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鞍区肿瘤术后内分泌代谢紊乱的防治和管理
1
作者 王丹 薛耀明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3年第4期268-271,共4页
随着神经外科经鼻蝶内镜技术的进步,鞍区肿瘤手术全切率和安全性已明显提高。但由于肿瘤类型、大小、生物特性多变,且鞍区位置特殊,术中有时难免损伤下丘脑、垂体,造成垂体内分泌和水、盐代谢紊乱,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记忆力下降、生长发... 随着神经外科经鼻蝶内镜技术的进步,鞍区肿瘤手术全切率和安全性已明显提高。但由于肿瘤类型、大小、生物特性多变,且鞍区位置特殊,术中有时难免损伤下丘脑、垂体,造成垂体内分泌和水、盐代谢紊乱,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记忆力下降、生长发育停滞、不孕不育、肥胖、多尿、电解质紊乱等,并且医患存在对下丘脑、垂体和靶腺激素替代认识不足,治疗不规范,随访不积极,严重时危及生命。本文从内分泌专科医生角度,详细阐述鞍区肿瘤术后垂体功能减退、下丘脑综合征及水、盐代谢紊乱的防治和管理,希望通过本文规范激素替代治疗,促进患者垂体功能重建,改善患者预后,提高远期生活质量,减少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 垂体功能减退症 下丘脑综合征 高钠血症 低钠血症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糖尿病OLETF鼠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佳 薛耀明 +2 位作者 潘永华 朱波 张燕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6-697,共2页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OLETF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OLETF鼠40只,随机分为六味地黄丸干预组和对照组,LETO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组从8周龄起以六味地黄丸2.4mg/(kg·d)灌胃给药,其余...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OLETF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OLETF鼠40只,随机分为六味地黄丸干预组和对照组,LETO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组从8周龄起以六味地黄丸2.4mg/(kg·d)灌胃给药,其余两组以等量清水灌胃。定期OGTT试验。于8、32和40周龄时分批宰杀大鼠。检测血清三酰甘油、血清胆固醇、血清游离脂肪酸。结果干预组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1)。LETO组无IGT或糖尿病发生。干预组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和血清游离脂肪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LETO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可显著降低OLETF鼠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六味地黄丸能够显著降低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和血清游离脂肪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六味地黄丸 OLETF鼠 脂代谢
下载PDF
贝前列素钠对高糖条件下大鼠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倩 薛耀明 +2 位作者 袁园 江颖娟 王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19-1822,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环素类似物贝前列素钠(BPS)对高糖条件下大鼠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实验分为对照(NG)组、高糖(HG)组和高糖联合不同浓度BPS组(0.5、1、2、5μmol/L)。体外培养系膜细胞,收集24、48 h时细胞培... 目的探讨前列环素类似物贝前列素钠(BPS)对高糖条件下大鼠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实验分为对照(NG)组、高糖(HG)组和高糖联合不同浓度BPS组(0.5、1、2、5μmol/L)。体外培养系膜细胞,收集24、48 h时细胞培养上清液,Elisa法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的表达;提取细胞总蛋白,免疫印迹法测Smad3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G组相比,HG培养24及48 h细胞TGFβ1、FN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MMP-2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细胞培养24、48 h后,与HG组相比,HG+1μmol/L BPS组、HG+2μmol/L BPS组及HG+5μmol/LBPS组细胞TGFβ1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HG+2μmol/L BPS组、HG+5μmol/L BPS组细胞FN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HG+2μmol/L BPS组及HG+5μmol/L BPS组细胞MMP-2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HG组细胞Smad3磷酸化蛋白表达较NG组显著增加(P<0.01);与HG组相比,HG+2μmol/L BPS组与HG+5μmol/L BPS组细胞Smad3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BPS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3通路活性对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ECM代谢起到了保护性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前列素钠 大鼠系膜细胞 细胞外基质 高糖条件
下载PDF
成年男性代谢综合征组分与前列腺体积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利娟 宋艳玲 +1 位作者 王雅纯 薛耀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09-1211,共3页
目的分析成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组分与前列腺体积(PV)的关系,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7月在我院体检且相关数据完整的成年男性资料。记录年龄、身高、体质量、血压和体质指数(BMI)。检测空腹血... 目的分析成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组分与前列腺体积(PV)的关系,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7月在我院体检且相关数据完整的成年男性资料。记录年龄、身高、体质量、血压和体质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腹部彩超检测前列腺三径(纵径、横径及前后径),计算PV。结果体检者年龄40~87岁,平均(55.6±12.3)岁。把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bA1c、FPG、TC、TG、HDL-C及LDL-C按MS诊断标准分为正常组与非正常组,BMI、SBP及HbA1c异常组的PV均较各自正常组的PV增大(P<0.01)。不同年龄男性P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TC及LDL-C与PV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年龄以及MS组分中BMI、SBP、血脂紊乱及HbA1c等因素与PV有相关关系,提示上述因素可能是BPH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体积 代谢综合征
下载PDF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高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NO释放及ET-1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琳 高方 薛耀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2-534,共3页
目的观察高糖状态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ECV-304)一氧化氮(NO)释放及内皮素-1(ET-1)分泌的影响。方法不同葡萄糖(Glu)浓度(5.5mmol/L,20mmol/L)的培养液细胞中,分别加入含不同浓度ox-LDL(0μg/ml,50μg/m... 目的观察高糖状态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ECV-304)一氧化氮(NO)释放及内皮素-1(ET-1)分泌的影响。方法不同葡萄糖(Glu)浓度(5.5mmol/L,20mmol/L)的培养液细胞中,分别加入含不同浓度ox-LDL(0μg/ml,50μg/ml,100μg/ml)进行氧化损伤48h,观察细胞形态、3H-TdR标记法测定细胞增殖、特异性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内NO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ET-1含量。结果①高糖状态下高浓度ox-LDL抑制ECV-304的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②高浓度Glu和ox-LDL具有正协同作用,促进ET-1的分泌,且对ET-1的促分泌作用高浓度ox-LDL可能要强于高血糖。而NO含量则随作用时间延长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动态变化过程。结论高浓度Glu和ox-LDL对ECV-304具有协同损伤作用,高糖状态下ox-LDL可直接导致VEC-304功能的异常,引起ET-1产生增多以及损伤内皮NO系统,促进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葡萄糖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分布及其与尿酸代谢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51
6
作者 王玲 李群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2年第6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及肠道菌群对尿酸的分解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冠心病患者粪便标本及血清标本60例及正常对照标本35例,运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测定肠道菌群数量以进行菌群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及肠道菌群对尿酸的分解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冠心病患者粪便标本及血清标本60例及正常对照标本35例,运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测定肠道菌群数量以进行菌群分析,运用酶比色法检测粪便尿酸含量,磷钨酸法检测血尿酸水平。结果患者组粪便中肠道细菌总负荷明显增加,其中,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明显减少(P<0.05);大肠杆菌、幽门螺杆菌、链球菌均明显增加,以链球菌更为明显(P<0.05)。患者组肠道菌群对尿酸的分解活性及血尿酸水平均明显升高,肠道菌群对尿酸的分解活性与粪便标本中细菌总负荷及大肠杆菌含量呈正相关,以与大肠杆菌含量的相关性明显,并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并与肠道细菌对尿酸的代谢活性相关,提示肠道菌群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机理有一定关系,肠道菌群失衡可能是促进冠心病发生的原因之一,肠道菌群对尿酸的代谢能力可能参与这一致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肠道菌群 实时荧光定量PCR 尿酸代谢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脂代谢异常38例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周琳 薛耀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6年第8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DN)和无肾病患者的脂代谢异常的特点。方法7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无DN组(UAER〈20μg/min)34例;DN组38例,其中微量白蛋白尿期组(UAER为20—200μ/min)20例,临床白蛋...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DN)和无肾病患者的脂代谢异常的特点。方法7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无DN组(UAER〈20μg/min)34例;DN组38例,其中微量白蛋白尿期组(UAER为20—200μ/min)20例,临床白蛋白尿期组(UAER〉200μg/min)18例。测定空腹血糖(FBC)、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DN组病程、TG、LDL—C、ApoB明显高于非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TC、HDL—C、ApoA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的FBG、糖化血红蛋白高于非D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脂代谢紊乱,病程越长,DN发生机会越多,脂代谢紊乱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病 血脂
下载PDF
葡萄糖浓度波动对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8
作者 林占 薛耀明 关美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期63-65,共3页
目的初探葡萄糖浓度波动对大鼠胰岛素瘤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影响机制。方法将INS-1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糖组(5.5 mmol/L葡萄糖培养液培养)、持续高糖组(16.7 mmol/L葡萄糖培养液培养)、波动组(用16.7 mmol/L葡萄糖培养液培养2 h,再换5.... 目的初探葡萄糖浓度波动对大鼠胰岛素瘤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影响机制。方法将INS-1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糖组(5.5 mmol/L葡萄糖培养液培养)、持续高糖组(16.7 mmol/L葡萄糖培养液培养)、波动组(用16.7 mmol/L葡萄糖培养液培养2 h,再换5.5 mmol/L培养3 h,每天重复3次,夜间9 h维持在5.5 mmol/L的培养液中)、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正常糖组、NAC+持续高糖组、NAC+波动组,后3组的培养基中均预先负载终浓度为1.0 mmol/L的NAC,余干预措施相同,均干预72 h。荧光素酶方法检测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胰岛素分泌水平。结果 INS-1细胞ATP含量及胰岛素分泌水平在持续高糖组及波动组均较正常糖组显著下降,且波动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NAC+波动组及NAC+持续高糖组细胞ATP含量及胰岛素分泌水平分别较波动组及持续高糖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高糖及波动性高糖损伤INS-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可能与减少细胞ATP含量有关,且波动性高糖较前者更严重,氧化应激可能是波动性高糖及持续性高糖导致INS-1细胞ATP减少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浓度波动 三磷酸腺苷 N-乙酰半胱氨酸 胰岛素分泌
下载PDF
1,25(OH)_2D_3合成及代谢酶与大鼠施万细胞关系研究
9
作者 周怡昆 薛耀明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3-304,共2页
1,25(OH)2D3作为维生素D3的活性代谢产物,是钙磷代谢及机体免疫调节的重要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1-3],给予1,25(OH)2D3可降低多发性硬化的发生[4]。推测其可能对周围神经系统也有保护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相关研究报... 1,25(OH)2D3作为维生素D3的活性代谢产物,是钙磷代谢及机体免疫调节的重要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1-3],给予1,25(OH)2D3可降低多发性硬化的发生[4]。推测其可能对周围神经系统也有保护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施万细胞作为周围神经胶质细胞,对周围神经具有支持、营养及修复作用。CYP27A1、CYP27B1、CYP24作为1,25(OH)2D3活化和代谢的酶类,与其作用紧密相关,可作为1,25(OH)2D3是否与施万细胞作用的标志。该研究通过探讨施万细胞上CYP27A1、CYP27B1和CYP24基因的表达情况,旨在初步探讨1,25(OH)2D3与施万细胞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万细胞 1 25(OH)2D3 CYP27A1 CYP27B1 CYP24
下载PDF
exendin-4对高糖条件下人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肖知周 关美萍 +3 位作者 郑宗基 贾懿劼 王玲 薛耀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1-374,共4页
目的探讨exendin-4对高糖条件下人系膜细胞(HMC)细胞外基质(ECM)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MC分为正常对照(NG)组、渗透压对照(Man)组、高糖(HG)组和高糖联合不同浓度exendin-4(1、10、100 nmol/L)组。体外培养HMC... 目的探讨exendin-4对高糖条件下人系膜细胞(HMC)细胞外基质(ECM)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MC分为正常对照(NG)组、渗透压对照(Man)组、高糖(HG)组和高糖联合不同浓度exendin-4(1、10、100 nmol/L)组。体外培养HMC,采用cck8法测24 h HMC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培养15 min后细胞外调节激酶(ERK)/p-ERK蛋白表达情况,24 h后Ⅰ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CK-8结果显示高糖诱导HMC 24 h后可见细胞增殖明显增强(1±0.06 vs 1.20±0.07,P<0.001),加入exendin-4后可抑制细胞增殖(1.12±0.02 vs 1.20±0.07,P<0.05,1.05±0.08 vs 1.20±0.07,P<0.001)。细胞培养24 h后,与NG组相比,HG组细胞Ⅰ型胶原、FN、TGF-β1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01);与HG组相比,高糖联合exendin-4组Ⅰ型胶原、FN、TGF-β1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细胞培养15 min后,与NG组相比,HG组细胞ERK磷酸化蛋白表达量较NG组显著增加(P<0.001);与HG组相比,高糖联合exendin-4组ERK磷酸化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01)。渗透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xendin-4可能通过抑制TGF-β1/ERK通路活性对高糖条件下HMC ECM代谢起到了保护性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ENDIN-4 人系膜细胞 细胞外基质 高糖
下载PDF
对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基于移动APP+家属共管血糖的研究
11
作者 叶香 黎楷 +6 位作者 黄敏 张倩 李际敏 刘荣珍 孟敏 朱少玉 谢翠华 《护理学报》 2024年第9期60-65,共6页
目的评价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移动APP+家属共管血糖改善自我管理行为和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及可持续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6月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9)和试验组(n=68)... 目的评价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移动APP+家属共管血糖改善自我管理行为和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及可持续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6月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9)和试验组(n=68)。对照组采用移动APP血糖管理模式,试验组采用移动APP+家属共管血糖模式。观察并比较干预前、干预3个月末、干预6个月末2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家庭成员行为量表、照顾者负担量表的变化和得分差异。由于这5个指标均不服从正态分布,所以在分析之前对其分别做基于秩次的逆正态变换(INT)。结果干预前2组的INT变换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糖尿病患者家庭成员行为量表和照顾者负担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3个月末和6个月末的INT变换后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得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干预前,试验组干预3个月末的INT变换后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得分升高;干预3个月末和6个月末的INT变换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照顾者负担量表得分降低,INT变换后家庭成员行为量表得分升高。结论移动APP+家属共管血糖可以增加家庭支持水平,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血糖控制,且不增加家属照顾负担。研究者停止干预3个月后,患者仍然具有良好的血糖控制水平,可在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智能血糖管理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移动APP 家属 血糖 自我管理
下载PDF
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短期内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70
12
作者 汪敏 高方 +3 位作者 薛耀明 韩亚娟 符霞军 何飞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4-566,共3页
目的对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2周的口服药物短期强化治疗,观察强化方案的疗效。方法对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12周的短期强化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FPG、2 h PG、HbA1c均显... 目的对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2周的口服药物短期强化治疗,观察强化方案的疗效。方法对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12周的短期强化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FPG、2 h PG、HbA1c均显著下降(P<0.01);HOMA-IR下降、HOMA-B升高(P均<0.01);TG、CHOL、LDL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 HbA1c>9%的新诊断的T2DM患者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短期强化方案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强化治疗 格列美脲 胰岛Β细胞功能 血脂
下载PDF
α-硫辛酸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7
13
作者 韩亚娟 高方 +2 位作者 薛耀明 李际敏 孟敏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464-2466,共3页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3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静脉滴注α-硫辛酸注射液600 mg,1次/d,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1次/d,连续用药2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TCSS...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3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静脉滴注α-硫辛酸注射液600 mg,1次/d,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1次/d,连续用药2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TCSS评分、TSS评分及阳性症状VAS评分,并进行足部10 g尼龙丝压力觉、温度觉、振动感觉阈值检查,抽血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治疗后TCSS评分、T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疼痛、烧灼、麻木、感觉减退症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压力觉检查异常点数、温度觉及腱反射检查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振动感觉阈值检查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MDA较治疗前显著下降,SO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硫辛酸 前列地尔
下载PDF
广州城郊社区居民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的流行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曹瑛 薛耀明 +7 位作者 李晨钟 张蔓丽 高方 谢翠华 曾慧妍 罗祥蓉 李际敏 付霞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22-2124,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城郊社区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城郊6个社区18岁以上,居住5年及5年以上的居民共1532人进行糖尿病患病率及糖调节受损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完成调... 目的了解广州城郊社区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城郊6个社区18岁以上,居住5年及5年以上的居民共1532人进行糖尿病患病率及糖调节受损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完成调查1532人,广州城郊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8.48%,糖调节异常患病率为6.59%;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高血脂、高血压和吸烟均为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广州城郊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及糖调节异常流行状况严峻,防治糖尿病的关键在于对40岁以上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家族史人群在肥胖、高血压及脂代谢紊乱等危险因素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城郊 社区 糖尿病 糖调节受损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钱毅 薛耀明 +3 位作者 李佳 朱波 潘永华 张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OLETF鼠40只,随机分为六味地黄丸干预组和对照组,LETO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组从8周龄起以六味地黄丸2.4mg·kg-1·d-1灌胃给...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OLETF鼠40只,随机分为六味地黄丸干预组和对照组,LETO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组从8周龄起以六味地黄丸2.4mg·kg-1·d-1灌胃给药,其余两组以等量清水灌胃。定期OGTT试验,监测各组大鼠摄食及体质量增长情况,每周称量大鼠体质量和摄食量。于8、32和40周龄时分批宰杀大鼠。检测血浆脂联素、血浆胰岛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血浆脂联素水平均明显增加。对照组血浆脂联素水平与LETO组相比显著降低。结论OLETF鼠血浆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呈正相关。六味地黄丸早期干预能明显增加OLETF鼠血浆脂联素水平,改善OLETF鼠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六味地黄丸 OLETF鼠 脂联素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疼痛程度与血糖波动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16
作者 曹瑛 薛耀明 +4 位作者 沈洁 高方 罗祥蓉 付霞军 李际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104-2106,共3页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与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痛域及疼痛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6例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采用McGill疼痛评分分为轻中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痛阈测定并行动态血糖监测,计算24h平均血糖水平、血糖标准差、血糖波动最大幅...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与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痛域及疼痛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6例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采用McGill疼痛评分分为轻中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痛阈测定并行动态血糖监测,计算24h平均血糖水平、血糖标准差、血糖波动最大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并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重度病变组血糖标准差、血糖波动最大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显著高于轻中度病变组(P<0.05),且与疼痛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两组间平均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糖波动与痛性神经病变疼痛程度有关,积极控制血糖波动有助于对痛性神经病变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痛性神经病变 血糖波动 疼痛评分
下载PDF
糖尿病足合并骨髓炎创面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黄莺 曹瑛 +5 位作者 邹梦晨 李文霞 罗祥蓉 蒋娅 薛耀明 高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82-1786,共5页
目的探讨合并骨髓炎的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372例糖尿病足感染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有无合并骨髓炎分为有骨髓炎(OM)组(54.6%)及无骨髓炎组(Non-OM)组(45.4%)... 目的探讨合并骨髓炎的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372例糖尿病足感染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有无合并骨髓炎分为有骨髓炎(OM)组(54.6%)及无骨髓炎组(Non-OM)组(45.4%),比较组间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骨髓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OM组以革兰阴性(G-)菌感染为主(53.7%),而Non-OM组以革兰阳性菌(G+)菌感染占优势(56.7%)(P=0.001)。G+菌以葡萄球菌属最常见(35.1%),OM组中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头孢西丁的耐药率(64.9%、68.5%)显著高于Non-OM组(29.2%、32.6%)(P〈0.05)。G-菌以肠杆菌为主(62.4%),OM组中肠杆菌对头孢吡肟、氨曲南的耐药率(30.1%、38.6%)显著高于Non-OM组(15.1%、22.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重耐药菌感染及创面大于4 cm2是糖尿病足患者发生骨髓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合并骨髓炎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时,可根据创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征选择覆盖G-菌的抗生素,对于感染多重耐药菌及伤口面积〉4 cm2的患者应警惕骨髓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骨髓炎 病原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生长分化因子-1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7
18
作者 李慧 高方 +1 位作者 薛耀明 钱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7-390,395,共5页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8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Mogensen分期标准,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3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0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30例),采用ELIS...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8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Mogensen分期标准,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3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0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30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GDF-15水平。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GDF-15水平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和正常白蛋白尿组(P均&lt;0.01),分别为1773.9(1099.1-2357.4)pg/ml、864.0(636.1-994.3)pg/ml和704.5(548.8-975.8)pg/ml;微量白蛋白尿组GDF-15水平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gt;0.05),且在肾功能轻度受损(60≤肾小球滤过率&lt;90 ml/min/1.73 m2)时GDF-15浓度即有增加,为999.5(769.2-1372.1)pg/ml。偏相关分析显示,血浆GDF-15与糖尿病病程、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素氮(BUN)及肌酐(sCr)呈正相关(r=0.246,0.493,0.390,0.471,P均&lt;0.05),与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血浆白蛋白(Alb)呈负相关(r=-0.438,-0.397,P均&lt;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较高水平的GDF-15为mAlb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对肾功能受损(eGFR&lt;90 ml/min/1.73 m2)的诊断中,GDF-15和mAlb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和0.717,GDF-15曲线下面积大于mAlb(P&lt;0.05)。当733.78 pg/ml作为GDF-15诊断肾功能受损的临界值时,敏感性和特异性达到最佳,分别为88.1%和58.1%。结论GDF-15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临床阶段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不但与mAlb、eGFR有良好的相关性,而且是mAlb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故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预测其疾病转归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肾病 生长分化因子-15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对OLETF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钱毅 薛耀明 +3 位作者 李佳 朱波 潘永华 张燕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1-373,共3页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OLETF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OLETF鼠40只,随机分为六味地黄丸干预组和对照组;LETO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组从8周龄起以六味地黄丸2.4mg/(kg.d)灌胃给药,其余两...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OLETF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OLETF鼠40只,随机分为六味地黄丸干预组和对照组;LETO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组从8周龄起以六味地黄丸2.4mg/(kg.d)灌胃给药,其余两组以等量清水灌胃。定期OGTT试验,监测各组大鼠摄食及体重增长情况,每周称量大鼠体重和摄食量。于8,32和40周龄时分批宰杀大鼠。检测血浆胰岛素。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OLETF鼠摄食量显著高于LETO组(P<0.01)。对照组和干预组OLETF鼠体重从第6周开始显著高于LETO组(P<0.05)。干预组血浆胰岛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LETO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能够显著降低OLETF鼠血糖升高程度,延缓高血糖的出现;六味地黄丸能够显著降低血浆胰岛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六味地黄丸 OLETF鼠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的生物力学特点:303例报告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文霞 曹瑛 +6 位作者 邹梦晨 黄莺 胡萍 罗祥蓉 蒋娅 薛耀明 高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10-1416,共7页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的步态、足型、足轴角度、足底压力等生物力学特点。方法 2013.12~2015.03年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303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足底被分为10个区域,第1趾(T_1)、2~5趾(T_2~5)、第1跖骨(M1)、第2跖骨(M2)、第3跖骨...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的步态、足型、足轴角度、足底压力等生物力学特点。方法 2013.12~2015.03年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303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足底被分为10个区域,第1趾(T_1)、2~5趾(T_2~5)、第1跖骨(M1)、第2跖骨(M2)、第3跖骨(M3)、第4跖骨(M4)、第5跖骨(M5)、中足(MF)、足跟内侧(HM)、足跟外侧(HL)。收集一般资料及使用Foot Scan步态系统收集压力峰值、足轴角度、足弓指数、支撑时相数据。按照不同因素进行分组,比较组间的足底压力,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卡方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左足底各区域压力大小排序:M3>M2>M4>HM>HL>M1>M5>T_1>ML>T_2-5;右足底各区域压力大小排序:M3>M2>HM>M4>HL>M1>M5>T_1>ML>T_2-5。比较左右足各区域的足底压力,右足的M1的压力峰值较左足高(4.90±2.64 vs 5.58±2.86,P<0.05),左足M3、M4、M5、MF的压力峰值均比右足高(12.61±4.12 vs 10.46±3.20;9.73±4.00 vs 7.74±2.96;4.58±2.50 vs 3.68±1.91;2.75±1.26 vs 2.51±1.18,均P<0.05)。将总足底压力≥70 N/cm^2定义为高危足,则左足高危足占34%,右足为17.7%。除外右足过轻组,随着BMI增大高危足比例显著增加;(2)支撑相的整足接触阶段延长,离地阶段缩短;与右足对比,左足弓指数大(28.1±3.9 vs 24.5±3.7,P<0.05),低弓足多(49.5%vs 11.55%,P<0.05),正常足弓少(46.53%vs 74.58%,P<0.05),高足弓少(3.96%vs 11.55%,P<0.05)。与正常足弓对比,左侧高弓足组的总足底压力升高(49.5%vs 11.55%,P<0.05);右足足轴角度比左足大(18.1±9.2 vs 22.5±10.4,P<0.05);(3)男性双侧总足底压力均比女性大(左,67.6±13.8 vs 61.5±12.5;右:62.5±11.9 vs 56.7±10.5,P<0.05)(P<0.05)。按年龄分组,<50组、50~60组、61~70组、>70组各组总足底压力随着年龄增大而下降。不同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和足轴角度分组间的总足底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生物力学明显改变,这些因素与足底压力异常相关,其中支撑相的整足接触阶段延长,离地阶段缩短,足型畸形率明显增加,足轴角度较大。另外,超重及肥胖的患者高危足比例增加。所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减压时应充分考虑糖尿病患者多方面生物力学特点。超重及肥胖患者进行减压的同时减轻体重有利于预防溃疡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生物力学 足底压力 步态 足型 足轴角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