轻体重有利于预防溃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